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328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建隆帝平静道,“让他进来。”

  “是,宣监门卫封将军。”德喜吊着嗓子喊道。宫中侍卫也归属监门卫,是以封江兆领的是监门卫将军的衔。

  “主子,玄妙观近半月未有可疑老道现身,小人请令出京去上清宫追查张昭成的下落。”封江兆前来请令,“不将此贼押到御前,小人绝不归京”

  建隆帝低头看着这个跟了自己三十多年的贴身侍卫青白消瘦的脸,以前还不觉得,今日看着,越觉得封江兆像来人间勾魂的厉鬼。

  朱远带着丹药离京,封江兆也要请令出京,是去捉拿张昭成还是别有所图

  本以为祭出张昭成,出京之事会十拿九稳的封江兆,见圣上这么半天不说话,就知道他是心有所疑只是何人何事让圣上起了疑心他一点苗头也猜不到,只得先求稳妥,待回头再请教德喜那老阉货。

  建隆帝抚摸着墨玉扳指,问道,“袁天成出事之前,丹炉没有成丹”

  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封江兆立刻回话,“小人赶到时丹炉已经倾倒,里边是空的,袁大人说没有成丹。”

  见建隆帝不说话,封江兆以为他在为以后何人炼丹烦心,便举荐道,“主子,现在民间炼丹能手,非袁大人的同门金成安和天师徒孙石玉清莫属,小人这趟出去,顺路将他们都带回放到琴鸣山去”

  封江兆怎么比自己还着急找人炼丹他是要为何人炼丹,之前琴鸣山炼制出的丹药,被他盗走了多少

  疑心生暗鬼,建隆帝越看封江兆越觉得他有问题。不过这毕竟是在自己身边待了半辈子的老人,建隆帝无凭据之前也不会办了他。

  “此事需从长计议,你带人将琴鸣山守好,不得让任何人进出”

  德喜一听,就翘起了嘴角。

  让他去守已经空了的琴鸣山封江兆心有不安,但还是磕巴也不敢打地应了,待他弯腰退出宜寿宫后,轻声问门口的侍卫道,“昨日何人来见此见过圣驾”

  这些侍卫都归封江兆统领,自然是有问必答,“晟王、左相李大人和京兆尹萧岸萧大人。”

  封江兆眯起眼睛,“谁先谁后。”

  “左相为先,萧大人为后。”

  封江兆点头,慢步离去。左相来见圣上定是为了朝政,去登州不过日的晟王急速归京又是为了什么为何圣上见了他后,会召见京兆尹

  封江兆转头望着重华宫紧闭的宫门,眼神森森,华嫔还捏在他的手里,晟王应不会害他才是,否则

  重华宫内,大宫女华玉正欢喜着。晟王得圣上重用入了内阁,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母凭子贵,看这次宫里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惹她家娘娘

  华嫔怔怔地出神半晌,才指着桌上的她亲手抄写的中庸道,“将这本书给晟王送去。”

  华玉更开心了,中庸以中和为主旨、以至诚为核心,娘娘在晟王入内阁时赐下此书,其意拳拳。

  青信托着书去永福宫请示皇后,皇后自不会在这个时候驳了华嫔的面子,命人拿牌子放青信出宫,去见“阁老”柴严晟

第六一七章 白叶单从

  众臣散朝后,贺礼便一盒接着一盒地送入晟王府。建隆帝赏赐的黄金、玉帛,太后给的一尺高翡翠雕姜子牙像,易王送来的金元宝,昙郡王送过来的前朝玉枕就连闭门思过的大皇子昌郡王也派人送了一套湘笔过来,晟王府的热闹程度,不下与两月前建隆帝赐婚之时。

  晟王府的管家王全桐和管事姑姑霜成指挥着王府里的下人,将这些贵重物品一一等记造册、入库。

  “三爷,重华宫的青信公公到了。”木开欢喜跑进来,他们等了这许久,华嫔娘娘的贺礼终于到了。

  三爷的目光从二哥送过来的摆放整整齐齐、赏心悦目的金元宝上移开,“快请。”

  下人随主子,华嫔不喜多言,重华宫的下人们个个都不多话。便是今日这样的大喜日子,来送喜的大太监青信也只是面带笑意举起精致的纸盒,“娘娘听闻圣上许王爷入阁,很是欢喜,特命青信将此书给您送过来。”

  三爷双手接了,打开盒子见封皮上的“中庸”二字,便知这是母妃亲笔所书。他年纪轻轻便入阁,之后一举一动皆被上至建隆帝下至满朝文武所瞩目,所以更应低调勤勉,母妃这时送书来,恰到好处。

  “母妃可说了什么”

  青信摇头,“娘娘欣喜,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是什么都没说吧。母妃的开心应不及担忧多,而她担忧什么三爷心里也明白,“明日严晟早朝后去重华宫拜谢母妃赠书之情。”

  青信净白无须的脸上立刻有了笑意,看得出他真的很开心。

  三爷看着面前这个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不多言、对母妃忠心,与各宫周旋也算得力的太监,语气柔和了些,“公公坐吧,近来天气渐热,母妃的寝食可还安好”

  青信不敢坐,站着恭敬回话,“娘娘听了您的劝,自上个月便不再挑灯夜读或作画,食寝有常,身体安康。”

  “母妃近来可曾叫御膳房做过油糍”三爷关心着华嫔的身体情况,油糍是油炸的面点,乃是母妃故里的小吃,不过这东西不好克化,吃多了易积食。

  青信点头,“钱公公记得娘娘的饮食喜好,前日晚上亲自送了一碟来,娘娘吃了两个,也是托您的福。”

  晟王前一阵子叫过御膳房的主管太监钱安问话,自那之后,钱安对重华宫尤为看中,现在重华宫是除了圣上的宜寿宫、太后的慈宁宫、皇后的永福宫外,膳食最精致的宫殿了。这倒不是说日日山珍海味,而是御膳房记得宫里主子的口味,做菜做汤格外用心。

  这钱安果然是个有眼力的。三爷又问道,“我前几日在登州遇到几个潮州客商,听他们闲聊时提起将茶碎洒在油糍上可去油腥,公公可吩咐御膳房试试。”

  青信躬身行礼,“王爷所言甚是。这的确是潮州吃油滋的土法,青信已跟钱公公讲过,所以娘娘食用的油糍是撒了白叶单从茶碎的,娘娘吃着很合胃口。”

  “白叶单从”三爷貌似疑惑。

  青信的笑容里多了怀念,“是您年前送过去潮州土仪里边的一种茶叶,此茶潮州独有,引之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鲜,用来做油滋茶碎最是适宜。青信入宫前也曾吃过撒了此茶碎的油糍,那滋味儿,多年不曾忘记。所以见到您送来的茶叶,青信斗胆送了一些去御膳房,请钱公公烹制油滋时撒上一些,请娘娘品用。”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三爷听到青信说的最长的一次话,他点头,“竟是歪打正着了,全桐去看看库里可还有此茶,取来让公公带回去。”

  管家王全桐一会儿便抱了一大箱茶叶来,青信惊了,“王爷,用不了这么多。”

  王全桐笑道,“这箱子看着大,其实也没几斤茶叶,都是去年潮州送过来的,公公带回去用不了的也可送人不是公公不必珍惜着,待过两日今年的新茶就该到了。”

  青信这才接了,由王全桐亲自送出晟王府。

  三爷看着他略佝偻的背影,沉默不语。木开笑嘻嘻地道,“看来青信公公还真是喜欢这茶叶呢,三爷看他抱得多紧。”今日礼品收的多了,管家这么兴高采烈的往外送东西,怕是库房又不够用了。

  三爷扫了一眼桌上的二哥送过来的金子,吩咐道,“连上这些,将库房里的金银全部装箱,送去第一庄。”

  “三爷说第几庄”木开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玄散扫了他一眼,“我看你是养王八把自己养傻了,第一庄”木开这厮难道一点也没注意到,因为他对小暖姑娘态度不够恭敬,所以他已经渐渐从三爷的贴身小厮,变成专门养王八的了么

  木开的眼珠子瞪得溜圆,“三爷,玄大人欺负人”

  三爷理也不理他,起身去了书房。木开诧异地摸摸脑袋,方才不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不高兴了玄散快步跟了进去,关上房门才道,“三爷,青信怎么处置”

  自小暖姑娘说了青信可能有问题后,玄散又派人去潮州仔细查过青信的身世,并无任何疑点,但方才他却露出了马脚,就是因为这白叶单从的油滋。

  根据前些日子调查得到的消息,油滋撒茶碎的确是潮州的吃法,但是撒白叶单从这种茶叶在二十年前只有华嫔娘娘的故里坪溪才有,近几年白叶单从名气渐大,这种吃法才在潮州流传开来。青信乃是潮州高塘人氏,二十年前就已入宫,按照查到的资料,他不该有机会吃到百余里外坪溪的小吃才对。

  小暖姑娘真是神了但凡她觉得有问题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玄散握紧了拳头,小暖姑娘能抓鱼能鉴别好坏人,堪称奇才。一定要尽快让三爷将她娶进来,到时有小暖姑娘加大黄镇宅子,晟王府就会成为京城最安稳的地方。

  “先不要动他。”三爷低眸看着手中书,青信是母妃身边伺候多年的老人,是去是留还得让母妃拿主意。小暖也只是说青信看起来似是个故事的人,人到中年,哪个能没点故事只要他够忠心便好。

  第二日早朝,三爷去重华宫请安时,便跟母妃提起此事。华嫔娘娘听了倒也平静,“他对身世有所隐瞒,应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十几年他没有背主,你入阁后他更不可能背主。”

  这倒也是,三爷又问道,“儿臣再给您派个得力的太监过来伺候”

  儿子刚刚入了内阁她这里就添人,只会招人妒忌,华嫔最不想的就是惹眼,“我身边有华玉一人足矣,你入阁后当以圣意为重,不可”

第六一八章 一车美味的樱桃

  不可做什么,华嫔不敢说出口。三月城南田庄桃林内,儿子说过的最迟三年就能接她出宫的话让她期待又担忧,所以他突然入了阁,相比欣喜,更让华嫔惶惶难安。若是儿子是为了她才这样做,她宁愿现在就死在这冰冷的皇宫里。

  “儿臣明白,母妃勿忧。”

  说完,这母子俩又陷入惯常的沉默中,万般话也不知从何说起,三爷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暖一家其乐融融的日子,能不能把他的母妃也加进去,小暖她们三个都很喜欢母妃

  “去吧。”华嫔不想多留他,免得又让太后不痛快。

  三爷出了正殿,扫了一眼门口恭立的青信,“好生伺候着,若是母妃有半点差池,本王唯你是问。”

  “是。”青信一如既往地沉默。

  三爷未再说什么出了重华宫去了朝堂边上的天章阁,阁老,便是章天阁之内做事的臣子。这是在皇宫内唯一的衙门,这是离着建隆帝最近的地方,好在有急事要办事时,可以及时寻到建隆帝。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里是最近的楼台。

  在被人一路恭贺中,三爷进入章天阁,与右相等轮值的三人分桌而坐,翻看各州递上来的折子。虽说面上沉稳,但三爷翻开第一个折子时,心里也是激动异常的。

  他想着回府后要再从库里挑些好东西给小暖送过去,让她也跟着高兴。喜欢钱的丫头,最是容易养活了。

  “王爷,您看这个该怎么处置”卢正岐双手递过一个折子,三爷立刻凝神接过,开始处理公务。

  只是处理各地送上来的折子,便忙到晌午,后晌不必再在这里办公,可回家歇息,也可去自己原本管辖的衙门。三爷现在除了章天阁的差事没有其他的,所以相对于领了一堆差事的左右相等人要清闲些

  内阁乃是朝廷枢要机构,天下的折子都是先入天章阁经他们筛选出重要的后再到建隆帝的手里。

  这就是为什么阁老的地位举足轻重若把大周比作一个人,皇上是脑袋,他们这七个人就是脖子,脑袋的确比脖子紧要,但是若是掐住脖子,脑袋立刻就完了。

  什么才是这个巨人的血液呢

  “钱是血液,没有钱物品无法流通,万民无法生息劳作,无法衡量价值,购买所需。”小暖的话又在耳边响起,现在听起来更觉得有道理。奏折中关于各地钱务税契的就有不少。

  三爷很想见小暖,告诉她南通江阴一带的色织混纺布料工艺大有进益,知府上折子请赏。她可以派人去南通看看,或许能解决她的织布行在棉布织造上的一些困惑。

  像这种折子根本到不了建隆帝案上,直接就被阁老们按惯例处理了。所以这些消息也不会出现在早朝上或邸报中,三爷自然不知道。若是需要这方面的消息还得派人去收集。

  现在不同了,他在内阁,只要他够勤勉,天下大事可尽收眼底小暖那丫头得知此事后定会更开心了,整日围着他问东问西,然后或是惊喜地瞪大眼睛,或是满足得眯起眼睛。

  三爷忽然浑身干劲儿,恨不得让人调转马头再回天章阁做事。

  “三爷,鱼进京了。”玄散虽不忍打扰主子傻笑,但还是凑过来低声道。

  三爷回神,“这一路上他可曾醒过”

  “未曾,一直在车里,药效还在。”玄散回道。

  朱远牵涉琴鸣山大案,三爷不想被搅进案中,所以三爷的人决不能在建隆帝的人之前审问朱远。这会引起建隆帝的怀疑。

  “避开封江兆的耳目,把他混在运送瓜果的车中送入皇宫,直接交给德喜,这途中露点马脚给老四的人看。”三爷吩咐道。

  四皇子得了大皇子的暗中协助,欲与二皇子一较高下。琴鸣山的案子四个皇子谁都不想沾,但是,老四若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沾了,还是主动跳进去沾的呢

  待到被建隆帝察觉,四皇子便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

  玄散嘿嘿傻笑,“三爷真是越来越坏了。”

  三爷扫了这傻子一眼,“第四庄的棉花长多高了”

  “三爷,属下这就去办”玄散立刻板正着脸逃走,生怕三爷将他派到棉田做事。

  晟王从登州运回来一车樱桃送进皇宫孝敬皇上和太后,这本来是极寻常的一件事。但是不寻常的是,这一车樱桃入宫门后就被德喜的徒弟接手了。

  琴鸣山的封江兆皱起眉头,“樱桃都送去了哪几处”

  “慈宁宫、永福宫、重华宫以及陶夏宫,晟王很是用心,樱桃一路上是用冰镇着送来的,所以车虽大,但是车里的樱桃并不多,所以各府并未送。”侍卫报得详细。

  封江兆发黑的手指旋转他趁手的兵器沉思着,这件事并无不妥,但为何他总觉得隐隐不安呢。

  昙郡王府中也得了消息,“运送樱桃的不是一般的是侍卫,四个人都是晟王的暗卫。他们将那车子守得极为严实,属下听到一人说了句仔细别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