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70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督主。”那禁军把总径直地走到岑隐跟前,笑容满面地抱拳行礼道,“这一路真是辛苦督主了。”

  岑隐随意地斜了他一眼,狭长魅惑的眸子里透着几分漫不经心,淡淡道:“厉把总,都是为皇上办事,何言辛苦!”

  “督主说得是!”厉把总略带谄媚地赔笑着,那讨好的样子就差往自己脸上打一个嘴巴子以赔罪认错。

  岑隐又慢慢地饮了口茶水,绝美的脸庞上仍是那副闲适悠然的表情,举手投足间高贵优雅,仿佛他此刻并非身穿处一个小小的破旧的驿站,而是身处那富丽堂皇的宫廷殿宇中一般。

  见岑隐没有真的动怒,厉把总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殷勤地给岑隐添了茶水,然后试探地又道:“督主,末将刚才似乎听到虞千户提到了肃王,难道是肃王在冀州那边出了什么事,因此皇上才要您亲自出马跑一趟冀州?”

  岑隐挑眉看着他,那阴柔的声音中似是含笑,又似是训话,“厉把总,这为官之道啊,上头让你办事,你就听着,不该问的,就别问那么多……”

  厉把总顿时心下一惊,面色微白,心瞬间就沉了下去。

  “督主,您别误……”

  厉把总正想为自己解释几句,就见岑隐勾了勾唇,抬手打断了他:“好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座既然点了你办这趟差事,自然是信的过你的。有些事本座就与你多说一句,你仔细盯着你下面的人,这一趟的差事……事关重大,决不能出一点差错。”

  厉把总瞳孔猛缩,额头流下涔涔冷汗,战战兢兢地急忙抱拳道:“多谢督主教诲。末将明白了!末将一定不会让督主失望的!”

  他表面诚惶诚恐,心里却是心急如焚:岑隐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禀笔太监兼东厂督主,皇帝派这尊大佛亲自出马前往冀州所图必然不小。

  刚才,他分明就听到了那虞千户话语中提到了肃王,难道说皇帝偷偷从冀州微缩调军是想对主子下手?!

  不行,他必须尽快回禀主子才行!

  就在这时,一个东厂番子大步流星地进来了,禀道:“督主,大伙儿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继续上路了!”

  岑隐又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茶后,这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随意地掸了掸肩头根本就不存在的尘土,就决然地甩袖道:“我们走!”

  岑隐大步流星地率先走出了驿站,刚刚静坐时他看着优雅如世家公子,此刻他踏着稳健的步履往前走去,举止间又隐隐散发出一种武将般的豪迈,英姿飒爽。

  一行人马才歇了一口气,就声势赫赫地再次上路了。

  一匹匹吃了干草又饮了水的高头大马皆是生龙活虎,撒腿在官道上尽情肆意奔驰着,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的马蹄声似乎更响亮了……

  夜越来越深了,漆黑如墨的夜空中,银色的明月浑圆明亮得几乎没有一丝瑕疵,静静地俯视着下方。

  “得得得……”

  周遭只剩下那单调乏味的马蹄声回荡在众人的耳边,一行人皆是追随着前方那道大红色的挺拔身影。

  “吁——”

  忽然,一阵哀凄的马儿嘶鸣声从随行的人群中传出。

  下一瞬,就听“砰”的一声巨响,一匹矫健的黑马如同一座小山般轰然倒地,震得官道上的尘土飞扬起来,那马上的东厂番子收不住往前的冲劲,整个人一下子就弹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布满砂石的官道上,又狼狈地滚了好几圈,嘴里发出痛苦的闷哼声。

  官道上,彷如一滴冷水倏然间掉入热油锅般,炸开了锅,也乱了!

  后方的两匹马也连接着被那匹倒地的黑马绊倒,马上的两名骑士也是一前一后地摔了出去,他们手中的火把也甩飞了,零落地掉在了地上。

  四周有的人赶忙“吁”地勒住了马绳,有的人急忙拉着马绳调转方向,避开混乱的中心……

  一时间,数匹骏马惊慌的嘶鸣声,人群中几道不明所以的咒骂声,男子痛苦的呻吟声……各种声音凌乱地交织在一起,骚动久久未息。

  原本策马骑在最前方的岑隐听到后方的动静,也停下了马,调转马头看着后方的一片混乱,微微蹙眉,眸光清冷如水。

  银色的月光柔和地洒在他身上,与四周红色的火光彼此糅合,给他镀上了一层莹莹的光晕,绝艳,魅惑,阴柔,冷冽……在他身上交织成一种独特的魅力。

  他,似乎天生就属于暗夜。

  “督主,”虞千户策马来到岑隐身旁,面色有些僵硬地抱拳禀道,“天色太暗,末将手下的一个番子刚才赶路时,那匹马的马蹄不慎拐到了路上的一个坑洞,这才摔了马,因此还连累了后面两个禁军的弟兄……”

  “也怪末将骑得太快,没看路,所以才反应不及,没能避开……真是让督主见笑了。”另一个男音紧接着响起。

  厉把总形容狼狈地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头上、衣袍上都布满了灰蒙蒙的沙土,发髻凌乱,右手的手肘以一种怪异的角度扭曲着。

  他的脸色看来一片青白,冷汗自额角涔涔地落下,显然正忍受着莫大的痛苦。

  看着厉把总这狼狈不堪的样子,那虞千户不免面露尴尬之色,毕竟这是他手下的番子惹出来的麻烦。

  他们几人说话的同时,周遭的骚动总算渐渐平息了下来。

  三匹摔倒的骏马被扶了起来,另外两名摔马的男子也都围了过来,所幸,他们只是摔了一跤,脸上手上有几道擦伤,却无大碍。

  岑隐面无表情地从马上俯视着几步外的厉把总,红艳的薄唇紧抿着,脸庞上看不出喜怒。

  厉把总咬牙忍着那钻心的痛楚,恭敬而体贴地又道:“督主,末将这副样子就算勉强上路,也只会连累督主。皇上的差事耽误不得,还请督主先行一步!”

  岑隐随意地拉了拉马绳,姿态悠闲,他胯下的红马打了个响鼻,急躁地踏着步子,似是透着几分急切。

  他眯了眯眼,似是沉吟了一下,当机立断地一挥手,简练地下令道:

  “我们走!”

  话音还未落下,岑隐已经策马又转了过去,然后一夹马腹,胯下的红马就飞驰而出,眨眼就冲出了火光的包围。

  在那丝丝缕缕的月光映衬下,岑隐那双幽深如渊的眸子闪着几许清冷淡漠的光芒。

  经过这次意外的停留后,一行人马继续策马飞驰,不眠不休……一路奔驰了一日两夜,终于在正月十六的凌晨,抵达了冀州卫的大营外。

  冀州卫的大营位于藿城北郊的翠香山脚下,一大片深青色的帐篷如山脉一般蔓延开去,连绵不绝,错落有致。

  旭日那金红色的光芒肆意地洒在那一片片帐篷上,似染上了一片血色。

  那绣着“冀”字的军旗高高地飘扬在半空中,随风飞舞着,猎猎作响。

  远远地,岗楼上放哨的士兵就望见一众东厂厂卫带着近百禁军浩浩荡荡地朝这边飞驰而来,皆是心惊肉跳,以最快的速度向后方传递着信号,又有人急忙去通禀上将。

  几乎是岑隐一行人刚到大营正门外,就有十几个身穿铜甲铁盔的将士疾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短须中年男子,笑得一双三角眼都眯了起来,仿佛见到了多年老友似的。

  “督主!”中年男子快步上前,郑重其事地抱拳行礼道,“督主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实在是失敬失敬!”中年男子用的是下级见到上官的礼节,恭恭敬敬,客客气气。

  岑隐只是微微颔首,算是与对方打了招呼:“邓总兵,多礼了。”

  “督主,请里面营帐说话。”邓总兵笑得更为热情,迎着岑隐几人往中央大帐的方向去了,心里其实有几分忐忑,实在拿不准堂堂禀笔太监平日里政务繁忙,怎么会抽空亲临他小小的冀州卫。

  莫不是他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东厂?

  可是东厂一向跋扈,这要是来拿人的,哪里会像此刻这般规规矩矩、井然有序地跟在岑隐身后,无一丝挑衅动手的迹象……

  众人很快鱼贯地进了中央大帐,邓总兵忙道:“还请督主上座。”他直接把自己的帅案和帅座让给岑隐,自己则坐到了下首,其他几个副将、参将也依次入座,皆是看着岑隐,明明什么都没说,却已经表现出了一副以他为尊的做派。

  岑隐慢慢地喝着还在冒白气的茶,随口就赞了声好茶,眉目似乎稍稍舒展了些。

  他不说来意,也就没人敢问这个,邓总兵只笑着说些寒暄话,比如“这茶是上好的黄山毛峰,若是督主喜欢,他就让人去取些赠于督主”云云。

  好一会儿,岑隐才放下了那茶盅,缓缓道:“本座此行乃是奉皇命来找邓总兵借兵的……”

  闻言,帐子里登时就一静,气氛有些古怪,几个将士飞快地互看了一眼。

  在大盛,总兵挂帅印,执掌一州兵权,却没有权利让他的兵随意走出他的辖区,当然更不可以暗中借兵给其他州。关于兵权的调派,须听命于皇帝。

  在大盛百余年的历史上,往往都是由皇帝或者太子兼任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今上也不例外。

  岑隐说要奉皇命借兵,可是空口无凭啊,圣旨呢?!

  没有圣旨,那可就是谋反啊!

  邓总兵面露为难之色,却又不敢开口问岑隐有没有圣旨。迟疑之间,岑隐眉头一挑,从袖口随口掏出了一道金牌,随意地晃了晃……

  那个动作仿佛在说,邓总兵,你这是借还是不借?

  “敢问督主要借多少兵?”邓总兵急忙问道,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心里一方面埋怨岑隐既然有“如朕亲临”的金牌在手,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但另一方面也暗暗地松了口气。

  岑隐沉吟一瞬,淡淡道:“冀州卫五万大军除了戍守各城的,如今有多少骑兵和步兵在这大营中?”

  “回督主,共有一万骑兵,其中五千精骑,还有两万步兵,随时可以由督主调派!”邓总兵站前身来,郑重其事地对着岑隐抱拳回道。

  岑隐眯了眯那双妖魅却睿智的眸子,接着就吩咐道:“好!邓总兵,那本座就先带那五千精骑急行一步,由你率领剩余五千骑兵以及辎重部队整装后行,前往千雅园护驾!”

  “是,督主。”

  男子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帐子里。

  没一会儿,隆隆的战鼓声就在营中敲响,那是紧急召集营中五千精骑的信号,仅仅一炷香功夫,数以千计的士兵就牵着他们的战马聚集在了大营中央的空地上,一个个锐气四射,杀气凛然。

  又过了半个时辰,那五千冀州卫精骑就声势赫赫地策马出发了,一眼望去,那一匹匹矫健的战马就像是破堤的洪水似的倾泻而出……

  一众骑兵浩浩荡荡地朝京城的方向而去,这支队伍一下子多了五千人,为首的仍是那道颀长的红色身影。

  邓总兵要留在冀州卫安排那剩余的五千骑兵以及辎重部队,因此特意派了亲信雷副将随行在岑隐身侧,权听候岑隐的调遣。

  雷副将策马紧跟在岑隐的身后,如影随形,当他们一路疾行了二十里后,雷副将就发现不太对劲。

  通往京城最近的路不是左边这条途径晔城的官道吗?

  走右边的这条路那岂不是要从熙城绕一个圈子,多走上一天?

  “督主……”

  雷副将双腿一夹马腹,稍稍追了上去,谨慎地落后岑隐一个马头,试图提醒他走错了。

  “哦?”岑隐一个斜眼漫不经心地朝雷副将瞥了过来。

  阳光下,岑隐看来越发妖娆艳丽,那魅惑中带着冷厉的眸子只是这么一个轻飘飘的眼神,就看得雷副将心中陡然一寒,如坠冰窖。

  雷副将的耳边不由响起了关于这位岑督主的种种传闻,听说他心狠手辣,听说他睚眦必报,听说他专横霸道……这要是自己的提醒惹岑隐不悦,那可怎么办?!

  再说了……

  雷副将的脑海中浮现那道岑隐带来的金牌令箭。

  金牌令箭代表着皇帝,“如朕亲临”这四个字也意味着手持金牌的人有权先斩后奏。

  想着,雷副将咽了咽口水,在心里对自己说,岑隐既然选择走右边这条路,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说不定是圣命呢?!

  这岑隐身为秉笔太监兼东厂督主,在朝野上权势滔天,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副将,胳膊拗不过大腿……

  自己要是不识趣地问多了,也不过是平白得罪了岑隐,得不偿失!

  雷副将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已经嘴边的那些话给咽了回去。

  “踏踏踏……”

  五千骑兵马蹄隆隆地在官道上经过,如雷声赫赫,连地面也为之震动着,空气随着那隆隆的马蹄声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天上的灿日不知何时被阴云阻挡,天空中灰蒙蒙的,阴沉沉的,似是风雨欲来……

  数百里外的千雅园亦然,不仅是这个元宵节过得冷清又寥寂,之后的两天里,千雅园中的气氛越来越沉重压抑,众人皆是心神惶惶。

  正月十四下午,皇帝突然下旨把众人留在了千雅园中,本来还以为是皇帝临时打算留在这里闹元宵。没想到的是,紧接着,千雅园四周竟然被禁军封禁了起来,禁止任何人出入。

  如今这都整整两天过去了,仍旧没有人知道皇帝究竟是为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就连几位皇子和公主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才短短的两日三夜,众人就颇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仿佛被囚禁在了一个巨大的牢笼中,便也难免在私下里议论纷纷,却始终得不到答案。

  宾客们的心都悬在了半空中,不上不下,猜疑与不安如同一层层浓重的阴云笼罩在千雅园的上方……

  其中最受影响的大概就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