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359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刚看了邓进忠密信,得知了他的计划的建隆帝含笑道,“她不过是探望素未谋面的同门师兄罢了,何罪之有?”

  建隆帝口里这么说,三爷当然不敢全信,“师无咎说此龟可增运助财,那丫头便信了。池子里还剩两只小龟,儿臣想归京时给祖母带一只,您看可好?”

  建隆帝含笑,“难得你有这份孝心。”

  正说着话,皇后端着茶点走了进来,三爷知她来此为了何事,便借机退了出去。

  这两日建隆帝登山祭神劳心劳力,皇后每日在府中过得却比在皇宫中还舒坦。在皇宫中,皇后每日需去慈宁宫晨昏定省,看太后脸色过日子,到了这里便是她最大了。皇后高兴时召见济县文武官员的家眷说说话,烦了便谁也不见,在院子里四处走走。只是这院子实在无趣,除了几根笔直的竹子,净是光秃秃的练武场……

  “臣妾今日见了楼知县家的女眷,觉得楼夫人的外侄女与乌桓小将军倒也般配。楼夫人的外侄女出自遂安绍氏,与翰林院校字绍行友是同族,圣上觉得如何?”皇后笑道。

  绍行友知进退,绍氏一族世代书香又无人在朝中居高位,这样本分又好约束的读书人家之女,配给乌家最是恰当。建隆帝点头,“先让人问问乌桓的意思,他父母早亡,婚姻大事得他亲自点头才好,莫咱们好心,却凑出一对怨偶。”

  您强凑的怨偶还少吗,若非为了她儿子,当她愿意掺和这些事儿?她又不是喜欢做媒的太后!皇后笑吟吟地点头,“您说的对,是臣妾考虑不周了。”

  .com。妙书屋.com

第六七七章 三爷的警告

  建隆帝到济县那日已召见过乌桓,相比桀骜不驯怎么看怎么让他觉得不顺眼的乌铁崖,年少斯文的乌桓让建隆帝还觉得顺眼些,可乌桓流的毕竟是乌家的血,建隆帝对他很不放心。

  他们是臣自己是君,君为臣纲,身为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本分,不懂的,建隆帝自有办法让他懂。建隆帝本打算随便择个不上不下的京中文官之女许给乌桓,断了他与武将联姻的心思。既然乌家这么识趣,建隆帝何乐而不为?

  自从得到石果后,真的是事事顺心。建隆帝吃了块点心,笑着对皇后道,“你早些歇着,朕再去看看那石果打磨得如何了。”

  昨日将石果运下山后,建隆帝便招来工匠连夜打磨,急欲一睹石果真容。到跨院见到已经剥去外皮的石果时,建隆帝眼前不禁一亮,“果真是个宝贝!”

  这桃儿状的松绿色石桃色泽润透,难得的是石桃的底座中丝丝缕缕的黑线形似树之枝蔓攀延而上,这石桃儿真像其上结出的将要熟透的果儿。

  建隆帝围着石头转了三圈,百般不舍地吩咐道,“将它送入朕的房中,朕要与仙果同眠。”

  得,圣上一句话,这石头就由石果进化为仙果了,德喜笑得合不拢嘴,建隆帝笑骂了一句,“你这老东西!”

  “万岁爷何时启程归京?”虽然没找到张昭成,但寻到仙果也能让圣上心满意足,该回京了吧。德喜担心着京里那一大摊子事儿。

  建隆帝却不急,“后日再动身,朕明日要着平民衣裳,亲眼看看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圣上心怀百姓,乃天下之福。”德喜笑赞,想着楼知县今夜又不能安睡了。

  建隆帝叮嘱了一句,“莫叫地方官员知晓,免得惊扰百姓。”

  德喜笑应了。说是不让楼知县知晓,但该嘱咐的德喜一点也没落下。

  楼知县听到圣上明日要微服私访,头发又薅下一大把,私访可比前几日圣上摆驾出行难伺候得多了,“师爷,速给城中富户下旨,让他们明日携家带口,给本官上街闲游!长得磕碜的、不会说话的、病病歪歪的,明天都在家呆着不许出门!”

  师爷……

  前者好通传,这后三样要怎么办?大人果然急疯了。师爷劝道,“大人稍安勿躁,圣上得天降神石,心中喜悦自是看什么都顺眼,街道已打扫过数遍,乞丐赶去了益州,闹事的刁民都关在牢里,便是街上偶有状况,我等也能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圣上要私访,哪能让你跟着随机应变!楼萧迁吼道,“让你去就去,啰嗦什么!来人,将衙役班头都给本大人叫来,本大人好不了,他们一个都别想好过!”

  在一夜的鸡飞狗跳之后,衙役将济县城中喜欢闹事的小地痞,不听话的二愣子,想告状的心有冤屈者都被押入大牢,大牢一时人满为患。

  建隆帝换了便装要出门,见自己身边跟着的,尤为显眼的三儿子,笑道,“晟儿留在府中,你二哥与老夫同去。”

  着了书生袍的易王笑眯眯的,“三弟放心,我与父……亲晌午前便归。”

  这等平民的称呼,莫说易王说的不习惯,便是三爷也听得浑身难受,“是,严晟在家中准备行装。”

  建隆帝带着易王和大批侍卫出去不久,师无咎便捧着乌龟罐子到了。进入书房后,师无咎将小龟放在桌上,郑重地给三爷行了揖礼。

  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完礼后,师无咎也不多言,退出书房。待他行到门口时,三爷冰冷的声音才响起,“没有下次。否则本王半月内带门人踏平龙虎山,火烧上清宫。”

  三爷既然敢开口,就说明此处都是他的人。师无咎静静看着院中的乌龟池,三爷说的是门人而不是属下,三爷的师门行事素来低调不为世人熟知,但师无咎知道他们单论武功,的确有火烧上清宫的能耐。

  “九清的安危比老道的命还重要。”师无咎低声道。

  三爷冷哼一声,“这二者在你心中,都不及上清宫的分量,我的女人不是你等随意摆置的。”

  小暖心软,他可不,这世间的险恶三爷见得太多了。彻底解决之道,唯有杀戮殆尽或彻底摧毁对方的意志。

  师无咎自是感受到了三爷身上滔天的戾气,回首问道,“三爷是真心喜欢九清,还是图她能跟您带来您想要的东西?”

  三爷皱眉,师无咎这话中之意,让他极为不舒服。

  师无咎回首,一脸坦诚道,“上清宫在贫道虽重于泰山,但九清亦是,九清与上清宫不分伯仲。若有朝一日九清与上清宫不能同存,老道会带着门人下龙虎山远遁江湖。若到时九清愿随贫道同去,还请三爷行个方便。”

  三爷瞬间就变成了冰坨子,他身后的玄散也瞪起了眼睛,这老道,哪来的胆子!

  师无咎面无惧意地走出严府,他忍着没有说的还有一事:晟王杀伐戾气过重,此生妻、子缘薄。若非小暖横空出世与晟王的命数相佐,他此生怕是将与杀戮与权势了。

  师无咎离开严府,扛起他的破布招牌摇摇晃晃地奔青鱼湖而去,小暖将小龟送到后,师无咎的心便放下了一半多,有心思细细琢磨这里边的事儿。

  济县西南山上的松石、山脚下秦家村的陈小暖、京城南天师庙中与小暖一家偶遇的晟王、两年前再到秦家村的恩师、收小暖为徒的自己……所有人都围着小暖展开,而这缘起者,乃是他的师傅张昭成。

  恩施在天师像后的留子,乃是尽两年所为。

  十四年前到秦家村看相,给秦氏留画,到山顶画卷轴。十二年后再到秦家村留丹方,今年初在天师庙露面,直待被小暖察觉到十四年前之事……

  其实师傅有千百种方法将此丹方直接交给自己,但师傅却选了这种拐弯抹角又不算稳妥的方法。

  这说明,师傅在让他明白师门的兴衰已与九清命数相连,如果……

  “老道,你这是去何处?”一个农夫打扮的横眉立目的年轻人一把拉住师无咎的胳膊,嫌弃地看着他身上的破道袍。

  师无咎乐呵呵的,“贫道去青鱼湖边摆摊,赚钱好哄饱肚皮。”

  “今日不成,某权你趁早哪来的回哪去!”

  师无咎乐了,“青鱼湖边老道日日去,怎的今日就不成了?”

  年轻人横横地道,“哪来这么多废话,带走!”

  他身后的两个人立刻上前,将师无咎麻利捆住,塞嘴装进麻袋扛走。

  被颠簸得头晕眼花的师无咎,被人扔在地上解开麻袋和绳子后,颤受摸了摸腰间,顿时泪流满面,“贫道的钱袋又没了,那是徒儿刚给贫道做的……”

  同一牢房内,被关押多人的“偷狗贼”华强等三个大内侍卫,手里抓着自制的纸牌,瞪大眼睛看着被关进来的上清宫宫主。

  .com。妙书屋.com

第六七八章 圣上去秦家村

  这不是师无咎吗?他咋也被抓进来了?这仨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两位小友,真是天下何处不相逢,咱们又见面了,幸会。”师无咎扔掉身上的绳子,乐呵呵地道。

  被师无咎称为小友的,正是前些日子在第四庄南山坡上被大黄捉住的两个行踪可疑的家伙。这二人一个藏在树上,一个藏在地底,都被小暖扭送到了衙门,楼萧迁只意思意思地问了几句便将人关进大牢,也不说关到何年月。

  不管这是哪路派来的小杂碎,去找第一庄的事儿就是跟他楼萧迁过不去!

  师无咎整理了道袍,又看着旁边一脸傲气的家伙道,“这位小友,想必就是在上月在秦家村偷狗被抓的那位吧?”

  手持纸牌的华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某没偷狗,某是被他们诬陷的。”

  师无咎乐呵呵的,“原来如此!三位小友可能是流年不利犯了天狗煞,贫道这里有符可转运保平安,小友们要不要来几个?这符乃贫道亲手所画,错过这一次机会,下次再想买可就难了。卖与旁人是一百文,看在咱们是熟人的面上,九十五文一个,如何?”

  三人……

  华奋整了整手里的纸牌,冷着脸问道,“道长看咱像是身上有钱的么?进来时早被牢头搜刮干净了!”

  师无咎依旧乐呵呵的,“没钱也可赊账。”

  三人再次无言应对,从树上被捉的,暗中跟了师无咎数月的华驰直翻白眼,这老道的符在路边至多卖二十文,到他们兄弟这儿就买一百文,当他们是冤大头不成!

  被大黄从石头底下刨出来的华归扬了扬手里的纸牌,邀请道,“道长,咱没钱也不想打借条,不如一块耍耍,道长以符下注如何?”

  “这个主意好!”华奋同意,师无咎可是上清宫的宫主,他的符一定值钱。

  师无咎立刻凑到三人身边坐下,“师门规矩在,老道不能以符下注。咱不妨赌饭菜?”

  都是消磨时间,莫说是饭菜,就是拿地上的稻草下注都成。华归点头,“成,重新分牌!”

  待到晌午开饭时,牢头送来的饭菜都摆在师无咎一人面前,师无咎笑眯眯地拿起筷子,“诸位小友,承让了。”

  将后半月的饭都输给师无咎的华强摸摸肚子,与兄弟们低声商量道,“不如咱趁着今日人多眼杂,混出去?”

  剩下两人立刻点头。不出去咋办,这老道鬼心眼多得很,在牢里多呆几天,他们没准儿把后半辈子都得输给他!

  他们这里开饭,在外边闲逛的建隆帝也觉得饿了,“易儿,咱们寻个去处吃晌午饭?”

  见父皇还没有回去的意思,易王自然要陪着,“此处可有什么特有风味?”

  德喜立刻道,“老爷,二少爷,济县最好的馆子是天香楼,他家的蒸乳鸽很不错。”

  建隆帝不感兴趣地摆手,“不如去城外转转,城南不远就是第一庄和秦家村吧,小草不是说她家的骨汤馄饨很好吃?”

  易王的眼睛也亮了,“父亲说的是云清先生所在的山长茶宿吧?儿……子也想去其山坡的五车书舍转一转。”

  一拍即合的父子俩直接上了马车,奔着城南的秦家村而去。

  偷偷跟在建隆帝等人身后两个衙役一听他们要去秦家村腿就软了,我了个万岁爷!您老城里转转不就得了,咋还要出城啊!

  得了消息的楼知县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地一声,立马吼道,“快,速速告知秦家村里正……”

  师爷苦着脸道,“老爷您忘了,前日召集各村里正到衙门说事儿时秦家村里正就没来,他走远亲去了。”

  “这样的里正留着何用!快,速速召集秦家村各族族长,让他们做好准备……”楼知县立刻改变策略。

  师爷小声道,“老爷,秦家村人最多的秦氏一族的族长正就是里正,第二大族陈氏的族长现在无人担任。”

  “这是什么鬼地方!”楼萧迁气得七窍生烟,“秦家村现在谁说了算,给本官立刻找出来!”

  “秦家村的事儿一直是陈小暖姑娘说了算,她……进京了……”师爷小声道,“老爷放心吧,秦家村的人都被陈小暖收拾得老老实实的,出不了事儿的。”

  “啊”楼萧迁气得吐血,他就知道只要跟陈小暖沾边的,准没好事!

  就在这时,建隆帝的马车已停在秦家村口。建隆帝下车,背手环顾四周后,走到村口大树下纳鞋底子的老妇人身前,笑问,“敢问大嫂,山长茶宿在何方?”

  正在与村里老姐妹闲聊的秦三奶奶笑眯眯地问,“老爷是来用饭的还是找人的?”

  见这老妇一边与父皇说话还一边纳鞋底,易王怕她伤着圣驾,上前一步答道,“用饭,也找人。”

  旁边下棋的秦二爷抬头扫了一眼易王,暗道这后生长得真俊,还带着一身贵气,怕是个当官的。秦二爷立刻给韩二爷使眼神儿,韩二爷会意,他也看出了这一行人的不同之处。

  秦三奶奶依旧笑眯眯的,“瞅见前边那棵大椿树没?在那儿向南拐,一直走就到了。”

  易王向秦三奶奶道了谢,陪着建隆帝向村里走去。这村房屋破旧,百姓的衣着也不算光鲜,但村民看着还算安然,日子过得应是不差,建隆帝满意地点头,随口问道,“小暖的家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