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30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不过,这粽子毕竟礼太轻,再补上一份重礼就刚好了。

  端木宪微微眯眼,又道:“阿敏,你让人开库房把那尊玉麒麟送去岑隐府上。”

  “老太爷,”贺氏迟疑地说道,“万一……万一岑隐又不肯收呢?”

  “这次岑隐一定会收的。”端木宪捋了捋胡须,肯定地说道。

  端木宪自恃阅人无数,又如何不知道岑隐此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像岑隐这种人眼里只有权势、利益与金钱,又怎么可能把端木纭和端木绯那对孤女放在心上!

  这些日子来,他不动声色地给岑隐行了不少方便,但岑隐一直没有表态,今日才算是收下粽子,这定是他释出的一个信号——岑隐终于愿意轻轻抬手放过上次的事。

  所以,他们这次再送上重礼,岑隐一定会收!

  “老太爷你心里有数就好。”贺氏的嘴角总算染上了几分笑意,心头的巨石落下了。

  端木宪拿起茶盅又喝了口热茶润了润嗓子后,又道:“你找个办事稳妥的跑一趟岑府,这次的事可不能再出任何岔子……”顿了一下,端木宪缓缓地又补充了一句,“柳首辅快要致仕了……”

  首辅致仕。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旱雷起,炸得贺氏浑身微颤,瞳孔猛缩,一眨不眨地看着端木宪,目露期待之色,“老太爷,你的意思是说……”

  大盛朝没有宰相,一百多年前,太祖皇帝登基后,就下旨更改前朝官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内阁成员由六部尚书兼任,首辅为尊,在大裕官场,首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也是端木宪这样的文官登峰的极致。

  端木宪以指尖摩挲着茶盅,继续道:“以我的资历,应该还是争上一争的……岑隐深受皇上的信赖与器重,只要他肯为我说上一句话,比任何事都强!”

  闻言,贺氏的眼眸更亮了,血脉沸腾。是啊,端木宪是当朝户部尚书,又是两朝重臣,深受今上的看重……

  有道是,一荣俱荣。一旦端木宪能够成为首辅,那对贵妃和大皇子也是大有益处!

  “老太爷,我这就让人去开库房!”贺氏急忙道。

  端木宪微微点头,像是想到了什么,意味深长地提醒道:“阿敏,下个月就是你的生辰了……”

  贺氏怔了怔,立刻反应了过来,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我尽快拟张宴请的名单让你过目。”

  本来因为今年的生辰不是整寿,所以她也没打算大肆操办,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可以借着寿宴的机会邀请岑隐过府,试探一下口风。

  端木宪没有再多说什么,端起茶盅,用茶盖轻轻撇着飘浮的茶叶。

  外面的灿日高悬在空中,此刻已经是正午了,烈日普照大地,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但是安平长公主府却是不然,府中一如平日里般宁静到近乎冷清。

  “殿下,端木府的大姑娘和四姑娘命人送了粽子过来。”宫女子月恭声向正坐在窗边对着棋谱摆棋的美貌女子禀道,“说是两位姑娘亲手包的。”

  安平长公主看来不过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了一件丁香色遍地散绣金银花对襟褙子,下面一条轻描淡绘的月华裙,一头乌黑蓬松的青丝挽了一个松松的纂儿,只插了一支八宝簇珠白玉钗。

  她的容貌妩媚明艳,气质华贵高雅,彷如一朵怒放的牡丹花千娇百媚,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天之骄女的傲气。

  安平不紧不慢地在榧木棋盘上落下一粒白子,修剪整齐的指甲泛着如珠贝般的淡雅光泽。

  她有些意外地看向了子月,挑了下眉,“原来是那两个小姑娘啊!”

  子月笑吟吟地将手里拎的食盒稍微打开了一些,露出放在其中的粽子,还热腾腾地冒着白气。

  看着食盒中的粽子,安平不由想起了上月那对姐妹为了感谢自己那夜的收留之恩,特意命人送来的谢礼,其中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姐妹俩亲手做的芸豆卷,而这一次两个小丫头又特意送了亲手包的粽子来,倒是有心了!

  安平嘴角微翘,眼中闪现了些许笑意,明艳动人。

  见长公主似乎心情不错,子月便又道:“送礼来的人说,两位姑娘不知道殿下的口味,干脆就每种口味都做了一些,绑了不同颜色的线做记号。”子月从袖中又掏出了一张纸条,念道,“红线是豆沙粽,橙线是蛋黄粽,七彩线包的是八宝粽子……”

  安平放下棋谱,神色间又多了一分兴味,这两个小姑娘不止是有心,还是玲珑心。

  安平正想吩咐子月给她剥一个粽子,就听屋外有人恭声行礼的声音:“公子,殿下在东次间。”

  几乎是下一瞬,就听到了一阵挑帘声响起,安平不禁面露喜色地看向了湘妃帘的方向,神色柔和了不少。

第60章 豆沙

  封炎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今日穿了一袭玄色暗银刺绣长袍,肌肤白皙似那上等的美玉,莹润无暇,精致如画的眉宇间透着世家公子特有的矜贵之气。

  “母亲。”封炎对着安平拱手施礼,眉宇间的冷峻在面对安平时散去了不少,目光在棋盘上扫了一下,道,“我陪母亲下棋吧。”

  他在棋盘的另一边坐下,随意地捻起一粒黑子落下。

  安平含笑又捻起一粒白子,回忆着棋谱上的走势,一边随意地落下,一边吩咐子月道:“子月,去剥两个粽子来。”

  听安平说到粽子,封炎才骤然想起今日是端午节。

  子月提着食盒下去剥粽子,屋子里只剩下母子俩,安平眸光一闪,问道:“阿炎,青州那边……”

  “哒!”

  封炎又落下一子,清脆的落子声打断了安平,他云淡风轻地说道:“母亲放心,儿子已经有了成算……”

  封炎眼尾微挑地斜了安平一眼,嘴角带着一股漫不经心的随意。

  他看似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可是知子莫若母,安平面上不动声色,心口却像是被无数根针扎似的,为儿子心痛。

  她知道她的阿炎一心喜欢宣国公府的楚大姑娘,她也知道这件亲事想要成很难,却也从来没有试图劝阻过他,因为阿炎这孩子身上所背负的一切太沉重了!

  这本不是他这个年龄所该承担的……让她这做母亲的心疼不已!

  这些年来,楚青辞的存在成为了阿炎心里的动力,让他勇往直前,让他义无反顾……

  她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若是事成了,阿炎没准就能得偿所愿!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

  楚青辞竟然年纪轻轻就消香玉殒了!

  想着,安平眸色一黯,眼瞳中波涛汹涌,继续落子,落子声此起彼伏地在屋子里响起。

  二月里,当安平得知这个消息时,根本就不敢告诉封炎,可是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瞒得住!

  封炎一回京,就立刻听说了楚青辞的死讯。

  从那以后,封炎就如同行尸走肉般,生无可恋,短短数日就瘦了一大圈,那段日子,安平也过得心惊肉跳,就怕他一个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

  她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让封炎多陪她用膳,又让小厮跟着他盯着他,一刻也不能放松……直到这几日,封炎才算是渐渐地缓了过来,看着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不过,安平知道儿子身上终究还是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封炎才十三岁,别家的孩子这时候正是最璀璨、最活泼的时候,可是封炎原本鲜活跳动的心却如一潭死水般,再不起一丝涟漪。

  儿子的心已经死了,随着楚青辞而逝去……

  安平眼帘微颤,藏住眸中的心疼,心里幽幽叹息:阿炎这个孩子太难了,上天为何要如此苛待她的阿炎呢?!

  这时,一股粽子特有的香甜味袅袅传来,子月端着一个红漆木托盘从碧纱橱里走了出来,上面放着刚剥好的两个粽子,香气四溢。

  她款款上前,把八宝粽子呈给了安平,又把蜜枣粽子送到封炎的手边,飞快地扫了棋盘一眼,只见那星星点点的黑白棋子已经在棋盘上纵横交错,黑子隐约占了上风……

  安平看着棋盘上争锋相对的黑白子,眉峰隆起,迟疑了一瞬后,就干脆地弃子投降,吃起那八宝粽子来。

  见状,封炎就把原本放在指间把玩的一粒黑子放回了棋盒中。

  他本来没什么胃口,但想到自己已经有两年没有陪母亲过端午了,就又改了主意,拿起一旁的银箸,咬了一口油亮的粽子。

  粽子入口润滑细嫩,软糯黏韧,香甜可口。

  封炎瞬间愣住了,双目微瞠,呆呆地看着夹在银箸上的粽子,甚至忘了咀嚼……

  这个味道是……

  封炎目光发直,神色恍然。

  “阿炎……”安平见封炎神情有异,放下了银箸,接过子月递来的帕子拭了拭嘴角。

  封炎抬眼对上了安平担忧的眼神,嘴角轻扬,咽下那口粽子后,随口道:“这蜜枣粽吃着软糯香甜,齿颊留香,不错。”

  安平以帕子轻掩朱唇,笑道:“我吃着这八宝粽子也不错。端木家那对姐妹倒是费了心思,芸豆卷和粽子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吃食,却做得恰到好处。上次的芸豆卷豆沙馅里还加了糖桂花和芝麻,尤为香甜开胃。”

  封炎又怔了怔,他本以为粽子是府里包的,此刻方才知道原来是端木家的姐妹俩送来的,还有之前的芸豆卷……

  端木绯那张白皙的包子脸不由浮现在他脑海中,这个小丫头老是让他想起他的阿辞,她含笑的神情、她处事的态度、她戴在手腕上的那个红色结绳,还有,他的阿辞也喜欢在豆沙馅里加芝麻……

  是巧合吗?

  封炎的眼神有些复杂,握着银箸的右手微微用力,脸上却没有表露,地问道:“娘,芸豆卷还有没有?”

  “吃完了。”安平失笑,“这都多少天了,就算没吃完,也该坏了!”本来红豆沙就容易坏。

  安平总不忍让儿子失望,顿了一下后,就吩咐一旁的子月道:“子月,让厨房做些芸豆卷给公子。”

  “还是娘最疼我!”封炎不动声色地说道,又夹起那个蜜枣粽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仔细地品尝着,眼睛半眯,忍不住就去与记忆中的味道相比较……

  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砰砰砰!

  砰砰砰!

  封炎的心跳不由加快,如擂鼓般,他的脑海中似有某个压抑许久的声音就要挣脱重重束缚叫嚣出来……不,别胡思乱想!

  封炎在心里对自己,不可能的,他看过端木绯的字迹,与阿辞迥然不同,她怎么可能和阿辞相提并论!

  封炎的眼神随着混乱的思绪变得幽深而又迷离,怔怔地看着吃了一半的粽子……

  正午的一阵暖风突地拂来,花香扑鼻,吹得那湘妃帘扑扑作响,就像一只小小的飞蛾扑棱扇动着透明的薄翼,拼命想要挣脱黑暗的束缚,却不过是飞蛾扑火而已!

  暖风习习,烈日炙烤大地。

  端午节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京城中出行的路人纷纷戴上了斗笠,路边也开始贩卖酸梅汤和果子干。

  这一日午后,紫藤拎着几个锦食记的小食盒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了。

  比之府外,端木府中绿树成荫,绿意浓浓,在阳光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平添了几分凉爽,紫藤下意识地加快脚步回了湛清院。

  “大姑娘,四姑娘,”紫藤一边给主子行礼,一边禀道,“奴婢打听过了,今科武举的会试会在七月初三举行。”

  这武举又称武科,如同文科一般都是三年举行一次,由兵部主持。

  有道是:“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武举不但要考武试,还要答策,若是后者不合格,连参加武试的资格也没有。

  端木纭上次进宫时从岑隐那里得知李家表兄这次会来京参加武举,心里尤为在意,就特意让紫藤借着出门买点心的机会打听一下。

  “蓁蓁,还有不到两个月了……”端木纭不由面露喜意,嘴角微扬。

  “姐姐,表兄想必会提早来京。”端木绯对着端木纭露出甜甜的笑容,随口道。

  端木纭兴冲冲地直点头,又向紫藤道:“你继续说。”

  紫藤又接着禀起她打探到的消息,比如最近已经有些考生陆续进京,一来是担心水土不服,二来也是为了在武举开始前,和京中子弟往来结交。

  比如城西的义昌镖局下月要搞一个擂台,与那些武举人以武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