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228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朱松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瓜,道:“你放心,我们大明也不是傻子,在此等消息传回来之后,朝廷就派人去朝鲜打探消息,也正是因为这次打探,我们方才知晓你王兄已经被韩东道那老家伙给圈禁了。”

  李贞熙那张俏脸上还带着泪痕:“只是不知道王兄有没有生命危险。”

  “你放心好了。”

  朱松伸手将李贞熙抱在了长椅的另一边,道:

  “韩东道现在还不敢伤你王兄的性命,毕竟李芳远名义上是朝鲜王国的国王,国内至少有六七成的官员都忠心于他,若是韩东道胆敢伤了你王兄性命,怕是他想要掌控朝鲜王国的话,就要难上加难了!”

  ------------

第三百八十章 登州府

  朝鲜王国兵马大将军韩东道,囚禁了朝鲜国王李芳远!

  这则消息,在朱棣派往朝鲜王国的探子们的疯狂散播中,很快就传遍了朝鲜王国各地,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这道消息,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枚巨石,泛起了层层的波澜。

  那些忠诚于韩东道的手下臣官全都欣喜若狂,几乎在得到消息的瞬间,就开始上书表忠心,同时开始整顿军备。

  因为他们知道,在整个朝鲜王国,忠诚于国王李芳远的众文武官员以及百姓们,可是要远远超过李芳远的。

  他们此刻整顿军备,就是为了防止李芳远手下的反扑。

  也正向他们所想的那样,朝鲜王国境内,但凡忠诚于李芳远的一众文武官员,全都开始发表檄文,几方大势力甚至于联合起来,组成讨逆军,征讨叛逆韩东道。

  而就在朝鲜王国举国皆乱的时候,大唐这边的备战也已经差不多了。

  贞观元年腊月十五,朱棣按例召开大朝会。

  大朝会中朱棣所表述的旨意,便是此番朝鲜王国已然触怒大明,再加上朝鲜王国易主,对于大明而言可以说是有害而无益。

  所以为了帮助朝鲜王国拨乱反正,朱棣决定出兵朝鲜,帮助朝鲜清君侧!

  朱棣高坐龙椅之上,一众文武百官全都面露肃然之色,看得出来,一众群臣们早已知晓了朝鲜之事,这次万岁爷是动了真怒,铁定要对朝鲜动手了。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朱能、锦衣卫指挥佥事张辅!”待郑和宣读完了自己的意思,朱棣开始布置任务了。

  “微臣在!”朱能和张辅全都站了出来,向朱棣躬身。

  朱棣淡淡地说道:“朱能,朕命你为讨韩大将军,率五万大军奔赴朝鲜,主控全局。”

  “微臣遵旨!”朱能躬身领旨。

  扭头看向了张辅,朱棣继续说道:“张辅,朕命你以为此番”

  分封武将亲赴朝鲜统领战争,朱能、张辅、杨荣以及兵部、户部的几名官员,全都被朱棣赐予了武官,或为负责战斗的主将,或为粮草官员,或为此番征战朝鲜的军师。

  令朱松感到意外的是,小家伙们中,朱有爝、朱孟灿、朱贵圻以及朱悦燇,全都被朱棣给严令拉进了此番清君侧之战的武将名单之中。

  朱松呢,则是作为军中的监察钦差,随军而行。

  依着朱棣的意思,朱松是有资格对行军路线以及作战方式方法提出建议,甚至是强行令大军停止一切行动。

  可以说,朱松的权利甚至凌驾在朱能这个讨韩大将军之上。

  大朝会之后,整个大明都运作了起来,先是从火器营中调出了五千名能够精确操控各种火器的火器营兵卒。

  随后,各种能够运货的大型福船奔赴江南之地的官家粮仓,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没有粮草的话,那士兵们岂不是会被饿死?

  又在南京城中准备了大概七八日的时间,大军终于开始动了。

  南京城距离登州不过八百里,如果他们只是一路沿着官道走陆路的话,怕是也会用掉不短的时间。

  可若是走水路呢,只需要沿淮河逆流而上,等到出了海口就可以直接换乘海船,顺着大海就可以直达登州。

  此番乃是大军出行,五万大军想要乘船去登州,却是要很多的福船,足足走了三日的时间,登州城才算是在望。

  登州,它的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去往新罗、拜祭、高句丽甚至是倭国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所以登州城便被建造成了一个港口城市,不仅城池建造地极其坚固,就连占地面积都不比任何一个州府差。

  临近登州港口了,各种船只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这些船只以海船居多,不过它们大多都停在港口边上,往往都是派出一艘艘的小船进港口去做各种事情。

  朱松他们的船队可不管那些,直接派出了几艘由小型福船改造成的巡逻船开路,庞大的船队就如同一道洪流,径直向港口穿行了过去。

  毕竟大明朝要对朝鲜动兵的消息早早地就传到了登州官场,登州城的百官已经等候在港口了。

  有巡逻船开路,朱松的庞大船队自然是顺利进入了港口之中。

  港口里面很是繁忙,来往的船只穿梭不息,进港以及出港都设有专门的通道,是以整个港口尽管繁忙,但却井然有序。

  “哎,我说,那支船队是什么?”

  “你看船上的人,不都是穿着铠甲吗?难不成是咱们大明哪一卫的兵卒?”

  “可,可是这也太多了吧?光这些大型福船上的人,怕就得有四五万人”

  瞧见这支庞大的船队进入登州港口,港口上甭管是各船的主人,还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百姓们,全都愣住了。

  就在百姓们疑惑不已的时候,港口通往登州城中的大门处,走来两百来名,身着铠甲,腰胯长刀,龙行虎步的兵士们。

  而在这些兵士们正中,则是一溜三十来名或是身着官袍的文官,或是身着铠甲的武将们。

  看他们身上的威势,明显是朝廷的大官。

  “纪大人,咱们是不是来得早了?”被兵士们围在正中的,一名身形高大,看起来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有些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冯大人,不是本官说你,你还是收起你那副慵懒的态度,毕竟这次来的可都是朝廷大员。”

  被称呼为纪大人的,是个四十岁上下,长得粗眉大眼,面容清秀的中年儒士,“你堂堂的登州府天策卫指挥使,竟然如此惫懒,那些大人定会上禀朝廷,好好地参你一本!”

  冯大人懒散地耸了耸肩膀,道:“参就参吧,整日里呆在登州府处理着杂七杂八的事情,哪里有在战场上拼杀来地畅快?万岁最好将我给一撸到底,我也好去外头走走、转转!”

  “你呀,怎么说你都不听不进去!”纪大人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有港口的兵卒冲了过来,向他们禀报道:“大人,王爷的船进港了!”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接风

  “来了,那就快去,可莫要耽搁了!”纪大人愣了一下,赶紧催促兵士们往港口最前头去迎接。

  “哎,到咱们登州不过是路过,有什么可迎接的!”冯大人摇了摇头,一步三摇地走上前去。

  那些文武大臣们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两位的态度,并没有感到意外。

  一行人直奔港口最前头,在他们尚距离二十来丈的时候,忽然从港口的方向传来了一阵阵整齐的脚步,以及盔甲撞击的声音。

  随后便是冲锋舟破浪而来,不下三十艘,每条足以容纳二十人的冲锋舟破开了浪头,极冲上前。

  每一条冲锋舟上都有一队二十名身着怪异服装的兵士,他们腰胯长刀,背后背着一柄造型怪异的武器,一个个神色冷峻,充满了肃杀。

  港口岸边上,所有的百姓们都傻呆呆地瞧着眼目前这些一脸肃杀,冷地像会活动的雕塑一般的兵卒们。

  紧接着,围观的人群直接就炸开了。

  “这些都是什么人?”?

  “是啊,这什么情况?看他们从哪支船队上下来的,难不成是朝廷的人?”

  “八成是吧,没看外头来了那么多的大人吗?”

  似这样的谈论,这群前来迎接朱松他们的登州府官员们,可没心思去听,眼下韩王殿下的船只已经临近海港,可万万不能怠慢了。

  从冲锋舟上来到了港口,将港口正中开辟出来一条安全的通道。

  朱松领着朱能他们走上了通道。

  “下官登州府尹纪昌,见过韩王殿下!”眼瞅着朱松领着一大群文武官员们上了港口,纪大人赶紧上前行礼。

  “下官登州府天策卫指挥使冯子和”其他的文武官员们也是有样学样,报上自己的名字和官职,一股脑地躬身。

  纪昌、冯子和,登州府文官以及武将的最高长官!

  朱松咧嘴一笑,上前几步,亲手将站在头前的两人扶了起来,道:“纪大人、冯大人,你们两位客气了,我们不过是路过登州,等到过几日大军休整完毕,全部换乘战船之后便会离开登州,咱们登州之前如何,现在还如何!”

  “王爷说笑了,王爷与诸位大人为我大明征战,既然登州作为此番征战朝鲜的初始地,那下官必定让诸位大人无后顾之忧!”

  纪昌一脸正色地说道:“若非下官乃登州父母官,甘愿做您帐下兵卒,为我大明朝征战朝鲜,为我大明建立功勋!”

  “哈哈哈,纪大人虽是文人,但是这一生的热血却与我等武将并无二至,本将极为佩服!”

  跟在朱松身后的朱能抚掌,哈哈大笑了起来。

  纪昌并不认识朱能,所以只能疑惑地看向了朱能,道:“敢问这位将军”

  “哦,你瞧本王!”朱松一排脑袋,道:“来来来,几位大人,本王来为你们介绍,这位是此番征战朝鲜的讨韩大将军朱能,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佥事”

  这群能够数得上号的大明武将、文官,全都被朱松介绍给了纪昌以及冯子和他们。

  “原来是朱将军,朱将军谬赞了!”纪昌这才知道,感情面前这位就是前军都督府的左督都。

  “纪大人客气,若是咋们大明的文武官员都如同纪大人这般,咱们大明岂有不兴盛之理?”

  朱松拍了拍纪昌地肩膀,道:“还有这位冯大人,我曾听纪纲纪大人说过,冯达人是燕山右卫的老人了,当初四皇兄在封赏功臣的时候,还想要把你调进锦衣卫,但是以你的功劳,若是进入锦衣卫的话,唯有指挥使方能与你匹配!”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一边拉着两人向着港口之外行去,一边说道:

  “在四皇兄权衡了很久之后,便要将你安置在府军后卫,可是当时在登州府附近的海域出现了海匪,冯大人你毛遂自荐要去解决这些海匪,于是四皇兄便派你做了天策卫在登州的指挥使。没想到这一做就做了两年。”

  听到朱松在说自己的事情,一直表现得很是慵懒的冯子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抓了抓脑袋,冯子和道:

  “没想到王爷还从纪大人那里听过下官当年之事啊,当年下官尚是年轻气盛,一冲动就向万岁爷请战了。”

  妈蛋,还年轻气盛,朱松心里头一突,这家伙还真是会自谦啊!

  似乎是觉得冯子和在朱松面前说年轻气盛有些过了,纪昌咧咧嘴,道:“王爷,下官已经在城中准备了接风宴,请几位大人能够赏脸!当然了,下官可不是那些有钱的商贾,城中的大酒楼下官可请不起啊!哈哈哈”

  说到最后的时候,纪昌自己倒是哈哈笑了起来。

  “纪大人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只是此次前来登州可不仅仅只有我们几人,还有五万的兵将,本王还要安排这些兵将们,所以”

  初到登州,若是扶了登州一众官员的面子自然是不好的,不过这些兵卒们还需要他来安排一下。

  “王爷请放心!”冯子和连道:“下官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空的军营,并且安排好人接洽,还请王爷莫要推辞才是!”

  军营是冯子和在朱棣将装有火炮的战船调往登州来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起来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