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382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李廷攸心中幽幽地从长叹了口起,再这么下去,估计大家都要忘了他应该是武将来着。他们李家满门都是武将啊,怎么就出了他这个“异类”呢?

  想着,李廷攸有些欲哭无泪。

  封炎微微一笑,俊美的脸庞上灿烂如曜日,他拍了拍李廷攸的肩膀,安抚道:“我听说蒲国的弯刀不错,等我回来,送一把好刀!”

  又有哪个男儿不爱宝刀名刃,李廷攸的眉头略略舒展开来,给封炎一个眼神,意思是,那我就勉为其难地接受吧!

  端木绯默默地喝茶,意识都集中在茶上,大脑自动地屏蔽他们的对话,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啊,她现在已经不止是坐上了封炎的这条船,而且是半个公主府的人了,说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也不为过,听不听的似乎都不重要了。

  端木绯的小脸皱了起来,在心底深深地为自己和李廷攸掬了一把同情泪,同时,也羡慕起封炎来,道:“我前些日子看了《蒲国地理志》,听说,蒲国的夏季如春,四季都有雪……”

  京城的夏季热得就像是焖锅一般,她巴不得天天躲在家里,根本就不敢出门,出一趟门就跟被生煎了一回似的,封炎可好了,等他到蒲国时是六月,正好避暑了!

  “是吗?”李廷攸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兴致勃勃地朝端木绯看来。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封炎:“听说蒲国那边地势高,常年气温都要比中原这边低……”

  李廷攸津津有味地听着,端木绯又自顾自地饮起茶来,眸子在窗外阳光的照耀下,异常璀璨明亮。

  果然,封炎对蒲国早就做了不少功课,这一趟出使也是他预料中的吧!

  端木绯抬眼望向了窗外的碧空,天空蓝得通透明澈,就像是一片碧蓝无波的大海挂在天空般,太阳还在随着正午的临近,越升越高……

  等封炎把端木绯送回府的时候,正好是午时,远远地,二人就看到端木家的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几乎快排到了权舆街尾。

  有的府邸是派管事前来送贺礼,还有不少府邸是官员们亲自来的,其中不乏一二品的大员亲自登门,端木宪正热络地在大门口迎客,然后,他一抬头,就看到了街对面地端木绯。

  当祖孙俩目光相对的那一瞬,时间凝固了,两人都僵住了,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把他俩与周遭的喧嚣隔绝了开去。

  好一会儿,回过神来的端木绯努力地对着祖父挤出甜甜的微笑,想装乖。

  “……”端木宪觉得心累,先是惊讶,后是无力,此时此刻,甚至懒得训他这个四孙女了。

  他自然也看到了端木绯身旁的封炎,默默地自我安慰道:好歹四丫头不是一个人出去的。唔,两个孩子定过亲了,一起出门玩耍也没什么吧?

  总比他们俩两看相厌得好!

  对吧?

第308章 不敢(两更合一)

  既然都被端木宪抓了个正着,端木绯也只能“落落大方”地带着封炎上前去见礼了。

  “祖父。”端木绯还是一脸乖巧地笑着,如平常般与端木宪请安。

  一旁的封炎正儿八经地给端木宪作揖行了礼:“祖父。”礼数十分恭敬周到。

  俊美的少年郎一本正经起来,乍一看,彷如一个温雅的翩翩贵公子,看得端木宪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

  虽然安平长公主府是有点麻烦,但是好歹封炎还是人模人样的,也不像别的纨绔子弟就知道流连花街柳巷或是逗猫遛狗,身上又有差事在,而且,依自己这段时日在户部的观察,封炎是有几分少年意气,不过,办得了实事,也是个好孩子了。

  端木宪在心里自我安慰着,捋了捋胡须,若无其事地笑道:“四丫头,你这孩子,没给封公子添麻烦吧?”语气中掩不住的宠溺。

  “祖父,我很乖的。”端木绯理直气壮地说道,封炎在一旁心有同感地频频点头,看得端木宪哭笑不得。

  端木宪的身旁还站着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官员,乃是大理寺左少卿严大人。

  那严大人听着,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眼前这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小姑娘就是传闻中的四姑娘啊!

  他登时就笑了,笑得眼角泛出好些皱纹,亲和地说道:“原来是端木四姑娘啊,真真是有其祖必有其孙,一看就是聪慧机灵。”说着,他心里又有些懊恼:哎,他怎么就忘了带见面礼呢!现在身上好像也没什么送得出手的见面礼。

  这位严大人是特意来端木府送礼的。

  昨日是端木家四姑娘的小定礼,本来她定的人家是安平长公主府,京城里除了与端木宪关系特别好的人家,也没什么人会没眼力劲地跑去道贺,严大人当然也不例外。

  直到昨晚,他突然听闻岑督主竟然在午后亲自登门端木家道贺,然后,昨天一下午,东厂的人都一股脑儿跑去端木家送了贺礼,甚至还有小道消息说――

  岑督主认了端木四姑娘为义妹!

  虽然这个消息听着有些离谱,但是严大人又想不出别的解释,这岑隐和东厂都道了贺、送了礼,自己又怎么能不来?!

  于是,严大人一早匆忙备了礼,下朝后就急急地赶来了,便见端木家门庭若市,很显然,这京中大半的府邸应该都听闻了那个消息,而自己来得还不算太晚!

  想着,严大人对着端木绯笑得更和气了。

  这么多人来端木府都没能见上这位端木四姑娘,偏偏让自己给遇上了,那可不就是有缘!

  既然如此有缘,自己怎么就偏偏忘了准备见面礼呢?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在岑督主的妹妹跟前留个好印象啊,没准将来有机会端木四姑娘在岑督主跟前随口提一句,自己就前途无量了!

  偏偏此刻他浑身上下也就一块玉佩和一方小印拿得出手,可是小印上刻了他的名号,他又不是女眷,贴身的玉佩肯定给不了姑娘家的……

  严大人焦躁得几乎要抓耳挠腮了。

  端木宪却是看不出严大人的纠结,清清嗓子道:“四丫头,这位是大理寺左少卿严大人,还不给严大人见礼。”

  端木绯立刻上前半步,乖巧地对着严大人福了福,嘴甜地唤道:“见过严伯父。”

  什么伯父?!严大人惊得差点没跳起来,他要是端木四姑娘的“伯父”,岂不是意味着他还高了岑督主的一个辈分?

  这他可不敢啊!

  想着,严大人只觉得东厂的人仿佛已经杀气腾腾地赶到了他家大门外,吓得他背后出了一声冷汗,连声道:“不敢不敢。”

  端木绯一脸的疑惑,不明白对方到底是在“不敢”什么。她也没多问,就笑眯眯地对端木宪道:“祖父,那我先进去了。”

  端木宪挥了挥手,示意她进去吧。

  端木绯对着封炎笑了笑,当做告别,然后又对着端木宪福了福,就迫不及待地迈进了大门,只觉得背后的几道目光煞是灼热,一直跑到仪门处,她才才松了一口气。

  果然,出门之前,得看看黄历。端木绯拍了拍胸口,心中暗道。

  端木家四姑娘的小定,在京中,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各府在茶余饭后私议几句也就过去了,然而,谁也没料到的是,过了一天后,这件事反而在京中引起了一波送礼的热潮。

  端木家的大门口从早到晚都有人挑着一箱箱沉甸甸的木箱排长队候在权舆街上,连带京里不少布庄、首饰玉器铺子都是门庭若市,货物供不应求,没两天,各大商铺的货物价格都翻了一倍,那些老板掌柜赚得是盆满钵满。

  这般盛况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有些个本来想再观望一下的人家也急了,忙派人高价去买贺礼补上,一连两天,京里几乎七八成的勋贵大臣都登了端木家的门,就连那些夫人们也带着女儿上门道贺,一个个络绎不绝,差点踏破了端木家的门槛。

  端木家热热闹闹,连带下人也觉得与有荣焉,走路有风,想比之下,卫国公府却是冷冷清清。

  今天是耿听莲的及笄礼。

  这本该是个大喜之日,可是此刻除了耿听莲的几个至交好友以及一众通家之好外,登门赴宴的女宾寥寥无几,才堪堪坐满了厅堂。

  耿听莲在国公府的同辈姑娘中行五,大部分女宾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卫国公府的及笄礼,今日的冷清让她们都有些意外,不禁交头接耳地低声私议着:

  “王夫人,我看今天来的宾客好像有点少。”

  “是啊是啊。吴尚书夫人、奉国将军府的虞夫人她们好像都没来……”

  “大公主殿下也没来,耿五姑娘不是做过大公主殿下的伴读吗?”

  “柳夫人,你还不知道吗?耿五姑娘的伴读是被‘撤’的!”

  “……”

  不少女眷的表情都有些古怪,百余年来,卫国公府深受圣宠,贵不可言,可是自打卫国公这次守孝归来后,皇帝对卫国公府的态度似乎就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不知不觉中,卫国公府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

  饶是那些夫人压低了声音,还是有一些话语或多或少地传入了耿听莲耳中。

  无论耿听莲的心底是如何暗潮汹涌,她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仪式的每个步骤。

  三加仪式后,宾客们移步去花厅享用了席宴,又看了戏,之后,她们便陆陆续续地告辞了。

  忙碌了大半天的耿听莲回了自己的院子更衣,俏脸上掩不住的疲惫,那疲惫中似乎还隐约透着一丝失落。

  耿听莲神情怔怔地坐在菱花镜前,由着丫鬟取下她头上的钗冠,脑海里不禁浮现去年端木纭的及笄礼,彼时的端木纭是那般光彩照人……

  “莲姐儿。”卫国公夫人款款进来了,走到女儿身后,丫鬟们识趣地往后退了两步,垂首躬立在一旁。

  卫国公夫人安抚地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对着镜中的女儿微微一笑,赞道:“吾家有女初长成,我的莲姐儿可真漂亮!”她也知道今天的及笄礼委屈了女儿,生怕女儿心中憋着……

  耿听莲也对着镜中的母亲嫣然一笑,神情中看着毫不在意,心中敞亮:她其实也听说了,这两天,京里的人都忙着去给端木家送贺礼,所以,那些府邸才会顾不上自己的及笄宴。

  只是……

  耿听莲眉头微挑,淡淡地问道:“母亲,我记得端木四姑娘的小定礼明明是在前日。”

  “是啊。”卫国公夫人点了点头,嘴角勾出一个讥诮的浅笑,“我听说是岑隐那阉人在小定礼时当众认了端木四姑娘为义妹,那些趋炎附势之人这两日就涌去端木家道贺了。”

  卫国公夫人眸中怒意翻涌,心中很是不快。

  为了这一天,卫国公夫人准备了近一年,想要给女儿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及笄礼,让她成为京中贵女艳羡的对象。

  女儿都十五岁了,刚解除了婚约,总得再相看一个合适的少年郎,卫国公夫人本来踌躇满志,没想到及笄礼却是冷冷清清的。

  “原来如此。”耿听莲低叹了一句,长翘的眼睫如蝶翅般微闪了两下。在最初的惊讶后,就心生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有其姐必有其妹。

  自她去岁认识端木绯后,就发现这位端木家四姑娘就惯会攀高枝,大公主、四公主、云华郡主、丹桂县主……还有岑隐!

  耿听莲眸光闪了闪,也不知道端木绯究竟使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哄”得岑隐认她为义妹!

  耿听莲微微拧眉,心里又忍不住担心起岑隐,说不定岑隐只是一时好意,却被端木绯狐假虎威地借用起他的名头,岑隐如今兼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厂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位置本来就如烈火烹油,一旦有什么差池,被皇帝迁怒,怕是就会……

  卫国公夫人本就担心女儿,立刻就发现了女儿脸上的愁容,心里只以为女儿是为了及笄礼太过冷清的缘故,心疼不已。

  是啊,及笄礼是姑娘家成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女儿又怎么可能不在意。

  这一切都怪端木家!

  否则女儿的及笄礼又怎么会这么冷清!卫国公夫人迁怒地想道,额头青筋乱跳。

  “莲姐儿,你别难过,娘一定与你父亲说,让他为你做主。”卫国公夫人柔声对着女儿说道,“娘就不信逮不到那端木宪的把柄,到时候让你父亲参他一本!”

  “他们端木家不过是泥腿子,朝上也只有端木宪一人还算顶事,一旦端木宪倒了,端木家也就只剩下宫里的贵妃了。”

  “在这京城里,膝下有皇子的妃嫔没有得力的外家襄助,又有哪个能得势的!”

  “再说了,天知道大皇子能不能从南境活着回来。”

  她的女儿决不能白受这个委屈。卫国公夫人在心里对自己说。

  耿听莲眼帘半垂,深邃如潭的眸子微微荡了荡,眸底翻动着复杂的情绪。

  静了一瞬后,耿听莲仰首看向了卫国公夫人,提醒道:“母亲,您也知道大哥他……大哥怕是不会同意的。”

  卫国公夫人闻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保养得当的白皙面庞上布满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