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365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哎,这丫头还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大了,分明跟个孩子似的。

  端木贵妃觉得一口气堵在了胸口,正想喝口茶顺顺气,眼角的余光突然掠过了不远处的贺氏,想起自己到了涵芳园后,还没和贺氏单独说过话,就招了招手,吩咐了宫女一句。

  那宫女立刻把贺氏叫到了端木贵妃的身侧,贺氏行了半礼后,就在端木贵妃身旁坐下了,笑吟吟地看着女儿。她也正愁没有和女儿单独说话的机会,她们母女果然还是心有灵犀的。

  “母亲,”端木贵妃压低声音对着贺氏说道,目光朝贺令依的方向看了一眼,“我昨天特意和依姐儿说了会儿话,觉得她不太合适,您回京后还是和父亲商量一下,再换个人选吧。珩哥儿今年下场,肯定能够得个举人,少年举人,又出自首辅府,有我和大皇子给他撑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找不到,依姐儿恐怕配不上。”

  顿了一下后,端木贵妃又补充道:“给珩哥儿找媳妇,就该找纭姐儿这般大气,能干,利落的,以后才能相夫教子,撑起端木家的门楣。”

  贺氏听着,嘴角的笑意顿时僵住了,觉得自己仿佛被女儿在脸上打了一巴掌般,火辣辣得生疼。

  这种类似的话,贺氏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端木宪也曾与她说过。

  他们父女俩还真是一条心啊!

  端木宪也不想想,他是靠着贺家才步步高升,一路扶摇直上地做到了首辅之位;贵妃也不想想,她若不是贺家的外孙女,贺太后的外甥女,她怎么能在皇帝登基后晋为贵妃,这对父女啊,自己算是看清了,都是卸磨杀驴的,唯利是图之人!

  贺氏气得额角青筋跳动,很想训训女儿,让她不能忘本,可是话到嘴边后,还是咬牙咽了回去。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现在决不能和女儿闹。

  贺氏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些许,耐着性子说道:“这事,我会再考虑考虑的。”

  端木贵妃在宫里这么多年,学的最多的就是察言观色,一看贺氏的神情语气,就知道贺氏只是随口敷衍。

  端木贵妃眸光微闪,觉得有些疲惫,也不想再与贺氏多说贺令依了,反正也不过是白费唇舌罢了。

  哎,虽然不合规矩,但她下次还让涵星悄悄递封信去端木家给父亲吧。

  心里下定了决心,端木贵妃也就没什么事要和贺氏说了。大皇子已经去了南境,现在再问父亲同不同意婚事也不妥当,只希望南境的战事早点结束。

  端木贵妃一边想着,一边随意地与贺氏道家常,问她在涵芳园住得可习惯,吃得可习惯。

  贺氏随口应付了两句,这才故作不经意地问道:“贵妃娘娘,大皇子出发也快一个月了,可有消息过来,他人可好?”

  说到大皇子,端木贵妃眉心微蹙,眸底隐约浮现担忧之色:“还只收到了一封信,说是初五到了江南……”

  “那大皇子此去南境,身边可有人‘服侍’?”贺氏急切地接着问道。

  端木贵妃有一说一:“皇儿是带着贴身服侍的太监和两个伴读一起南下的。”

  贺氏见端木贵妃理解岔了,就凑到她耳边小声又道:“我是说,知冷知热、近身侍候的人。归义伯府的七姑娘温雅贤良,体贴柔顺,若是由她去南境伺候大皇子,想来妥帖周到。”

  端木贵妃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她如何听不出贺氏是想让金家七姑娘去给大皇子做通房侍妾,贴身伺候!

  大皇子是皇子,身边多个通房侍妾是算不得什么,但是,大皇子此行去南境那可是去打仗的,带着侍妾去战场,那像什么样子?!以后大皇子在军中还怎么自处?!

  旁人只会把他当作去混军功的皇子,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又会怎么想?

  端木贵妃眸中越来越深邃复杂,别人不知道,可是她知道大皇子是有抱负的,所以才会不顾危险自请南下,想要建功立业,她这当娘的帮不上忙也就罢了,怎么还能给儿子拖后腿!

  她的母亲怎么糊涂到了这种地步……

  端木绯贵妃失望地看着贺氏,贺氏见女儿没表态,就又劝道:“贵妃,大皇子远在千里之外,没个一年半载也回不来,我这做外祖母的心疼……”

  “够了!”端木贵妃再也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出声打断了贺氏。

  端木贵妃的情绪太过激动,一不小心声音高昂了一些,一时引来四周数道好奇的目光,也包括皇帝。

  端木贵妃心里咯噔一下,急忙站起身来,屈膝请罪道:“皇上,请恕臣妾失仪,是臣妾的母亲想让臣妾给侄儿珩哥儿挑个媳妇呢,但是这不合规矩,臣妾方才出声喝止。”端木贵妃的反应极快,几息之间就想出了一个应对的理由。

  贺氏也紧跟着站起身来,诚惶诚恐地屈膝认错。

第295章 口谕(二十七)

  “原来是为了珩哥儿啊!”皇帝大笑了几声,神情疏朗。

  他本来也对端木珩的印象不错,更曾召见过考校了几句,觉得端木家的孙辈也算后继有人了。此刻听端木贵妃一提,皇帝这才意识到端木珩应该也快十六岁了,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皇帝笑道:“不过是小事,贵妃你就帮着挑挑便是。”

  “多谢皇上恩典。”端木贵妃恭敬地又福了福,她看着低眉顺眼,那长翘浓密的眼睫下掠过一道精光,心下有了主意。有了皇帝这句话,端木贵妃打算亲自给端木珩挑一个合适的,省得贺氏胡来,害了端木珩和端木家。

  端木贵妃神情自若地坐了回去,贺氏亦然。

  “母亲,”端木贵妃放低音量,语调坚定地又对贺氏道,“您说的那事万万不成,皇儿大婚前,绝不纳妾。”

  顿了一下后,端木贵妃强调道:“皇家最重要的是嫡长子,别的皇子我管不着,但我的儿子,嫡妻没进门先纳妾,我决不会答应的,更别说让一个妾室跟到军中去了,这简直就是在往皇儿身上泼脏水!难道您这做外祖母的还要亲手给外孙冠上一个好色的名声不成?”

  贺氏的脸色先是一白,接着又转青,嘴唇剧烈地颤动了一下。区区一个侍妾而已,就算现在不能去南境,只要女儿一句话,自己就可以让归义伯府“等”大皇子归来,这事情也就了结了。可是,女儿竟然这么不给她脸面!

  贺氏动了动唇,想再说,然而端木贵妃没有给她机会。

  端木贵妃先她一步站起身来,对着前方的帝后请罪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妾的母亲身子有些不爽,容臣妾斗胆替她告罪,让她先回去歇息。”

  对于皇帝而言,这只是小事一桩,皇帝神情温和地对贺氏道:“端木太夫人,你既然身子不适,就退下休息吧。”

  自己竟然这样就被女儿打发了?!贺氏难以置信地看着端木贵妃。

  端木贵妃视若无睹,又对着贴身大宫女玲珑吩咐道:“玲珑,还不送本宫的母亲回去歇息。”

  贺氏目光怔怔,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站了起来,向着皇帝行礼谢了恩。

  女儿虽然不孝,但她总得为女儿考虑,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说女儿在撒谎。贺氏觉得自己真真是用心良苦,却是无人体谅,一口气梗在了她的喉咙口,上不上,下不下。

  “端木太夫人,这边请。”玲珑得体地在前引路,领着贺氏出了望春阁。

  一路上,春光灿烂,景致怡人,贺氏根本无心欣赏,整个人有些心不在焉。

  若不是端木纭和端木绯这对姐妹咄咄逼人,那一万七千两银子的亏空补不上,她怎么会一急之下,收了归义伯府的银子呢。没想到这归义伯府还真真就是破落户,大皇子一出征,就立刻翻了脸,非要讨回那一万七千两银子,她又怎么拿得出来?!

  贺氏的心里烦燥难耐,明明还是早春,明明迎面而来的微风还有些冷意,但是才走了这么一会儿功夫,贺氏就已经是燥热得脖子上出了一层薄汗,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加快了一些,仿佛这样能够宣泄她心底的烦躁似的。

  她的主意两齐美,大皇子身边有人伺候了,她答应归义伯府的事也能了了,为什么女儿偏偏就这么执拗呢?!

  贺氏皱了皱眉,又突然停下了脚步,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心潮翻涌。

  如今这个端木家,真是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位子了。

  玲珑在宫中多年,自然是个伶俐的,一眼就看出贺氏心里生着闷气,便状似闲话地说道:“太夫人,我们贵妃娘娘常常念叨您呢,说是当了娘后才知道为娘的辛苦。”

  “贵妃娘娘说,她在宫里十几年,总想着未出阁的时候,您亲自教她弹琵琶,您这手琵琶在京中可是无人能出右呢。”

  “贵妃娘娘前些日子还让内廷司寻到了一张好琵琶,打算在您寿辰时送给您,又怕您说她长不大……”

  玲珑的娇声俏语在贺氏的心尖抚过,好像一缕清风,让贺氏起伏不定的心平缓了一些,心道:女儿在宫里也不容易,难免有所顾虑。哎,罢了罢了,归义伯府的那笔债只能自己再想想办法了。

  贺氏脸色稍缓,又继续往前走去。

  玲珑一直把贺氏送回了浮翠苑,这才告退,回到了端木贵妃身边,悄声复命。

  端木贵妃微微颌首,没有多言,暂时把贺氏的事抛诸脑后,注意力集中到堂中那个挥墨而书的少年公子身上。

  端木贵妃心底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位陈家公子就是她给涵星挑中的人选之一,论样貌,论人品,论才学都是顶顶出众的,年纪也就十四岁,她特意还与陈家的舅夫人打听过,说是这位陈公子非常自律,身边甚至都还没有通房丫鬟,这在京里可不多见。

  她还想让涵星好生瞧瞧,看看有没有缘份呢,偏偏那丫头如今也不知道疯到哪儿去了。

  哎。

  端木贵妃忍不住灌了自己一杯温茶水,与一旁的皇后交换了一个心有戚戚焉的目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赏花宴两位最重要的“主角”......”跑了”,皇后和端木贵妃都变得有些漫不经心起来。

  不过,厅中的不少夫人还是兴致勃勃,毕竟像今日这般能够把京城里最杰出的公子和姑娘们齐聚一堂的机会可不多,家里或者亲戚家有适龄儿女的自然是打算趁机好生挑挑、看看……

  皇帝的兴致也不错,他又一次看向了安平,笑呵呵地问道:“皇姐考虑得如何?”说着,他停顿了片刻,压低了声音又道,“……那小丫头,朕还是挺喜欢的,若皇姐不愿意,那朕就给她另指一门婚事好了。皇姐你说呢?”

  安平猛地抬起头,姐弟来的目光瞬间碰撞在了一起,空气中似乎是迸射出了滋滋的火花。

  皇帝轻轻地转动着手上小巧的酒盏,一派悠然闲适,仿佛不为所动。

  下一刻,安平微微垂眸,忽然站了起来,硬生生地说了一句:“皇弟,我先告退了。”

  望春阁里,霎时就陷入了一片静默中,众人都不明白安平怎么突然就发起脾气来,不禁面面相觑。

  皇帝发出一声愉悦的轻笑,旁人不知,但他却知道,安平输了!

  “好。”

  皇帝抚掌而赞,那位刚刚收笔的陈家公子立刻欢天喜地地谢了恩。

  皇帝的这个“好”字,一下子让原本因为安平拂袖离去而显得有些沉闷的气氛又热闹了起来,不少人纷纷响应圣意,对着陈家公子所书的那幅字大肆夸奖了一番,一字字、一句句极尽溢美之词,只差把这位陈公子夸成了未来的书圣。

  有了陈家公子的字专美于前,后面别的公子姑娘也就不好意思再写字了,以免得泯然众人矣。

  又有七八位公子姑娘分别展现了琵琶、拳法、箭法、抚琴、吹笙等等后,赏花宴也渐渐进入了尾声……

  皇后看着时候差不多了,不动声色地吩咐內侍去找人,于是,在赏花宴快要结束时,舞阳、端木绯以及封炎一行人步履轻盈地回来了,一个个神彩飞扬,眉飞色舞。

  皇帝今天龙心大悦,又出手阔绰地大赏了今日表现最出色的几个公子姑娘,其他人也是人人有赏。

  皇帝高兴,臣子们自然也高兴,厅堂里一片欢声笑语,宾主皆欢,各得其所。

  赏花宴直到近申时才结束,众人恭送帝后离开后,也都陆陆续续地出了望春阁,朝四面八方四散而去,四周渐渐变得冷清起来。

  耿听莲与卫国公夫人几乎是最后从望春阁里出来的,耿听莲小心翼翼地拢着自己的披风,唯恐让里面的裙子露出一星半点,但哪里又拢得住。风一吹,这条被墨渲染得惨不忍睹的裙子就从飞扬起来的披风底下露了出来,惹来众人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耿听莲难堪地跨过门槛,停下了步子,目光朝前方的几道身影望去。

  “端木大姑娘,四姑娘,我送你们回去吧。”封炎殷勤地对着端木纭和端木绯说道。

  “多谢封公子了。”端木纭笑着替妹妹应下了,她们三人都没注意后方的耿听莲那幽深阴鸷的眼神,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封炎先把端木绯和端木纭送回了泽兰宫,之后,他才回了荷风苑。

  然而,安平却不在里面。

  封炎毫不意外,嘴角咧了开去,露出一个傻乎乎的笑,一双凤眸璀璨得不可思议。

  安平此刻正在皇帝那里。

  姐弟俩之间仅仅隔着一张雕牡丹缠枝纹的小方几,不过尺余。

  二人四目相对,都是一眨不眨地看着对方,仿佛两军对垒般,谁也不肯退让。

  沉默蔓延了许久,空气近乎凝滞,一旁服侍的小內侍早就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皇弟……”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安平率先开口了,从袖中拿出了一块手掌大小的金色令牌放在了小方几上,然后以指尖推移至皇帝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