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805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不过,四丫头说得好像也不无道理……船到桥头自然直,亡不亡国,也不是他一个首辅说了算的。

  端木宪又饮了两口参汤,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问道:“蓁蓁,你二舅母是不是明天要启程了?”

  想到辛氏明天就要走了,端木绯脸上露出几分依依不舍,点头应了声“嗯”,又道:“我和姐姐打算明天与攸表哥一起去送送二舅母。”

  端木宪颔首应了,道:“你大哥哥的婚事,这次多亏了你外祖母和二舅母,你记得多给你二舅母捎些京城的土特产,也是聊表心意。”

  端木绯笑眯眯地应了。

  第二天一早去送行时,她和端木纭带上了足足两马车的程仪。

  他们一路把辛氏送到了三里亭,八月下旬,天气稍稍阴凉了一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辛氏依依不舍地看着几个小辈道,“你们就送到这里吧。”

  今天来送行的人不仅是端木纭、端木绯和李廷攸,还有封炎和涵星。

  李廷攸郑重其事地对着辛氏作揖:“母亲,您这一路千万小心,莫要……”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真是婆婆妈妈的,你娘我也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了。”辛氏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李廷攸,她这个儿子啊,就是喜欢装模作样。

  李廷攸面色微僵,清清嗓子,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端木绯用手捂着嘴,窃笑不已,肩膀微微抖动着。

  “攸哥儿,我就不用你操心了,你记得照顾好你祖母就是了。”辛氏笑道。

  端木纭上前一步,连忙道:“二舅母,您放心,我和蓁蓁会时常去祥云巷探望外祖母的。”

  “还有本宫。”涵星想也不想地接口道,目光清澈明亮,笑容明媚。

  “好,你们姑娘家比攸哥儿细心,我就放心了。”

  辛氏笑吟吟的目光在三个姑娘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涵星的脸上。

  这些日子,她越瞧越觉得涵星不错,有公主的娇贵,却无公主的傲慢,这门婚事自家傻儿子真是捡到宝了。

  这皇帝啊,不会做皇帝,倒是会做媒,涵星不错……封炎似乎也不错。

  想着,辛氏又看向了站在端木绯身旁的封炎。

  封炎拿捏着他们李家的把柄,本来她很担心他对李家不利,或者以此要挟李家,但这次来京这一趟,她和婆母才算是放心了。

  封炎对李家确是有所图,只不过图的是李家的外孙女罢了。

  “绯姐儿,”辛氏感慨地拉过了端木绯的小手,一方面高兴她找到了如意郎君,另一方面又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伤感,眼眶微红,“等下次,我们再见面时,也不知道是何时了,想来你和封公子也成婚了吧。”

  封炎听着眼睛一亮,忍不住开始在心里计算起来:再过一年零两个月,蓁蓁就及笄了,他们就可以成婚了!

  “二舅母,等我和阿炎成亲时,您可以和二舅父、大舅父他们再来京城啊。”端木绯理所当然地说道。

  李廷攸在一旁暗暗摇头,他这个小狐狸表妹啊,还真是一点也不知道害臊。

  看着几个小辈如此融洽和乐,辛氏心里也高兴,可是当她看向端木纭时,又愁了。

  也就是这个大外甥女的婚事让他们发愁了!

  偏偏啊……

  辛氏心情复杂地看着端木纭。

  端木纭也知道辛氏在想什么,冲她微微一笑,笑容如春风般和煦,似夏日般的明艳,不知愁滋味。

  为了端木纭和岑隐的事,辛氏私下与婆母不知道讨论过多少次,却也是束手无策。

  只能找机会慢慢劝了。

  还好婆母留在京城,总是可以看顾这些孩子一二……

  辛氏不再多想,打发这些孩子道:“好了,你们都回去吧。我路上会给你们捎信报平安的。”

  众人纷纷对着辛氏行了礼,在原处目送辛氏一行车马远去,直到官道上看不到人影,他们才原路返回了京城。

  马车经过京城最繁华的中盛街时,还不到巳时。

  街上已经十分热闹,人来人往,沿路可以看到不少小摊贩吆喝着,叫嚷着。

  路上人多,马车自然驶得慢,涵星干脆沿途透过窗口找小贩买了不少东西,什么点心瓜果、团扇面具、香囊帕子,没一会儿,马车里就多了好几个木匣子。

  等她们的马车驶到了露华阁附近时,速度更慢了。

  端木绯注意到露华阁外停了不少华贵的马车,随口问了一句:“涵星表姐,今天是凝露会吗?”

  所以今天街上人才这么多,这么热闹。

  涵星也在看着露华阁的方向,不过她的目光却是落在了阁外的某辆马车上。

  这不是承恩公府的标记吗?

  涵星挑了挑柳叶眉,道:“绯表妹,你还记得那位谢六姑娘?”

  端木绯点头“嗯”了一声。

  涵星冷哼着道:“那个谢向菱也不知道发什么疯,这几日她到处在说,你见她的菊图得了父皇的赏,就非要抢她的风头,说你心胸狭隘,看不得别人好。”

  “……”端木绯的眼睛微微瞪大,觉得莫名其妙。

  涵星继续道:“这次的凝露会也是她召集的,也给本宫送了帖子,不过本宫懒得去,绯表妹,有没有请你?”

  端木绯却是转头看向了端木纭,歪着小脸,作询问状。

  端木纭摇了摇头,最近家里没收过什么帖子。

  “哈,真是丑人多做怪。”涵星撇了撇嘴,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马车外的李廷攸也听到了几个姑娘家的对话,随口问了一句:“谢六姑娘又是谁?”

  “是皇后的侄女,承恩公府的姑娘。”涵星耸耸肩道,“听丹桂说,好像以前在皖州时,仗着是皇后的母家,被那边的闺秀捧着,唯她是从,她被捧惯了,还以为京城也跟皖州那等穷乡僻壤一样呢!”

  “最近一会儿开什么小宴,一会儿又召集凝露会,真是烦人。”

  “算了,绯表妹,纭表姐,本宫还是去你们家多待会儿,最近父皇成天喜怒无常、阴晴不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发脾气。”

  涵星说得不算夸张,皇帝最近确实有些喜怒无常。

  为的就是宣国公。

第575章 装病

  皇帝已经在宫中整整等了六天,却一直没有等到他要的“好消息”。

  黄院使自从进了宣国公府后,就没有再出来过,显然,宣国公应该病得很重,而且这些天宣国公府里流出来的一些消息也证明这一点,说是宣国公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已经昏迷了几天没醒……

  然而,皇帝还是不能安心。

  皇帝在御书房里烦躁地来回走动着,浑身释放出一种阴鸷烦躁的气息。

  照理说,他给楚青语的那个“惊心散”应该一用就见效的,怎么宣国公这老东西又拖了这么几天还没死……这件事不会又有变故吧?!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步履声,湘妃帘很快被人挑起,文永聚快步进来了。

  皇帝停了下来,急切地朝他看去,就见文永聚眉飞色舞地禀道:“皇上,宣国公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宣国公不好了,楚家那边已经在准备白事了。”

  皇帝精神一振,盘旋心头几天的郁结此刻总算是消散了,目露精光。

  少了宣国公在朝堂上搅风搅雨,那两道密旨的事想来很快就可以平息……

  反正耿海都死了,薛祁渊更是死了十几年了。成王败寇,死人终究会被遗忘,谁也不能例外。

  更何况——

  这次动手的人可是宣国公的嫡亲孙女,是他们楚家人自相残杀,与自己可没有一点干系!

  皇帝眯了眯眼,朝窗外望去,喃喃自语道:“朕要不要去看看呢……”

  文永聚听到了皇帝的低喃声,心念一动,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皇帝一贯喜欢当“仁君”,这是想要借此表现他既往不咎呢。

  “皇上去看看宣国公吧,”文永聚贴心地提议道,“宣国公不忠不义,可是皇上您海纳百川,心胸开阔,还惦记着当年的那点师徒情分。”

  皇帝朝文永聚看去,眉头舒展,觉得文永聚这番话正和他的心意,点头道:“说的是。你去准备一下,朕要微服出宫。”

  文永聚连忙下去准备,皇帝则先去换了一身衣裳,半个时辰后,他才带着文永聚和几个锦衣卫微服出了宫,坐着一辆华盖马车去了宣国公府。

  自从楚老太爷病重后,宣国公府这段日子一直闭门谢客,皇帝的马车同样被拦在了府外。

  “我们国公爷重病,这几天都不见客。”宣国公府的门房客客气气地对着文永聚说道,连角门都不肯完全打开。

  别府的马车来时,门房也是同样的说辞,一视同仁。

  皇帝既然都出宫了,自然不会铩羽而归,让文永聚递了块令牌给门房。

  门房一看那令牌上刻着“如朕亲临”这四个字,哪里敢怠慢,连忙让婆子进去禀报。

  片刻后,国公府的大门就敞开了,皇帝的马车被迎进府去。

  明明外面阳光灿烂,但是,这一墙之隔的国公府中却是一片愁云惨雾,每个下人都是愁眉苦脸,连空气似乎都变得凝重压抑起来。

  皇帝在仪门处下了马车,楚二老爷已经候在了那里,恭敬地上前对着皇帝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皇上特意来探望家父,微臣实在是受宠若惊。”

  皇帝背手而立,脸上十分担忧的样子,“宣国公在上书房教朕读了十年书,对朕而言,也算是授业恩师了。朕听闻宣国公重病,担忧不已,特意过来看看。若是不能亲眼看到宣国公,朕于心难安啊。”

  皇帝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楚二老爷,发现他看着比以前更清减了,想来这段时日为了宣国公的病操了不少心。

  “微臣替家父谢过皇上。”楚二老爷的头伏得更低,然后伸手做请状,“家父病重,不能下榻,还请皇上随微臣来。”

  楚二老爷给皇帝领路,一路朝着国公府西北方走去,穿过几道游廊、小径,就来到了一处僻静的院落中。

  “皇上,家父就在内室中……”

  楚二老爷引着皇帝和文永聚进了屋,四个锦衣卫中的两人守在了檐下,还有两人也跟着进屋。

  一走进内室,皇帝就闻到了一股混合着药味的薰香味扑鼻而来。

  正前方是一道紫檀木座五扇屏风,透过那半透明的屏风,隐约可以看到屏风后的床榻上一动不动地躺着一个人。

  楚太夫人一脸哀愁地坐在窗户边,见皇帝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楚二老爷微微蹙眉,犹豫着看了看皇帝身后的文永聚和那两个锦衣卫,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家父病重,太医说,屋里人不能多,会使屋里浊气太多,于病情不利……”

  皇帝对文永聚和那两个锦衣卫挥了挥手,道:“你们留在外面吧。”

  于是,文永聚和两个锦衣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