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816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淡淡的果香飘散在空气中,众人相视一笑,不见惆怅,只有展望。

  他们都知道去北境是君然的期盼。

  他们身为亲人与朋友,能做的是祝福,而非阻拦。

  君凌汐默默地看着君然带着几分凌厉的侧颜,虽然大哥与她说得不多,说他会凯旋而归,又让她好好照顾母妃和大嫂,可是,知兄如她,君凌汐隐约感觉到大哥对于此行去北境信心十足。

  而她的大哥也从来不是那种盲目自信的人……

  与上次父王去北境的那种忐忑与焦虑不同,这一次,她心里似乎有个声音在说,大哥一定会凯旋而归的!

  风一吹,花木摇曳,似乎在附和什么,几朵淡黄色的桂花被风吹得飘进了屋子里,飘飘荡荡地打着转儿落了下来。

  虽然君然即将出征,可是简王府上下不见丝毫压抑沉凝,反而是洋溢着勃勃的生机。

  这一日,下午快到申时的时候,封炎、端木绯和涵星方才告辞。

  涵星直接坐上朱轮车回宫,封炎主动请缨送端木绯回府,又顺便赖上了端木家的马车。

  这个时辰,京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马夫只能放缓车速,不紧不慢地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

  街上喧喧嚷嚷,不仅是百姓路人多,还不时可以看到身穿飞鱼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街上巡逻。

  这普通的百姓看到锦衣卫,一个个指指点点,避之唯恐不及。

  “最近街上怎么这么多锦衣卫啊!”

  “你不知道吗?东厂前不久刚抓了一票人呢,听说还施了酷刑。”

  “肯定是朝廷里又出事了!反正是不关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事。”

  “……”

  路人的那些议论声不时传入马车中,端木绯挑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眸中闪着微光。

  张子枢等人被抓去东厂的事,端木绯也听端木宪大致提起过,心里也能够明白封炎和岑隐突然改变计划的原因。

  端木绯又放下了窗帘,马车里的光线也随之暗了些许。

  端木绯眼帘微微垂下,长翘浓密的睫毛在如玉的脸颊上留下一道淡淡阴影,神色有些复杂。

  现在只是皇帝“病重”,就有这么多人不安份,上蹿下跳。

  若真是在这个时候改朝换代,新帝登基,大盛国内只怕会乱作一团。

  朝廷、军方和民间三方的动荡也绝非朝夕之间可以解决的,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抽调出禁军增援北境根本不可能,而一旦让北燕破境,接下来想要收复中原、驱逐蛮夷恐怕所花费的时间、兵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而封炎……

  端木绯的羽睫轻颤了两下,虽然他从来没问过封炎,可是心里暗暗有种直觉:以封炎的性格,怕是也不会长留在京城“享受安逸”。

  端木绯下意识地看向坐在她对面的封炎,正好对上封炎那双漂亮的凤眼,幽深的瞳孔仿佛映着漫天的星子。

  两人目光相对,端木绯的鼻尖动了动,又闻到了封炎身上散发的那股熟悉一品香的熏香味,清幽淡雅,此刻又混进了些许在简王府沾染的桂香,让他身上的气味浓郁了几分,似乎还掺杂着什么别的气味……

  端木绯忍不住凑了过去,想闻得再清楚一定……

  “蓁蓁?”

  封炎带着询问的声音把端木绯从恍然中唤醒。

  端木绯一下子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她随手拈起一朵落在封炎肩头的淡黄色桂花,“你肩上有一朵桂花。”

  端木绯微微一笑,笑靥如花。

  封炎的眸子更亮了,看着她的笑颜。

  车厢里寂静无声,外面的声音显得遥远而模糊……

  八月二十日一早,君然领着从神枢营抽调的三千禁军自京城出发。

  君然率领的这批人马会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北境,另有三万五军营的禁军却是同时出发,由暂代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袁惟刚领兵。

  司礼监代表皇帝给了君然“便宜行事”的特权,北境一应战事皆由简王君然全权负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贻误军机者斩。

  尽管靠着岑隐的强势压制,三万禁军算是顺利出发了,但是朝中却因此更加动荡不安。

  因为顾忌岑隐的手段,朝臣们在明面上暂时不敢妄动,不过,私下里,往承国公府和端木家走动的人更多了,这些官员甚至隐隐分成了四皇子党与大皇子党。

  端木绯自打那日去过简王府后,又是几日闭门不出,关于外面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听祖父端木宪说的。

  有些话端木宪也只能对着端木绯唠叨了:

  “哎,其实皇上这个时候病得真是恰到时候啊!”

  “四丫头,你祖父我大概不会成为亡国首辅了……这还多亏你借了些运气给我啊!”

  “我们四丫头果然是个运气好的!”

  端木宪一高兴起来,就又送了端木绯不少好东西,印石、茶叶、书画、瓷器摆设等等。

  端木绯心里有些无语,觉得祖父的心真大。

  端木家闭门谢客,自有一份清静,但承恩公府的门槛却快要让人给踏破了。

  京城骚乱不断,甚至有文人在宫门前毅然地撞柱死谏,指责宦官独揽朝政,颠倒是非,滥用职权,此乃乱国之相;为了清君侧、正朝纲,必须还政正统。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就喧嚣的京城变得更乱了,仿若巨浪翻滚,一浪比一浪高。

  混乱中,没有人注意到本来被太医定为“命悬一线”的宣国公竟然康复了起来。

  直到楚老太爷亲自上了一道奏折,支持由司礼监监朝。

  楚老太爷虽然近年来极少参与朝政,但是这满朝上下,不少人是他的门生,不看僧面看佛面,楚家的态度公开地摆在了那里,那些门生旧故也就消停了不少。

  还有一些人则是在暗暗嘲讽楚家也是“晚节不保”、“阿谀奉承”云云的,一方面还是忌惮东厂与岑隐,另一方面又想混一份从龙之功,还在观望着形势。

  无论台面下形势是如何暗潮汹涌,表面上,京城还是平静了不少,连街上巡逻的锦衣卫也都偃旗息鼓,收了兵。

  京城的这些变化自然是瞒不过楚老太爷和楚太夫人的耳目。

  “阿炎,还有阿昭,这两个孩子真是不容易!”

  楚老太爷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草木,感慨地长叹了一口气。

  楚太夫人放下茶盅,应了一声,低声道:“为了大盛,他们太苦了!”

  这十多年来,封炎和薛昭为了大盛,付出了多少,又牺牲了多少,是常人根本就难以想象的,最清楚这两个孩子不易的人就是他们这些老家伙了。

  夫妻俩彼此对视了一眼,只觉得空气微滞,沉重得要滴出水来。

  风一吹,外面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

  楚老太爷抬眼望着窗外略显阴沉的天空,叹道:“又要下雨了……”

  话音还未落下,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丫鬟书香带着大管事进来了,大管事神色复杂地禀道:“老太爷,三姑奶奶想见您。”

  楚老太爷皱了皱眉,眸色微沉。

  因为岑隐已经掌了朝政,事情也算告一段落,楚老太爷不想再留着楚青语了,就命大管事去把楚青语、翠生和王牙婆处置了。

  大管事跟了楚老太爷四十年了,楚老太爷知道他办事一向妥当,若单纯是楚青语哭闹着要见他,大管事是不会特意跑来禀的。

  楚老太爷的手指在方几上叩动了几下,沉声问道:“什么事?”

  大管事抿了抿唇,有几分欲言又止,眼眸里翻动着的是异常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不确信,有忐忑,也有犹豫。

  “老太爷,太夫人,三姑奶奶她……她说她有三少爷的消息。”说着大管事呈上一块扯落的碎布,碎布上以鲜血写着几个字。

  三少爷?!楚老太爷和楚太夫人皆是双目瞪大,脑海中都浮现了同一张小小的面庞,清秀可爱,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清澈明亮。

  大管事自然知道老太爷和太夫人的心情,咽了下口水,接着道:“三少爷楚庭舒。”

  大姑娘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楚庭舒。

  那个小小年纪就生死不明的楚庭舒!

  说着,大管事把手里的那块碎布又往楚老太爷和楚太夫人的方向送了送,碎布以鲜血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

  我知道楚庭舒的下落。

  九个字在青碧色的碎步上显得触目惊心,深深地映在了楚老太爷和楚太夫人的眸子里。

  屋子里,鸦雀无声。

第581章 下落

  “咯噔!”

  楚老太爷猛地站起身来,他太过激动,身子一不留神撞到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刺耳的声响。

  楚老太爷惊得双目几乎瞠到极致,一口气噎在胸口,四肢发麻。

  “老太爷……”楚太夫人的情绪也很激动,右手紧紧地握住了椅子一边的扶手,脸色发白。

  十二年前,宣国公世子楚君羡在陇州任布政使,楚大夫人叶氏带着年仅三岁的幼子楚庭舒赴陇州探亲,谁想,蒲国派兵突袭大盛,从西州一路打到陇州西境临泽城。

  叶氏在临泽城附近被敌军拿下,押于阵前威胁楚君羡投降,叶氏为国为夫当众自尽,而楚庭舒则在战场上生死不明,不知道是否和叶氏一起被敌军拿下。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因为没见到楚庭舒的尸首,楚家特意派了人千里迢迢地去临泽城一带搜寻楚庭舒的下落,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始终还是没有一点楚庭舒的消息。

  渐渐地,楚家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毕竟楚庭舒失踪的时候才三岁,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在那种兵荒马乱的环境中,怎么可能还活着!

  这些年,楚家一直没有完全死心,在他们心底的深处,总是抱着那么一丝希望,那么一丝微弱的希望。

  现在,楚青语竟然说她知道楚庭舒在哪里?!

  夫妻俩再次对视了一眼,眼底是同样的震惊与狐疑,沉默蔓延着。

  大管事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

  屋子里陷入一片寂静。

  楚老太爷喘了两口粗气,那浓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次间里是那么清晰。

  “她……”楚老太爷的双拳紧紧地捏了起来,脸色稍稍缓和过来,徐徐道,“她怎么可能知道?!”

  当年,楚庭舒失踪的时候,楚青语才不过五岁,她怎么可能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楚庭舒的下落?!

  难道是有人告诉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