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62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等林溪一走,沈大太太便按捺不住道:“母亲当初不是说梓馨性子有些怯懦,不适合远嫁吗,怎么忽然要把梓馨嫁到府城那边?”

  沈老太太道:“当初谁能想到二郎能中解元呢!”

  晋城的世家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家,原来沈默未考乡试之前,沈老太太觉得那几家的子弟还能看的过去,如今沈默中了解元,沈老太太的眼光立时高了不少,觉得那几家的子弟根本配不上自家的孙女。

  再说沈老太太不愿沈梓馨远嫁,是怕夫家离得远会欺负她,可是沈默如今中了解元,将来入朝为官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沈梓馨肚子争气,嫁过去有一两个孩子傍身,有沈默这位兄长给她做靠山,即便嫁的远也不怕有人敢欺负她。

  沈老太太的这番心思,沈大太太自然是摸不透的,不过这不妨碍她把沈老太太的意思告诉给沈大奶奶。

  正好沈梓馨过来瞧侄子,听见了婆媳说的这番话,尤其是那句“让二郎媳妇写信给府城那边,打听虞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更是听得清清楚楚。

  于是林溪一封信没写完,沈梓馨就过来了。

  林溪赶紧把那张墨迹未干的信纸收起来,本来想着沈梓馨会识趣的当没看见,没想到对方却开口问道:“二嫂给谁写信呢?”

  林溪笑道:“给江姐姐写的,她过两天就要走了,上次我俩见面还有好些话没说,便给她写封信交代一下。”

  沈梓馨却看了眼她道:“二嫂别骗我了,我知道你那信是给谁写的,我还知道是为了我的婚事。”

  林溪咦了一声,“你怎么知道的?”

  沈梓馨避开她的视线,“听我娘说的。”

  林溪看着她的反应,不会是她偷听到的吧!

  不过她知道也好,林溪便问道:“那你怎么想的,府城那边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虽说府城离晋城虽然只有两天多的路程,可是我两个堂姐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娘家。不过府城相比晋城繁华得多,不说别的,就是将来后代考乡试也要方便得多。”

  林溪其实和沈大太太想的差不多,觉得沈梓馨不大适合远嫁,不过晋城若是实在没有好的人选,府城也算得上是一个好选择,起码路程不是很远,城市又繁华热闹。

  沈梓馨低着头道:“我也不知道。”她一点也不想嫁人,尤其是不想嫁到府城那么远。

  林溪暂时还猜不着她的心思,试探着问道:“要是你实在是不愿意远嫁,可以和大伯母说,她那么疼你,在这件事上肯定会依你的。”

  沈梓馨方才闷闷道:“可是二嫂,我一点也不想嫁人怎么办?”

  林溪道:“二嫂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当初我也不太想嫁人,可是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沈梓馨低声道:“那怎么能一样,你嫁的可是我二哥,像我二哥那样脾气好的人能有几个?”

  林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事实好像确实如此,像沈默这样脾气好顺着她,还不纳妾的人真是没有几个。

第80章

  林泽望着面前小几上的三菜一果, 清炖火腿,虾米拌黄瓜,红烧豆腐,一个切开的蜜橙,脸上忍不住露出些许惊讶。他之前是听说过知州大人崇尚节俭, 可是没想到竟然节俭到这种程度,连宴会上的酒菜都如此简单,量也不多。

  他忍不住去看坐在身边的沈默的反应。

  沈默之前已经从林溪口中得知知州府宴客的情形, 因此对于眼前的酒菜一点没露出惊讶之意, 不过即便是事先不知道,沈默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他本身就是性情内敛之人, 即便是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和人也不会有多大反应。

  知州大人朱衡望了望坐在底下的几个举人,然后从容举起酒杯, “本官先干为敬。”

  几个举人不管是何心思,也都举起了酒杯,回敬他一杯。

  酒水是市面上最普通不过的米酒, 虽然还算香甜, 可是对于林泽这种喝惯东阳酒和自家私酿酒的世家子弟来说, 却稍显淡薄了一些。

  沈默却毫无感觉, 他不喜饮酒,不管是醇厚的东阳酒还是味道寡淡的米酒对他来说都一样。

  朱衡一直都在留心这几个举人的神色, 察觉众人在喝酒时, 唯有一个出身寒微的举人和沈默面不改色, 其他人多多少少都露出了些许嫌弃之意。

  那个出身寒微的举人面不改色倒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看沈默的通身气度一看就知道出身很好,不知道是他城府太深掩藏得太好还是此人真的不重外物。

  朱衡放下酒杯,便劝众人吃菜,等酒过三巡方才笑道:“有酒不可无诗。正好前日秦师爷送了我两盆他自己养的菊花,众位且先饮酒,等本官让人把花移进来,赏花作诗岂不是件雅事。”

  赏花作诗对于在座的举人来说都没什么问题,因此等赏过那两盆菊花,众人便开始作诗。

  朱衡早已让人准备了几套笔墨纸砚,又在众人的食案旁边另设一几。

  然后他便一边饮酒一边观察众人的动作举止。

  沈默的气度容貌在这几个举人中都是最为出众的,加上又是新科解元,所以朱衡尤为注意他。

  只见他放下筷子以后,再没有碰过眼前的酒杯,只是淡淡的看了几眼菊花,然后从容落笔,不慌不忙的写完了一首诗。

  朱衡见他第一个写完以后,本想一睹为快,没想到他又仔细审视了两遍,然后改动了一两个字。等他再将改动完以后的诗作誊写完一遍后,已经有人提前一步把诗写好了。

  朱衡看了眼那人的诗作,做得还算不错,点点头随口称赞了几句。

  等朱衡后面又看了两人的诗作,沈默方才把自己的诗呈了上来。

  朱衡接过一看,诗确实写得不错,比前三个人的诗作都要好,可是却还没到令人惊艳的地步,是以也不会将其他人的诗作衬托得黯然失色。

  不争不抢,少年老成,这是朱衡对沈默得出的第一个印象。

  再联系对方所作的这首诗,都说诗言志,这首诗立意虽然不新,可是内里表达的深意却很是值得人琢磨一二,平和中又透着几许清正。

  朱衡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因着第一次见面,他对这位沈解元的了解还不深,因此并未流露出多欣赏的意思,只是中规中矩的点评了几句。

  后面宴会进行到尾声时,朱衡才状若无意的问了他们这几个举子一句,是否参加明年举行的会试。

  考取举人以后虽有诸多好处,可是想要入朝为官,还得过会试这一关。这也是朱衡虽对沈默有些欣赏,可是却仍想再看看的原因,毕竟中了举人以后,接下来几年迟迟中不了进士的人也大有人在。

  知州大人问了这句话后,过了一会儿,林泽才第一个开口道:“书院那边的先生说学生的文章还差点火候,祖父也觉得如果学生明年去参加会试,多半会落榜。是以学生打算等上几年再考。”

  朱衡点点头:“既然他们都这么说,那就是有他们的道理。”然后转头看向沈默,“不知道沈解元怎么想的?”

  沈默道:“学生已经决定参加明年的会试,只是还没有定出发的日期。”

  朱衡笑道:“看来沈解元这是对会试很有把握,将来金榜题名应该不在话下。”

  “大人说笑,学生只是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光。”沈默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沈解元太谦虚了,连我们的主考官魏东平魏大人都对你赞赏有加,将来得中进士应该不是难事,林老弟,你说是不是?”说话的人是在座的其中一个姓马的举人,年纪比沈默和林泽都要大。

  林泽总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表面上似是在夸沈默,可是话里又透出深意,他不由微微皱眉,没有应答姓马的举人的话。

  朱衡听到魏东平这三个字,却是立时就露出了一丝不悦之色,京城无人不知他和魏东平有些不对付,尤其是魏东平对于他还有夺妻之恨,虽然那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可是魏东平素日里表现出来的市侩油滑,却很是让他不喜。

  那姓马的举人不忿不管是主副考官还是知州大人都对沈默青睐有加,正好他在府城等放榜的时候,听某个家中有人在朝为官,消息比较灵通的考生说过,知州大人与他们的主考官魏大人有些不对付,这时便借机提了一句,目的就是想让朱衡疏远沈默。

  不过朱衡不悦归不悦,但他在官场里什么事没经过,什么人没见过,一听此话,就知道这姓马的举人是在挑拨离间,当下淡淡说了句:“魏大人出自谢首辅门下,既然他都说沈解元不差,那么看来沈解元明年会试的时候多半会有喜报了。”

  “大人这话,学生可不敢当。”沈默虽不知道朱衡与魏东平之间有嫌隙,可是这话他要是真应下,以后多半要担一个为人轻狂的名声,便道,“魏大人只是评论了一下学生的那篇策论,说其中的有些观点不想与太子的政见不谋而合。”

  “什么,太子,魏大人跟你提过太子?”朱衡听见太子二字,便不由问道。

  沈默道:“学生句句属实,大人若是不相信,可以问在场诸人。”

  朱衡便看向底下的举子们,林泽第一个点点头,“我坐得位置比较靠前,确实听见魏大人说过这句话。”

  朱衡便确信无疑了,魏东平这么个势力小人,好好的怎么会提起太子来,难道是沈解元认得太子还入了太子的眼,朱衡有些坐不住了,不等宴会结束,就把沈默单独叫了出来。

  那姓马的举人气得脸都黑了,原本想着提出魏东平魏大人以后,会让知州大人不喜沈默,他再从旁奉承几句,说不准知州大人会对他另眼相待,没想到沈默搬出太子来,倒让朱衡对他更青睐有加了。

  这边朱衡把沈默带到一间静室后,方才问道:“魏大人好好的为何会跟你提起太子,难道你认得太子?”

  沈默道:“学生在府城见过微服出巡的太子一面。”

  微服出巡,朱衡没想到沈默竟然是在这种情形下见的太子,然后接着详详细细问了沈默一遍,年纪和相貌都对得上,末了朱衡确定沈默见到的那个青年应该就是太子。

  “可你怎么知道他是太子?”朱衡觉得太子的性情自己还是了解一二的,为人比较谨慎小心,应该不会轻易告诉别人他的身份。

  “学生只猜到那青年的身份应该不低,直到魏大人提了那么一句,学生才确定他是太子。”

  朱衡听到这话,不由上下打量了沈默一眼,仅从魏大人的一句话就能推断出一个人的身份,不错,有当官的潜质。

  朱衡自己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京官尤其是入阁的那几位大臣说话普遍都云里雾绕,寻常人根本听不懂他们话里的深意,朱衡早年因为秉性太直,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后来吃了好几次亏以后方才慢慢习惯过来,不过在他心里,还是宁肯被外放出来自由自在的做一州之长,也不想跟那些人虚与委蛇。

  朱衡想到这里不由拍了拍沈默的肩,“既然太子先前见过你,定是对你留了个好印象,所以才特地嘱咐魏大人照顾你。将来你中了进士,可不要忘了太子的这份提携之恩。”

  既然是太子看中并且要提拔的人,朱衡自动把沈解元划入了自己人的行列,对他的态度也亲切了几分。

  沈默却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这让朱衡对他越发满意,等宴会结束又把他单独留了下来说了好一会儿话,沈默临走的时候,他还送了一幅自己的墨宝和两筐自家园子里所产的石榴。

  那两筐石榴,有一筐是白石榴,有一筐是红石榴。

  林溪捡了一只最大的红石榴,一边吃一边道:“这石榴不错,要不要给祖母送去一些?”

  沈默道:“祖母不吃石榴,嫌吐籽麻烦。”

  林溪道:“吐籽确实麻烦,不过石榴汁挺好喝,明天让丫鬟用这石榴榨汁喝。那年我赴知州府宴会的时候,还想着那么多石榴树,不知道要结多少石榴,没想到今年沾夫君的光,可以吃到知州府的石榴了。”

  沈默看着她吃石榴的样子,轻轻笑了笑,思绪却飞到了别处。

  朱衡那么在意太子的态度,难道是□□,可是自己对太子并未有过多了解,只是见过那么一面,就这么加入□□会不会有违自己的初衷。

  看来改天得见一见袁师傅,问问他对朝中局势的看法。

第81章

  微风吹过小院, 外面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更衬得袁家这个小院清净无比。

  袁师傅将养了这么两年,原来的老毛病虽未彻底除根,但是已经好得七七八八,现在还能坐在院子里, 与沈默从容对弈。

  只见他执了一枚黑子,慢慢道:“这个你倒是无需多虑,我曾经听文老爷子说过, 太子年纪虽小, 可是却被师傅教的很好,且有容人之心。文老爷子说这话时, 太子当时不过七八岁, 俗话说七岁看老,一个人变化再怎么大, 性情品行却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再者,圣上最不喜欢大臣结党营私,太子若是聪明人, 就不会私下结交大臣, 反之, 你也没什么可忧虑的。”

  沈默落下一枚白子, 轻声道:“师傅说的是,是我想差了。”

  袁师傅低低咳了声, 方才又道:“不过圣上到底上了年纪, 若是朱衡真是存心与你交好, 你也不用太过小心,焉知将来没有求到他的时候。”

  沈默轻轻嗯了一声,见袁师傅仍有些咳嗽,便问道:“师傅这病还没好利落吗?”

  袁师傅摆摆手:“没事,我已经好多了,你媳妇之前让人送来的冬虫草效果不错,往年到这时候,我总要咳上半个月,如今只偶尔咳一声。”

  提及林溪,沈默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既然有用,那我回头跟她一声,让她再送点过来。”

  袁师傅道:“还用得着你说,你媳妇每隔两个月便让人送来一包,连送来的日子都是月初那天。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享得着这福分。”

  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在自己跟前提到自家媳妇的好,一方面是证明自己的眼光不错,另一方面则是与有荣焉。

  沈默自然也不例外,他微微笑道:“这是师傅的福分。”

  袁师傅望着棋盘,落下手中的黑子,“要是你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要是知道你中了解元,又娶了个这么能干贤惠的媳妇,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

  提及那只见过数面的父亲,沈默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师傅怎么忽然提起我父亲来了?”

  袁师傅道:“没什么,这人老了,就爱回想从前的事。昨天我想起明年你就到弱冠之年了,便想起你父亲早已给你起好的一个字。”

  弱冠之年,由长辈赐字是历来的传统。

  沈默便问:“什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