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44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玉兰花和别的梅花桂花不一样,可以直接入茶。江吟秋想了一种特殊的制法,先制了一批玉兰花茶出来。

  等到众人品尝过,觉得味道不错,她方才按着林溪的意思,开始大批制作。

  林溪来茶铺查看玉兰花茶售卖的情况时,郭掌柜便道,“东家,真是亏了有林二老爷那句话,谁能想到白莲教会起事呢,这一起事,谁还敢到南方贩茶。我看茶价迟早要涨。”

  郭掌柜能想到的,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短短几日的功夫,晋城的几家茶铺都提高了茶价。

  只有林溪名下的这家茶铺,还按着原来的价格,主推铺子里的几样花茶。

  江吟秋所制的几样花茶,原来只是小有名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喝花茶。可是因为花茶没有涨价的缘故,那些舍不得花高价买茶的人家便退而求其次来买这花茶。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茶铺原来存下来的梅花茶和新推的玉兰花茶几乎售卖一空。

  这时候南方传来的消息却越来越不乐观,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白莲教已经联合了一万多教众,南方的好几个要塞之地都被白莲教占据,而朝廷前去平叛的将领却不得力,不想着早点平叛战事,反而借机大肆敛财,任由部下祸害乡里,因此很多贫民百姓也被逼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最后战事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晋城的茶价已经由原来的两倍涨到了三倍多。

  这个时候,林溪才开始一点点的售出手里的绿茶,但是铺子新推出来的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却是价格不变。

  早先,梅花茶和玉兰花茶售卖的最好的时候,铺子里已经有了一些忠实的顾客,如今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的价格仍然保持不变,来铺子里买花茶的人也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加上林二老爷从南方带回来的绿茶质量不错,存放的时间也不长,因此绿茶虽是比其他铺子里的茶价要稍微高上一些,可是买茶的人也不少。

  就在林溪借着茶铺狠狠的挣了一笔银子之时,新任知州大人携官眷来了晋城。

  事实上,不管是林府和沈府,与原来的知州大人这位父母官打交道的机会都不是很多。

  因此,对于这位新来的知州大人,林溪一开始并没有多放在心上。

  不过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知州大人也不例外。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惩治了晋城的一个恶霸,这个恶霸原来是吴家的一个旁支子弟,后来把亲妹妹送给了原来的知州大人做妾,便借着这个裙带关系在晋城无恶不作。

  如今新知州大人一上任便处置了这个恶霸,得知此事的吴家怕被牵连,赶紧备了份厚礼送去。哪知新知州大人却没收,这让吴家人越发战战兢兢。

  就在吴家人惶然无措之时,新知州大人又做了几件为人称道的事,比如罢免了一个有名的贪吏,又比如设置了一个慈安堂,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

  因此不到一个月,新任知州便在晋城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林溪便对这位知州大人好奇起来,也不知道这位新任知州大人是何方神圣。

  只是这位知州大人低调得很,上任以来,既不请客,也不摆酒,所以晋城的这些世族大家只能打听到这位知州大人来自京城,起居饮食甚是俭朴。

  直到四月中旬,知州夫人方才借着花宴的名义给几个世家下了请帖,邀请他们参加石榴花宴。

  沈家作为晋城不多的几个世家之一,当然也收到了请帖。

  沈老太太上了年纪,沈大太太从来都不大热衷交际,沈大奶奶又是寡妇之身,因此最后去参加这花宴的人选便又落在了林溪身上。

  这次,沈梓馨倒没有要求林溪带她去,想来是知道知州府不是一般人家。

  林溪原本是不想去的,再过几日就是沈默的生辰,她这几日正忙着裁制衣裳,打算亲自给沈默做身衣裳作为生辰贺礼。

  不过难得知州夫人给沈府下帖子,加上林溪确实好奇这位为官清廉的知州大人,便在花宴当天仔细装扮了一番。

  沈默正在书房看书,就听到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接着便闻到了清雅的茉莉花香。

  他微微抬头,就看见林溪已经趴在了他桌前,正在把玩桌上放置的一只青瓷镇纸。

  “不是要去赴宴吗,怎么还不出发?”

  林溪道:“时间还早,就先来你这里看看。”

  她头上戴了几朵半开的茉莉花,半掩半藏在黑亮的发髻中,那茉莉花香沾了脂粉香,香气越发浓郁,直朝沈默鼻边袭来。

  沈默压下心中的某些念头,不着痕迹的往旁边挪了挪,“今日你去赴花宴,我还是那句话,不许多喝酒。”

  林溪笑道:“知道了,不过你也记得喝那药酒。那药酒要天天喝才有效果。”

  沈默轻轻嗯了一声,没说话。那药酒的功效确实很好,他现在不仅生病少了,睡觉时间越来越长,胃口越来越好,就连往日读书时偶有的精神不济都没有了。可是另一方面,身子好了,有些时候就必不可免会转某些念头,尤其是现在林溪离他特别近的时候。

  偏偏林溪还毫无所觉,叮嘱完沈默以后,又在他身边转了一圈,“你看我穿这身衣裳去赴花宴怎么样?”

  沈默深吸口气,向她看来,只见她穿了件葱绿色的绫衣,衣上用银线绣着兰草花纹,下面配了条水绿色满绣缠枝蔷薇花纱裙。

  晨光照在她的身上,只见她眉目如画,肤光胜雪,比衣裳上绣的蔷薇花还要娇艳几分。

  “挺好看的。”沈默实话实话道。

  林溪马上就笑了,过后来到他身边,奖励似的摸了摸他的头,笑眯眯说了句,“真乖”。然后不等沈默黑脸,她马上就跑开了,留下一串清越的笑声。

  沈默静默片刻,又深吸了口气,方才静下心来继续看书。

第60章

  知州夫人第一次宴客, 收到帖子的世家们自然要给几分面子。

  林溪乘着马车到达知州府时, 就见门前已经停放了两辆马车。她是掐着时间来得, 不算早也不算晚, 看见那两辆马车,也不意外,就是觉得知州夫人请的客人应该不会太多。

  从侧门进去,就有一个穿秋香色比甲的妇人带着两个小丫鬟迎了上来。

  林溪看她穿着猜测是知州夫人身边的心腹,果然, 那妇人笑道:“给少奶奶请安, 我家夫人特命我来迎接各位夫人奶奶。”

  林溪笑着点点头:“有劳了。”

  那妇人领着她们一行人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 方才到达举行花宴的一个小花园。小花园四面栽了好些石榴树, 这时候石榴花开得正好, 红色的石榴花艳丽,白色的石榴花清雅,远远看去倒也有几分赏心悦目。

  知州夫人正坐在一棵开红花的石榴树下与两位早到的夫人攀谈,晋城称得上世家的就那么几个, 林溪赴了几场宴,已经把人认得差不多了。那两位夫人一位是吴家的大太太,一位是孟二太太。

  吴大太太还好, 看着林溪过来, 还替知州夫人介绍,“这是沈家的二少奶奶。”

  孟二太太却一副淡淡的样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沈大太太婉拒了那桩亲事的缘故。

  林溪并不在意, 笑着上前给知州夫人行了礼。

  知州夫人看着四十上下, 体态微丰,五官看着和善又大气,穿着件宝蓝色净面妆花褙子,微微露出底下的那条月白色挑线裙,头上梳得发髻也不常见,上面插了一支金镶大珠簇花钗,不论气度,只在穿衣打扮这一项上就一下子把在场的两位夫人沦为了陪衬。

  听说林溪是沈家的二少奶奶,知州夫人笑着把她拉起来,“说起来,我与你婆母也算是旧相识,当初在京城时,我们还同在过一个诗社里。所以你在我这里也别太拘束,就当自己家一样。”

  知州夫人既是来自京城,认识沈二太太也不意外。

  林溪面上笑着应了声是,可是却没把这几句客气话当真。

  过不多一会儿,又来了两位夫人,走在前面的是赵瑜的大嫂赵大奶奶黄氏,落后一步的却是林溪见过的那位曾夫人。

  林溪没想到知州夫人还请了曾夫人,倒是曾夫人朝林溪笑道:“本来自那日别过,过后想亲自向沈二奶奶登门道谢的,不成想家里的事情一多就被绊住了脚。”

  林溪笑道:“您太客气了。区区小事而已。”

  知州夫人招呼过黄氏,便问曾夫人,“你们认得?”语气很是熟稔。

  曾夫人点点头笑道:“有过一面之缘。”却没有多说什么。

  知州夫人也就没有多问,只是安排座位的时候,特地让曾夫人坐在自己旁边。

  曾夫人却不肯,执意要坐在下首,知州夫人不愿勉强她,方才作罢。

  吴大太太不明白知州夫人为何这么礼遇这位曾夫人,对方看着既不像是世家出身,也不像是什么贵人,不过知州夫人既然这么看重她,吴大太太为了讨好知州夫人,接下来便不着痕迹的奉承了曾夫人几句。

  曾夫人只是淡淡笑着,甚少说话。

  这时候,林大太太和一个面生的中年妇人并肩而来。

  那妇人与林大太太差不多年纪,肤色白皙,生的很是富态,看见知州夫人就很亲热的走上前去寒暄。

  知州夫人对她的态度也很亲昵,“上次文甫来晋城,多亏了府上照顾。”

  罗夫人笑道:“夫人太客气了。大家本来就是亲戚,互相照顾是应该的。只是谭大人有职务在身,我们也不好多留。”

  再次听到谭文甫的名字,林溪的心境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只是没想到知州夫人还与那谭文甫沾着亲。

  只听知州夫人笑着道:“他是奉圣上的旨意巡查地方,自然不好过多逗留。不过他回去以后好生夸赞府上的厨子手艺好,尤其是那糟鹅,比京城的做法还要地道。”

  罗夫人笑道:“这有什么,谭大人要是喜欢,回去我就让人送两坛过来。”

  知州夫人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她与罗夫人说完话,看看人都差不多到齐,加上时间已经不早,便吩咐底下人开席。

  “京城那边如今时兴花宴的时候一人一几,倒比大家坐在一起便宜。今日天气不错,这石榴花开得又好,我就想着效仿一二,在这石榴树下宴饮几位。”知州夫人说完笑道,“就是不知几位夫人奶奶觉得如何?”

  大家自然说客随主便。

  于是知州夫人轻轻一拍手,便有侍女们搬来一只只轻巧的小几,那小几有海棠花式样的,有梅花式样的,有莲花式样的,还有芭蕉叶式样的,都做得极为精巧,刚好能容五六样小碟。

  须臾,侍女们开始上菜,先端来的是两只粉瓷碟,巴掌大的小碟内盛着樱桃和李子两样水果。

  接着便是炙鸡和糖醋肉两道荤菜,最后又上来碧玉笋条和金丝豆腐干两样素菜。

  至于酒水也是市面上最普通的橘酒。

  知州夫人当先拿起筷子,“菜色简便,还请各位不要客气,请。”

  众人之前虽听闻知州大人起居饮食甚是俭朴,但只是听闻,却从未亲眼见过,如今见到眼前这几样菜色,才知所言非虚。

  不过众人并未真的是奔着这花宴上的饭菜而来,因此等知州夫人话刚落下,吴大太太就赶紧恭维了几句,不外乎是久闻知州大人节俭,不尚奢华,实乃百姓之福也。

  知州夫人道:“吴夫人的话言重了,我们老爷也是上行下效而已。”

  知州夫人这话刚一落下,就有道声音响了起来。

  “我听闻京中的东宫太子崇尚节俭,一件常服破了也舍不得扔,平时饮食也只是四菜一汤。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知州夫人不由看向声音的来处,发现这话是沈家的那位年轻少奶奶所说后,就点头笑道:“不错,太子确实非常节俭。我们家老爷有幸做过东宫的少詹事,深感太子殿下的节俭,所以自己日常饮食便只是三菜一汤。”

  “我听闻这位太子殿下不仅崇尚节俭,还颇有仁爱之心,当年端孝皇后薨后,圣上迁怒于御医和侍奉皇后的宫女,本想将他们赐死给皇后陪葬,还是太子在旁据理力争,才保全了御医和那几个宫女。”罗家虽然久居晋城,可是京城那边的亲戚却不少,所以罗夫人对于京中的事知道不少,这时便插了两句话。

  众人也纷纷附和,“有这样的太子,委实是我大顺朝的福气。”

  林溪没说话,她的目光落在了面前小几上的那道炙鸡上,做过东宫的少詹事,对太子极为推崇,饮食起居又非常节俭,这么一联想,她瞬间就想到了一个人,朱衡朱大人。

  这位朱大人是太子忠实的拥护者,只是由于太子私下里并不招揽大臣,所以两人并无什么来往。

  林溪通过知州夫人的话探出知州大人的身份以后,立时就回忆起了书中曾经描写过的京城的复杂局势。

  当今圣上元德帝并不只有太子这么一个皇子,除了太子这个嫡长子外,还有妃嫔们所生的几个皇子,但是若论元德帝最宠爱哪位皇子,当属李贵妃所生的六皇子。

  六皇子受宠不仅是因为李贵妃是宠妃的缘故,更因为六皇子的相貌和性格都和元德帝极为相似,所以元德帝颇为宠爱这个儿子。

  原本元德帝宠爱六皇子只是出于父亲对儿子的喜爱之情,可是六皇子却因着这些宠爱,生出了非分之想。

  而李贵妃则因为太子拒绝了与李家联姻的提议,自此便记恨上了太子。所以当六皇子流露出争夺那个位置的时候,李贵妃不仅没有劝阻,反而对此相当支持。

  自太子的生母端孝皇后死后,李贵妃在后宫便是一人独大,在她的示意下,宫人开始造谣太子上不敬包括李贵妃在内的后宫妃嫔,下不友爱兄弟,加上六皇子拉拢了与太子不对付的三皇子,时不时的在元德帝跟前告状,这样在他们母子的努力之下,太子与元德帝的关系越来越不好。

  元德帝病重以后,在李贵妃和六皇子的不断挑拨之下,太子终于被废。等元德帝驾崩以后,六皇子便顺理成章的继位成了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