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532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娘亲听了也非常开心,半日就搜罗了一大堆姑娘的名字,其中就有面前这个方芸玲。 .

第一零六八章 五棵棉花一条命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名单里虽然有方芸玲,但她却不是娘亲重点打听的姑娘。方芸玲虽然能干,当成亲是两家人的事儿,方芸玲家男丁只剩下不成器的方人俊一个,方家同族近.亲们对他们的家产虎视眈眈,恨不得扑上来分而食之。

  方家老夫人年老,方夫人撑不起事儿,方芸玲虽然能干但她这一两年就要嫁人,方人俊回来后就要执掌家业。也就是说,方芸玲出嫁后,方家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商家娶妻一看人品二看对方能不能在生意上与自己家合拍。方芸玲再能干,这样的亲家也不招人待见。

  于是,当对面的小姑娘终于问出,“芸玲听说,济县知县卢大人想将其‘庶女’嫁给赵书彦少爷,可有此事?”

  听到方芸玲尤其强调“庶女”二字,小暖哪还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小暖言道,“赵家婶母刚刚来信,并未提及此事,只是让我能在登州帮她留意这里适合婚配的姑娘。”

  方芸玲的心,又喜又忧,怔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小暖看得出,方芸玲对赵书彦,是真得动心了。小暖欣赏方芸玲不假,若是别的事她可以帮,但独独赵书彦的亲事,小暖绝不会出手干预。所以,小暖只当未见。方芸玲贯会看人的脸色,她见小暖没有多说也不多问,告辞而去。

  正想着该怎么在秦安人面前露个脸的方芸玲,刚出绫罗霓裳的后院,迎面就撞上了秦安人!

  这可是大好的机会,方芸玲心中一喜,却见秦安人面色不太好看,立刻打住了,只规规矩矩停在一旁,给秦安人行了礼。

  秦氏与她说了两句话,便快步进了后院,“小暖。”

  刚把三爷的信掏出来的小暖,又把信塞了回去,站起身迎上前,“娘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秦氏是去看登州各田庄棉花长势的。登州的官田以及不少大户都从秦氏这里买了棉花籽种棉花,秦氏带着棉匠们写的种棉书送给了他们,第一庄有种棉花经验的长工也分派到了这里不少。今日她早早起来,应几户人家之邀,去他们的田里看看棉花的长势。

  按说,不该这么早回来的。

  秦氏叹了口气,“第一家没转完,娘就看不下去了。江家为了几棵棉花苗,愣是把佃户家一个才八岁的孩子打死了!”

  小暖一听也皱了眉头,“怎么回事儿?”

  禾风回道,“那佃户家的孩子听说棉花苗一棵值好几两银子,因他奶奶病了无钱抓药,便偷了五棵棉花苗去集市上卖,被江家田庄的管事发现,抓回去失手打死了,孩子的奶奶上了吊,孩子的娘也疯了。夫人去田庄时,被关起来的疯妇跑出来,疯疯癫癫地哀求夫人救救她的小儿子。”

  小暖的眉头越皱越紧,“江玺程如何处置的?”

  细雨道,“江大少爷答应那疯妇找郎中给她儿子治病,便将人拖走了。”

  秦氏眼圈都红了,“那孩子是做的不对,他们将人带回来说教甚至打几巴掌也就是了,得多狠的心,才能将人给打死!好好的一家子,就这么毁了。小暖,让华郎中去给那孩子看看吧?”

  小暖安抚道,“江玺程知道您心善,一定会尽快处理好此事,咱们这时候派人过去不合适。如果江家请的郎中治不好那妇人和孩子的病,咱们再让华郎中过去。”

  秦氏轻轻点头,指着自己的心口道,“小暖,娘心里难受。娘知道这事儿轮不到我来管,我算哪根葱,可看着那孩子的娘的样儿,娘这儿就堵得慌,喘不过气来。”

  不只贱籍奴仆,在大户人家眼里,穷苦的佃户的命也如草芥。毁人禾苗是重罪,这孩子有错在先,纵使江家的奴仆将孩子打死了,孩子的家人告到衙门,也不可能让他们一命抵一命,最多就罚些银子罢了。

  再说目不识丁的穷苦人家最惧官府,哪敢去告状,得罪大户人家。

  小暖轻声道,“这样吧,我让仲韧留意着这户人家,能帮时就帮一把。”

  春花从外边进来,“夫人,姑娘,江家老爷和大少爷在院外求见。”

  “小暖……”秦氏拉着女儿的手。

  小暖点头,“女儿明白,江家父子女儿去见。小草和大黄也该回来了,娘不是说晌午包韭菜鸡蛋的饺子吃?丁大婶儿家里种了不少韭菜,您要不要过去割点儿?”

  让娘亲去屋里歇息,她也难受,不如让她出去转转。

  蓝紫晨去打理扬州分号的生意,但她的婆婆带着女儿、孙儿丁家康依旧住在登州,丁家康在城里地私塾读书,日子过得很是安详。

  秦氏带着两个女儿到登州后,蓝紫晨的婆婆带着女儿和孙儿来过一次,秦氏与这位老婶子挺有话说。

  待娘亲走后,小暖才让人把江家父子请了进来。江老爷和江玺程一进来,就连连给小暖赔不是,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小暖静静听他们说完,才笑道,“小暖明白,早就听说伯父是登州有名的大善人,此事若您早知道,是不会任由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

  “对,对……”江老爷连连点头,心里悬着的石头也放了下来。

  这本不算什么大事儿,但放在秦氏面前就是了。秦氏田里的棉花苗被人烫死了两亩都没追究,自己为了五棵棉花苗就打死人,在她看来定是大罪过了。她是妇人之仁,不懂得当家主事当从严的难处,但陈小暖一定懂,见她没有撂脸子,这事儿就好办了。

  江玺程也道,“玺程已派人将那一家三口送去医馆医治,请郡主转告安人,让她老人家放心。”

  原来那家不只二儿子病着,妇人疯了,还有一个病人,小暖缓缓点头。

  快晌午时,秦氏才从丁家割了一捆韭菜回来,坐在厨房里跟小暖一起洗菜时,秦氏嘀咕道,“娘听丁家婶子说了不少事儿,江家人做事可不想咱们看到的这么和善,打死人在他们眼里可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小暖点头,“是么?”

  秦氏立刻巴拉巴拉地把从丁老太太那儿听来的事儿说了一遍,随后道,“江家门风不好,他家的闺女可娶不得。”

  小暖立刻明白,娘亲把江佳姗从名单里划掉了。

第一零六九章 亲事

  小草和大黄被诸葛卿的儿媳送回来后,秦氏问的第一句也是:“你卿叔家的姐姐咋样?”

  带着任务去的小草咳嗽一声,掏出小帕子甩了甩,掐着嗓子道,“哎呦,哎呦,诸葛姑娘模样长得俊,琴弹得好,绣的那牡丹花呀把蜂蝶儿都招来啦!夫人,这么好的姑娘您要是不快点下定,可就被西村那个卖肉的小子抢去啦!”

  小草把媒婆的模样学了个十成十,逗得秦氏和小暖前仰后合,大黄也跟着左右跳腾。秦氏笑骂道,“你这丫头,好好说话!”

  小草有模有样的把帕子收起来,一本正经地道,“娘,诸葛家的姐姐喜欢读书写字,想嫁个能与她一起写诗填词的读书人。”

  书彦书读得不错,但他志不在此,每日里四处奔走忙生意,他跟诸葛姑娘不合适,秦氏又从她心中的小本本上划掉一个名字。

  不过这事儿不急,秦氏的名单上还有好些个姑娘呢。就算登州一个合适的也没有,书彦的娘还能从京城、扬州、徐州等等地方去找,书彦那么好一个后生,一定得给他找个情投意合的好媳妇。

  当着小草的面秦氏不好多说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饺子后,秦氏才跟小暖商量,“你说方芸玲咋样?你丁奶奶说方芸玲是个难寻的好姑娘,不光心肠好,小嘴儿会说,手也利索。娘瞅着她也挺顺眼的,就是家世差了些。”

  娘亲还真是把赵大哥的亲事当件大事儿在认真办,小暖放下手里的账本,认真道,“丁大嫂在登州时与方芸玲走得近,丁家奶奶见过的大户人家姑娘或许就她一个,能跟娘亲夸夸的,也只有她了。”

  “咱们也跟方芸玲做过几次生意,她面善和气也有点本事。咱们知道的事儿,赵夫人也知道,您忘了方芸玲也跟赵家一起做生意了?”小暖继续道,“所以方芸玲娘不必多打听,赵夫人心里有谱呢。”

  是这个理儿,秦氏认真点头,“是赵家娶媳妇,咱们帮人家相看相看是好意,可不能好心办了坏事儿。”

  小暖笑了,“娘能想明白这一点是最好。”

  秦氏叹了口气,书彦对小暖的心思,她看得明白,每次赵书彦来庄子里找小暖说话,秦氏就揪着心。她不是不信书彦的人品,她就怕这么拖下去真拖出事儿来,若是书彦也成了亲有了家,就啥事儿也没有了不是?

  见小暖看着自己,秦氏不好把心里的事儿明说,只问道,“济县的公文还没呈上来?”

  小暖点头,“已经送到了,压在知府大人的桌上,想必这一两天就有结果了。”

  登州今年种下的棉花过了万亩,登州知府万伯庸一心盼着今年棉花大获丰收,然后他以此表功,得以升迁。吴夜长等人用热水浇死的两亩棉花苗的事儿,在他看来甚为恶劣。正是因为卢奇渊的轻纵,才让这些人有恃无恐,又猖狂偷采稻谷。

  至于那些稻谷是不是卢奇渊家的,吴夜长这些人为何偏要盗他家的稻谷,卢奇渊的公文上没写,万伯庸也就当不知道。反正这事儿有陈小暖去折腾,他只管按照规矩,下文书狠狠地斥责卢奇渊办差不利,再在卢奇渊的功绩簿上记上一笔,就足够了。

  京城里的御史还没得到消息时,建隆帝已经接了高仓颉的密信。高仓颉在定期汇报秦氏母女的事情时,如实地陈述了卢奇渊办的两件案子,以及小暖在衙门口一站,就把堂上的卢奇渊吓晕的事儿。

  正在为刺杀严景的刺客还没抓到发脾气的建隆帝,见了这折子更是大发雷霆,“废物,都是废物!”

  父亲英雄儿好汗,父亲废物儿也强不了,低眉顺眼的德喜知道,新科状元卢林平怕是难在京中谋个好差事了。卢林平这段日子频频去贺王府走动,想走贺王的路子入兵部,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德喜心中冷笑,卢林平觉得圣上夸他上兵伐谋的文章写得好,他就能以此进兵部,痴人说梦!在这么拖下去,卢林平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陈祖谟。他若还有脑子,就该尽快谋个外放的差事才对。

  不过,卢林平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得知家中出事儿,贺王也对他变得冷淡,恩师程无介也冷下脸责备他父亲只顾着搂钱而不在乎他自己和林平的前途时,卢林平便跟程无介解释道,“恩师当知家父为人,他断断不会做出此等事。家家父购置田产,是为了给妹妹办嫁妆。”

  程无介哼了一声,“你的亲事都还未订下,你父母就开始着急家中庶女的婚嫁了?”

  卢林平垂眸忧伤道,“若非师母故去,林平的亲事已然订了。”

  听他这么说,程无介的脸色才稍稍缓和,“既然你父母是为了给你妹妹办嫁妆,这亲事还是尽快定下来为好。”

  至于恩师说的“定下来”是指的那个,卢林平心中自是明了。他拱手应了,“林平这就回乡一趟。”

  见他如此识趣,程无介脸上见了笑意,“去吧,早去早回,机不可失。”

  至于是何机会,程无介没提,卢林平也没问。

  卢林平收拾东西回乡那日,正巧跟小暖母子三人也回乡了。卢夫人见到儿子,拉着他的手就嘤嘤地哭了起来。

  卢林平帮母亲擦着眼泪,“母亲不必悲伤,事情还远没到山穷水尽之时。子嘉的亲事您和父亲办到哪一步了?”

  提起这事儿,卢夫人就生气,“这弹丸之地,能有什么好人家!你妹妹相中了赵书彦,可赵家竟不识抬举!”

  卢林平笑了,“济县虽是弹丸之地,但却卧虎藏龙。母亲可在少年将军中寻过?”

  卢夫人皱起眉头,“你妹妹那般柔弱,怎能配个武夫!”

  “妹妹柔弱不假,但武将不见得都粗鲁,您看乌桓将军不就很好么,表妹嫁给他,也是佳偶成双。”卢林平劝道,“右金吾卫中少年将军不在少数,俊秀斯文的也有,譬如乌将军身边的副将阎铁山,儿子看着就不错。”

  阎铁山是哪个卢夫人对不上号,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他家不是好读书的,卢夫人犹豫道,“可你妹妹相中的是……”

  卢林平心平气和地打断母亲,“子嘉还小,最易被人蒙骗。嫁入商贾之家便是自坠贱籍,哪有嫁于少年将军荣光?再说她嫁给阎将军,便是看在表妹的面子上,阎家也不敢为难她。”

第一零七零章 阎家二公子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卢子嘉的生母,是卢夫人的陪嫁丫鬟,她生下卢子嘉后不久就“病死”了。卢夫人为显嫡母之慈,将卢子嘉养在自己名下,当嫡女教养,去哪儿都带着。卢子嘉德行甚佳,为她赢得了美名。

  若是卢子嘉嫁得不好,那卢夫人必定被人指摘,说她不是真心疼爱卢子嘉,这对视名如命的卢夫人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若是卢子嘉嫁给赵书彦,名声虽不好听,但毕竟是卢子嘉自己选的,别人指摘不到她的头上。但是让卢子嘉嫁给舞蹈弄棒的武夫,若是让绍氏姐妹们知晓了……

  卢夫人皱皱眉,“武将官职都是虚的,将军也好,副将也罢,能带得了几个兵,赚回多少俸禄?一场仗下来丢了命,什么都没了。”

  卢林平接着劝说,“德音表妹不也嫁给了乌桓将军么。”

  卢夫人哼了一声,“那是因为她无母亲为她做主!若是德音的母亲还活着,你看绍家敢不敢把她嫁过来!”

  卢林平心中不耐,“母亲只管子嘉,便不管儿子了么?您可知因父亲前后两案审得不公损了名声,儿子在京中举步维艰。程大人当着儿子的面责备父亲不该重利轻名,儿为父亲辩解,程大人便让我们速速定下子嘉的亲事,免得此事一发而不可收拾,让儿无路可走!”

  卢夫人惊道,“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

  “若非如此,儿怎会出京?”卢林平长叹一声,“母亲,现在四方来朝少战事,嫁于武将并无不妥。若是小妹嫁于阎铁山,十余年后他便是儿的助力,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卢夫人轻声道,“兵部岂是那么好进的?”

  卢林平志在必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贺王答应替儿从中斡旋,儿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罢了。”

  事关儿子的前途,庶女便不重要了。卢夫人言道,“阎家的家世为娘不甚了解……”

  “您去跟表妹打听打听,便知了。母亲应趁着父亲在济县这两年,多余表妹走动,好为将来打算。乌桓年纪虽小,但他是右金吾卫名正言顺的大将军,在济县呼声极高,又得晟王关照,前途不可限量。”

  “晟王怎会关照乌桓?”卢夫人疑惑,自己可没听到一点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