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677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大盛百载,盛在隆治,外攘夷燕,内兴功作……”

  “仰叹帝之雄才大略,中兴之功,功越百皇。”

  说来说去,又是这种老生长谈的吹捧,真是无趣。端木绯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那两个取了红泥小炉的小內侍一看端木绯回来了,乐了,其中一人熟练地开始给炉子添炭加火,另一个人殷勤地给端木绯擦了擦席子,又问道:“四姑娘,您要喝什么茶?”

  涵星还以为“四姑娘”叫的是自己,就顺口答道:“龙井。”

  小內侍僵了一瞬,又不能驳了四公主,只能再问端木绯道:“端木四姑娘,您呢?”他十分殷切地看着端木绯。

  龙井也不错。端木绯也顺口答了句:“龙井”。

  一丈外,曾元节还在高谈阔论着,又赞颂了一番盛世繁华,整个人看来意气风发。

  “我大盛先有弘武之治,再有宣隆盛世,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忽然他话锋一转,把话头直指岑隐,“小生久闻岑公子乃‘国之栋梁’,满腹经纶,不知道岑公子觉得慕见铎是功臣亦或是罪臣?”

  说到“慕见铎”,周围霎时静了一静。

  无论是应天巡抚等当地官员,还是几个学子都知道曾元节这是来者不善。

  在大盛历史上,慕见铎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是太祖皇帝的兄弟,当年太祖皇帝急病过世后,他曾经辅佐当时年仅八岁的太宗皇帝登基,巩固了大盛江山,更曾为带兵亲征为大盛打下了西南地区,助大足皇帝一统中原华夏。

  彼时慕见铎被封为摄政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煊赫,朝中诸事都需先问摄政王的意思才能定夺,甚至于还把太宗皇帝的玺印都搬到他的亲王府中收藏备用。

  慕见铎的辉煌一直维持到了弘武十年,他随驾秋猎时被野兽袭击,坐骑受了刺激,将他甩下马,摔断了颈椎,当场毙命。

  慕见铎薨了,年仅不惑之年,太宗皇帝下令将其厚葬,祔享太庙。

  人走茶凉,没过几年,慕见铎的政敌便纷纷揭发其生前数十宗大逆之罪,太宗皇帝因此追夺慕见铎一切封典,夺其爵位,查抄家业,诛其党羽,甚至于,毁墓掘尸。

  慕见铎他生前虽然一度风光无限,可是死后却是跌落尘埃,为人所诟病,太宗皇帝最终成就了弘武之治,是世人所称颂的明主。

  “但闻岑公子高见!”

  曾元节微笑着对岑隐拱了拱手,眼神中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味道。

  如今朝堂上宦臣当道,意图蛊惑皇上,他早就想着将来金榜题名时,要清君侧,正朝纲,在朝堂上大展拳脚,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临了!

  一旁的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飞快地彼此交换了一个无语的眼神,这个曾元节还真是无知者无畏,竟然敢假借慕见铎来挑衅岑隐。

  历史上,慕见铎死得太过突然与离奇,不少人都暗中揣测着他的死许是太宗皇帝暗中策划的。

  曾元节分明是在暗示岑隐以后也会如慕见铎一般不得好死,遗臭万年!

  至于那些个锦衣卫、內侍更是用一种看死人的眼光看着曾元节。这是读书读傻了吧?!

  相比曾元节的尖锐,岑隐显得云淡风轻,手执一杯梅花酒,漫不经心地喝着杯中的梅花酒,优雅得如同一贵公子。

  岑隐这是无言以对吗?曾元节心中暗自得意,下巴微扬。

  文永聚来回看着岑隐和曾元节,心里暗自为曾元节叫好。

  这是个机会,皇帝最近正好喜欢这些江南学子,由着他们当出头鸟来挑衅一下岑隐正正好。

  文永聚唇角微勾,故意出声对曾元节斥道:“曾公子,你这是请教还是质问?请教自当先直抒胸臆,再请岑公子赐教。这若是质问……这里还由不得你以下犯上!”

  文永聚这番话也是意味深长,听着是在斥责曾元节,但其实又隐约带着一丝挑事的味道。

  周围的气氛微微绷紧,与曾元节同行的几个学子悄悄地看着皇帝的脸色,见皇帝径自饮茶,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心中皆是为曾元节叫好。

  像岑隐这种奸佞,就该在皇帝跟前揭穿他的真面目。

  这时,水壶里的水被烧得微微作响,水波翻腾,热水已经烧开了,看炉子的小內侍连忙提起水壶为端木绯等人泡茶。

  端木绯眯眼闻着茶香,看也没看岑隐那边。

  一个是鹰,一个是地上的虫子,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让雄鹰去捉虫子,这不是折辱了鹰吗?!

  “小生当然是请教。”曾元节落落大方地笑了,侃侃而谈,“慕见铎在世时,代天子行使权力,独擅威权,任意黜陟,党同伐异,僭越悖理,其罪状不可枚举。”

  曾元节这哪里是在细数慕见铎的罪状,分明是在暗指岑隐。

  三皇子慕祐景似笑非笑地看着曾元节,坐壁上观。

  他本来还觉得曾元节将来有可为,现在看,恐怕不好说。他不过一个举人,就敢挑战岑隐,实在是不自量力。

  “岑督主以为如何?”曾元节目露挑衅地看着岑隐,他倒要看看岑隐会如何应对。

  岑隐慢悠悠地把玩着手里小巧的酒杯,淡淡地反问道:“曾举人,你觉得功过可相抵否?”

  “自是不能。”曾元节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功过若是能相抵,那功臣岂非能为所欲为了!”

  岑隐微微一笑,“功不能抵过,反之亦然。”

  岑隐看向了皇帝,对着皇帝抱拳道:“老爷以为如何?”

  皇帝心念一动,默默地咀嚼着岑隐的这句话,功不能抵过,反之亦然。

  也就说,过错也不能掩盖一个人的功劳。

  皇帝的眸子一点点地亮了起来,即便是皇帝还没说话,在场的其他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皇帝认同了岑隐。

  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等京官心里皆是暗叹:果然如此!

  自打三年前,千雅园宫变,岑隐及时借兵回来解了逼宫之危,这几年,皇帝对岑隐的宠信已经到了近乎盲目的地步。而岑隐也恰恰能摸准皇帝的心思,句句说到皇帝的心头上。

  这个曾元节今天得罪了岑隐,算是彻底毁了。

  皇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注意其他人,他只觉得这段时日心头的郁结忽然就一扫而空了。

  是啊,便是他当年逼宫夺位有那么点过错,他这些年来勤政治国,才建下这片盛世繁华,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功绩!

  “好!”皇帝忍不住抬手连连抚掌,龙心大悦,“阿隐,你说的好!”

  还是阿隐说话做事最和他的心意。

  曾元节闻言,脸色登时变了,耳朵轰轰作响。怎么会这样?!

  岑隐再也没看曾元节,仿佛他根本就不存在。他又是勾唇一笑,落落大方地对着皇帝拱了拱手,“老爷过奖。”

  “曾元节,”皇帝再看向曾元节时,表情就变得十分冷淡,不轻不重地说道,“你也不是七岁顽童了,朕今天送你一句话,这世上可不是非黑即白。”

  今日出游,皇帝是微服出游,一直是自称“我”,这还是他第一次自称“朕”,可见其不悦。

  “……”曾元节的嘴唇紧抿,面色煞白。

  他本来是想借着这个话题来点醒皇帝,让皇帝认识到这些宦官都是些不学无术、只会玩弄权术之辈,也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才学,让皇帝知道自己是栋梁之才,比这些宦臣更加值得重用。

  可没想到,事与愿违,结果出了丑的人反而是他!

  皇帝都摆明站在岑隐这边了,他还能说什么,他还能反驳什么?!

  曾元节只觉得周围其他人的目光如利箭一般射在他脸上,让他觉得脸上生生地痛,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遭受这等奇耻大辱!

  曾元节自小就一帆风顺,在老家被人称为神童,十五岁中了秀才,隔年就中了举人,这几年,他在松风书院乃至姑苏城都是风光无限,人人都称他为“姑苏第一才子”。

  自打皇帝南巡来姑苏城后,他更是出尽了风头,皇帝对他颇为宠信,一次次地召他去沧海林说话,连带书院里的几位先生都对他毕恭毕敬。

  直到今日,被岑隐当众在脸上重重地甩了一个巴掌,更让他的几个同窗也看了笑话。

  这个岑隐不过是一个绝了根的阉人,还意图手掌朝局,像这种人史书上还少吗?!

  便是皇帝一时宠信于他,等来日皇帝清醒过来,就会将这奸佞治罪,以后岑隐也只会为万世所唾骂!

  他一个太监,怎么敢如此羞辱自己!!

  曾元节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好一会儿,脸上才平静下来,只是眼神幽深而阴鸷。

  他捧起身前的白瓷茶杯,对着几步外的岑隐道:“岑……公子,小生敬你一杯!”

  说着,他站起身来,双手恭敬地把茶杯呈向岑隐,压抑着快要扬起的嘴角,打算借机把茶水洒在岑隐身上,以扳回一局。

  然而,他才往前走了一步,就有一个中年內侍眼明手快地挡在他身前,不让他再往前。

  “曾公子,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茶也不是什么人能敬的!”中年內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曾元节仿佛又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般,脸色更难看了。

  方才他也给皇帝敬过茶,是在皇帝颔首应了后,再由内侍把茶呈上去的,因为对方是皇帝,他觉得理所当然。

  这个內侍的意思是,他一个举子,他堂堂天子门生,连给一个太监敬茶的权利都没有吗?!

  曾元节紧紧地捏着手里的茶杯,几乎将它捏碎,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哎。

  皇帝是一代名君,建下这片盛世江山,偏偏朝堂上出了宦官佞臣,祸乱朝堂。

  我辈学子,自当一心为国,与奸佞相抗,如今虽然是浮云蔽日,但是总一天会阴霾尽散,否极泰来!

  四周陷入一片沉寂,气氛沉凝。

  一旁的应天巡抚和孟知府心里也觉得岑隐嚣张跋扈,暗暗地看了看两位尚书的脸色,见他们都默默饮茶,也心里有数了。

  他们远在江南,也素闻岑隐的威名,如今看来,也许传言并未夸大……岑隐正在得势之时。

  文敬之的心里同样唏嘘不已。

  他已经好些年没进京了,上一次进京述职时,还只闻岑振兴之名,这才几年,朝堂上就跟翻了天似的。

  想着,文敬之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端木绯,端木绯正在与涵星说话,还插朵红梅到涵星的鬓角,两个小姑娘说着说着就笑作一团。

  文敬之想起了女儿文咏蝶告诉自己的话,这位端木四姑娘不仅是首辅家的姑娘,而且还是岑隐的义妹,颇得岑隐的看重,以致锦衣卫和內侍们都对她另眼相看。

  “沙沙沙……”

  这时,阵阵寒风拂来,吹得枝头的残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知不觉中,风势似乎变得更强劲了,空气也随之更阴冷。

  皇帝也觉得有些冷了,随手掸去衣袍上的落雪,道:“这附近可还有什么地方好逛的?”

  孟知府还没回答,涵星就娇声提议道:“父亲,我方才在红梅林那边赏雪,那里的雪景好,沿湖过去,还有小桥、堤坝、白塔……”

  看着小丫头这副神采奕奕的样子,皇帝不由哈哈大笑,右手的食指指向涵星的鼻头晃了晃,“你这丫头,就是坐不住,成天就想着出去玩。”

  皇帝似乎是在斥责涵星,但是那满含笑意的语气一听就是父亲对女儿的宠溺。

  涵星昂了昂下巴,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那理直气壮的样子似乎在说,我就是爱玩怎么了!

  “你这个丫头啊。”皇帝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一阵大笑。

  舒云在一旁看着,樱唇在面纱后方紧紧地抿在了一起。

  她不懂,父皇为何偏偏对涵星这丫头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