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854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那再给你弄个球玩?”

  “呱呱!”

  小八哥的叫声在黑暗中渐渐远去,最后归于平静。

  夜更深,风愈静。

  这一夜再没有起什么涟漪,然而,端木宪也就睡了一晚上的安生觉,次日又开始头疼了。

  次日一早,就有御使上折提出,皇帝重病,皇长子应该回京侍疾。

  这个提议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得到了不少言官以及宗室的附议,皆认为孝道为重。

  九月十五,刚刚“病愈”的皇后来到了养心殿,在皇帝的病榻前召来了一众内阁大臣,当面施压:

  “皇上已然昏迷近月,龙体每况愈下。这些不用本宫说,各位大人想来也是清楚的。”

  “皇上病重,接下来也不知道何时能醒,又或是……虽说国事为重,可这孝道更不可轻慢,我大盛朝多是贤良之才,难道连一个可以去南境顶替大皇子的人也没有吗?!”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皇后的意思很明确了,若是不让大皇子回京,那大皇子这不孝之罪是跑不了了。

  而且,大皇子一旦被定为不孝,白玉有瑕,将来也就不可能成为新帝了。

  按照大盛律例,后宫不干政。

  虽先前有不少人提议皇后垂帘听政,但毕竟没有通过,皇后照理无权干政,问题是,现在皇后从孝道上来说,就让人不知该怎么拒绝了。

  如同皇后方才的未尽之言,皇帝已经昏迷快一个月了,接下来,苏醒的希望恐怕十分渺茫了,说不准哪一日就会突然驾鹤西去,而皇长子却远在数千里之外,确实有违孝道。

  一众内阁大臣皆是无言以对,端木宪头痛欲裂,他是皇长子的外祖父,反而说话行事有些束手束脚,当日以斟酌商议为由,暂且先敷衍了过去。

  承恩公府当然不会就此罢休,承恩公命人特意在京中造势。

  没两天,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此事,时人多是觉得孝为先,不少百姓都赞同让皇长子回京,但也有人觉得“国家”这两字,自然是国为先,家为后,一时吵得沸沸扬扬。

  承恩公看着时机已到,串连一些朝臣于隔日一早联名上了折子,强逼内阁同意。

  一众内阁大臣商议来商议去,最后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去司礼监征求岑隐的意思。

  谁也没想到的是,岑隐轻描淡写地就给了一个决定,还是一个让众人出乎意料的决定:

  “那就让大皇子回京吧。”

  短短的一句话令得屋子里霎时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中。

  几个内阁大臣下意识地面面相觑,游君集更是差点没拧了自己一把。

  岑隐是那么容易让步的人吗?

  不止是游君集这么想,端木宪也是这么想的,眉头微微动了动,眸色幽邃。

  说句实话,端木宪是不想让大皇子在这个时候回京,京里最近太乱了,形势不明。

  再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岑隐。

  皇帝病重,岑隐大权在握,可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透出他对未来太子或者说新帝的人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此时此刻,任何的轻举妄动也许都会被岑隐视作对他权威的挑衅,如果自己支持大皇子回京,会不会让岑隐以为自家如承恩公府一般要从他手上夺权?

  只是这么想想,端木宪就觉得额头开始一阵阵的抽痛。

  端木宪心不在焉地用茶盖拨动着茶汤上的浮叶,眼角的余光瞟着坐在书案后的岑隐。

  在一众头发花白的内阁大臣映衬下,年方弱冠的岑隐显得鹤立鸡群,他无须言语,只是此刻这般静静地坐在那里,浑身就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上位者的威仪。

  那双狭长漆黑的眼眸犹如一汪深不可见的寒潭,清冷,幽深,淡然,波澜不惊,而又莫测高深,让人完全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屋子里静了片刻,端木宪斟酌着开口道:“大皇子殿下秉性纯厚,素来谦恭有礼知‘分寸’。”

  端木宪绞尽脑汁,说得委婉至极,就差只说大皇子是不会不识相地与岑隐作对,与岑隐争权的。

  其他几个阁老自然是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神情微妙,有人暗叹这老狐狸还是一贯的油滑;有人对端木宪有那么一丝不以为然的轻鄙;有人只暗自庆幸幸好自家没有贵妃与皇子,不必趟这趟浑水……

  岑隐的薄唇微微地勾了起来,笑了,绝美的脸庞没有因此显得柔和几分,反而令人觉得更加不可捉摸。

  他显然是听明白了,却是没有说话,看不出他到底是喜还是怒。

  屋子里沉寂如水,似乎连时间都放慢了。

  端木宪看着岑隐,心跳砰砰加快,清晰地回响在耳边,忐忑不安:岑隐这算是什么意思呢?

  在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中,岑隐慢慢地浅啜了一口热茶,气定神闲。

  端木宪定了定神,正想说什么,岑隐再次启唇道:“即刻发八百里加急召大皇子殿下回京,并由封炎赴南境,主持南境一切军政民生。”

  岑隐今天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第二句话比前一句还要让众人惊讶。

  什么?让封炎去南境?!

  端木宪等人下意识地面面相看,惊得微微睁目。

  岑隐说的“封炎”是他们知道的那个封炎吧?!

  最后,游君集等人的目光又落在了端木宪的身上,毕竟封炎那可是端木宪的未来孙女婿。

  这些年来,皇帝一直在有意晾着封炎,所以才会把他安置在五城兵马司,或者安排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只除了两年前,顾及到新乐郡主许景思,才派封炎出使了一趟蒲国。

  在场的一众内阁大臣都是心知肚明,要是皇帝还醒着,是绝对不会放心让封炎去南境,一来不想给封炎建功立业的机会,二来也怕封炎在南境有有机会收买军心与民心。

  但是,现在皇帝病着,朝堂上自然是岑隐说了算。

  岑隐说让封炎去,谁敢反对?!

  于是,屋内再次陷入沉寂。

  一锤定音。

第605章 大权

  最近承恩公等人为了把大皇子从南境弄回京,一直上蹿下跳的,其他朝臣当然也都看在眼里,大多在拭目以待。

  这个消息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朝臣们既为岑隐的“让步”感到疑惑不解,又震惊于封炎竟然要去南境主持大局。

  岑隐这两个关于南境的决定实在是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一时间,文武百官私底下都是议论纷纷。

  封炎是什么人,那可是崇明帝的同胞嫡妹安平长公主的独子。

  虽说是皇帝弑兄夺位,但毕竟皇帝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坐上了十八年了,一切已成定局。

  这么多年来,皇帝对安平和封炎母子俩可是防之又防,这几年基本上就把封炎给闲置在五城兵马司,让他与一帮纨绔子弟混日子,显然是不想给他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

  倘若皇帝没病,可想而知,封炎这辈子大概也就是如此混混度日了。

  可是皇帝偏偏病了。

  而岑隐又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他不但在皇帝重病时擅自决定与北燕开战,现在居然要把皇帝最忌惮的封炎派去南境,而且还不是领个无关紧要的职位或者当个替死鬼,而是去南境主持大局,总揽大权!

  岑隐难道是打算要重用封炎?

  这个想法令得不少人都是心惊不已。

  岑隐行事未免也太大胆、太肆无忌惮了,难道他就不怕皇帝醒过来降罪于他吗?!

  有人觉得岑隐真是不知死活,也有人在心里暗暗叹息,以岑隐现在的权势和说一不二的态度,就算皇帝这个时候醒了,真能制得住岑隐吗?

  京城里在短短几天内可谓风起云涌,有人惊疑,有人慨叹,有人不安,有人只想撇清关系……也有人喜出望外。

  比如承恩公府。

  “国公爷,太好了,我们的计划成功了!”一个着青色竹叶纹直裰的中年文士笑吟吟地对着罗汉床上的承恩公拱了拱手。

  承恩公穿着一件宝蓝色直裰,斜斜地靠在一张罗汉床上,他的笞伤未愈,整个人看着还犹带几分病容。

  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

  承恩公的精神看来不错,尤其是双目之中炯炯有神,含笑道:“这件事也全靠诸位一起周旋!”他们总算是把大皇子弄回来了!

  “国公爷,您看我们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坐在窗边的一把圈椅上,拱手请示道。

  “岑隐这一次真是昏了头了,竟然出了这种昏招。”承恩公若有所思地冷笑了一声,“不过岑隐如此倒是给了我们机会。”

  承恩公抬眼看向那青衣文士,问道:“王先生,你怎么看?”

  那姓王的幕僚沉吟一下后,缓缓地说道:“如方才廖大人所言,乘胜追击,借题发挥!”

  “封炎还不及弱冠,也就是京里一纨绔,派他去南境主持大局,太过儿戏,干脆我们就上折弹劾岑隐这是想要葬送大盛江山。”

  只要揪着这一点大作文章的话,估计也够岑隐焦头烂额一段时间了。

  那留着山羊胡的廖大人连忙点头道:“下官回去就立刻去写折子。”

  这时,另一个着青蓝色直裰的中年人忽然插嘴道:“国公爷,岑隐和封炎并无往来,会不会岑隐这次重用封炎是为了端木家那位四姑娘?”

  屋子里的众人静了一静,下意识地面面相看。

  王姓幕僚眯了眯眼,颔首道:“不无可能!”

  京中从文武百官到那些名门闺秀,谁人不知岑隐对他那个义妹宠得简直快没边了,别说是封炎,连端木宪能顺利当上首辅,恐怕这背后也有岑隐在使劲。

  承恩公闻言,精神一振,猛地从罗汉床上坐起,却不慎扯动了身上还没养好的伤处,国字脸上一阵扭曲。

  一旁的大丫鬟连忙去扶他,又给他调整了身后的大迎枕。

  身上传来的阵阵抽痛感让承恩公不禁又想起那结结实实的五十笞,面色铁青,新仇旧恨一起上。

  “好!如此正好!”承恩公一掌拍在旁边的小方几上,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阴狠,“这下岑隐的罪就更大了,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结党营私!”

  “国公爷说得是!”

  “他分明就是置大盛安危于不顾!”

  “……”

  周围一片此起彼伏的附和声,众志成城。

  承恩公心里一阵畅快,笑得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