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756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晦暗的天空中猛然炸下一道巨大的闪电,刹那间把四周照得亮如白昼,也照亮了小内侍的面庞。

  立刻就有善于记脸的人敏锐地认出了这个小內侍,这不是方才把耿听莲拖下去的那个內侍吗?!

  他这么急匆匆地跑来,莫非是……

  有人暗暗地交换着眼神。

  刘直看这小內侍一惊一乍的样子,头疼极了,瞪了他一眼。

  小內侍连忙收敛神色,上前对着刘直耳语了一句。

  刘直的面色微微一变,上了皇帝的龙辇,没一会儿,圣驾就离开了,只看到那明黄色的华盖摇曳在半空中,很快就笼罩在了乌云的阴影中,愈来愈黯淡……

  不少人都隐约地感觉到这皇觉寺中似乎是发生了什么……

  有人决定事不关己,不知道也好;有人却忍不住找內侍探听;也有人派下人去盯了关押耿听莲的偏殿。

  消息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偏殿中抬出了一具蒙着白布的尸体。

  谁也没看到尸体的容貌,但是从白布下玲珑的曲线可以猜到那是个女子,也有人言辞凿凿地说看到尸体垂下了一只戴着羊脂白玉三活环镯子的左手。

  那只羊脂白玉三活环镯子是卫国公府的耿夫人送给女儿的。

  耿听莲死了。

  本来耿听莲被內侍拖下去时,众人还以为皇帝只是罚她,最多不过打入冷宫,没想到……

  人直接没了。

  堂堂卫国公府的嫡女,皇帝封的耿庄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在了皇觉寺的一间偏殿中。

  众人不禁胆战心惊,心里都浮现了一个念头——

  难道是皇帝杀人灭口?!

  这么说来,贺太后果然是皇帝害死的。

  耿庄妃今日触及皇帝逆鳞,也唯有把命交代在了这里,死得不明不白。

  众人终究是顾忌东厂,哪怕是心里有再多的揣测,也不敢斥诸于口。

  雷声与闪电交错着出现,炸得天空明明暗暗,就彷如天都要垮下来似的。

  参加法事的众人都不敢久留,匆匆地坐在各自的马车回去了。

  唯有安平府的朱轮车不紧不慢,悠闲得好似游览风光似的。

  安平和封炎都老神在在,反正端木绯说了,今天的雷雨都下在城东和城北,公主府和端木府都淋不到。

  封炎如往常般先送了安平回公主府,之后才送端木绯回去端木府,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厚着脸皮在端木府蹭一顿晚膳再回家。

  毕竟他又要有好几天看不到他的蓁蓁了!

  封炎依依不舍地看着马车里的端木绯,由着胯下的奔霄自己往前跑。

  “蓁蓁……”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我要出去一趟……最多三五天就回来。”

  本来在看奔霄的端木绯霎时就把目光上移,对上了封炎漂亮的凤眼,他乌黑的马尾随风飞扬,肆意狂放,便是上方的层层阴云也压不住他那双彷如映满星子的眼眸。

  端木绯忍不住就想到这是她给他梳的头,不知为何,心口一片柔软,笑着道:“路上小心。”

  她没问他是要去哪儿。

  对于封炎而言,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足以左右他的心神。

  她笑,他也就跟着笑,心花怒放。

  这时,又是一道巨大的闪电炸下,映得他俊美的脸庞比平日还要白皙了几分,如玉般润泽精致。

  “蓁蓁,你放心,我一定会带着你给我求的平安符!”

  意气风发的少年令得周围行色匆匆的路人都黯然失色,仿佛都沦为了他的背景一般。

  虽然封炎故意让马车驶得慢了一点,但是权舆街还是出现在了前方,端木家还是到了。

  门房婆子笑吟吟地给封炎这个未来姑爷行了礼,又殷勤地来迎马车进去。

  封炎想到了什么,在马车进府前,又唤了一声:“蓁蓁。”

第532章 安抚(一更)

  端木绯从车窗里探出半边小脸。

  “最近你还是别出门玩了。”封炎不放心地叮咛了一句,“想去哪里,晚些我带你去!”

  端木绯乖巧地应了。

  就算封炎不说,端木绯也没打算出去玩,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京城眼看着要乱了……

  封炎依依不舍地目送马车进了端木府,直到角门关闭,他才调转马头,策马离开了。

  马背上,少年的背影异常的挺拔,如出鞘利剑般。

  街道上空无一人,奔霄放开顾忌,全力奔驰,得得作响。

  “隆隆……”

  端木府里的端木绯似乎也听到了奔霄的嘶鸣声与马蹄声一般,回头朝府外的方向望了一眼。

  门房婆子以为端木绯担心封炎会赶上雷雨,笑呵呵地说道:“四姑娘,奴婢瞅着这雷打了都好一会儿,都没下雨,也许又是‘干打雷不下雨’。”

  端木绯只是笑笑,回了湛清院。

  端木纭早就在屋子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端木绯了,她生怕妹妹在皇觉寺没吃饱,提前就备好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她也不急着问今天发生的事,先哄着妹妹吃了晚膳。

  晚膳后,姐妹俩就一起坐在东次间,喝着消食茶,含着酸甜的蜜饯,端木绯只觉得浑身一轻。

  还是在家里好!

  端木绯心里发出满足的喟叹,然后当做说闲话似的说起了今天发生在皇觉寺的事。

  一直说到了耿听莲的死讯。

  说完后,端木绯觉得有些口干,连饮了好几口茶,屋子里就静了下来。

  想着耿听莲,端木纭的神情有些复杂,又想到了耿听莲火烧皇觉寺的一幕幕……又想到了岑隐。

  她纤长浓密的眼睫微微地垂了下来,掩住了眸底的荡漾。

  端木绯放下茶盅,又道:“我估计耿听莲十有八九是自尽的。”她说得轻描淡写。

  端木纭如梦初醒地抬眼看向了端木绯,难掩眸中的惊诧。

  “耿听莲应该是为了耿家吧。”端木绯随口解释了一句。

  耿听莲煞费苦心地布了这个局,先是在宫中和京城中散布皇帝弑母的流言,把事情闹大了,让众人对皇帝生疑,只可惜,她预想好的局面让东厂控制住了,于是她就只能借着今日用自杀去“证实”旁人的猜测。

  这么一来,皇帝如果再想动耿家,就等于验证了流言,等于向天下人宣告他得位不正,所以才要卸磨杀驴,杀人灭口。

  皇帝爱惜他的羽毛,哪怕是心里再恨,也会保住耿家。

  虽然耿家是保不住五军都督府了,但是好歹在皇帝有生之年,耿家的富贵荣华是不会少的。

  至于将来皇帝驾崩后,耿家又会如何,这也就不是耿听莲能去思虑的了。

  她能顾的也只有耿家的眼前了!

  端木绯望了望外面漆黑的天空,雷声已经偃旗息鼓,夜空中繁星如锦,让她想起了那双比星子还要璀璨的凤眸。

  虽然她没和封炎直言这件事,但是想必封炎他们也是看得出来吧。

  对于耿听莲的死,端木纭只是有些惊讶而已,惊讶过了后,也就抛之脑后了。

  毕竟对她而言,耿听莲其实是个全不相干的人,总共也没见过几次。

  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人是端木绯,别的都是次要的。

  “蓁蓁,你今天又跪了一天,待会儿让绿萝好好给你热敷、按摩一下。”

  “我那里还有跌打药酒,紫藤,你快去取来。”

  “还是我亲自来吧……”

  湛清院随着端木绯的归来又热闹了起来,当晚,灯早早就吹熄了。

  端木绯大概是真累了,一夜好眠。

  相反,养心殿里的皇帝却是辗转难眠,感觉心口像是有小火在一点点地煎熬着。

  午夜时分,太医院的太医们被內侍带进了宫中,皇帝又犯了心悸,晕厥了过去。

  皇帝病了,次日一早的早朝当然是休朝了。

  皇帝自苏醒后,就下令以贵妃之礼安葬耿庄妃,并厚赏和安抚了耿家,紧接着又赏了一众跟随他近二十年的老臣,比如贺太后的娘家贺家,比如杨家。

  当皇帝的赏赐到了杨家时,杨家众人才算是安了心。

  本来看着孙家、耿家、魏家等等当年扶持皇帝上位的人家这几年纷纷落马,杨家真是怕了,这几个月来基本上都躲在府里,闭门不出,生怕下一个被抄家的就是自家了。

  杨旭尧甚至还想好了,要是东厂来抄家,就以上次看到的端木纭和岑隐的事作为筹码,让岑隐放自家一条生路。

  毕竟他们私相授受的事传出去的话,端木纭只会闺誉扫地,岑隐的名声也会不好听。

  如今杨家暂时没事了,杨旭尧就琢磨着这个筹码还能先留着,以防以后又出了什么事。

  笼罩在杨家这么久的阴云终于散了,当夜深人静时,杨旭尧对月畅饮,心里甚至觉得,耿听莲死得真是时候!

  这些事自是看在京中各府的眼中,没有人敢在明面上议论这些,但是暗地里各有各的想法。

  从去年到今年,皇帝曾经明君的形象早已经彻底崩塌了。

  不止是朝臣,民间也都流传着各种传闻,说皇帝得位不正,说皇帝谋朝篡位,说皇帝弑兄杀母。

  再加之,这两年可说是连连战乱,天灾人祸,皇帝还奢靡无度,一会儿南巡,一会儿避暑秋猎,一会儿修建行宫,一会儿搞什么千秋宴……劳民伤财。

  民间已经有了让皇帝退位的呼声,尤其是江南更甚。

  江南士林学子一个个都是对皇帝口诛笔伐,尤其是江南大儒龚正省写了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地细数皇帝的十大罪状,引来学子们的一片附和声。

  龚正省的这篇文章在江南各大书院中急速地传了开去,这才几个月,已经不止是江南了,大盛的大江南北都崛起了一股拨乱反正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