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44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端木宪寒门出身,靠科举入仕,用了数十年才爬到如今的地位,哪怕再进方寸也是艰难至极。他这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让端木一族发扬光大,有朝一日成为如楚氏般的世家大族!

  如今的他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哪怕日后坐上首辅之位,也不可能永远庇护端木家。而想要世代簪缨,靠得并不是自己,而是子孙后代。

  为了端木家的未来,自己绝对不能再手软了!

  人总得要痛到根子上,才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好。”端木宪沉声应下,“这件事祖父就交由你了。”

  端木绯笑了,如往常般笑得天真可爱,福身谢过了端木宪。

  陪着端木宪下了一局棋后,端木绯就独自回了湛清院的小书房,吩咐锦瑟伺候笔墨。

  清水徐徐倒入砚台上,端木绯拿起一方墨条,反复转动研磨起来。

  皇帝金口玉言,这圣旨绝非儿戏,就算是太后也不能无缘无故地让皇帝更改圣旨,以免有损君威,而且自己又刚刚才在皇帝面前提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算太后真不知轻重地说了,皇帝也定会明白这并非是端木宪的主意,是太后和贺氏打的算盘。

  太后如果真的想要“李代桃僵”,那么就必须等一个契机……

  不一会儿,清水渐渐浓稠,被研磨成浓浓的墨汁,墨香缭绕。

  端木绯放下墨条,勾唇笑了。

  她不急,急的应该是端木绮和贺氏。

  端木绯拿起笔,按着记忆,缓缓地默写起碧芳酒的酿方来。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一手簪花小楷已经与“楚青辞”有所区别了,但依然端正漂亮。

  她的眸子熠熠生辉,如星辰,似刀芒。

  而且……

  她大冷天地进了一趟宫,可不是为了陪太后她们玩的,为的当然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希望皇帝不要让她失望。

  端木绯弯嘴笑了,一双大眼一不小心就笑得眯成了缝,就像是一只心想事成的小狐狸般。

  “呱?”小八哥脚下一个趔趄,总觉得自家主人有点像它的某个天敌。

第150章 敬畏

  临近过年,京城大雪不止,停了下,下了又停,就这么连续下了好几天雪。

  腊月二十九日,由钦天监选了吉时,一众内阁学士在乾清门摆黄案郑重其事地举行了封宝封笔仪式,擦洗印玺,放入宝匣。

  年底封宝,代表皇帝接下来的七天都不会再办公了,皇宫上下喜气洋洋。

  当晚,锦衣卫指挥使程训离面色凛然地进了御书房。

  那日端木绯和贺氏她们离宫后,皇帝就吩咐程训离去查了李家节礼的事,程训离当日就来回禀说,确实端木家姐妹俩自四年前来到尚书府后,就没有收到过任何人家的节礼,直到今年李廷攸赴京,两家才恢复往来。

  皇帝越想越可疑,就让程训离命人快马加鞭地去了一趟闽州。

  半个多时辰前,程训离得了闽州那边的消息,立刻就进宫来求见皇帝。

  “皇上,末将刚刚收到了闽州那边来的飞鸽传书,”程训离抱拳禀道,“说是发现肃王世子出现在闽州湄城。”

  湄城是闽州的主城,李家便住在湄城。

  程训离微微低头,不敢去看御案后的皇帝。

  皇帝瞳孔猛缩,脸上难掩惊色。

  肃王是他的三叔,先帝时,肃王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一度被称为“战王”,在军中乃至朝堂威名赫赫。当年为了这皇位,皇帝曾与肃王有过合作,初登大宝后,也确实对肃王多有施恩,没想到却反而养大了肃王的心……多年来,肃王不但不肯交还兵权,还经常在朝堂之上给他使绊子。

  当年蒲国来犯,接连打下了陇州与西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肃王派系的人从中作梗,在朝堂上诸多借口,百般为难,才会让援军和粮草增援不及……以至于就连宣国公世子都战死在了陇州临泽城。

  肃王不臣之心早已有之,这些年来,他防了又防,没想到,竟然就连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家也与肃王有所勾结?!

  再想起李家盗卖军粮的事,皇帝心底发寒,如坠冰窖。

  皇帝定了定神,沉声再问:“你还查到什么?”

  程训离继续禀道:“三天前有一批吃水极重的货物送到闽州的湄城港,李家对外称是江南来的丝绸,但末将派去的人夜探过一次,发现其中暗藏着兵器。”

  大盛朝对兵器的控制十分严格,兵器基本上是国有管制,由兵部负责督造。

  民间私铸兵器,其心可诛!

  “李家这是想助肃王谋逆?!”皇帝破口怒道,手微微发起抖来,眼底眸一点点变得深邃暴戾,酝酿起一场风暴。

  上次御史弹劾李家盗卖军粮,皇帝曾派人去闽州查过,回报说李家在闽州尽忠职守,他也信了。

  如今看来,李徽父子根本就是狼子野心,如此有负皇恩,实在是百死不能赎其罪!

  程训离的头俯得更低了,不敢吭声。

  “传朕的旨意,给朕把李徽和李传应押解进京!”皇帝霍地站起身来,额头青筋乱跳。

  “皇上,已经封笔封印了。”这时,在一旁静立了许久的岑隐出声提醒了一句,声音不轻不重。

  原本怒火中烧的皇帝仿佛被当头泼了一桶冷水般,面沉如水:难道他堂堂大盛天子就因为封宝封笔就要束手束脚,再忍那李徽父子七日吗?!

  那他这个年还过得安生吗?!

  皇帝差点就要脱口而出地命人去开宝开笔,可是话到嘴边又迟疑了。

  大盛朝百余年都没有这个旧例,群臣定会阻拦,这要是真闹起来,岂不是要闹得满朝皆知李家之事?!

  若李家真和肃王有所勾结,自己现在派人大张旗鼓地去押解李徽父子俩进京,会不会反而激得李家直接就反了?!万一李家不肯应旨,而是背靠肃王直接在闽州占地为王,那恐怕是后患无穷!

  皇帝慢慢冷静了下来,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件事事关重大,必须要冷静谨慎处理才行。

  皇帝在御书房里来回地走着,步履中难免就透出一分烦躁,两分沉思。

  好一会儿,四周只剩下皇帝一人的步履声。

  程训离和岑隐皆是沉默,程训离低眉垂首,身子绷直如那拉满的弓弦;岑隐负手而立,一派悠然自若如一缕清风。

  皇帝来回走了两遍后,步履蓦然停下,先望向了程训离,吩咐道:“程训离,你亲自去一趟闽州……”

  说着,皇帝又看向了岑隐,问道:“阿隐,李廷攸可还在京中?”

  “回皇上,李廷攸昨日刚离京。”岑隐回道。

  皇帝眸中闪过一抹精光,果断地沉声下令道:“程训离,你先去把李廷攸追回来,让他别回闽州了,就留在京中过年……你就跟他说,新年宫宴时朕会嘉赏他。还有,阿隐,你去查查肃王,朕准你便宜行事。”

  皇帝的最后四个字透着意味深长的叮嘱,眼神又变得幽深复杂,黑浓得仿佛要把人给吸进去似的。

  御书房里再次陷入了死寂,程训离急忙告退,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了十几名锦衣卫,从京城的南城门驶出,一路快马加鞭,连夜赶路,终于在五十里外赶上了投宿在驿站里的李廷攸。

  半夜时,大雪又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众人踏着风雪在天亮时赶回了京城。

  新的一天在热热闹闹的爆竹声开始了,除夕终于来临了。

  京城的街头巷尾皆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与四周一片洁白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廷攸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回到了祥云巷的李宅。

  程训离办完了差事就先回宫复命去了,可是他走了,却留下了四个尾巴在李宅的门口。

  李廷攸对此毫无异议,嘴角始终噙着一抹优雅得体的浅笑,宛若翩翩贵公子。

  虽说皇帝是以要在宫宴上嘉奖他的名义把他叫回京里的,可是都用上锦衣卫给他看门了,这架势分明就透着几分“软禁”的意思。

  李廷攸进了宅子后,悠闲地先洗漱了一番,又换了一身簇新的宝蓝色锦袍,束上玄色嵌白玉镶边锦带,少年公子信步闲庭之间,一派风度翩翩。

  “大年三十,小弟也没什么好招待几位大哥的,大伙儿喝点姜汤驱驱寒。”

  李廷攸对着守门的几个锦衣卫拱了拱手,他身后的小厮立刻打开了红漆木食盒,给他们都一一奉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红枣桂圆姜汤。

  这大冷天的,一碗姜汤便是雪中送炭,礼轻情意重,那几个锦衣卫也没客气,喝起热乎乎的姜汤来。

  “李老弟,你真是太客气了。”其中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子对着李廷攸抱拳回礼,国字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这个络腮胡是锦衣卫中一个小小的七品总旗。

  李廷攸所属的神枢营和锦衣卫都是禁军,平日里他们这些在军中当差之人多少都有些往来,李廷攸又是一个长袖善舞之人,和不少人都处得不错。

  有道是“见面三分情”,大伙儿以前都是坐一起喝过酒、吃过肉的,曾经称兄道弟的,此刻络腮胡还真是有些板不起脸来。

  对于李廷攸而言,他们愿意收下姜汤,本身就是一个善意的信号。他嘴角的笑意又深了一分,体贴地说道:“林大哥,大家都是为皇上办差……”

  林总旗听着甚为受用,笑呵呵地提点道:“总之,李老弟,咱们办咱们的差,你过你的日子就是。”

  其实,他们几人也对这次的差事有些莫名其妙。

  要说皇帝想封府嘛,也不会只留他们四个人;要说打算拿人吧,他们也没接到旨意,甚至上头也没说不让人进出宅子,他揣摩着这道命令的意思里似乎是示警观望大于惩戒。

  李廷攸露出几分心有戚戚焉的表情,与那林总旗感慨着办差的各种不容易,说了一会儿话后,他就大大方方地带着小厮出了门。

  除夕的午后,京城大街更为热闹了,路上人来人往,这些路人的脸上皆是容光焕发,一个个步履轻盈,浑身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街上的铺子里客来客往,不少人还在紧急地为晚上的年夜饭添补些什么,那些掌柜、伙计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逢人都说着“发财”之类的喜庆话。

  李廷攸出手阔绰,买起年货来然不问价钱,没一会儿,跟在他后头的马车就装了大半车,消息传得极快,他才走到昌兴街的中段,这后头大半条街的铺子都知道街上来了一个财神爷,得好好招呼着。

  “这位公子请,不知公子想看些什么?我们绣芳斋可是有口皆碑的,屏风、荷包、帕子、扇套、抹额……应有尽有。”绣庄的伙计热情地招呼着李廷攸,恨不得一口气把绣庄里的东西都告诉了这财神爷。

  铺子里还有两个姑娘在,正对着一个小小的紫檀木插屏品头论足。

  听到有人进来了,两个姑娘闻声望去,其中一人不禁愣住了,唤道:“攸表哥!”

  端木纭难掩惊讶地看着李廷攸,原来刚刚别人说的“财神爷”是他啊。可是李廷攸不是前日就启程回闽州了吗?怎么还在京城?!

  端木绯歪着脑袋,浅浅笑着,冲他调皮地眨了眨眼,仿佛在说,我都等你很久了。

  “纭表妹,绯表妹。”李廷攸大步上前,优雅地与二人见礼。

  他显然看出端木纭的疑惑,笑吟吟地解释道:“皇上召我参加新春宫宴,我就回来了。”

  绣庄的伙计是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见这位客人是两位主家的亲戚,笑着道:“原来是表公子啊,三位慢慢说,小的先去招呼客人。”

  伙计识趣地退下了,又跑去铺子口招揽客人。

  李廷攸含笑打量着这小小的铺子,问道:“纭表妹,绯表妹,这是你们开的绣铺?”

  端木纭应了一声,嘴角微微翘了起来,颇为自豪地含笑道:“攸表哥,你别看我们这绣芳斋小,麻雀虽小五脏俱。表哥,我和蓁蓁带你四下看看。”

  绣芳斋不仅卖绣品,也卖一些料子,不过因为绣庄小,人少,东西都不多,但样样精致,新颖,最近这两个月也稍稍打出了一些名声,不时有回头客登门。

  李廷攸做出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在铺子里看了半圈后,笑道:“绯表妹,我想买个荷包新年时佩戴,不如你给我挑一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