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35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你先等会吧!”朱松摆摆手,道:“君子六艺合共六项,如何评定你我的输赢?难不成只凭你我双方的各执己见吗?”

  “这一点请殿下放心,为了今日的六艺之比,下官特意将翰林院侍讲以上的官员全都请来了。”

  朱松话音方落,方孝孺就站了起来说道。

  方孝孺毕竟是翰林院的学士,掌管着整个翰林院,不过是邀请几位同僚出来当评判,这个面子他还是有的。

  “下官见过韩王殿下!”十来个身着官袍的人站了起来。

  “今日却是要麻烦诸位大人了!”朱松彬彬有礼地对翰林院的几位当官的行了一礼,道:“那么,开始吧!”

  “好,既然此事已定,那便让这园中的列位做个见证,君子六艺若是胜四艺者,便为胜者!尔等可有异议?”

  众人中,以方孝孺的地位以及名望最高,故此方孝孺站了出来,对众人问道。

  “无异议!”

  朱松以及妍华等人等人同时摇头。

  方孝孺与翰林院的一众大人们商量了半晌,慢悠悠地说道:

  “周礼保氏中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咱们所幸便按照'通五经贯六艺'的顺序来吧!”

  “第一比,礼艺!”方孝孺道。

  妈蛋,礼艺!

  方孝孺话音刚落,朱松就淡疼地说不出话来。

  六艺虽说是六艺,可也分为小艺与大艺,大艺指的是礼、乐、射、御,小艺便是书、数。

  若说乐、射、御、数的还好说,但是礼和书,真心是难为死朱松了。

  所谓礼,说得是礼节,类似后世的德育教育,分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也。

  朱松上辈子根本就没咋上过学,要跟他说说保镖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什么德育教育,打死他都不会。

  再说说书,书其实说得是书法,比如:书写,识字,作文什么的,细分的话又分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朱松也就能够辨认繁体字,让他写的话??咱爷们还是甭丢人了!

  “不行,得想个法子躲过这两艺!”朱松脑子开始高速运转了起来,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殿下,您对第一艺比礼艺,有何异议吗?”见朱松久久不说话,方孝孺不由得追问道。

  “啊?”

  朱松故作惊醒,道:“本王方才是在想,你们既然敢过来和本王比试六艺,想必已经知道本王前日所做石头记了!”

  说到这里,朱松故意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道:

  “这样吧,本王也不占你们的便宜,六艺之中的'礼艺'与'书艺',本王自动放弃,这样你们就先胜了两局,若是你们能够在其他四艺中胜过本王任意两艺,就算你们赢,你们看如何?”

  “殿下可是瞧不起我等?”朱松一句话,把除妍华之外的其余五人的怒火给点燃了。

  “没有瞧不起,只是本王不想占你们的便宜!”朱松撇撇嘴,道:“方大人,你以为如何?”

  方孝孺巴不得朱松输呢,现在这自大张狂的韩王,两艺自动认输,还不赶紧定下来?

  “殿下大义,竟然愿意放弃两艺的比试!”方孝孺笑了,笑得很开心:“既如此,那就从后面的'乐艺'开始比试吧!”

  ;

  ------------

第五十三章 这不是昆曲吗?

  第一比‘乐艺’!

  所谓‘乐艺’,指地就是音乐,它包含六乐,分别为: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说是六乐,可在当下的大明,却是很少用到这些,毕竟那些古乐,普通百姓们甚至都接触不到,所以即便是比试,也不过是单纯的乐、曲比试罢了。

  “那么咱们谁先来?”朱松抬头看着面前的六人,道:“算了,比试六艺反正是你们提出来的,就由你们先开始好了!”

  “既然殿下如此盛情,我等就却之不恭了!”

  为首的王语文傲然地点点头,道:“昨日殿下一曲葬花吟、一曲枉凝眉足以惊世!然在下以为,这天下间的乐曲,最多不过情.爱之说,是以我等六人商议,由黄灵儿小姐为殿下献上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华夏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对于妍华等人选择梁祝,朱松并没有感到意外,反倒是一副饶有趣味的样子。

  毕竟他来大明这么长时间了,朱松还没见过谁以任何曲、艺的形式表演过梁祝,或者孟姜女以及牛郎织女。

  今日有这样的好机会,朱松又岂会放过?

  黄灵儿盈盈站了出来,对朱松说道:“殿下,此曲由小女子来演奏,只是这梁祝乐曲所用乐器太过驳杂,小女子会有几名乐师辅助,您看”

  “无妨!”朱松摆摆手,道:“有多少人尽管让他们上来就是了,既然是比试,本王又岂会去在意这些细节?”

  “谢殿下!”黄灵儿向朱松行了一礼,转过身子抱起了一把似是三弦一般的乐器,素手轻轻一拨弄,

  棱棱!

  三弦声起,紧接着就见人工湖上漂来了一条彩色的小船,没过盏茶的时间,小船上就接连响起了鼓、板、笛、笙、三弦、琵琶等古乐器的声音。

  “这时候的乐曲都这么混合了吗?”朱松心里头纳闷,“可是这器乐听起来怎么像是在唱戏啊!”

  就在朱松心里头不断嘀咕的时候,黄灵儿朱唇轻启,软糯的声音自其喉间而出:“如愿,喜胜飞仙。作雄装游学,古今谁见蛱蝶穿林,隐低高现。含烟,暧暧远人村”

  噗!

  原本静下心来打算听曲儿的朱松,一口冰镇果酒直接喷了出来。

  “坑啊,这特么不是昆剧吗?”朱松瞪大了眼睛,暗道:“谁说大明朝的时候没有戏曲的,老子和他拼了!”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是华.夏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华.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其实朱松是孤陋寡闻了,昆曲早在元朝末期的时候就出现了,它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其流布区域,开始还只是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看到朱松此刻的样子,紧挨着徐妙锦坐下来的迷情丫头,大眼睛忽然亮了起来,直接就站了起来。

  “迷情,你做什么?”徐妙锦有些奇怪地问道。

  “啊没事,我只是坐得累了,起来走动走动!”迷情忽闪着大眼睛,有些紧张地对徐妙锦说道。

  “诗会这才开始多长时间,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就坐累了,骗鬼呢!”徐妙锦丢给迷情一记卫生眼,本能地感觉到不对劲儿。

  “嘻嘻,我去那边了,妙姐姐!”迷情趁着徐妙锦愣神的档口,脚下轻滑,直接走向了朱松那边。

  “嗯?”徐妙锦瞥见了朱松的表情,顿时明白了迷情的打算,不由得气道:“这死丫头,还真是真是不要面皮啊!”

  这边朱松正愣神呢,突然一块粉色的丝帕出现在他面前。

  朱松扭头一看,见迷情正伸着小手,巧笑嫣然地看着朱松。

  “殿下,擦擦吧!”迷情说道。

  “啊?”朱松抬头一看,愣愣地伸手接了过来,道:“哦,谢谢!”

  毫不避讳地接过迷情手中的丝帕,擦了擦下巴上沾着的冰镇果酒,朱松低头看了看已经沾上酒水的丝帕,皱眉道:“迷情姑娘,谢谢你的丝帕,不过,这个不能用了”

  “没关系的!”迷情脸色一红,伸手就要去抓朱松手中的丝帕。

  谁知道这个时候横向冲出来一只白嫩的素手,一把就将丝帕抢了过去。

  两人抬起头来一看,发现竟然是徐妙锦。

  只见此刻的徐妙锦,俏脸上稍带愠怒之色;“殿下,像这种丝帕,一看就是女子的随身用品,这种东西迷情丫头多了,就扔了吧!”

  徐妙锦也真够可以的,说到后面的时候‘丫头’两个字时着重提高了音调,就好像迷情真得有多小一样,可实际上这丫头也有十七岁了,在当下这个社会形态,十七岁不成亲也是大龄剩女了。

  “妙姐姐,你做什么?快还给我!”迷情脸色一急,伸手就去抢。

  “你个小丫头,别人用过的东西,你也要?”徐妙锦哪里肯给她,直接丢给了后面的小侍女香香。

  “妙姐姐,你,你就知道欺负我!”大庭广众之下,小丫头也不敢大声喊,只能闷闷地看着徐妙锦,一副我很不高兴的样子。

  “你,你们俩到底怎么了?”朱松一脑门黑线地瞅着两女,搞不清楚状况。

  “没什么!”

  打死徐妙锦都不会承认自己在为了朱松争风吃醋,捉住迷情的小手就往方才的位子走了过去。

  “什么鬼?”朱松摸了摸脑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也就在这个时候,黄灵儿团队所做梁祝一个片段结束了。

  “没想到黄姑娘,不仅琴艺高卓,歌喉竟然如此也如此韵雅,妙,妙,妙啊!”一段梁祝唱罢,方孝孺率先把黄灵儿捧了起来。

  “人常说‘馀音绕梁,三日不绝。’,我看黄姑娘此曲亦是丝毫不差!”黄子澄脸上也满是笑意,没有什么比看着惹自己恼火的人被踩下去要爽快得多。

  “两位大人谬赞了!”放下三弦,黄灵儿不骄不躁地向赞口不绝的方、黄两位大人微微躬身。

  “确实不错!”朱松拍了拍手掌,道:“那么,是不是该本王了?”

  “殿下请吧!”方孝孺可不相信朱松还能够做出像前日那般的惊世之曲。

  “本王若是今日亲自演奏乐曲的话,难免有欺负你们的嫌疑,是以本王依旧如同前日那般,假他人之手!”

  朱松站起身来,啪啪拍了拍手,道:“来人,去叫他们过来吧!”

  “是!”有小厮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就在众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一名小厮带着十几名清秀的年少女子走了过来,这些女子手中抱着或是琵琶、古琴、或是手持长箫、埙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清秀女子实在是太年轻了,最大的有十二岁,最年轻的才不过八岁。

  这算什么?

  你韩王是不是瞧不起人啊?

  仅凭这些平均年龄不过十岁的小女子们能够有什么作为?难不成只是这些小女子们,就能够打败这名精通‘乐艺’的名媛才女吗?

  这一下子,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看好朱松了,这不主自动认输了吗?

  朱松根本不在乎众人的反应,而是对那些小女子们微微点了点头。

  看起来年纪最大的那名女子,颇为肃穆地向花棚中的众人行了一礼,随后道:“小女子名叫魏瑶,蒙殿下赏识,传一曲千年等一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