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234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将,当初老朽之所以同意你的悖逆之举,一者是与我们的利益相符,这二者嘛,便是我们相信你能够让我们朝鲜脱离从属国的命运,恢复自由!”

  在座的众人中有那么几个人默默点头,他们也期待自己的祖国能够独立成国,而不是靠别国皇帝赐予。

  “当然了,脱离大明,独立成国,这个条件是必须要做到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承宪那张老脸忽然变得狰狞了几分:

  “可是并不是眼下!这件事情需要徐徐图之,而并非是一蹴而就。眼下我们应该全力避免与大明朝堂有任何的牵扯!大将,韩大将,就是因为你,为了泄在大明所遭受到的耻辱,竟然让水军去挑衅大明,你自己找死,你自己找死为何又要连累上我们?”

  “连累?”

  韩东道之前在朝鲜国内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儿,被人这么呵斥,他脸上自然是挂不住了:

  “宋老哥,老夫敬你是三朝老臣,还叫你一声老哥!当初老夫提出圈禁李芳远的时候,你有斩钉截铁地拒绝吗?当我提出给你们家族利益的时候,你不是听得双眼放光,比谁答应地都要快吗?”

  “大将,宋老哥,眼下咱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度过这一次的难关,而不是争吵!”

  李东旭看了看两人,继续说道:

  “眼下考虑谁对谁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还是想想要如何才能够度过这一次的难关吧!”

  李东旭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在场的十来名大明官员的全都沉默了下来,谁都拿不出个办法来。

  去和大名军队或者保王派谈谈?

  开什么玩笑,就算他们同意,这位奕剑大师韩大将会同意吗?

  汉城四里之外已经建起了一座硕大无比的军营,在军营最中间的一座大帐中。

  朱能拧着眉头与一众大明讨韩大军的高层以及保王派高层们,商议如何以最稳妥,兵力消耗最少的情况下,攻进汉城之中。8

  /br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讨巧

  “大将军,依着我们的意思,咱们就直接用火炮轰开大门冲进去不就得了?”

  朱孟灿在之前的瑜山城争夺战中,这小家伙阴险的鬼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可是当这货跟着朱能打仗的时候,却是根本就懒得动脑子,说出的话都没有什么营养。

  “你说得倒是轻巧?”朱松没好气地瞪了朱孟灿一眼,恶狠狠地说道:

  “汉城当初在建城的时候,可是模仿咱们的金陵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你想南京城有多少个门,那些个门又有几个容易闯的?”

  其实朱松这话根本就是屁话,以朱松他们这次带来的火器,想要轰掉一个大门也就是二十发炮弹了事。

  在海上见识过火炮威力的张辅,原本正在暗地里腹诽朱松的呵斥,忽然瞥见朱松在向其使眼色,想了想便说道:

  “孟灿老弟,火炮本就是消耗品,咱们带来的炮弹也不多,若是现在使用的话让韩东道以后有了防备,咱们还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此番清君侧的胜利?”

  “文弼这话说得不错!”

  朱能也很赞同张辅的话,这一次的讨逆之战,讨逆大军虽说带了不少的火器弹药,可是在这一路上冲杀过来的时候也用了不少。

  如果将这些炮弹都用在汉城的话,怕是在以后的讨逆之战中,大明兵士们就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了。

  毕竟是战争就会有伤亡,开始的时候遇到奕剑道的徒子徒孙们,朱能一向主张让朝鲜保王派大军上,后来当保王派大军支撑不住的时候,大明军队才会上。

  当明军第一次动用火炮,看到火炮所造成的恐怖威力的时候,这些保王派大军的大官们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跑去质问大明军队,为何在攻击奕剑道信徒的时候不动用这种强力的火器,为何要眼睁睁地瞧着他们朝鲜的兵卒身死?

  朱能没有出面解释,而是由朱松见了这些保王派的官员,他给出的解释很无耻,但是很有道理:

  我们大明名义上帮你们清君侧,站在你们保王派这边,已经算是帮你们了,凭什么我们大明的兵将们要在你们朝鲜王国的土地上,为你们朝鲜人打生打死?

  再说了,这等火器在我们大明朝也是极其珍贵的武器,除非我们自己想要用,否则的话,哪怕发一炮你们朝鲜都得花钱来买!

  朱松这话说得是无耻了点,但也是话糙理不糙,你们朝鲜人的死活,跟我们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吗?

  “那文弼兄,你说怎么办?”既然此次讨韩大军的最高统领朱能不同意,朱孟灿就翻起眼皮瞪了张辅一眼。 ,提供免费

  张辅沉默了好一会,忽然扭头对朱松说道:“王爷,末将听闻火器营其实不光是研制火器,还设计并且制造了很多的精巧之物,不知道在那些精巧之物中,可有长于破城之物?”

  当初在火器营建成之后,朱松并没有让各连部放弃原有的事业,而是本着好玩的念头,将脑子中记载的一些武器或者精巧之物的图纸全都画了出来。

  之后朱松就把图纸丢给了火气营,自己就悠哉悠哉地撤了。

  所以,朱松听了张辅的话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道:“什么意思?那些个东西精巧是精巧,不过大都精于刺探情报以及暗杀,所以要攻破汉城的话,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吧?”

  “王爷,咱们之所以想要换个思路,不就是为了花最小的力气取得最大的胜利吗?”张辅道:“就像之前我们在瑜山城外所做的那些事儿!”

  张辅口中地‘那些事儿’,自然就是他们在瑜山城外烧人家粮草,刺杀人家高官之事了。

  “行,还真是‘青青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你们两个小子年纪不大,倒是无耻得很呐!”

  朱松摇了摇头,对站在自己身后的黄三道:“黄三,你去把火器营的张国梁叫来,别忘了让他把那些个‘宝贝’都拿来。”

  作为锦衣卫镇抚使张国栋的亲弟弟,张国梁原本是在锦衣卫中挂了个百户的职位,后来朱松听说这小子颇为精通暗器等左道,便把他调进了火器营,同时升任副千户。

  此次大明成立讨韩大军进军朝鲜王国,在朱松前往火器营中选取一些火器的时候,就把张国梁给编进了讨韩大军,并且理由很有解释性:

  调这么一队火器营的人,一者可以教兵士们使用火器,二者就是当火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他们在可以很快地解决。

  黄三恭顺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向着位于大帐旁边的一座小帐跑了过去。

  过了没几个呼吸的时间,张国梁就带着几个搬着箱子的兵卒来到了大帐之中。

  “末将火器营副千户张国栋,见过大将军,见过王爷,见过诸位大人!”

  这一帐子的大人们,张国梁只见过朱能、朱松以及曾经被他调.教过的朱孟灿等四个小家伙。

  “哦,国梁啊,快快免礼!”朱松上前扶起了张国梁,道:“国梁,本王记得此番出征之前,你曾从火器营中带了一些精巧之物,不知道都是些什么?”

  张国梁闻言愣了一下,他不明白朱松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挠着后脑,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禀道:

  “王爷,那都是一些讨巧的玩意儿,平日里若是与敌争斗,下个暗手,或者溜门撬锁、攀墙越瓦倒是可以,若用于攻城拔寨的话,就有些小才大用了”

  “你等会!”

  听得张国梁的话,别说朱松和张辅了,就连朱能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连连摆手止住了张国梁,道:

  “国梁,你方才说,那些东西里头有攀墙越瓦之物?十丈高的城墙可攀得上去?”

  张国梁想了想,道:“大将军,若是七八丈高的光滑墙面,我等倒是经常试验,十丈来高还真没试过。”

  “哦,这样啊。”听到张国梁的话,朱能和张辅的脸上出现了失望的神色。

  朱松却并没有朱能他们那么悲观,而是说道:“国梁,你只是说没试过,可有信心尝试尝试?”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潜入(二合一章节)

  (ps:今日依旧是二合一的章节,希望好朋友们注意增减衣服,不能为了美就少穿衣服,山山已经尝到苦果了~)

  “蒙王爷瞧得起,末将愿意前往一试!”张国梁倒是有信心,整个人瞧起来精神抖擞。 ,提供免费

  “好,有信心是好的,不过我能不能看看你那能够攀墙越瓦的工具?”

  对于张国梁的自信,张辅倒是挺欣赏的,但是对于令张辅如此有信心的‘精巧工具’,他还是充满了好奇。

  “大人请稍待。”张国梁点点头,随后吩咐跟随自己进来的手下兵卒,把最后面的那个箱子打开。

  大帐中的一众人全都探头看了过去,发现那箱子是四四方方的正方体,长宽高都是一尺,里头装满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

  从箱子里头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从里面取出来一条带着坚硬钩爪的长长钢索,还以一张弓弩:

  “若论攀墙爬山,这勾爪应该是最为常见的工具。只是咱们这条钩爪不同于寻常的麻绳和铁爪,这钩爪是火器营锻造火器管筒的精钢,不仅不易变形而且爪间堪比利刃。”

  朱有爝、朱孟灿他们凑了上去,使劲捏了捏那冰凉无比的钩爪。

  朱孟灿感受着手中钩爪的锋利爪尖,突然道:“我想起来了,在我十一岁的时候,曾经与父王在封地之中抓了一个纵横两江的飞天大盗,那家伙就擅使一种暗器。”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孟灿仔细想了想,继续说道:“我记得那暗器叫做飞鹰百炼索。其器如鹰爪,共四趾,前三后一。前三趾俱为三节,后趾为两节。每节相连处装有机关,使各节均能伸缩活动。”

  张国梁点点头,道:“不过仅仅只是这钩爪和钢索的话,还不足以攀上六七丈高的地界儿。除非是化劲的武者,否则的话,常人的力量即便用尽了,也不可能笔直地向上抛出五六丈的高度。”

  “这倒是!”朱松摸了摸钩爪和后头的钢索,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过化劲的武道大宗师可不是阿猫阿狗,随随便便就能够发现几个,你总不能让我们几个去给你打下手吧?”

  “这自然不可能,王爷真是说笑了。”张国梁连连摇头,道:“钩爪虽然好用,但是没有足够强力推动、牵引的话,是抛不上五六丈的。为了配合钩爪的使用,火器营还制造出了一种强弩,只要用那只弩将这勾爪射到城墙之上,想要攀上十丈高的地界儿应该不难!”

  “对!”朱孟灿拍了拍手,道:“不过是普通的攀墙,但凡有点勇力的兵卒,应该都能够沿着钢索攀爬上去。”

  “士弘,让国梁他们去试试吧。”朱松想了想,道:“你若是不放心的话,本王会安排黄三跟着他们的。”

  “国梁,若是让你们入城去的话,你们可能完成任务?”朱能认真地看着张国梁,说道。

  “若是大将信任末将,末将愿往!”

  跟着大军一路来到朝鲜,张国梁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好!”朱能一拍手掌,道:“这汉城的城墙高有十丈,本将命你现在去到军中挑选一百名精兵悍将,在今夜子时潜入汉城之内,为我大军打开城门,迎我等入城!”

  “是,大将!”

  张国梁猛地站直了腰杆,向在场的众人行了一礼,转身而去。

  入夜,子时。

  汉城那高耸无比的城墙之下,一百名大明的精锐兵卒,在黄三和张国梁的率领下,借着月夜悄悄摸到了汉城城墙之上巡守最薄弱的地方。

  只是相比起大明朝的兵卒,这一百人全都穿着朝鲜兵卒的铠甲,单从外面看去,与城墙上的那些朝鲜兵卒并无二致。

  看来为了能够潜入汉城,张国梁他们还真是做足了功课。

  “三爷,这里如何?”对张国梁而言,黄三那化劲中期的身手足以让人仰望,张国梁不过半只脚踏进暗劲,自然不敢怠慢了他。

  “国梁,不必如此客套,直接称呼我三哥便是。”黄三摆摆手,道:“这次王爷让我跟着你们,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黄三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城墙,紧了紧手中的强弩,对身后的一群兵士们说道:“好,那咱们就选这里,先注意观察一下。”

  随着黄三的一声令下,这一队大明的兵卒就猫儿在了这里,昂着脑袋看着城头上朝鲜兵士们巡逻。

  时间慢慢流逝,城头上的朝鲜兵士们开始巡逻,这城墙之上每隔十丈的距离就会有一个岗哨,岗哨上站了五名兵卒。

  再一个,城头之上还有巡逻队,巡逻队共有五支,每支有三十人,除了巡逻队连续不间断地巡逻城墙之外,每隔一刻钟的时间,城头上站岗的兵卒还会进行换岗。

  可以说,每一段的城头只有半刻钟的时间见不到巡逻队,张国梁他们要想在不被朝鲜兵卒发现的情况下上得城墙,只能抓住这半刻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