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391章

作者:洛山山 标签: 穿越重生

  礼炮响起,卡车的车速落了下来,随后在汉王朱高煦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在锦衣卫们的簇拥下,迎向这辆卡车。

  “陆排长,咱们到了。”毛三的声音响了起来,“前面,前面……”

  “毛三,你他娘地结结巴巴地做什么?”后头陆排长不耐烦地叫嚷道:“既然到了,咱们就赶紧进城啊?还前面,前面你个头啊!”

  “不是,陆排长。”毛三的声音陡然一提,“汉,韩王殿下和解大人……来了,看样子,应该是来迎接咱们的。”

  “什么?”陆排长一惊,直接站起身来,叫嚷道:“起来,下去列队!”

  蹬蹬蹬!

  车厢里顿时响起了有序的声音,所有的兵士们都站起身来,向着车下走去。

  三十名兵士站成了一排,陆排长在前头点了一下人数,随后小跑到了朱高煦身前,身体站得笔直:“启奏汉王殿下,小的远洋舰队第三军,二师五旅四团二营七连六排排长陆长风,见过汉王殿下!”

  眼看着汉王殿下,以及朝中的众多高高在上的大臣们前来相迎,陆长风和兵士们都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列兵毛三、李方……见过汉王殿下!”

  在陆长风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身体笔直,齐声向朱高煦他们请安。

  “哈哈哈,免礼,快快免礼!”朱高煦看样子很高兴,他上前扶起了最前面的陆长风,道:“此番却是有劳陆排长了,长途跋涉,定然很累吧?”

  陆长风摇了摇头,道:“一路上有卡车相送,我等不累!”

  “很好!”朱高煦拍了拍陆长风的肩膀,一扬手道:“来人啊,上酒!”

  正端着酒在一旁等候的小太监们赶紧上前两步,将手中的酒水端了上来。

  朱高速一边将酒递给每一个兵卒,一边说道:“助威,这酒乃是万岁赐给你们的,万岁说了,你们为大明所做的一切,万岁都记在了心里!就以这一杯薄酒,感谢列位不辞辛苦地奔波!”

  将酒杯递给最后一名兵士,朱高燧的脸上出现了笑容,道:“本王代万岁,与列位同饮!”

  “万岁爷万岁,大明万岁!”陆长风和兵士们高声呼喊着,同时一饮而尽。

  ……

  永乐八年六月初六,一只由三百艘,每艘可乘五百人的大型钢铁舰队,从天津港出,一路激荡着漫天的浪花,朝着天际的方向开去。

  永乐八年除夕的时候,朱松命人穿回发现北美洲的消息,没过多长时间,南美洲又被大军发现,并且这一次还运回来很多南、北美洲特有的动植物,比如说:小熊猫、树懒、水豚、玉米棒子、地瓜、马铃薯……

  特别是当朱棣得知玉米、地瓜以及马铃薯的每亩产量以及产季之后,更是直接拍版,命大明境内的所有造船厂,所有在建的货轮,全部半程改装成战舰,同时大明境内,所有在用的钢铁货船或者游览船,全部奔赴最近的造船厂,进行改造,若有违背者,不管你是谁,直接按延误军机罪论处。

  足足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整个大明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连带着欧洲和刚刚拿下的非洲之地,也全都动了起来。

  两洲之地的寻常百姓们,还以为大明又要跟哪里开战了,一个个胆小地全都在观望着,生怕大明方面一个不高兴了,将他们给杀了。

  提心吊胆了半年的时间,大明方面突然偃旗息鼓了,好像之前积极战备的半年,从没有过一样。

  那些被带回来的某些植物,被朱棣安排专人种植了下去,并且安排重兵看管,任何人不得靠近。

  很快,这种下去的植物就结出了果子,而且那种产量,简直让朱棣震惊莫名,同时对于广袤的南北美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是以,这才命全境的造船厂赶紧改造战舰,前往南北美洲。

  ……

  等到大明的巨型战舰大军来到北美洲的时候,硕大的城池已经被建了起来。

  毕竟从亚洲到美洲,这一段距离可并不近,走水路得一个多月的时间,更何况一现在的航海技术而言,两个月都是说少了。

  从找到南北美洲,道朱松安排的人回到南京,再到庞大的战舰大军回到南北美洲,花掉了足足十五个月的时间,也就是从永乐七年五月,一直到永乐八年八月底。

  朱松将城池设置到了北美洲,也就是朱松前世纽约所在的地方。

  朱松对这里是有特殊感情的,前世的时候,至少哟十分之一的任务是和A国有关,数次保护重要任务,前往纽约开重要会议。

  庞大的城池,并没有多高的城墙,但是建筑却颇具大明的风格。

  当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南北美洲的朱桢和杨士奇赶到这里的时候,不论看哪里都是充满着新奇以及怀念。

  当然了,在海上漂泊了两个多月,瞧见这城中尽是大明风格的建筑,胆敢会有一种怀念感了。

  在这座城池正中,有一座硕大的府宅,府宅仿照的南京韩王府,倒是没那么奢华、阔气,但是明显雨韩王府相似。

  早就已经收到消息的朱松,已经率领军中高层等在了府门口。

  “哈哈哈,祯哥,这次怎么把你给打发来了?”一瞧见朱桢,朱松顿时笑了起来,“哦,还有士奇,这海上一路漂泊,可是把你们给累得够呛吧?”

  “你小子还真是挺令我们吃惊的。”朱桢的身材消瘦了一些,看起来脸上的神色很是疲惫,“咱们这么多兄弟们,也就你小子时常语出惊人,竟然真得如你所说,找到了这广阔的土地!”

  “真是不可思议!”杨士奇的胡子又长了一些,发间以及双鬓多了一些白丝,“王爷,之前听陆排长他们所言,臣还有些不信,直到去过大洋洲,来到这北美洲之后,方才晓得,这一切都是真的!”

  “无妨,头一次找到这里的时候,本王也有些不敢相信。”朱松倒是没在意,“来来来,咱们进去聊,本王已经准备好了酒菜,为你们接风洗尘。”

  “哎,你等会,咱们还带来七万的兵士们呢,怎么办?”朱桢倒是没急着进去,而是说道:“总不能就这么将他们丢在城外吧?”

  “七万,不是十万吗?”朱松愕然。

  “原本是十万,在途经大洋洲的时候,在哪里放下了三万大军。”杨士奇回禀,“不过,剩下的七万大军,就交给王爷您了,楚王殿下与下官接到的圣旨就是这样,我等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别,我可没那那时间去管他们。”朱松连连摆手,“我这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弄完呢,哪里有时间去顾及他们,你们二位既然来了,就留在这吧。”

  “嘿,你小子这是临时抓壮丁啊!”朱桢哭笑不得地说道:“也罢,反正也来了这儿,那我们就仔细瞧瞧这里,转一转这里好了。”

  “哈哈哈,走走走,先吃东西,咱们慢慢聊!”朱松哈哈大笑着,拉着这俩人往里府宅里头走。

  ……

  有了七万大军相助,整个南、北美洲地区,都好像焕发了新的生命一样。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也就是永乐十年。

  南北美洲各地,所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都被规划出了一座座的城池,仅仅依靠大明的兵卒们,自然是很难将城池建造起来的,南北美洲的土著们,在大明兵士们的无情鞭策下,只能卖血又卖苦力。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对于朱松而言,这些人都不是汉人,死便死了,死之前还能为大明创造一些东西出来,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而那些南、北美洲的土著们,似乎也习惯了明人的奴役,甚至有许多的土著都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话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南、北美洲,都被大明朝廷给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

  至于城与城之间的分界处,朱松则是换了新的方式,也就是在各城池的边缘地界重新树立了界碑,界碑处设军看守和守卫,每一座营寨之中都有兵士们就地扎营,当然大部分都是那些土著。

  好在朱松用营.销的发自,给这些土著进行洗脑,他们的武器又都控制在铁器的材质上,所有的火器,都在大明兵士们的手中。

  南北美洲既然已经步入了正轨,朱松在外浪.荡了三年多的时间,也是时候回南京城了。

  和朱橚、朱桢、杨士奇等一众高层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朱松也不看他们的表情,直接做起了返程的准备。

  临行前,在南、北美洲再见的所有城池又转了转,坐上战舰回去的时候,又顺道在大洋洲转了转、看了看,顺便还带回去几只袋鼠,只是比较可惜的是,一共二十只袋鼠,在一路的颠簸之下,死了有十只。

  带着最后的十只袋鼠,朱松从天津港返程,一连三十辆卡车,拉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朝着南京城的方向开了过去。

  一直到第十天的时候,朱松总算是回了南京城。

  当天,连府都没回,朱松直接被朱棣派来的一驾马车接进了宫中。

  没人知道朱棣在宫里和朱松说了些什么,反正一直到第二日过了晌午的时候,朱松才算是回了府宅。

  阔别三年方才回到宅子的朱松,自然是接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两个闺女、两个儿子,瞧见朱松就跟见到爱吃的东西一样,不论他走到哪都会跟到哪,恨不得长在朱松身上一样。

  朱松没法子了,只能推掉了所有的事情,带着一大家子的人,搬到了城外的韩王府,每日里就是遛遛娃,逗逗从南、北美洲带回来的小动物们,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清闲。

  只是清闲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又是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甭管是与大明接壤的欧非大陆还是远在千山万海之外的大洋洲、南北美洲,每日都发生着数不清的事情。

  朱松这个主导了一切的始作俑者,朱棣会让他轻闲下来?

  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嘛!

  一个月之后,朱棣直接一道圣旨下到了韩王府,命朱松担任大明巡察使,巡查亚洲以及欧洲之地,遥遥海外的大洋洲、南北美洲,则是分别派出了朱檀、朱植以及朱橞,都是朱棣的亲兄弟,不用自家人,难不成还要用外人吗?

  还有这个巡察使的职位,也是够坑地了,简直就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看谁不顺眼了,都用不着向南京城禀报,直接抄刀子砍了就是,而且还不会被朝廷追究责任!

  或许这个职位对于外人而言,就是一个香饽饽,手握大权,还能受百官追捧,多好?

  但是对于朱松而言,这简直就是个苦差事,跑去非洲和欧洲也就罢了,还得去一个个地调查当地官员们的品行,这不是要了他老命吗?

  想推卸一下责任吧,人朱棣根本就不同意,直接拍板子定了下来:你要不去,就让你去北美洲!

  得嘞,去吧,天生的劳碌命!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结局(下)

   滋滋!

  北平府火车北站,一辆长长的、白色的列车,在铁轨之上缓缓停稳。

  此刻的北平府火车北站,特灵开出了一条直通站外的站台,站台上没有其他的百姓们,只有五百多名身着迷彩、全副武装的大明兵卒,以及三辆大明研制出来的最新型轿车。

  啪嗒一声轻响,列车中间靠前的位置,一节火车门突然打开。

  随后从车厢里走下来一队同样身着迷彩,全副武装的兵卒。

  只是与外头站台上的兵卒们不同,这些人一个个面色冷峻,一个个警惕地四下扫视着,浑身的精神紧绷,好像随时要动手一样。

  “这巡察使当的,一当就是三年,每次回来,变化都挺大的!”

  唇上蓄了浓密的胡子,看起来不过三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一脸感慨地站在站台上,“玄焜,怎么样?你在南京待得时间长了,北平城的天气还适应吗?”

  “父王,北方的天气相比起南方来,自然是干冷了一些,不过就这种程度,孩儿还是能马上适应的。”一个身形消瘦,面容清秀的少年郎,从青年身后挤了出来,“父王,自从前年迁都之后,您这是第二次来北平府吧?”

  玄焜,父王?

  感情这对父子,是朱松和朱玄焜啊!

  “嗯。”朱松点点头,“就是迁都那一年来过一次。对了,这北平城,还有咱的宅子呢,只是这几年,你母妃和两位姨娘,又给你生了三个弟弟妹妹,身子骨还没恢复过来,这宅子就一直空置了下来。”

  “父王,这次咱们从欧洲回来,也算是完成了四皇伯的任务了,便好好置办点东西,搬进宅子去吧?”朱玄焜出声问道。

  “嗯,你拉安排好了。”朱松很无耻地当了甩手掌柜。

  今年正是永乐十二年,当年接了朱棣巡察使的任务之后,朱松就直接离开了南京城。

  与此同时,火车也终于下了生产线,早就安排人修建的铁轨总算是派上了用场,长长的火车,从南京城一路铺到了广州,同时也开始向着东北方向修建铁路。

  在建造火车的同时,整个大明的地形图早就已经被勘察了出来,所以铺设铁轨的道路早就已经被清理了出来,剩下的只是按部就班地铺设就是了。

  永乐九年,北平府传来消息,北平城皇宫已经修建完工,同时属于各位亲王、大臣们的宅子也已经建造完成。

  此时,火车也已经开通了北平的通路,于是朱棣决定,迁都!

  声势浩大的迁都开始了,足足动用了一百多火车皮,来运送各种东西,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迁都竟然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