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第149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爽文 种田 系统 穿越重生

  “主人、主人。这样说。”

  小系统看了半天,可算是看明白了,那个兴奋。

  “主人,改革啊改革。皇上一直在犹豫,主人赶紧加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就有权限兑换大礼包嗷嗷。”

  大礼包?

  想起大礼包里面可能有他最想要的东西,弘晙阿哥立马精神一震。

  几秒钟扫完自家小弟送上来的资料,不用皇上再追问,呱呱呱地全说出来。

  “玛法,弘晙突然懂很多大道理。”没有撒谎,弘晙阿哥“刚刚”看完小系统送来的信息,确实是懂很多大道理,“玛法,阿玛,程朱理学不合适大清国。”

  “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各种文化思想纷纷出现。儒家作为其中之一,和道家、墨家等其他家不一样的地方是,儒家更侧重于‘人性和天性’,‘人性和天道’的关系。”

  “孔圣人希望,可以通过教育,将‘仁义礼智’和饥食渴饮的本能一样,成为‘人心’中本性的一部分,成为人自然而然的行为模式之一……”

  弘晙阿哥口齿清晰,流利不打磕绊的一番话,直接将儒家学问的不断演变过程说出来。

  从孟子将“仁义礼智”纳入“人心”,偏离“人性”本源,再到宋朝的理学家们说出“仁义礼智”和“天性”、“天道”一致,导致所有人对“人性”的有意识压抑,使得“人性”和“天道”成为对立面。

  对于男子,好像不苦行僧一样地修行,就不是正经儒家人一样,可是,全大清国近两千万万人,有几个真正的“理学家”?因为它违反人性的本源;而对女子的压制,更没有道理。

  “玛法,比如弘晙的大姐姐,大姐夫和大姐姐家里不纳妾,本为大姐姐的私事,也成为人们的话题,说大姐姐小气,这不是很‘本末倒置’?明明大姐姐的‘仁义礼智’都没错儿,做得很好。”

  亲玛法听得一愣一愣的。

  四爷等人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四福晋也才知道,儿子对于男女方面的认知,原来是这样……她一直认为,儿子是护着他大姐姐……

  四福晋登时心情复杂,因为儿子居然用“仁义礼智”形容女子的作为。

  “玛法--玛法--”

  弘晙发现大人们都愣住,麻利地呼唤一声,大眼睛眼巴巴望着亲玛法,“玛法,哪个地方不明白,弘晙和玛法讲。”

  “弘晙哪个地方不明白,玛法和弘晙讲。”这句话真心熟悉,皇上表示瞧着小孩儿学大人说话的样子,使劲克制还是--想乐呵。

  有的没的都甩出脑袋,提炼出来乖孙孙的话中之意,“严肃”地问道:“弘晙的意思,儒家这两千年的发展方向,不对?不合适我们大清?”

  皇上问出来这句话,自己都不敢相信,才背会《论语》《礼记》的小孩子,居然能对儒家学问有这般认识?

  不过,乖孙孙悟道了。

  千百年有几个人有这番机遇?

  皇上瞬间表情骄傲、自豪。

  就见弘晙阿哥重重点小脑袋,语气也是“小大人”,“玛法、阿玛、额涅、十三叔、十四叔,孟子的学问,理家学问,好,可是不符合人类本身啊。人活着,首先要有各种本能需要。”

  掰着肉乎乎的手指头挨个数,“吃、穿、住、用、行,这是必须有,没有来自外在的伤害和威胁,足够的安全感是其二。弘晙认为,人的肚子吃饱,衣服暖和,安全无忧,通过教育,才有能力去思考交友,家人,道德,去做大事业。”

  “理学家的发展方向,是不对的。还没有西洋的《权利法案》来得正确。人的本性不定,不是天生的本善或者本恶,有人犯罪,应该有律法制裁,而不是道德谴责。而且理学家所说的道德谴责的方法,也是扭曲的。”

  《权利法案》?刹那间屋子里气氛为之一变,就是四福晋不懂,也知道这个词儿非常敏感。

  然而弘晙阿哥的大眼睛闪亮,里面好像无数光芒闪耀,一时间,好像,还真有几分“得道高人”的味道。?

  四爷眉心紧皱,抬手按按眉心。

  他要在大清实行“摊丁入亩”触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就已经是千难万难。可是他儿子的架势,是要从根子上拔除天下男人的利益。

  胤祥和胤祯还在发愣,四福晋就算不发愣,这个时候,她作为一名“女子”,也不好开口。

  皇上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翻江倒海,皇上知道乖孙孙,对单单规定女子的“三纲五常”很是不认同,忽视这个方面,问另外一个问题。

  “弘晙是认为,强大国家,造福百姓,首先要让百姓吃饱穿暖,而不是一些‘形而上’的理论?”

  弘晙鼓着腮帮子,还是重重点小脑袋,“玛法,人类有了火,才有熟食,和世间的其他生灵区分开来,到人类有了武器和语言,会制造工具,形成社会形态,才是人类。”

  “工具、语言或者思想、大一统社会,缺一不可,共同作为人类进步的本源,只发展或者思想是不对的。我们要有更好的织机,更好的行走工具,不是千百年不变的马车,要有更好的武器大船,更多的食物养活两千万万,三千万万的人……”

  咳咳……

  咳咳……

  咳咳……

  咳咳……

  四福晋也想咳嗽一声。

  弘晙……挨个看一圈儿,纳闷儿。

  小孩儿无知无畏,一句话把千百年来读书人的那啥骄傲,都给抹没了,简直……但是小孩儿说的,确实是目前的大清国最为短缺,最为头疼的问题。

  皇上想起乖孙孙有一次提出来“摩擦力”的数据问题,胤祺和胤禟就来信说匠人们的反应非常好,但是张廷玉等人到现在还是无法接受。

  士农工商,历来都是士人的一套“之乎者也”的学问解释百家学问,奇门遁甲、阴阳八卦等等。

  什么时候,轮到工匠们也有自己的学问?

  墨家,已经被打压下去两千多年。

  心里叹口气,皇上却是笑出来。

  “我们弘晙说得对。”皇上语气安抚,“我们要不是经过弘晙的提醒,不出来一趟,也不能真切地认识到,工具的重要性。”

  “法兰西重商,一下子发展起来;英吉利重商,重视武器大船的开发,成为海上霸主,他们都有那个皇家科学院……玛法回去京城,就安排建造大清国的皇家科学学院。”

  今天自家小孩子的一番话,领悟出来的道理,父子四个,四福晋,都是震撼不已。

  本来皇上考虑“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问题,要在广东实行“地丁合一”试点,但是他现在因为乖孙孙的“悟道大论”,直接同意四儿子提出的“摊丁入亩”广东试点。

  “‘地丁合一’一开始或者对百姓有利,长远来看,确实是会造成更多的土地兼并问题,影响到百姓和国库收益……老四有心,就在广东好好干一阵。”皇上拍着四儿子的肩膀,满心的叹息。

  “摊丁入亩”对比“地丁合一”,带给天下读书人,广东士族的利益影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要好好干,明年汗阿玛给你在京城庆功。”

  四爷一脸坚定地行礼,“儿臣遵旨,汗阿玛放心,儿臣定不辱命。”

  “嗯。”

  皇上轻轻答应一声,心情还是不平静。

  延续前朝的文化和规制,顺顺当当地做一个太平皇帝当然好,可是,他们没有选择。

  西洋人已经有,先一步达到乖孙孙说的,“工具和农工商文化”一起进步的趋势,他们就是为了自保,也不能落后。

  作为一个皇帝,既然遇到这样的天大机缘,有这样的好儿子,好孙孙,自是要做一番“开天辟地”的大事业,否则岂不是辜负老天爷的恩赐?

  皇上面对十三儿子、十四儿子依旧还没回神的样子,哈哈哈大笑,“天予之,取之。都不要害怕。”

第124章

  张廷玉老师从管鲍之交, 讲到唐太宗和魏征, 比如唐太宗那只被憋死的鹞子的故事, 讲到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比如虚心纳谏,再讲到宋仁宗和包拯,然后说起他们各种有趣的小故事……

  弘晙阿哥听得小入迷。

  这和他从阿玛、玛法那里学来的知识, 好像不大一样?

  但是弘晙阿哥喜欢,喜欢讲起这些小故事的时候, 指点千古历史, 谈论君臣之道,意气风发的“张老师”。

  太阳西落,一天的课程下来,这还是弘晙阿哥第一次舍不得他的“张老师”。

  “张老师再见。”

  弘晙阿哥冲张廷玉大人挥舞小手, 很有一番依依不舍的感觉,可把“张老师”开心得来。

  “小四阿哥再见。”张廷玉大人高兴地回答。

  在他们听来, “再见”,就是期待下次再见的意思,小四阿哥主动表示要和他再次学习,张廷玉大人怎能不高兴?

  红光满面, 走路都带风。

  四福晋听说后哈哈哈笑,她还没问,弘晙阿哥就很开心地和额涅分享,“额涅,张老师今天和弘晙讲课, 不一样啊。”

  “哪里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啊。”弘晙不知道怎么表述,但就是感觉不一样,“和玛法、阿玛、以前的张老师,其他老师,告诉弘晙的知识,都不一样。”

  还分今天的张老师,以前的张老师?

  亲额涅挺乐呵。

  “估计是因为弘晙换牙长大了。”

  弘晙……

  弘晙阿哥表示他不和额涅计较。

  然而弘晙阿哥没想到的是,他洗漱沐浴,写大字,临睡前和阿玛分享,亲阿玛也……

  亲阿玛当时眼里光芒一闪,很是温和地说道:“弘晙换牙了,长大了。”

  弘晙遭受到来自阿玛的“提醒”,加上额涅的,就是双份儿。

  虽然他这几天已经习惯说话小漏风,可还是老大的不乐意,气鼓鼓的小样儿。

  亲阿玛反应过来自己戳了儿子的“痛处”,立马解释:“张廷玉大人是弘晙的老师,和我们不一样,当然讲述的内容不一样。”

  弘晙阿哥好像刚有有点头绪,就听到阿玛的下一句话,随即心神被转移。

  “阿玛有件事要弘晙帮忙。”

  弘晙阿哥闻言,想起他要和阿玛问问有关于参军的事情,小胖脸一扬,一副他有要求的“矜持”。

  四爷……声音里带有开心的笑儿。

  “你玛法说,扩招水师之事,请弘晙帮忙指点怎么训练。弘晙有空准备一下训练事宜,写个章程,过几天,你十三叔,十四叔,或者是其他的水师将领,都会来找弘晙。”

  弘晙愣住,呆乎乎的一时没明白。

  说好的考虑他参军的事情,怎么变成做“教练”?

  四爷摸摸儿子的小脑门,叹口气。

  “你才六岁,玛法和阿玛怎么可能让你去打仗?你十四叔都说,如果玛法和阿玛同意你上战场,他就和你十三叔会关外老家种地打猎去。”

  “大清国的将领很多,他们都英勇善战,等着立功劳。弘晙教会他们怎么练兵,怎么治军就好,知道吗?”

  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