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648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啊——”小暖忍不住,疼得大叫了一声。

  “汪——”大黄急得乱窜。

  “啪!”三爷紧张地挑断了一根琴弦。

  “开了!”屋内的刘嬷嬷镇定镇定地取了一块软木放入小暖口中让她咬着,“王妃,快了,用力。”

  三爷面容僵硬,吩咐道,“取琴!”

  琴弦都让三爷弄断了,府里哪还有琴啊,玄舞为难着。

  霜成立刻吩咐道,“玄舞听荷楼取王妃的瑟,绿蝶去浣衣院取宫女们带来的琴,秋月去找管家,让他开库房里边所有的琴瑟全部取来。”

第1308章 败家的三爷

  夜幕沉沉,建隆帝已经在灵堂停灵满二十七日,宜寿宫却依旧传出哽咽的哭声,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无声潜入宜寿宫的金竭趴伏在房顶上听了一会儿,他不敢冒险倒挂金钩透过窗户往里观察,便决定将屋顶上的瓦轻轻掀开一块,看看殿内的情形。

  他的手刚刚放在瓦上,就听到外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金竭抬头,见一个老太监拖着沉重的身躯进入侧殿。

  “程大人府上的人来报信,说您府上走水了。”

  “走水了浇灭便是。”房内传出程无介并不焦急的声音。

  老太监又回道,“您府上的人说,是大人的书房和边上的茶楼着火了。”

  金竭听到一阵哗啦地书本落地声,程无介的焦急透过语气透出来,“可扑灭了?”

  “小人不知。”

  “万岁,微臣出去问问。”程无介沉不住气了,金竭想,看来程无介的书房尤其是旁边的茶楼里,有非常重要的东西。

  不过,这与他无关。

  不一会儿,程无介便大步走了出来,金竭见他出宜寿宫时,在灯火暗处与大内侍卫统领江崖打了个手势,江崖手握腰刀表情凝重,金竭在他身上感受到了杀意。

  这杀意反而让金竭放松了,不敢江崖要杀谁,只要他们动手,他就能趁乱偷袭易王,让他丧命于自己的峨眉刺下。晟王府的玄散和易王府的地胤都在房内,这二人都是顶尖高手,金竭不能硬拼,只能偷袭。

  他放开手中的瓦片,继续蛰伏在屋顶上,等着江崖先动手。

  西厢房内,头晕脑胀的柴严景赌气道,“朕不看了!”

  杨书毅也知道这几日苦了外孙,温和劝道,“在看完这十五本便能歇了。”

  柴严景算是看明白了,“外公说是十五本,待会儿加急折子来了,程相又不在,还不是要朕接着看?这东西永远看不完!”

  杨书毅接着哄,“待过了这几日,内阁人手齐备、九监六部的官员按部就班做事,就好多了。”

  因卢正岐要处理观景楼的命案,今夜轮值的内阁大臣是杨书毅,程无介是主动留下来帮忙的。杨书毅早就觉得程无介对外孙没安好心,他走了倒是件好事。

  杨书毅哄了几句,见外孙依旧是任性胡闹,脸便沉了下来,“圣上马上要登基亲政了,身为一国之君,边要有一国之君的模样,你如此推诿,让你父皇看了岂能放心?”

  柴严景眼睛一转就有了主意,“外公,明日父皇就要入皇陵了,我要去为他守夜尽孝,请外公成全。”

  杨书毅虽知外孙是偷懒,但也只得依了他,“去吧,臣也回天章阁了。”

  他是外臣,正殿灵堂内还有后宫嫔妃在,程无介要带着折子来这边请严景批阅时,杨书毅心中就是反对的。现在程无介走了,他更不想留在这里惹言官非议。

  杨书毅亲自抱着一大摞折子走了后,江崖低着头缓缓抬起,望向殿内。

  女宾那一侧,先皇的妃嫔们东倒西歪地跪着打瞌睡。男宾这一侧,八皇子已经睡着了,他的母妃宸妃在旁边守着,四皇子也侧躺在地上打鼾,随着诵经声哭泣的,只有二皇子柴严易,他已经不间断地哭了三个多时辰了。

  小皇帝柴严景正坐在旁边盯着他二哥的后背发呆。

  江崖缓缓低下头,他看得出来,殿内真正因先帝的死而悲伤难抑的,只有易王。他一边为先帝感到凄凉,一边又为先帝会选七皇子继位感到不解。不过这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他是大内侍卫,只要做好自己的差事便好。

  殿内的二皇子哭得嗓子都哑了。父皇死时,他伤心不解;母后死后,他心痛凄凉;发现父皇的大行遗诏上落款的日子,得知父皇早在立七弟为太子之前就已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自己后,二皇子痛不欲生。

  回想父皇弥留之际,他说的话做的事,二皇子就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父皇样样替他找想,他却不能体会父皇的苦心,最后还让父皇失望。

  当他说出不让母妃陪葬的话时,父皇的心境如何?想到这一点,二皇子哭得更伤心了。四皇子被他哭得烦躁,借着尿遁起身,晃回母妃的陶夏宫睡着痛快觉。

  连着念了几天经的老和尚慧清也受不了了,起身回了宫内安排给和尚道士的厢房歇息。师傅要走,智藏立刻跟着溜了,走之前他幸灾乐祸地看了一眼盘膝坐在旁边的老杂毛王怀充。

  殿内经声不能停,他们走了,老杂毛和他的徒弟今夜就不得歇息了。明天先帝起灵,他们都得随行,白天也歇不了,累死这帮杂毛道士!

  王怀充没在意走掉的和尚,他一边为师妹祈福,一边等着晟王派人进宫给先帝报喜。

  按时间推算,报喜的人应该来了,怎么还没动静呢?王怀充担忧偷偷伸出手指头掐算着。

  算着算着,他忽然张开眼,望向门外南天的繁星,目光万分惊讶,双子星降?

  晟王府内,小暖的呼痛声、大黄的叫声、三爷的琴声响了已有半夜。整个王府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

  琴声戛然而止,侍卫默默对视,这是三爷毁掉的第十五张琴了。

  “府里还有琴吗?”

  “现在只有大黄的叫声,应该是……没了吧?”另一个侍卫担忧着,“怎么办?去府外找几张回来?”

  “没有命令,不得擅离职守。”又一侍卫道,“三爷会有办法的。”

  果然,一阵箫声。侍卫们暗暗挑起大拇指,不愧是三爷,没琴了弹瑟,没瑟了吹箫,十八班乐器,样样精通!

  产房内已经痛得怀疑人生的小暖听到房外的音乐变了,吐出口中的软木塞问道,“咱们府里有箫吗?”

  秦氏趁机给给闺女塞了一口汤,“啥不是听,趁着不疼,赶紧吃点东西攒劲儿。”

  霜成眼睛一转,忽然计上心来,“回王妃,库房内有一支六孔碧玉箫,价值连城。若是三爷将这只箫弄断了,下一根该是咱们府里的镇府之宝——九节紫竹箫了!”

  “啊——”一阵剧痛传来,小暖撑不住叫出声。

  窗外的萧声急促拔高,然后……没了。

  小暖一阵心疼,三爷这个败家的,一个城就这么没了!

  霜成见王妃有了精神,连忙道,“王妃,三爷要上九节紫竹箫了!”

  小暖急了,一把端过娘亲手里的参汤灌下去,铆足全身的力气,“啊——”

第1309章 终于生了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哇——哇——”屋内传来孩子响亮的哭声,刚刚握住竹箫的三爷身体晃了晃,险些没栽倒。

  “生了,王妃生了!”屋内一片欢腾。小暖的身体软成了面条,太好了,镇府之宝保住了。

  “恭喜王妃喜得千金。”稳婆喜气洋洋地将孩子擦净包好,送到小暖身侧。

  女儿啊,小暖嘴角微微翘起。秦氏将孩子接过来,仔细数了数外孙女的手指和脚趾,发现一根不多一根不少,这心才算放了下来。

  不过……秦氏看着这孩子心里却有点纳闷儿。闺女的肚子大的出号,咋外孙女个头这么小?

  “恭喜王爷喜得千金。”院内的绿蝶等人听到屋内的声音,赶忙给三爷道喜。她们心中不安,生怕王爷因为王妃生的是女儿而失望。

  听不到三爷的声音,绿蝶抬头见三爷面色比方才还难看。她皱起眉头,莫非三爷真得不喜欢小郡主?

  “汪,汪!”大黄问道屋内的血腥味,急得直抓房门,很想进去看看。

  三爷一把将它薅住,小暖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呢,这时候怎么能让大黄闯进去。生一个都把小暖疼成这样了,两个还了得?

  三爷心疼得不行,不管下一个是男是女,以后决不能再让小暖生了。

  “嗯……”房内又传出小暖的呻吟声,三爷和大黄同时炸了毛。

  “不好了,王妃肚子里还有一个!”刘吉莲惊慌道。她亲手摸过王妃的肚子,分明就一个人孩子啊,怎么还会有一个!

  屋里的人也跟着慌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秦氏是最镇定的一个,她立刻吩咐人再去准备热水,让稳婆准备接生。

  “小暖,不能松劲儿,第一个出来第二个就快了。好孩子别怕,娘守着你呢。”秦氏镇定地安慰着闺女。

  “汪汪汪!”大黄的声音响了起来。

  然后是行云流水的箫声,三爷将箫横在唇边,用心吹奏。

  霜成赶忙道,“王妃,三爷开始吹咱们的咱们的镇府之宝九节紫竹箫了,这个值二十个田庄!”

  二十个田庄!小暖又结果母亲手里的汤灌进肚子里,将软木咬住,奶奶的,真是要了命了!

  “哇,哇——”

  又一个孩子的哭声想起,三爷的手一软,跌坐在椅内,终于生完了。

  “王爷,王爷!王妃为您添了两位小郡主!”一向稳重的霜成喜形于色,快步跑出来给三爷报喜,“王爷,这是先帝保佑,天降吉瑞啊!”

  霜成无比庆幸王妃是在建隆帝死后才生下孩子,否则这事情就要糟了,她这是在提醒三爷,莫忘了赶紧想对策,王妃生下双子,非同寻常。

  “恭喜王爷、王妃!”院内院外的丫鬟、侍卫们齐声道喜。

  “赏。”三爷定了定神,“王妃如何?”

  “王妃安好。”霜成报喜。

  三爷点头,迈步就要往里走,霜成伸手想拦着,却没拦住。

  屋里传来秦氏的声音,“你咋进来了,这像什么话,快出去。”

  “娘,我看看小暖和孩子们便出去。”三爷低声道。

  这还是他第一次给秦氏叫娘,秦氏一愣神的功夫,三爷已到了炕前。屋里都是血腥味,他的小丫头盖着大红色的被子,汗湿的头发散乱地贴在苍白的小脸上,让他心疼不已。

  生孩子时疼得死去活来差点脱力,生完孩子后小暖却觉得精神无比。明明身上还痛得半死,但她此时却觉得无比开心,“三爷,咱们有了两个女儿。”

  “嗯。”三爷的目光和声音,温柔得让人沉醉,“夫人辛苦夫人了。”

  小暖与他对视半晌,转头去看身边的两个小包袱皮。

  三爷的目光也落在孩子身上,这两个小家伙还在哭,不过声音没有刚才大了。她们的小脸,还没有自己的手掌大,三爷心里担忧,却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孩子很健康,你安心歇着。”

  两个小家伙哭了起来,秦氏连忙去管孩子,三爷借机到了小暖身边,取了干毛巾帮她一点点地擦着脸上、头发上、脖子上的汗,然后帮她把长发捋顺好。

  秦氏没见过女婿这样,转头背身抱着老二哄着。

  小暖抬眼望着三爷,低声道,“孩子的名字……”能不能别让七弟取,他还是个孩子,能想出什么好名字。

  “让母妃和娘取。”三爷知道她想说什么,“你安心歇息,我进宫报喜,很快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