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72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忽然遥遥地传来了隆隆的步履声。

  “踏踏踏踏……”

  似乎有许许多多身着重甲的人在园中匆匆地奔跑着,在一片死寂的半夜,分外刺耳。

  端木绯猛然睁开眼,闻声转头朝窗户的方向看去,然而,入目的却是端木纭那清丽的鹅蛋脸。

  端木纭也醒了,给了端木绯一个温暖的笑容,“蓁蓁,别害怕。姐姐在这里。”她从她的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了妹妹的小手。

  端木纭心里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早有先见之明,不然妹妹一个人肯定害怕。

  漆黑的屋子里,端木纭的瞳孔明亮如那熠熠生辉的宝石,眼角眉梢之间透着温和与坚毅。

  端木绯对着端木纭露出乖巧可爱的浅笑。

  姐妹俩相视一笑,很快就从床榻上坐了起来,端木纭扬声唤道:“紫藤!”

  紫藤快步挑帘进来了,没等端木纭发问,她就禀道:“大姑娘,四姑娘,大公主殿下派了宫女过来,请两位姑娘去她那边……”

  紫藤的表情有些复杂,本来三更半夜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就让人有些不安,现在大公主殿下又突然派人过来请人,等于在无形中验证了某种猜测——这行宫中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就仿佛是某个隐患在暗处蛰伏了好多天,在此刻终于爆发出来。

  这一点,连紫藤都想到了,端木纭和端木绯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姐妹俩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现在什么时候了?”端木纭一边从床榻上起身,一边随口问道。

  紫藤立刻就回道:“四更天了。”

  姐妹俩也没怎么梳妆,端木纭随意地挽个松松的纂儿,端木绯扎了条油光水滑的麻花辫,又披上了斗篷,就一起出了内室,跟随一个宫女往舞阳的宫室去了。

  外面的庭院里更为嘈杂喧哗,四周除了她们几人,没有别人,远处传来的士兵们那隆隆的步履声似乎就在耳边似的。

  周遭漆黑得不见一丝光,星月仍旧藏在云层后,只有远处的无数火把照亮了半边天,那如血的火光透着一种不详的气息。

  端木纭心里越发不安了,在跨过门槛前,忍不住又朝火光的方向望了一眼,这才进了屋。

  内室里,点着两盏昏黄的八角宫灯,照亮了四周。

  披着一件斗篷的舞阳正站在内室的窗边,望着那火光的方向,乌黑的秀发只是随意地用一条丝带束在了脑后,显然也是匆匆起身,并没有梳妆。

  听到后方的挑帘声,舞阳转过身来,对着姐妹俩露出一抹安抚的浅笑,道:“阿纭,绯妹妹,今晚你们就睡在本宫这里吧……不用担心。”

  姐妹俩互看了一眼,皆是从善如流地接受了舞阳的好意,二人与舞阳一起在窗边坐下了。

  又有宫女进来给三人上了热茶,茶香随着热气在内室中弥漫开去。

  端木纭捧着热茶放在嘴边,还没啜一口,就放下了,试探地问道:“舞阳,你可知道……”

  她没有再说下去,又怕事关重大,不便相问。

  舞阳又笑了笑,直言不讳道:“母后只派人跟本宫说,让本宫好好地待在沉香阁里,不会有事的。”

  她似乎担心端木纭和端木绯不安,又信心满满地补充了几句:“阿纭,绯妹妹,这千雅园上下,包括内侍、上十二卫、禁军等等,足有五千人,定能守住这里!”

  端木绯慢慢地捧起了一个茶盅,垂首吹了吹了茶汤上的浮叶,那双明亮的眼眸倒映在琥珀色的茶汤上,剪水般的双瞳随着茶汤的荡漾浮现些许涟漪,一圈接着一圈……

  她的眸子随着那圈圈涟漪渐渐变得幽深,抬眼朝窗外瑞圣阁的方向望去……

  此时已经近黎明,东边的天际隐约泛着一丝鱼肚白,代表着天很快就要亮了。

  瑞圣阁里,一片灯火通明,隐约可以听到夜风送来远处的阵阵喊杀声与金戈交击声,杀气腾腾……

  瑞圣阁上上下下,都处于一种紧绷的情绪中,那些宫人一个个都是心惊肉跳,噤若寒蝉。

  那急躁的脚步声和胄甲相撞声来来去去地不时响起,身着重甲的禁军将士一个接着一个地来前来瑞圣阁,向皇帝通禀前方的最新战况:

  “皇上,孙明鹰那逆贼见迟迟打不下朝云门,刚刚调了八千兵力朝西侧的明霞门去了!”

  “皇上,尹副提督已经派钱副将率两千兵马往明霞门支援……”

  “皇上,叛军施调虎离山之计,正以火箭齐攻朝云门。”

  “……”

  这一声声禀报听得皇帝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烦躁地负手在暖阁中走来走去,神情间掩不住的焦虑之色。

  午夜时,孙明鹰带领京卫营大军出现在千雅园的正门朝云门外,发动突袭,幸好千雅园早就布好了城防,才不至于被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皇帝面沉如水,暗暗地握了握拳。

  虽然理智告诉皇帝,孙明鹰的叛军想要攻下这千雅园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事,却还是心神不宁:算算日子,只要再一天……再一天岑隐肯定能带援军赶到这里,而自己也不至于像此刻这般被动……

  皇帝皱紧了眉头,就怕下一刻就有人跑来说,城关被破了!

  不仅是皇帝心慌意乱,暖阁里的七八个勋贵重臣也是面色凝重,不敢轻易出声,唯恐被皇帝迁怒。

  永昌伯心里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怎么就遇上了逼宫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自己怎么就一时兴起来千雅园给皇帝请安呢!这要是跟其他人一样留在京里不就没事了!

  两个武将则是暗暗交换着眼神,揣测着皇帝这几日特意令禁军布防,难道是早知道会有人逼宫?那么是不是会有援军呢……

  封炎和李廷攸也被皇帝召了来,此刻就坐在没人在意的角落里,既然不能说话,那也只能没事喝喝茶了。

  封炎捧着茶盅就没放下过,像是在看着茶汤,想的却是自家的蓁蓁。

  这茶还真是寡淡得很,还不如自家蓁蓁窖制的花茶呢……唔,听说蓁蓁这几天制了不少花茶,等会儿,他就找蓁蓁讨茶去!

  想着,封炎的嘴角在茶盅后微微地翘了起来,又低头抿了口茶,眼角瞟到皇帝凌厉的目光在他和李廷攸之间扫视了一下……

  封炎眸光一闪,嘴角染上了一抹淡淡的嘲讽。皇帝特意把他招来时说得好听,什么瑞圣阁里最为安,说到底不过是怕他与外面的人里应外和,实际上,皇帝恨不得把他锁起来才放心。

  这时,外面又响起了士兵沉重的步履声和盔甲撞击声,一个年轻的禁军小将未经通传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皇帝一下子就停下了脚步,闻声望去。

  “皇上,孙明鹰之子孙友兴暗中带兵去了东来门,东来门只有一千守兵,尹副提督已经亲自带兵赶往东来门……”那小将抱拳禀道。

  皇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四周的几个勋贵重臣不禁面面相觑,紧接着,永昌伯霍地站起身来,道:“皇上,军情险极,有道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臣以为应让禁军护送皇上即刻从北霞门撤离千雅园。”

  “臣以为不妥。”吏部尚书游君集立刻出声反对道,“万一北霞门也有叛军暗中埋伏,那皇上岂不是自投罗网!这千雅园易守难攻,定能再撑上几日……”说着,游君集忍不住朝窗外被火光染红的天空看了一眼。

  “皇上,不如即刻派人前往五军营求援,末将愿前往五军营求援!”

  “皇上,就算是现在去五军营求援,这一来一回,没两天大军也赶不到此处……”

  “……”

  几个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游君集突然出声道:“皇上!外面静下来了……”

  众人又是一惊,四周陷入一片死寂。

  细细一听,他们这才注意到远处的厮杀声似乎变轻了不少。

  几个勋贵大臣的心都提了起来,几乎不敢呼吸,心中越发忐忑:难道说叛军被尹副提督带兵制服了,还是说,叛军一下子突破了千雅园的几道城关?

  想到这种可能性,皇帝瞳孔猛缩,心沉了下去。

  皇帝的嘴唇动了动,永昌伯再次道:“皇上,事不宜迟,请皇上速速撤离千雅园!”

  另外三四个大臣也是齐声附和道:“请皇上速速撤离千雅园!”

  唯有游君集似有几分心不在焉,不时焦急地看着外面。

  皇帝看着几人,眸中闪过一道利芒,心里终于有了决定:“来人,传朕……”

  “皇上!”一个小內侍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苍白的脸上似是惊魂未定,“皇上,岑督主回来了!”

  岑隐?!皇帝顿时噤声,脸上一喜,把没说出口的话都咽了下去。

  “岑督主带着援军赶到了!已经平定了东来门!”小內侍一鼓作气地又道,眉飞色舞。

  皇帝顿时喜形于色,连声道:“好!好!好!”

  直到此刻,皇帝的眸子里才算又有了神采,意气风发地撩袍在御案后坐下了,屋子里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轻快了起来。

  几个大臣惊喜之余,脸上皆是掩不住讶色,有的惊讶岑隐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刚好率领援军来了,有的则是暗道皇帝果然派人去请了援军,也有的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比如游君集,心底不禁暗叹:千盼万盼,岑隐终于带援军赶到了,那么,局势应该也不会再生变了!

  外面的天越来越亮了,旭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灿烂的阳光扫平黑暗,照进了屋子里,宫人悄悄地熄灭了宫灯里的烛火。

  渐渐地,外面的厮杀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似乎在告诉众人局势已经受到了控制。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又传来一阵整齐的步履声,夹杂着甲胄相撞声,越来越近,又伴着有內侍惊喜的声音:“岑督主来了!”

  很快,岑隐那大红色的身形映入众人的眼帘。

  他大步流星地朝皇帝走去,风尘仆仆,身上还隐约散发着些许血腥味。

  “皇上受惊,恕臣救驾来迟!”岑隐对着皇帝作揖禀道,那阴柔的声音还是如平日里般不紧不慢,“臣已经拿下了逆贼孙友兴。”

  皇帝看到岑隐赶到本来就喜不自胜,听闻他拿下了孙友兴,脸上的笑容更浓,又连声道了两声“好”,心里只觉得:果然还是岑隐最值得自己信任!

  有了岑隐在身旁忠心辅助自己,这些个心怀不轨的牛鬼蛇神根本就不足为惧!

  岑隐还在继续禀道:“臣已经派冀州卫赶往朝云门平乱,定可以尽快拿下逆贼孙明鹰!”

  一听到孙明鹰这个名字,皇帝心头的怒火瞬间被点燃,霍地站起身来,道:“阿隐,随朕去朝云门看看!”

  他要亲眼看看孙明鹰这逆贼是如何被擒下!

  没给其他大臣反对的机会,皇帝就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岑隐紧跟了上去。

  其他几个勋贵大臣面面相觑,也纷纷站起身来。这皇帝都去了,他们总不能不去吧?

  “咯噔”一声,一声椅子撞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骤然响起,引得众人不由循声看去,也包括前方的岑隐。

  封炎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漫不经心地说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廷攸,要不要也一起去朝云门看看热闹?”

  说着,封炎似笑非笑地朝岑隐看了一眼,笑容灿烂。

  李廷攸怔了怔,也站了起来,伸手做请状,看来彬彬有礼,从容不迫。

  众人簇拥着皇帝浩浩荡荡地出了瑞圣阁,此刻外面一片宁静,春风阵阵,花香怡人,园中的景致一切如常,仿佛之前的危机从来没有发生过。

  待渐渐走近朝云门,就能闻到风传来的血腥味,那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越来越浓郁……

  再走近些,就能看到一支支落在地面上、树干上的羽箭,还有高墙下方躺着一具具士兵们狰狞的尸体,伤口流出的鲜血浸湿了下方的青石砖地面,有的文臣哪里看过这样的场面,观之欲呕。

  皇帝却是面不改色,目标明确地走上了朝云门的城关上,朝外面俯视下去……

  千雅园外,一片残破萧条之象,除了叛军的尸体外,那些曾经恢弘精致的石雕、花木、建筑都是七零八落,仿佛一场暴风刚刚肆虐过一般,远处还有一群身穿不同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在彼此对峙着,兵刃交接声、厮杀声和马儿的嘶鸣声交错着传来,血腥味更浓了……

  几个勋贵臣子多是面色惨白,有的人干脆就移开了视线,更有人终于忍不住发出呕吐声,此起彼伏。

  岑隐就静静地站在皇帝的身旁,俯瞰着这一幕,眼尾斜挑,嘴角微勾,仿佛他眼前的不是丑陋的战场,而是一片繁花似锦似的。

  有人暗暗心惊,也有人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心里暗想:这岑隐不愧是手掌东厂之人,手底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