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23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殿下(小姐)!”

  两个小侍女呼唤着各自的主人,听到对方开口,彼此之间还相互瞪视了一眼。

  还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莹香,何事?”朱松先徐妙锦一步,问道。

  “殿下,之前来咱们王府宣读赐婚旨意的田公公又来了,而且还带着一堆的侍卫!”莹香很紧张地说道:“看那些侍卫的样子,好像是宫里的禁卫!”

  “田金忠又来了?”朱松楞了一一下,自语道:“说曹操,曹操到!”

  “走吧,银子来了,跟本王一起出去迎接圣旨吧!”朱松摆摆手,也不管徐妙锦愿不愿意,一把拉起她的小手就往前院冲去。

  王府前院‘千回殿’,田尽忠正坐在大殿中陪着刘长生品茶。

  “田公公,近来你可是时常跑我们韩王府啊!”刘长生道:“看来是万岁又有旨意下来了!”

  “都是给官家办事,官家交代下来的事情,咱们这做奴才的,只有尽心尽力去办不是?”

  田尽忠没有正面回答刘长生,而是笑着说道:“前两日韩王殿下刚刚大婚,陛下听说韩王殿下为了感谢诸公前来参加婚宴,想要办一个诗会,这不,让老奴给韩王殿下送银子来了!”

  “哦?”刘长生一愣,道:“诗,诗会?”

  因为这件事情,朱松和朱橚商谈完之后,朱橚就夤夜入宫觐见朱允文禀报此事。

  朱松这边都还没来得及和府上的两位长史说呢,所以此刻刘长生不知道也算正常。

  “哦,看刘大人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啊!”

  田尽忠这一辈子都在察言观色,刘长生脸上的表情究竟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自然分辨得出来。

  “哈哈哈田公公,少见,少见呐!”

  就在这个档口,一道大笑声传进了大殿,就见朱松领着韩王妃,满面春粉红地迈步走了进来。

  “老奴拜见韩王殿下,王妃!”

  见到正主来了,田尽忠立马恭身行礼,倒不是说他不懂跪拜礼数,今日他代表的乃是朱允文,他是天使,容不得他向别人跪拜。

  “田公公免礼吧!”朱松对田尽忠摆摆手,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若是本王没有猜错的话,田公公今日是来给本王送银子的吧?”

  “殿下慧眼!”田尽忠掏出了圣旨,这回也没有当殿宣读,而是说道:“万岁爷说韩王殿下举行诗会之举,实乃为国为民,断不能让如此贤臣寒心。故此,特派老奴送来白银五万两,作为此番举办诗会的备用资金!”

  啪啪!

  说到这里,田尽忠拍了拍手掌。

  有二十来个皇宫禁卫,抬着八口大箱子从大殿之外走了进来。

  “殿下,这里是五万两白银,您点点?”田尽忠指着八口大箱子,说道。

  “不必,既然是万岁钦赐的银子,应该错不了!”朱松摆手,道:“官家还有何吩咐?”

  田尽忠看了看左右,上前几步凑到朱松跟前,低声道:“万岁爷说,这次殿下做得很好,他会记住殿下的好处的!”

  朱松笑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很是夸张,那小人得志的嘴脸,看着就想让人狠狠地踹上几脚。

  偏偏田尽忠并没有感到意外,仿佛朱松就应该露出这样的表情一样。

  奉上几十两银子送走了田尽忠,朱松脸上小人得志的表情,陡然恢复了正常,就好像之前的不是他一样。

  翌日,就有消息开始传向了应天府,以及整个长江南岸仍旧归于朝廷治下的土地:

  韩王殿下为了感谢参与他婚宴地王公大臣以及士子名流,将于十日之后举办一个为期三日的诗会。

  这个诗会,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曾经参与韩王婚宴地那些人,几乎囊括了大明朝王化之下的所有王公大臣、士子名缓,只要你自负才学,都可以前来参加。

  单单这么一个条件,几乎在顷刻间就点爆了那些出身寒门,但是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菁菁学子们。

  因为这是他们出名的机会,也是结实达官贵人,以及志同道合朋友们的好地方,更有甚者,若是在诗会上找到一个美艳娇妻或者如意郎君的话,那岂不是人生完满?

  韩王府中院,长庆殿。

  朱松与一妃一妾坐于殿中,莹香还有香香在端茶倒水、递送点心瓜果,朱瞻基和朱徽煣倒是一个劲儿地低头猛吃。

  空荡的大殿中,只是不断响起两个小家伙噗噜噗噜,咔吱咔吱吃东西的声音。

  朱松夫妻三人沉默了好久,最终还是徐妙锦朱唇轻启,道:“殿下,这诗会既然没有条件,那是不是说,那边的士子名流们,也可以渡江过来参加诗会?”

  尽管心中还是不理解朱松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费力不讨好地召开诗会,但是召开诗会的地点在韩王府,有许多事情需要她来操持,这就不得不让她问个明白了。

  “那本王就管不到了!”朱松无所谓地耸耸肩,道:“若是燕王肯放人渡江的话,本王这边自然是来者不拒,可若是诗会结束,那些北面的人被官家给扣了,那就与本王无关了!”

  “难不成他还与皇上达成了什么协议?”看朱松一脸轻松的样子,徐妙锦更糊涂了。

  不过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徐妙锦一脸戏谑地看着朱松,道:

  “殿下,我听说你自幼便性情顽劣,鲜少读书,就连四书五经都是十窍通了九窍,若是到时候有士子要你做诗的话,殿下要如何应付?”

  “诗会,就一定要做诗吗?”朱松不以为意地说道。

  “当然!”

  徐妙锦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殿下可是我大明的亲王,甭管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大明朝廷!若是诗会召开期间,有人提出想要见识见识殿下的才华,殿下若是展示的话,便是彰显我皇家底蕴,殿下若是拒绝的话,那就是看不起天下的士子!所以说,这作诗,殿下是逃不掉的!”

  朱松这回算是听明白了,感情这诗会就是个坑啊,做出来也就罢了,若是做不出来的话,不学无术、沽名钓誉的坏名声都是轻的,怕是到时候连朝廷的声誉都得受损。

  因为这次毕竟是以朝廷和他韩王的双重名义召开的诗会,到时候这顶黑锅是不背也得背,朱允文简直是太他娘地坏了!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他,作为难得地穿越人才,这个黑锅想让朱松背起来,根本就不可能!

  小时候的唐诗三百首,中学时期的明清诗词能够流传数百年的也不在少数再加上朱松前世没任务的时候,最喜欢看一个宣扬华夏传统文化的节目,叫啥中.华好诗词的,区区诗会根本就难不住他。

  “就那些凡夫俗子,还想要本王做诗?”朱松一脸不屑地说道:“先赢过我们家小宣还有徽煣再说吧!”

  ;

  ------------

第三十五章 纪佥事

  “松叔父,怎么啦?”

  正低着脑袋狂吃的朱徽煣,听到朱松在叫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抬头看了朱松一眼,嘴角还挂着两颗黑色的西瓜子。

  朱松拿起桌上的锦帕,为朱徽煣擦了擦嘴,道:“徽煣,想不想让那些比你大不少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来陪你一起玩?”

  “大哥哥,大姐姐们?”朱徽煣歪着小脑袋瓜瞅着朱松,突然拍着手道:“好啊,好啊!平日里在府上,那些下人仆从们都不敢和我玩,大哥也经常嫌弃我,能有人陪我玩最好了!”

  “好!”朱松笑了笑,对在一旁看着他的朱瞻基说道:“小宣,到时候你可得护着徽煣啊!”

  朱瞻基没有说话,只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殿下!”

  见朱松只是和两个小家伙说话,也不搭理她,徐妙锦心中竟然莫名地有些生气。

  不过这种心理来的快去得也快,重新平静下来的徐妙锦看着朱松,冷冷地说道:

  “眼下可不是胡闹的时候,殿下若是有意逃避的话,便是决定丢掉皇家的颜面?”

  “这可不是你说了算!”

  朱松最看不得徐妙锦这故作平淡的样子,“诗会本王定然会作诗,否则天下的士子们就会看轻我皇族,对我皇族失去信心!至于什么时候作诗,就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

  “殿下这怕是又在说大话吧?”对于朱松的话,徐妙锦嗤之以鼻,“那些士子多是清流,除了他们各自的夫子,就连面对朝廷的上官都表现得颇为清高,以殿下的能力”

  “本王的能力怎么了?”朱松鼻子都气歪了,“本王乃是洪武爷亲子,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七岁作诗,八岁出口成章,九岁”

  “你好生无耻!”徐妙锦一肚子的话,被朱松的一阵自吹自擂给憋在了嘴里,气得俏脸通红。

  “噗嗤!”

  就在这时候,一直静坐不语的徐婉君突然笑了起来。

  “婉君,为何发笑?”朱松和徐妙锦扭头看着徐婉君,绕有趣味地问道。

  徐婉君面对最亲近人的时候,倒是可以做到肆无忌惮,但是面对朱松,还是充满了羞涩:

  “婉君只是看殿下与姐姐斗嘴,感觉颇为有趣!”

  被徐婉君这么一说,徐妙锦猛然反应了过来,方才自己的表现,似乎颠覆了自己往日里的形象,变得有些泼辣!

  “都怪这个浑淡!”想到这里,徐妙锦秀目圆睁,狠狠地瞪了朱松一眼。

  “婉君,你又淘气了!”朱松没在乎徐妙锦的含怒一瞪,只是笑看着徐婉君,道:“婉君,尽管你住没在南京,但是本王听说你素有‘锦州才女’之称,这次诗会,你一定会扬名应天府的!”

  徐婉君俏脸通红,娇羞地螓首都快垂到胸前了。

  “好了,好了!”朱松摆摆手,道:“不过是个诗会罢了,还能翻了天去?到时候让你们好好看看本王的本事!”

  五日之后,在南京城外的秦淮河岸,一条普通的客船在缓缓前行。

  船头,一名看起来大概三十多岁的青年负手而立,看身上的衣着,青衣束冠,腰间配有玉佩,竟然还是位士子。

  “大人,再有五里就进南京了!”

  这个时候,一个仆从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恭身向那青年禀报。

  “纪昌,入城之后记得叫我公子!”青年淡淡地瞥了中年仆从一眼,道:“去叫船上的其他人准备一下,等近城之时,咱们分批入城,去韩王府!”

  “是,公子!”中年仆从应了一声,转身向船舱内走了过去。

  此刻,船舱里面大概还有二十来人,这些人中有一半俱是士子装扮,另外十人则是仆从或者伴读。

  中间仆从看着客舱中的众人,道:“诸公,再有五里就将进入南京,纪佥事让我来通知诸位一声,待近得城门处时,咱们分批次入城,入城之后不必去暗桩,直接去韩王府!”

  “尊令!”

  舱中众人对中年仆从拱手应承。

  客船顺水而上,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应天府。

  看看时间,不过才刚到午时,按朱松前世的时间算,就是下午一点左右。

  按照之前吩咐好的,那站在船头的青年联通另外一名白衣士子,以及两名仆从率先入了南京城。

  “大纪兄,我们这是去往何处?”白衣士子看起来年纪要小一些,长得眉清目秀的。

  “去酒肆看看!”青衣士子的气质有些冷肃,给人的感觉这人很不好接触。

  在城中七拐八拐地绕了很久,一行人最终来到了皇城根脚下某条小胡同最里面的酒肆。

  酒肆后院的一处密室中,那破旧的木门依旧在吱吖吱吖地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