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638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杨书毅盯着外孙,直看得他心虚地转开头,不敢与自己对视,才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长百岁。你三哥十岁出宫学艺,十五岁便开始为朝廷效力。他十七岁西南平乱,十八岁入金吾卫军营督查要务,二十岁入天章阁行走,至今已两载有余。先皇让他入内阁,就是看出他有此能,而晟王入天章阁后的政绩,有目共睹。”

  “晟王之能,远非常人可比。景儿有兄若此,乃是你之幸、大周之幸也。你身为帝王,最不可取的就是嫉贤妒能,可记下了?”

  方才程爱卿说他能当上大周的皇帝,是天下的大幸事。为何到了外公嘴里,三哥又成了大幸事了。虽然心里知道外公说得有道理,但柴严景还是忍不住道,“若是景儿有三哥的机缘……”

  “你十一岁时被柴严亭所掳,被救回后可曾想过带人出宫去复仇、去学艺?”杨书毅心中替外孙着急,声音不免严厉了些。

  柴严景咬唇,他从未想过。

  杨书毅也觉得自己说得重了,又放柔了语气,安抚道,“景儿,你能抓住机会挺身而出,让先皇注意到你之能。先皇立你为太子,而选晟王入内阁,乃是有识人之能,景儿当效仿你父皇,知人善任,方能稳坐大周的江山。”

  柴严景起身行礼,“外公教诲,严景记下了。”

  杨书毅起身还礼,祖孙二人再落座,便有了几分尴尬。柴严景又低声道,“外公,宫里人纷说我三嫂怀的是双生子,您看有几分可信?”

  杨书毅笑了,“不管晟王妃怀的是双胎还是单胎,她对你的救命之恩都在。”

  这么说,外公也觉得三嫂怀的是双胎了?柴严景心中又问道,“我三哥对三嫂和她腹中的孩子极好,您说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三嫂腹中是双生子?”

  杨书毅言道,“双胎与单胎,在五六个月之前并无差异。若真是双胎,晟王知道此事,也不过是两月余。两个月前,圣上已是太子了。”

  柴严景明白外公的意思,又推测道,“我还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父皇连宁平长公主的双胞胎都容不下,您说他会容得下三嫂肚里的孩子吗?三哥能想不到这一点吗?”

  杨书毅叹了口气,外孙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圣上是想说,先皇是晟王害死的?”

  “当然不是……”柴严景摇头,“我只是想,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杨书毅教导外孙,“你若想知道,为何不直接去问晟王?”

  这哪能问呢!柴严景皱眉。

  “你不问晟王,却在背后无端揣测,此绝非君子所为。”

  “就算朕问了,三哥也不会跟朕说实话啊!”

  “说不说实话,是晟王的事;问与不问,是圣上的事。圣上没有问过,岂知晟王不会跟你说实话?”

  先皇的用人权衡之道外孙还没学会,反倒把他的小心眼学了个十成十。杨书毅心中着急,他得找机会跟女儿商量商量,尽快为外孙择个良师乃当务之急。

  三爷刚从兵部出来,衙门前候着的晟王府侍卫连忙上前,低声道,“三爷,王妃安好。”

  三爷点头,牵马正要返回天章阁,却见一个眼熟的小厮站在巷口。三爷将马缰绳扔给玄散,边向那小厮走,边问前来报事的侍卫,“王妃在做什么?”

  “安人扶着王妃在内院慢行,二姑娘和大黄也在。”

  大黄和小草在,小暖就不会觉得无聊了。三爷微微翘起嘴角,向不远处的一家茶肆走去,“我进去买些茶点,你送回去,给安人和小草吃……王妃也可吃一块。”

  侍卫连忙道,“三爷,属下去……”

  玄散一拉将他薅住,“安人和王妃的口味你晓得?”

  不晓得,侍卫老实站在门口等着。

  三爷入茶肆径直去了雅间,吩咐小二上茶点、茶汤。待茶点上来后,三爷吩咐将大半打包,让玄散送到门外交给侍卫带回王府。

  玄散到了外边,叮嘱侍卫道,“茶点热的才好吃,你路上莫耽搁。”

  待侍卫走了,玄散又叫了一大碗热汤面,自己端进雅间补肚子。

  他的面还没吃完一半,雅间侧墙的无声开了一条缝,二皇子从墙那边走了过来。

  见到桌上放着自己爱吃的点心,二皇子的心中最后一丝也随着热腾腾的茶汤,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1290章 弟妹怀的是双胎吗?

  “我见你从兵部出来时面色不好,可是出了什么事?”易王吃了几口茶汤,先开口了。他在此处等了一会儿,自然见到三弟出兵部出来时的模样。

  三爷点头,“定北军大元帅的折子送到了,被北军围困的黑山叛军毫无突围之意,也未见军心涣散。乌桓几次佯攻,他们也只龟缩防守不出,定北军中不少将士已生急躁,乌桓请示,半月内黑山叛军仍无动作,就全力攻破山口,擒拿反贼。”

  此等大事,兵部尚书自然无法决断,才请了三爷到兵部与部内的官员详商。

  按说,事关二十万大军的行军作战部署,阁老参议后应送圣上御览,不过此君非彼君,呈给柴严景看,也不过走个形式罢了。

  阁老合议之事,柴严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是推不翻的。

  易王也觉得事关重大,疑惑道,“圆通想干什么,他究竟有多少存粮?”

  三爷摇头,“叛军行径蹊跷,其意不明。”

  易王又问,“蒋常胜和仁郡王那边可有消息?”

  “前日送来折报,丢失军粮已全无踪迹,仁郡王与蒋将军在西北安抚各方,扫除奸细,黑山叛军派出的蛊惑人心的奸细已大部分被擒。”三爷没瞒着二哥,径直讲了。

  “如此说来,西北局势尚可。”易王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分析得出头绪的,待后头他再跟舅舅商议。此时,他还有要事要问三弟。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有个突破口,“乌羽近来如何?”

  三爷面带忧色,“自皇祖母病重时父皇召他回京,他们一行在关外遇到契丹人劫杀后,便失去了踪迹。我先后派出去三拨人,甚至不惜动用小暖的关系,请上清宫的帮忙,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易王眸光微转,“会不会是乌羽的身份泄露了,契丹人或黑山叛军将他擒住,想以乌羽要挟乌桓,令他撤军?”

  三爷担忧的,也是这个,“若真如此,乌羽定会在阵前自尽,鼓舞定北军的士气。”

  易王沉默片刻,低声道,“乌羽流的是乌家人的血,他很可能这么做。”

  这是二哥第一次开口承认乌羽是乌家血脉,三爷抬头看着他,径直问道,“二哥今日约我至此,所为何事?”

  “我去找刘嬷嬷问过,却还是有些拿不准,所以想亲口问你。三弟,”易王似乎有些难以开口,又似下了很大决心,“三弟妹腹中有几个孩子?”

  “噗——”正在吃面的玄散被易王这句话惊得喷了一桌子的面条。

  性喜整洁的两位皇子同时皱眉,又不约而同地瞪着他。

  玄散觉得脖子凉飕飕的,他掏了半天没找到帕子,只得心疼地拿出尚好的的擦刀皮子把面条清理干净,站起身想躲,“属下去门外守着。”

  “你留在此处,以免惹人生疑。”易王见玄散惊成这样,便知他对此事毫不知情。

  玄散是三弟的贴身侍卫,他都不知道,那小暖腹中是双生子的可能性便小了许多,易王心中稍安。

  三爷问得更为直接,“二哥是想问父皇是不是我杀的吧?”

  易王面带苦涩,“二哥不信你会下手杀父皇,只是想知道你在这过去的半年中做了什么。”

  乖乖……这哥俩真是一个比一个敢说……玄散笔管条直地站在旁边,这下连头都不敢抬了。其实,三爷什么也没干,他只是撤回自己的人,袖手旁观来着……

  三爷轻声道,“小暖怀孕五个多月时,秦安人便说她的肚子大,可能是双胎。”

  二皇子心头猛地一跳,认真听着。

  “事关重大。我秘请名医为她诊脉,却无一人敢断定她腹中是双胎。过了六个月后,我又请稳婆为她摸胎。与刘嬷嬷一样,她们都说是一个。但有一个稳婆提出令一种可能:小暖腹中可能有两个孩子,不过它们一前一后呆在母胎中,所以摸不出来。”

  对只能摸到小暖腹中有一个孩子这件事,三爷也觉得差异。这是老天在冥冥中助他们夫妻,还是师无尘和张玄崖都看出,小暖腹中真的只有一个孩子?

  三爷继续道,“不论如何,我不得不为小暖腹中是双胎而筹划。所以我在天章阁加倍,母妃也在宫中努力讨父皇欢心,求的就是小暖一旦生下双胎,孩子也能多一份安稳。”

  “竟是为此。”易王豁然开朗!

  他就说嘛,在宫里当了二十多年冷美人的华贵妃,这几个月怎忽然殷勤出入宜寿宫,缠着父皇不放手了!

  三爷哪是加倍辛劳,他是加倍使唤卢正岐吧!玄散默默为天章阁内日夜辛劳的卢大人,掬了一把心酸泪。

  三爷点头,“二哥,且不论我难以触及父皇的丹药,便是我能,也会先让母妃避开,以免她直面血腥。”

  虽然府上的江埕说父皇驾崩时华贵妃在宜寿宫中,是三弟反行其道:正是为了洗脱弑父的嫌疑。但易王更信三弟对华贵妃的孝心,“这一点,二哥信你。”

  三爷苦笑,“若说我之前还有几分担忧,在父皇赐下双鹿角后,我心中已有八分把握,又何须冒死行此大不韪之事?”

  父皇亲猎亲割的双鹿角,吉瑞之极。三弟妹在得父皇赐的双鹿角后生下双生子,也属天降祥瑞。易王将这两件事放在一处,立刻想出数套可行的计谋。

  他能想到的事,三弟不只能想到,还能做到。

  如此说来,三弟确实没有谋杀父皇的动机。

  二皇子消除了心中的芥蒂,笑容也真切了许多,“得知封江兆叛主之后,父皇心底已不再信他的解梦虚话。骨肉连心,三弟的孩子便是父皇的孙子,若是父皇还在世,就算三弟妹真的生下双胎,父皇也不会让她们母子分离的。”

  三爷微微点头,心中却跟明镜一样。

  建隆帝待二哥确实有骨肉之情,但对三爷就不一样了。

  在建隆帝眼里,李皇后是正宫,二哥是嫡子;而自己的母妃是“玩物”,他无论怎么努力,在建隆帝眼里也不及二哥。

  所以,建隆帝放在墙内锦盒中大行遗诏上将皇位传给二哥,而不是他柴严晟。还留下那样,能将他柴严晟置于死地的遗诏!

  三爷收敛胸中肆虐的愤怒,叹息道,“不瞒二哥说,小暖前几日晕倒后,小弟便心慌得厉害。恨不得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生怕她腹中的孩子不足月就想出来。”

  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的易王,对三弟的紧张,完全不能感同身受。孩子在弟妹肚子里,你守着她,能有什么用?

  他早就知道三弟在意三弟妹,竟不知他已到了如此疯魔的地步。易王看着三弟,竟生出几分怜悯来,“三弟妹的运道极好,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母子平安的。”

  三爷点头,又低声问道,“二哥有什么打算?”

第1291章 大黄不是一般的狗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易王虽心有不甘,但也认了命,“值此多事之秋,我只想尽快取得七弟的信任,能尽快入六部做事。”

  柴严景怕易王夺位,夺了他吏部行走的差事,只让他陪灵。所以现在易王与昙郡王一样,虽有爵位却无一点官职。不过,比起昙郡王的心安理得,易王此时心若油烹。

  因二哥今日的坦诚,更因幼主难撑大业,三爷便决定给那还躺在宜寿宫寝殿墙内的传位遗诏一个机会。只要那份遗诏现天,就是李太后的死期,虽然她已威胁不到母妃,但事已至此,她活着就是个隐患。

  “不瞒二哥,父皇选七弟当太子,我不意外;但父皇传位给七弟,却实出乎我的意料。”

  易王心中苦涩,笑容也撑不起来了。舅舅也说,只要他踏实做事,父皇百年之后皇位定是他的。可父皇中了丹毒,突然撒手人寰,临终之前也没留下传位给他的遗诏。

  他在父皇床前亲口否认父皇的口谕,不让母后殉葬时,父皇那震怒心碎的充血目光,虽已过去十天了,易王仍记得清清楚楚。他心存愧疚,日夜难安,“这些就不提了。还有一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二哥请讲。”

  “论制,帝王崩,梓宫当在灵堂内供奉满二十七日,方可葬入皇陵。入敛七日便将父皇葬入皇陵,实在仓促,有失体统,也有损我皇家颜面。”虽然柴严景想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但帝王丧葬礼制岂容儿戏!

  建隆帝满二十七日入藏,老七登基的日子就得跟着拖延,不管二哥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做什么,三爷都不反对。因为他也可利用这点日子,查清一些事情,“此事由御史台上折子最为稳妥,荆正那边是二哥去跟他说,还是我去?”

  “我去,西北的军情紧急,还要劳三弟多费心。”见三弟也赞成,二皇子便知这事已成了大半,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三弟……”

  三爷傍晚从天章阁出来,又去灵堂祭拜后,返回王府时已是星光满天了。

  小暖还没睡,正让绿蝶扶着她在院子里散步,大黄慢悠悠地在后边跟着。

  见大黄颠颠跑过来,三爷抬手揉了揉它的下巴,毛乎乎的暖烘烘的,很舒服。大黄也觉得舒服,脑袋扬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