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17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这傻.吊,真把自己个儿给当棵葱了,忘了他们家王爷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软禁的、人家堂堂的韩王殿下,用得着给他朱晨面子?

  “来来来,喝吧!”朱晨也是有些渴了,晾了他们小半个时辰,能不渴吗?拿起来就喝了一口!

  就这一口,还真是又苦又涩,茶水到了喉间又涌了上来,在朱晨的嘴巴里含着,实在是没法一口咽不下去。

  不过他也不敢吐出来,毕竟是王爷给倒地赔罪茶,他哪有那胆子给吐出来?这为主儿是个什么脾气,他又不是不知道,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得,自己喝地茶,就算是含着泪也要咽下去!

  于是乎,朱晨就苦着一张脸,胖胖的脸色黑地像是煤球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往下送服。

  也就是这么一小会的功夫,孙毅还有李济也步了朱晨的后尘,只是有所不同的是,朱松对李济这位老大人手下留情了,只给他倒了一个碗底儿。

  瞅着三个礼部的主官,全都跟那里含茶在嘴里,一点一点地往下咽,朱瞻基眼珠子一转,突然趴在朱徽煣耳朵边,悄悄念叨了两句。

  朱徽煣的眼睛一亮,站出来对李济等人拱拱手,道:“三位大人,往日里,父王在朝堂之上,多有三位大人照料,父王也未曾谢过,眼下父王已回返云南藩地,徽煣这做人子的,理当代父谢三位大人情谊!”

  说到这里,朱徽煣根本不待朱晨等人反应过来,蹭蹭地爬上了一把椅子,双手抱起茶壶就给诸宸三人又给倒上了。

  “三位大人,请喝茶!”

  得,第一碗茶,是韩王倒的赔罪茶,他们不能不喝;第二碗茶,是岷王府小公子到地代父谢情茶,他们更不能不喝了。

  毕竟礼部的官员又被称为老顽固,一向标榜的都是遵循诗书礼仪,怎可在韩王府失了礼数?

  喝完第二碗

  李济的脸色还好,但是朱晨以及孙毅的脸都绿了,那惨绿惨绿的颜色,看着都渗人!

  被这一对叔侄给整了的三位礼部主管,李济且不说,那朱晨以及孙毅,简直恨得朱松牙痒痒,这表面看起来温柔、和善的韩王殿下,感情是一肚子的坏水啊!

  “三位大人啊,这茶可是前几年父皇在位的时候,赏赐给本王的!”朱松憋着笑,继续说道:“平日里,本王都不舍得喝哩!本王见几位大人这一碗接一碗喝地倒是很痛快,今日一定要再多喝几碗才行!”

  噗!

  这回包括李济在内,都不能忍了。

  屁地御茶,这他娘地就是‘土沫子’,要不是你们叔侄俩变着法子地给咱爷们儿倒,谁愿意喝那玩意儿啊?

  “殿下,我看这继续喝茶就不必了吧?”李济道:“下官今日过来是教您演礼的,演礼的程序很复杂,而且下官还要回宫去复命,您看咱们是不是此刻就开始?”

  “嗯,这么快?”朱松赶紧劝道:“本王已经让后厨准备好了午膳,咱们是不是用过午膳再开始?”

  进个屋子、喝个茶水,你都快把我们给整掉了半条命,若是再用个午膳的话,他们今日岂不是没命走出韩王府了?

  ;

  ------------

第二十五章 将报复进行到底

  对于李济、孙毅以及朱晨来说,这一天的经历,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脏乱无比、放着夜壶的书房,破旧的大瓦壶、黄沙碗,以及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午膳,足够他们用一辈子来回味的。

  整治完这几位礼部主管的朱松以及两个小家伙,才不在意这三人如何想,他们几个此刻正坐在中院的凉亭里赏月,吃宵夜。

  “哈哈哈!”朱徽煣小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松叔父,您是没有看到那个朱晨的样子,一听说那些菜选用的是猪肉的时候,肥脸都绿了,笑死我了!”

  “哼,谁比谁都不高贵,为何平民百姓吃得,你当官做爵的就吃不得?”朱松混不在意地说道:“说到底,这人嘛,还是贱,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甭说猪肉了,怕是树根草皮都能吃出鸡肉味来,嚼地嘎嘣脆!”

  “松伯伯说得对,这年头谁又比谁高贵?”朱瞻基很自然地点点头,“这几个家伙,除了那位李济李尚书还有个当官的样子之外,那个死胖子还有死矬子,真是白瞎了那俩侍郎的官位!”

  “行了,你们两个小家伙还不快去睡觉,赖在这里作甚子?”朱松不会和两个小家伙讲些人生大道理,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自己去领悟的。

  “松叔父,再有两日,婶婶就要过府了,到时候您还不整天和婶婶腻在一起,还有功夫搭理我们?”

  朱徽煣大大咧咧地说道:“我们不趁着现在和您好好待一待,怕是到时候您就把我们俩给踹到一边去了吧?”

  “嘿,混小子,这些都是谁教你的?”听到朱徽煣这番话,朱松张大了嘴巴。

  谁这么嘴欠啊,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呢,怎么和他说这么污的东西?

  “这嘿嘿”朱徽煣摸着后脑,一个劲地嘿嘿,也不说话。

  这小子的心眼最近越来越多了,有的时候竟然开始耍起无赖,朱松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便把眸光转向了朱瞻基:“小宣!”

  “松伯伯您别看我,我也不知道是谁教给徽煣的啊!”朱瞻基往后躲了躲,眼珠子一转,却是接口道:“不过,不过闪哥哥应该知道是谁和徽煣说地,昨儿我还瞧见他们俩,满脸贱笑地在一起咬耳朵呢!”

  “这个朱一闪,怎么什么都跟孩子说啊?”朱松一脸的怒气,道:“赶明我非得好好收拾收拾这小子不成!”

  得嘞,朱徽煣倒是没有出卖朱一闪,朱瞻基倒手把这货给卖了!

  给倒霉的朱一闪默哀一刻钟!

  两日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徐妙锦与朱松大婚的正日子。

  建文元年九月初八,南京应天府的韩王府宅张灯结彩,鞭炮之声不绝于耳。

  蹲在王府前的两头石狮子两侧,早就已经停满了马车,数不清的各府奴仆站在马车的旁边,等候此番赴宴的主人。

  今日是韩王殿下大婚的日子,能够进入韩王府中恭贺的人,那都是应天府中的权贵,品级在五品以下的,怕是连韩王府的台阶都上不去。

  毕竟,今日成亲的两人,一个是才貌俱佳的国公之女,一个是太祖爷的亲子,当今圣上的亲皇叔,先是门槛就已经摆得很高了。

  此刻,韩王府前院的大殿还有侧殿之中,一场极其奢华的婚宴正在举行。

  应天府中,有名的勋贵以及官员们都带着家眷齐聚于此,即便是大明朝的那些封疆大吏们,就算是人没到,贺礼也被千里迢迢地送了上来。

  两座殿中,那些勋贵以及官员们一个个都在开怀畅饮。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过这些人扎堆的情况,不难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以及关系的好恶。

  朱松倒是没有喝多少酒,尽管今天他是主角,可是这小子在敬酒的时候耍了个心眼儿,酒瓶里面的全都是白眼下,水。

  朱松穿着一袭大红色喜袍,领着两个同样喜袍加身,作为朱松迎婚童子的小家伙,游走在宾客之间。

  当他看到礼部侍郎朱晨的时候,不由得笑了起来,上前举杯道:“呦,这不是礼部的朱晨朱大人吗?前两日在本王府上吃得可还顺心?”

  其实在方才的时候,隔着老远,朱晨就看到朱松三人了,原本还在心里头祈祷这三人不要过来,没想到天不遂人愿,这三个‘恶鬼’还是过来了。

  尽管心里头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朱晨还是站起身来,强笑着对朱松敬酒:“那日蒙殿下抬爱,留在府中用膳,下官自是心念感激,今日殿下大婚,却是件大喜之事,下官祝您与王妃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违心说出这句话来,朱晨差点都吐了。

  不过朱松可不在乎,反倒是说道:“借朱大人吉言了!”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手滑了!”

  就在朱松想要抿一小口就转移阵地的时候,朱徽煣却叫了起来,那声音之大,让喧闹的宴会厅都短暂地停了下来。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朱徽煣手中举着一个硕大的杯子,杯子里面空荡荡的,而朱能却是一脸的懵.逼,胸口以及头上满是淅淅沥沥的黄色汁液,看起来就像是淋了雨一样。

  朱松下意识地瞥了朱瞻基一眼,发现这小子嘴角带笑,再看看一脸无辜的朱徽煣,不由得眉头一挑,心道:这傻小子八成又当了‘张宣’的出头鸟了。

  看着一脸尴尬之色,双眼冒火地盯着朱徽煣的朱晨,朱松上前两步,压着小家伙的脑袋,道:“臭小子,净给我惹事,还不快向朱侍郎赔礼道歉?”

  “松叔父,方才我也道歉了!”朱徽煣很倔,“您看,我这不是不小心吗?那个朱侍郎,对不住啊,方才真是手滑了!”

  他娘地,这样子哪里是赔礼道歉啊,分明是心不甘情不愿。

  你们家手滑能滑到老子的脑袋上?这手也太准了点吧?

  当着如此多的同僚,出了这么大的丑,朱晨心中自然是怒火难当,实在忍无可忍的朱晨直接对朱松甩了脸色:

  “殿下,您大婚下官也来过了,喜酒也喝了,今日就到这里,告辞了!”

  “殿下,祝您‘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下官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

  “殿下”

  朱晨是朱榑一系的抗顶人物,自家一系的领头人走了,那些朱榑的党羽自然没脸继续留在这里了,纷纷起身告辞。

  稀稀拉拉地,走了大概有十来个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另外还有十来个五品的官员。

  这些人虽说人不多,但是他们所购建起来的朱榑一党,却是彼此相互,实力惊人。

  宴会厅中的众人,冷眼看着这些离开的人,并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反倒是几位身居高位的王爵大臣,嘴角带着玩味的笑容。

  这只是婚宴的一个小插曲,婚宴并没有因为这么几只‘小虾米’的离开而早早地结束。

  一直持续到了亥时三刻,当白福和刘长生送走最后几名前来赴宴的宾客,折返回大殿的时候,却发现自家殿下,竟然还拉着两个小家伙坐在一张摆满佳肴的桌子前,正吃得满嘴流油、不亦乐乎。

  “殿下,宾客们都走了,您怎么还在这里?”白福上前两步,问道。

  “不在这在哪?”朱松头都没抬,咕哝道:“喝了一肚子白水,总不能让我空着肚子去洞房吧?”

  白福和刘长生听到这话,顿时哭笑不得起来。

  人家成亲,都是喝得个烂醉,这洞房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位爷倒好,头脑清醒不说,竟然还想着吃饱喝足了。

  这心态,也真是没谁了!

  ;

  ------------

第二十六章 诗文集会

  朱松这边带着俩小孩子,没心没肺地在大殿之中胡吃海喝的时候,今日大婚的另外一位主角,此刻的心情却是糟透了。

  婚房,红纱帐暖,烛影轻抹。

  新晋的韩王妃徐妙锦,身上穿着一袭由宫里匠人精心制作的大红色喜服,红色盖头下的精致面容上写满了愤怒和委屈。

  要说这徐妙锦,那可是南京女子中最顶尖的才女,再加上其相貌出众,出身王侯世家,想要将之娶进门的士子名流,那是多不胜数。

  徐妙锦一直都很羡慕自己的姐姐,能够嫁给燕王朱棣,这位雄才伟略、胸怀大志的伟丈夫。

  当然,羡慕归羡慕,徐妙锦心中自有一套她的择偶标准,她说心中决定,将来要嫁给一个大丈夫,不求他能够征战天下,笑傲战场,只求他在大事临头之时,能够爱护她、指引她,这就够了!

  相比起徐妙锦心目中的夫君,她现在要嫁的这位韩王殿下,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不仅成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饮酒滋事,听说月旬之前还沾染了赌博,更是因此而失踪了数天的时间。

  就这样一个可以说是恶名昭著,坏到骨子里的纨绔子,竟然要她徐妙锦嫁给他?

  每每念及此处,徐妙锦就委屈地想要去死。

  可是想到家里如慈父一般的兄长,想到他们徐家那庞大的家族,徐妙锦就强忍住了寻死的冲动。

  毕竟徐家不比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了,她的父亲中山王徐达,已经故去,而徐达的门生故吏,也大多被朱元璋还有朱允文这两任大明帝王,或是调往了偏远的边关,或是罢官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