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添砖加瓦 第106章

作者:贡梨很美 标签: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但他们的产能委实一般般,年产汽车不足100辆,现在居然说能年产火车头30台,这不是放卫星是什么

  何长老道“中央给你们搞了设备,让你们彻底改头换面,是看中了你们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这也是全国首例。你们这些领导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没有搞工业的经验,这搞工业就是搞科学,别把你们带兵的劲头带出来,蛮干是绝对不行。我们决不能瞎扯大旗,大跃进那种放卫星的口号是不准再喊了,前段时间中央已经明确下了指示,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形式主意的上进是不持久的,最终会倒退。”

  邵明厂长一听立马露出惭愧的眼神。他刚刚嘴巴没把门,确实是把工程师和他预估说的数据,稍微又多说了一点点,凑了个整数,没想到何长老如此敏锐,一眼就看出有水分。

  温筱暖倒是觉得何长老和邵明厂长说的保守了,当时她将这一条生产线相关设备采购回来的时候,那位老技工可是说了,这个产能一年生产个400台火车头是绰绰有余的。哪怕只是不够灵活的使用,年产三百台也没大问题。

  何长老慢吞吞地往前面走,然后指着发动机尾喷门的鳞状片问道“这是起个什么作用的”

  邵明厂长召唤来王伦,王伦非常专业地从气体流量等方面进行了解说,但何长老并没有听懂。

  何长老注意到王伦在讲解的时候,时不时会看一下温筱暖,似乎在注意对方的反应,一旦温筱暖微微蹙眉王伦同志还会讲解得更加细致一点。

  何长老笑道“王伦同志,你认识小温同志吗”

  温筱暖莫名被cue。王伦很认真地点头“谈不上认识,只是在学术上面有所交流,感谢温筱暖同志在轧辊、以及一些设备技术方面对我方的指导。”

  温筱暖一听这话就知道完了,何长老肯定又要cue她了。

  果不其然,何长老笑出了声,一脸认可地看向温筱暖,道“小温同志,你能用通俗一点的话给我解释下王伦同志刚刚在说什么吗”

  温筱暖一听这话就松了口气,只是将那些稍显专业的话通俗一下,这个不难。她道“刚刚王伦同志说的唔,我打个比方吧,比如我们现在站在这里是很难感觉到有空气在流动的,但若是我们站在开了一丝缝隙的窗边,又或者站在虚掩的门口,就能感觉到空气在流动。这就好比是鳞片起的调节作用。”

  何长老点头“哦,这说法好,我懂了。”

  之后,邵明厂长又领着温筱暖和何长老走过一间间的车间,笑得很灿烂“我们这里,每一个车间虽然小,但是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功能。您瞧,比如这里是生产导从轮转向架的,这里是生产制动装置及其附属件,那边是生产风泵的基本上我们的老技工想要什么,都能在厂子里及时拿到,非常有效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信心建立几十个精细功能全的车间,但就是缺乏能够统领智慧的工程师。我希望中央能给我们大力支援人才,最好还能给个几百个编制,让我们吸引更多的老工程师,将火车头的产量拉上去。”

  何长老微微颌首,若有所思“那你们的缺口还很大啊。你们要人才,其他单位也要人才,国家怎么搞,也不能把人才直接变出来。邵明同志,我看你们还得把培养青年人才的任务放在前面。国家也只能承诺解决编制。”

  邵明厂长听到这话也只能点头。

  何长老看着小车间里摆满了设备和工具,典型的小而全的小作坊形态,不满道“你们这摆放得不够整洁利落啊。和我在高卢鸡国留学时认识的不一样。”

  邵明厂长很红很专地来了一句“何长老,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社会主义搞得不一样很正常嘛。”

  何长老听到这话就不是很高兴了,他道“资本主义国家你除了知道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你还知道他们是全球汽车工业第二大国吗你知道他们年产多少辆汽车吗你知道他们的工业甩开我们多远吗过分强调“社”和“资”的对立关系,不对他们的优点进行学习,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退步。你要明白,人民都是要恰饭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

  邵明厂长被说得一张脸黑得都透红了。

  温筱暖在旁边看着,心里默默对比了一下。董大长老对待民众是亲切的,但他仿佛自带光环,民众在他面前很难说出不好的话,大家似乎很宠着他,哪怕自己过得不好,看到董大长老问候的第一反应也是说自己很好。这种情况发生过好多次,真让温筱暖觉得董大长老身负主角光环。

  莱理政就不一样了,他仿佛自带“树洞光环”,民众们看到他后,心里话克制不住简直就像是长江一般,滔滔不绝地说出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让莱理政知道,也相信对方能够温和地解决。

  现在这位何长老又是一种金句风格,讲话犀利,特别的犀利。下面的人和他汇报工作,何长老总能从其中找出关键点,然后频频冒出金句,说得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采取不怎么留情面方式进行解决。

  何长老看向温筱暖,他开口道“小温同志,你经营着建业这么大的公司,又见识过那么多优越的工厂管理,在这方面也是行家,你来说说看,给他们好好提点建议嘛。”

  建业公司

  这家公司也许在全国人民心中还不是那么有名气,但在国内办厂人的心中,建业公司已经是一个不可说的牛逼公司。

  比如,兔元58年公私合营后,第一个出现的私有化的大公司;第一个进行大型国际贸易的私人公司;第一个以领头羊的姿态号召国企一起改革纺织厂的私营企业;第一个在纺织厂执行“女工人优先”的企业

  建业公司走的每一步,在兔元59年的众位厂长眼中看起来都很险,很叛逆,甚至是很“资”派。

  但每当他们以为建业公司触犯规则要完蛋的时候,人家依旧稳稳当当地前进发展,而且越发展越好,说得上是一句春风得意。

  尤其是这次与高卢鸡国建交,他们已经听到一些风声,高卢鸡国的考察团对建业公司的车间模式最满意,所以,指不定他们又要把布匹卖到西方大国去了。

  车间主任们聊起建业公司心里都羡慕得有些酸溜溜的,不羡慕他们挣钱,就羡慕他们能为国争光。只是他们真的没想到建业公司的背后,居然站着的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女性。

  瞬间,温筱暖被十几双眼睛同时锁定。

  好在这类场面温筱暖见识得够多,不就是讲讲话么,驾轻就熟。,,

第85章

  温筱暖道“何长老让我来说这个话, 我纯粹就当是抛砖引玉了。我个人不赞成“小而全”的办厂道路。就好比这里, 你们所有的车间都可以加工螺母,搞焊接, 但是因为操作的人是不一样的,设备焊接水平的起伏就会很大, 每个车间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太多, 太杂,不利于工人专一地提升技能。

  再一个, 若是将其放在一个车间里进行统一生产,不需要跨组跨攻歼,就能缩小制品的时间、范围, 也便于你们安排。比如油泵车间, 把油泵的全部零件的加工、热处理和装配过程, 都放在一个车间内进行。是不是更加节约资源和时间”

  将21世纪的规模化, 系统化,工业流水化的优势说了一遍, 她看到众人的表情从若有所思到茅塞顿开, 再到满心尝试, 温筱暖自觉可以收尾了。

  这时,她听到下面的何长老笑眯眯地补充了一句“小温同志讲得很好嘛。我看还可以分享一下托拉斯的办厂概念嘛。”

  托拉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个新鲜的词汇,好学的工人阶级立马将目光抛向温筱暖。

  “”温筱暖, 怪不得有人戏称何长老是马达小战士, 永远激进永不放弃, 瞧瞧这见缝插针想要宣传托拉斯的能力。

  温筱暖整理了一下思绪, 她先是把特拉斯的概念给大家说了一下,不出意外,所有人都对龙头,尤其是垄断两个字很敏感。这已经不是“资”的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最典型的“资”问题。

  邵明厂长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他皱眉道“温筱暖同志,对于你的观念我有不同的意见。将权利、人脉还有经济高度集中在一个公司,这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了吧,这简直就是供养出一个大资本家啊”

  温筱暖连连点头“是的,你说得对。”

  这一句话,瞬间就将要暴躁起来的工人们的情绪给压制下去了。

  “但大家拆开来想一想,我们办厂,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让我们的花兔国变得越来越好”温筱暖道。

  “是”工人们很给面子地应对道。

  “花兔国是一个概念,是一个集体的称呼,是我们所有花兔国人所居住的地方,花兔国好就是我们好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花兔国变好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军事方面暂且不说,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点,我们就说发展经济,笼统来说,就是我们每一个办厂人都能把厂子办得红红火火,让国家富裕起来。那么怎么把厂子办好办得比世界一流的厂子还要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第一流的厂子,去学习第一流的厂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第一流的厂子基本都是垄断性质的,为啥你不够一流,你还没办法搞垄断。”

  顿了顿,温筱暖压住其他人想说的,继续补充道“这个时候我就要强调一点了。资本主义的垄断,是个人,是家族的垄断。他们是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财富聚集起来,供给他们一个大家族享受。你们说,这是不是可恨的资本家”

  “对”

  “这种资本家太可恨了吸血虫”

  “俺们一定不能当资本家。”

  温筱暖微微颌首,继续循循善诱“说得对啊这种私人垄断性质的公司是搞不得的,毕竟我们全国人民要发展要恰饭啊但是如果我们让垄断的个体成为花兔国呢你们想,花兔国办一个垄断性的国企,也就是国有企业,然后将全国各个省份的工厂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大家想想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经济。

  而托拉斯这种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同样是组织经济,是上面提要求,下面搞生产,生产高度集中,在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实行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在保证统一的控制下,各厂矿能够机动地、高效率地崇礼生产业务,这也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赚的钱都是归国家统一管理,之后还是反馈给我们老百姓身上,这难道不是社会主义吗列伟人都曾说过,“如果我们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就应当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社会主义我们有社会主义的只是却没有组织千百万人,没有组织和分配产品等等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些东西,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所以大家反对的“资本主义”,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名称上而不是去看待本质吗”

  温筱暖说完,许多工人陷入沉思中,似乎在辩证地看待“资”和“社”。

  这时,王伦忽然开口道“道理我是明白了。我对特拉斯化没什么意见。我相信党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为人民好的。”

  工厂内部有一个倒戈,其他人的态度动摇得更快了。

  “不过我就想问一点。现在国企已经很多了,因为都属于国有财产,所以相互之间的竞争不是很强,我个人都觉得不利于工厂发展的。现在若是被一个大的集体概念收拢,成为一个整体,没有对立面了,不能竞赛了。这就像是农村里一度整的大锅饭,付出劳动的和没付出劳动的,勤劳的和懒散的农民得到的东西差不多,导致很多良田都没有种植,粮食收成减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更加不利于我们工厂发展。”王伦道。

  温筱暖笑道“你这个问题很好,这又点出我国特拉斯企业的一个核心点。现在我认为,我国要搞特拉斯,必须要三种情况并进,一种是人权、财权、物权全部统,工厂全部收;第二种是只统一计划、价格、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第三种是只管计划、安排任务、交流经验。这要针对下面的厂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你听了我说的三种情况,应该明白了吧。特拉斯是将不同的工厂、组织,凝聚成一股向前的力量。而不是将不同的工厂组织打乱成一个厂。就好像我们花兔国,是把56个民族聚集在一起一起建设花兔国,而不是把56个民族的所有习俗信仰都打破,融成一个人再去建设花兔国。所以你担心的没有竞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有多少个厂,厂子与厂子之间就会存在竞争。布置了多少任务,这个厂完成得好,这个厂完成得不好,这都是有竞争的”

  温筱暖针对竞争这个问题,还举了好几个例子,原本抱有反对意见的王伦也连连点头。

  跟着王伦一起过来的青年和大花看着侃侃而谈的温筱暖,脸上的表情各异。

  青年有些不甘心地嘟囔着“忒不给我老大面子了。我还是觉得老大之前说得有道理。”

  大花则眼底闪烁着星光“真好啊。温同志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太阳一样,浑身闪闪着星光。好羡慕好佩服啊果然董大长老说得对,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我说大花,你可千万别和她学啊凶巴巴的一天到晚在外面跑,能有什么好的”

  “你懂什么。凭啥只能你们男的在外面跑我决定了,我也要去纺织厂打工,只留在家里没啥出息。”

  “你别啊你就在厂子里洗洗衣服不也能挣钱吗”青年急了,“出去赚啥子钱,你晓不晓得外面有多乱哦。再说了,纺织厂都招满了你还能去哪里。”

  “呸。乱啥子你当年不还是被解放军给压下来解放了吗俺娘说了,现在可是路不拾遗,大门敞开睡也不会有坏人的好日子镇上的纺织厂不招工,俺就去县里面,去市里面,俺就不信还找不到一份工了”大花信誓旦旦。

  青年觉得眼前一黑,怒道“你学她作甚一个婆娘搞得那么强势有啥子用。看以后哪个男人敢娶。”

  “不娶就不娶。你以为俺们想嫁啊”大花听到这话大怒,不再理会青年。青年苦着一张脸,这都算咋回事,解放解放,别解放得都成光棍了。

  温筱暖完全不知道她的一番演讲,居然又影响了一位小姑娘的命运。

  她说完,何长老很满意地走上前来,没有再多说什么,只补充了一句总结“在今后的日子里,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特拉斯这方面的经验,你们现在的担子很重,要把火车头仿制制造出来,要探索工业发展的规律,你们必须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认知,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高”

  “哗啦啪啪啪”工人们进行热烈得宛如海豹般鼓掌。

  演讲顺利完成,温筱暖深藏功名路地跟在何长老身后继续视察工厂,与之前的小透明待遇不一样,现在的温筱暖简直是被工人们的热情所包围。

  求教建业公司是如何成长的,求教与国外贸易应该怎么打开窗口,求教托拉斯制度该如何做,还有诸如王伦这类向她求教专业性问题的

  温筱暖有一种即将被求知若渴的人们将知识都榨干的感觉。

  陪何长老视察完,又一起吃过晚饭,疲惫的温筱暖决定回去小寐一会再回21世纪。

  “咚、咚、咚”

  温筱暖的睡眠浅,听到敲门声就被惊醒了。

  “温同志起床了吗有领导找你。”来人低声道。

  温筱暖疑惑地蹙眉,她才刚刚和何长老分开怎么又来找而且还说是领导这么含糊的话语是敲错门,还是别有所图

  温筱暖警觉地开口“是哪位领导”

  门外那人没有回复哪位领导,知识回答道“总医院过来的专家陆派陆医生将于您一起。”

  “知道了。”温筱暖听到熟人的名字心中便有点谱。

  她连忙起身穿衣,简单洗漱后打开门。

  门外杵着两位孔武有力的青年,笔挺的站姿,标准的军礼,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警卫员。

  “你们是”

  “报告请温同志带上你的行礼与我们走一趟。”

  “你们是哪位领导派来的”

  可能是出于保密原因,警卫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再次简单地重复命令。

  如果是平日,温筱暖可能迷糊地跟着去了,但她昨天刚接过董大长老的电话,警惕心正是最强的时候,她道“你们是谁派来的如果不说,那我得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两名警卫员对视一眼,同时拿出军官证,开口道“时间紧急,还请温同志先与我们下去。”

  “我”温筱暖还打算拒绝,毕竟谁都知道一张纸而已,很容易被造假。

  这时,熟悉的声音从楼梯间传过来“还没接到啊,温同志你起来了,赶紧的,我们一起走一趟。”

  温筱暖抬眉望去,原来是气喘吁吁小跑过来的陆派。

  “那行吧。”她将质疑的话憋回去,同时拧起旁边的小包,“去哪”

  “快到了你就知道了。”陆派含糊地回应。

  温筱暖挑眉,怎么回事今天一个两个都这么神秘。

  她拎起小包下楼朝门口走去。

  一辆苏制伏尔加小车停在楼下,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瘦高个。他低头看了一眼怀表“时间有些来不及了。最快的方式是去c市转一趟火车,这样,我先送你们去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