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376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贺氏的事,自己在今日的早朝上已经罚了端木宪,看来信国公还是觉得自己偏坦了端木家,心里不服气呢!

  一会儿跑去找贵妃,一会儿又跑来这里找太后,这是非要逼得自己事事都听他信国公府的,自己才算“英明远见”?

  皇帝“啪”地收起折扇,怒气毫不掩饰地释放出来。

  自打自己登基以来,这十几年来,信国公府仗着是自己的舅家,越来越不知分寸了。

  这一声响也吸引了在座其他三人的注意力,远空笑着宽慰了一句:“皇上何须动怒,可是这茶不好?正好贫僧这次从江南带来了上好的龙井新茶,皇上可要试试?”

  皇帝面色稍缓,但眼神还是幽暗如渊,起身道:“朕先失陪了,待会儿再回来试试大师的好茶。”他倒要去看看贺家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涵星眸子一亮,立刻就猜到皇帝是要去贺太后那边“看热闹”,正欲起身,想跟着一起去凑热闹,却感觉袖口一紧。

  石桌下,端木绯不动声色地拉了拉涵星的袖子。

  端木绯笑吟吟地对着涵星眨了眨眼,这贺太后和皇帝舅家的热闹可不是谁都能看的,万一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反而会没事沾得一身腥。

  涵星读懂了端木绯的眼神,只好意兴阑珊地坐了回去,无聊地捧起了茶盅。

  皇帝走了,端木绯笑眯眯地看着远空说道:“远空大师,我这次来皇觉寺,其实是想找您讨一……”

  “咳咳!”涵星在一旁咳嗽了两声,提醒端木绯别忘了她。

  端木绯急忙改口道:“不,是两株五色碧桃。”她笑得更甜更可爱了,嘴角露一对可爱的梨涡,让人简直就不忍心拒绝她。

  远空怔了怔,哈哈大笑,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才用右手比了一个“三”道:“应该是三株才对。”

  一想到自己回家可以给姐姐一个惊喜了,端木绯就笑得更欢了,美滋滋地对着远空欠了欠身道:“多谢大师!”

  想着来而不往非礼也,她又补充了一句:“我家里有上好的闽州铁观音,回头我给大师送些过来。”

  桃林这边一片欢声笑语,只要端木绯愿意,她什么都能与人聊,聊棋,聊茶,聊佛经,她与远空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投契,而另一边,皇帝的心情却是阴沉如严冬般,一路沉默不语,连带那个领路的锦衣卫也不敢多言,只是默默地在前面带路。

  天上的灿日不知何时躲在了云层后,连带四周都暗了不少,春风随之染上了凉意。

  走了一盏茶功夫,皇帝就来到了贺太后静修的佛堂。

  佛堂门口,守着一个老嬷嬷和一个宫女,这二人是贺太后身旁近身服侍的,当然认识皇帝,面色皆是一变。

  二人急忙上前给皇帝行礼,那老嬷嬷战战兢兢地说道:“奴婢这就去禀……”报太后娘娘。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冷声打断了:“不必了。朕自己进去。”

  皇帝的寥寥数语间已经释放出一种帝王特有的威仪,令得两个宫人皆是诚惶诚恐,不敢多言。

  皇帝大步流星地往屋子里走去,气势汹汹。

  两个宫人想跟上,却被锦衣卫拦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就这么步履无声地进了堂屋。

  左手边是一道薄薄的门帘,门帘的另一边,传来一个激动的女音,一字比一字高昂:

  “太后娘娘,您也姓贺,您该知道我们贺家当年为了皇上登基,做了多大的牺牲,这才十几年,皇上这就要开始卸磨杀驴了?”

  “太后娘娘,做人不能没良心啊!”

  “我们这些长辈都还在呢,皇上就这样了,这以后要是我们这些人去了,皇上会怎样待世子他们?怕是一点情面也不会给了!”

  信国公夫人越说越愤慨,声音也越来越大声,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几乎快要滴出水来,心口的怒气如暴风雨夜的海浪般,一浪还比一浪高。

  而屋子里的信国公夫人不知道皇帝已经在门帘外,还在继续说着:“太后娘娘,您摸着良心说,这要是没有我们贺家,皇上他能有今日吗?!”

  “轰!”

  又是一道惊天怒浪如一片高墙般竖起,皇帝整个人失控了,拔高嗓门怒道:“原来朕能有今日是全靠了们贺家!”

  皇帝气势汹汹地冲门而入。

  “皇……皇……”信国公夫人结结巴巴,吓得差点没脚软,布满皱纹的脸庞上霎时退了血色,完全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皇帝更怒,额头上青筋凸起,咬牙道:“那朕是不是该学尧舜禅让,把皇位让给们贺家才是?!”

  这句话几乎是诛心了!

  信国公夫人的嘴巴张张合合,一开始还想争辩,当听到皇帝这句话时,吓得一下子跪在了冷硬的地面上,求饶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贺太后正坐在靠墙的一张酸枝木罗汉床上,保养得当的脸庞上透着几分僵硬,几分尴尬,讷讷地开口说情道:“皇儿,也知道舅母的为人,她是个直肠子,有口无心的……”

  皇帝一看到贺太后,就不禁想起去年初在长庆府里的那些事,又心虚,又厌恶,又烦躁,又恶心……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让他心里一片混乱,几乎无法理智地思考。

  “不用再说了,母后。”皇帝僵声道,神色冰冷地负手而立,看着跪在地上的信国公夫人道,“既然贺家觉得朕能登基,贺家有莫大的功劳在,那朕这些年也真是亏待‘们’了。”皇帝在“们”上微微加重音,每个字都意味深长,每个字都透露着皇帝心底那滔天的怒意。

  “臣妇不敢!”信国公夫人的脸上已经惨白得没有一点血色,连声说着不敢。她的身子颤抖不已,真希望这是一场噩梦。

  “皇弟……”

  皇帝身后的门帘再次被人挑起,一道修长窈窕的红色身影走了进来,正是长庆。

  长庆看着皇帝很是惊喜,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皇帝跟前,“本宫好些日子没见皇弟了,皇弟是来看望母……”

  长庆说话的同时,环视四周,见信国公夫人跪在地上,皱了皱眉,语锋一转:“皇弟,可是舅母对不敬?”长庆昂了昂下巴,理所当然地说道,“舅母若是犯了错,罚了她就是,可是堂堂大盛皇帝,就算是舅母又如何?罚就罚了,何必为难!”

  信国公夫人听着身子颤抖得更厉害了,摇摇欲坠,心里只觉得长庆真是半点不念亲戚清风。

  皇帝却觉得长庆这番话深得他心,他混乱的心绪开始渐渐冷静了一些,对自己说道:是啊,他才是这大盛朝的皇帝。

  他不过是罚几个人,何必瞻前顾后!

  皇帝负手往前走了一步,望着窗外的几株摇曳不安的翠竹,背对着信国公夫人道:“既然贺家觉得朕卸磨杀驴,朕也不会白白占了这个名声。”

  “信国公这个爵位是给贺家的,不是给贺家长房的。若贺家长房担不起这个爵位,那就让大舅父把这爵位让给二舅父就是。”

  “大舅父年事已高,今后好好在家荣养就是。”

  在大盛朝,历代皇后和太后的娘家都会得到一个蒙恩,封为国公,该爵位是三代始降。信国公这个爵位最初是封给了贺太后的父亲,后来才传给了嫡长子,也就是现在的信国公。

  贺太后闻言惊得差点没站起身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皇帝口中的二舅父全名贺仲彻,是贺太后的庶弟。贺仲彻的生母王姨娘在世时就颇受先信国公的宠爱,王姨娘是个奸滑的,贺太后在闺中时就常帮着母亲对付王姨娘母子,这么多年下来,双方早就势成水火。

  那贺仲彻惯会装模作样,先信国公在世时,一向觉得考中了进士的次子是最像他的儿子,多年来都偏爱贺仲彻。若非是贺仲彻是庶子,长兄又有她这太后在宫里,没准当年这爵位就已经落到了贺仲彻手里。

  皇帝竟然要让自己的长兄拱手把爵位给贺仲彻,皇帝怎么能这么做?!

  贺太后深吸一口气,嘴唇微颤,缓缓道:“皇儿,哀家还在呢?皇儿就要对亲舅父一家赶尽杀绝吗?”

  贺太后之前还觉得是信国公夫人说得过头了,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对舅父这么冷酷无情?!现在,贺太后不得不信了!

  皇帝登基十几年了,他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事事听自己的皇儿,他是大盛的皇帝,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皇帝霍地转过身来,目光又看向了脸色发白的贺太后,沉声道:“这还远不到赶尽杀绝,母后,的意思是让朕试试看吗?”

  皇帝的语气越来越慢,也越来越严厉。

  “……”贺太后看着眼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皇帝,心情复杂极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皇帝也无话可说了,拂袖离去,走到门帘前,又突然停下了脚步,对着长庆道:“皇姐,要是觉得这里清苦,就回公主府住吧。”

  长庆明艳的脸庞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容光焕发,她还想说什么,皇帝已经自己打帘离去了,毫不留。

  留下后方的贺太后和信国公夫人面面相觑,两人的心里都一片冰冷,沉浸在绝望中。

  虽然罚了信国公府,但是皇帝的一口气还是没咽下去,气冲冲地回了五色碧桃林,一连灌了好几杯茶,心口的怒火才慢慢平息下来。

  远空自然能看出皇帝心头的怒气,委婉地劝了一句:“皇上,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间万物皆在一念之间。”又何必执着于一时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呢?!

  皇帝似是有所感悟,重复地念了一遍:“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他的神情平和了些许,“远空,朕许久没听讲经了。”

  跟着,皇帝随口打发了两个小姑娘,道:“涵星,和绯表妹先回去吧。”

  涵星从善如流,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她可不想被留下在这里听什么佛经。

  涵星急忙吩咐锦衣卫帮着扛起了新挖出来的三株五色碧桃,带着端木绯先离开了皇觉寺。

  马车沿着大盛街一路朝京城中央的皇宫飞驰而去,当马车路过了宣国公府时,涵星好奇地挑开一角窗帘往宣国公府的大门望去。

  今日是应该是内廷司替二皇子慕祐昌来下小定礼的日子,然而,国公府的大门口看来一派平静,既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鞭炮锣鼓声。

  涵星无趣地说道:“绯表妹,怎么一点儿也不热闹!”

  她的话音还没落下,马车已经飞驰而过。

  宣国公府里,也是一切如常,唯有后院最前头的正厅里此刻迎来了几个宫中来客。

  “楚三姑娘,奴婢斗胆代淑嫔娘娘替姑娘插上这支娘娘赐下的发簪。”一个老嬷嬷客气地对着楚青语笑道,把手里的赤金点翠红宝石发簪插向楚青语的发髻。

  “多谢嬷嬷了!”楚青语屈膝福身,方便对方替她插簪。

  她背着楚太夫人和楚二夫人,小心地把一个荷包悄悄塞给了那个老嬷嬷,然后以几不可闻的声音道:“劳烦嬷嬷帮我一个忙……”

第304章 不值

  信国公贺伯彻被皇帝下旨夺了爵位,爵位被转给了庶房贺仲彻的事,没一天就传得朝野上下都知道了。

  对于新上任的信国公贺仲彻而言,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贺仲彻喜不自胜,亲自进宫向皇帝谢恩。

  连着几日,这件事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压过了二皇子给宣国公府的姑娘下小定的事。

  不少府邸都把贺伯彻被夺爵的事与那天早朝上他和张御史弹劾端木宪的事联系在了一起,那天的事,表面上皇帝是罚了端木宪,但说到底,端木家和贺家谁吃亏,那些个精明的朝臣都看得一清二楚。

  端木家的大姑娘孝与不孝的问题,除了那些内宅的妇人们,其实也没什么人关注,只是闲暇间,还是有一些“丧妇长女不可娶”的言论在各府之间流传着,说什么端木纭是丧妇长女,没有母亲教养,脾性多少有所缺失;也有人说如果不是端木纭有问题,这无风不起浪,怎么会传来不孝的名声呢!

  人各有不同,有人看不上,就有人瞧中的,比如长安伯夫人就暗暗琢磨着,觉得要是能把端木纭这种彪悍的姑娘家说给自家幼子不错。

  长安伯夫人与端木家本就不熟,如今贺氏和小贺氏又不在府中,她想来想去,干脆进了宫来向端木贵妃打听了。

  端木绯和涵星过来的时候,长安伯夫人正说到一半:

  “……端木家的大姑娘臣妇虽不曾见过,但是听说,人是极好的,性子爽利,又能干,把家里的内务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家有女百家求,贵妃娘娘,臣妇那幼子,您也是见过的。相貌极是周正,性子温和,也不像京中那些个纨绔子弟每日在外头惹是生非……”

  长安伯夫人说到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尽量捡着好听的说,避重就轻,她的幼子是没什么不好,也就是一贯怜花惜玉,对姑娘家心软得很,以致院子里的丫鬟们争风吃醋,上蹿下跳的,所以,长安伯夫人一直琢磨着要给幼子的后院找个历害的主母才能压得住阵仗。

  此刻正处于门帘外的端木绯和涵星也听到了这番话,涵星微微蹙眉,附耳在端木绯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涵星一贯喜欢听人唠嗑,对于长安伯府的小公子,也有几分了解,觉得此人配不起纭表姐。

  “伯夫人,你放心,本宫会替你问问家父的意思。”端木贵妃好声好气地说道,“等有了消息,本宫再派人去贵府。”

  端木贵妃客套地说了一些场面话,长安伯夫人千恩万谢了一番,之后就告辞了。

  看着长安伯夫人离去的背影,端木贵妃不动声色地眸光一闪,心道:纭姐儿的好,自己当然知道,才不会让给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