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许你一世安好 第92章

作者:宁静夜空 标签: 情有独钟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府中那么多的丫鬟婆子,周夫人偏偏让小姐亲力亲为。虽说婆婆让儿媳立规矩是常理, 可周夫人实在太过了,倒夜壶都让小姐做,她们看着都心疼。

  这还不算,周少爷院中的小妾通房丫鬟, 背地里都笑话小姐呢, 小姐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想到此处, 秋意呜咽起来。

  梧桐皱了皱眉道:“行了, 别哭了,我是外人, 管不到周家去, 让你家小姐好自为之,周夫人让她做什么,她照做就是, 时间长了,周夫人也就厌倦了,不会再找你家小姐的麻烦。”

  “可是,”秋意总觉得哪里不对。

  一言未了,就听梧桐说:“来人呢,送秋意回去,飞鸾刚做的糕点,给二小姐带上一些。”摆摆手,让秋意离开。

  梧桐这边刚送走秋意,门房的婆子又来了,说江陵侯来了,要见夫人。梧桐能猜测道江陵侯的来意,还真当自己是万能呢,白秋灵嫁人才有几日,父亲就心疼了,果然是放在心上的。

  “先让人好生伺候着,我换身衣服就来。”梧桐道。

  婆子行礼退出去。

  梧桐回桃仙阁,先换了身衣服,迈着莲步来到正厅,走到厅内,江陵侯迎上来,满脸着急:“桐儿,你可来了,周家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你一定要为爹出这口气。”

  梧桐手握团扇,给江陵侯扇着,笑语晏晏道:“父亲这是怎么了,可是周家欺负秋灵的事情?这件事我已知晓了,婆婆让儿媳妇立规矩,这是无可厚非的事,自古以来,都是对多年媳妇熬成婆,咱们秋灵只能忍着了,你我谁都帮不了她,也不能替她受苦。”扶着江陵侯坐到椅子上,又命人上茶。

  丫鬟上了茶,梧桐捧起递与江陵侯。江陵侯接过茶,押了一口茶,愤愤不平道:“周家那婆娘欺负秋灵就算了,连我也被埋汰了,说我教女无方,说咱们家没一个好的。这话若是传出去,我白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当初就不应该听灵儿的话,周家婆家真真难缠。”

  梧桐听了这话,觉得大有故事,故意问道:“可是发生了我不知的事?”

  “周家那婆娘……”江陵侯支吾半天,不得已将事情的经过说了。

  原来,白秋灵受了委屈,消息早被送到江陵侯府了,白秋灵犯了再大的错,也是江陵侯宝贝多年的闺女,听说女儿受了委屈,哭得眼睛都红了,一天没吃饭,江陵侯心疼呀,更加气愤,恼怒周夫人不讲道理。

  他们怎么说也是太子的人,周夫人也不怕得罪他们,连同太子爷也得罪了?

  周夫人还真不怕,她知道太子在意的是梧桐,不是江陵侯府,梧桐与白秋灵有仇,可以说不共戴天,梧桐的生母因为秋姨娘去世,梧桐因为白秋灵名声全毁,梧桐能不恨白秋灵。

  她折磨白秋灵,也是给梧桐报仇,虽然她不喜欢白梧桐,可白秋灵肆意勾引她儿子,更让她恶心。再有白梧桐身后是太子,未来的储君,谁敢得罪,肯定巴结着。

  也只有白秋灵那没脑子的敢得罪,若不是白秋灵,她儿子早谋得一官半职了,何须等到现在,别的进士都上任去了,只有儿子成了京城的笑话。

  江陵侯上门,周夫人自然没好话,话中带刺,语中含讽。对江陵侯说:“白秋灵既然进了周家门,就是我周家的人,儿媳妇伺候婆母姑嫂,都是应当的,真以为自己身子金贵。既然觉得自己金贵,就别进我们周家,当初哭着闹着,非嫁给我儿,开始我就不同意。我们周家小门小户,高攀不起侯府。侯爷今日来了,想把闺女领回去?若是这样,我举双手赞同,赶紧领回去?虽然圆房了,毕竟没有孩子呢,回去后,还能嫁给好人家呢。”

  江陵侯一口气没上来,气得差点昏过去。看着周夫人鄙夷的模样,什么话也说不出,他能说什么,女儿巴结上人家的,不是周家上门求的,闹大了白家也没脸。

  出了周家,白侯爷越想越生气,岂有此理,果然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周栋的官职还是靠着大女婿得来的,牛气什么。想到这里,白侯爷转脚来了镇国公府。

  梧桐端着一杯茶,抿着唇没说话,过了一会儿道:“这是周家的家事,女儿不好管,父亲您想啊,秋灵嫁给周家,是新妇,周栋外放,秋灵自然留在京中,一来替周栋敬孝,二来说出去,对咱们白家也有好处,人人都称颂咱们白家会养女儿,体谅夫婿,孝顺姑婆。今日您真不该去周家,说出去,别人还以为咱们白家仗势欺人呢。”

  让她给白秋灵出气,她做不到,再说白秋灵只是受些磨难,又没有生命危险。

  此话一出,江陵侯还有什么不明白。梧桐还记恨秋灵呢,有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能说你们是姐妹,一家子骨肉亲情,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受苦。

  可秋灵当初陷害梧桐时,何曾念及姐妹情谊。一次两次触及梧桐的底线,若是念及一点姐妹情谊,两人何至于到此地。

  周栋外放也是梧桐帮忙,梧桐也是仁至义尽,周家的事,若梧桐插手,弄不好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江陵侯伤心离去,出门遇见了闻晏。闻晏先给江陵侯行礼,后请他喝酒。江陵侯随意扯了一个借口,转身走了。

  闻晏望着江陵侯的背影,摇了摇头。江陵侯真的偏心白秋灵,若白秋灵害人,江陵侯严厉制止,教给她做人的道理,白秋灵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周家,那就是一个狼窝。

  转眼到了眼底,霜儿嫁给了萧括。太子娶了太子妃。而梧桐的肚子还是没有消息。她知道闻晏故意为之,也不着急了。她不着急,可有人着急。

  尤其是冯张氏,冯氏当了九王妃,公公和丈夫官复原职,三个月后升了两级。她对冯氏的怨气消了,儿子冯萧学问很好,先生说考中进士大有希望。她现在巴结冯氏,隔几天就到九王妃坐坐。

  这不,今天又来了,与冯氏面对面坐在软塌上,手里捧着暖炉,一脸笑意:“晏儿成婚也有一年了吧!”

  冯氏撇她一眼,心里跟明镜似的。大嫂想让晏儿娶冯家人呢,当初拒绝楚楚,原来大嫂还未放弃。也是,镇国公皇上跟前的红人,京城多少眼睛都看着梧桐的肚子呢。

  梧桐越是不生,她们越高兴。

  “一年了,时间过的真快。”冯氏答应一句,又转移话题:“楚楚不小了,相看人家了吗,萧儿的婚事也该定下来。”

  冯张氏是人精,见冯氏不说梧桐的事,心里有些不自在,说了会儿家常,辞了出来。

  她刚走,九王爷掀开帘子进来。冯氏起身迎上来,解开九王爷的披风,见上面有雪花,微微蹙眉:“下雪了?”

  九王爷坐在软塌上,笑了笑说:“刚开始下,你大嫂来府上,又是因为晏儿两口子的事儿?”

  这一年来,想往镇国公府塞人的不少,走冯氏这路子,算是走错了,冯氏左右不了闻晏,那孩子主意大着呢。

  冯氏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门口道:“两位小少爷去国公府了,若是雪太大,就住一晚上,等雪停了再回吧。”

  外面丫鬟哎一声,跑远了。

  九王爷握着冯氏的手:“我看小四小五很是可爱,你也为我生一个吧。”

  一年多的相处,冯氏温柔贤淑,将王府搭理的井井有条,对他关怀备至。

  年轻时热烈的爱意被这份平淡的冲淡,看着别人养儿弄孙的,他心生羡慕与嫉妒,尤其是小四小五经常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九王爷觉得,昔时的爱可以埋藏在心底,他可以接受一份新感情,不至于年老孤独。相信珊珊也不愿意他孤独终老。

  冯氏抽回手,低着头,满脸红晕,虽近四十岁,因保养得当,青春不在,风韵犹存,却别有一番滋味。

  九王爷不放手,她抬头惊讶看着他,当初不是说好了,她只是挂名王妃。怎么突然想要儿子了,这消息太劲爆了,她一时接受不了。

  “我不强迫你。”九王爷松手,起身朝门外走去。

  **

  镇国公书房,闻晏看着对面的九王爷,沉默一会儿,道:“你是认真的?”当初说好的挂名王妃呢?

  九王爷眉头紧皱:“自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你两个弟弟着实可爱。他们整日在我面前晃悠,我心里痒痒,霜儿在外长大,跟我不亲,如今又嫁人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霜儿心里眼里都是萧括,哪里还有我这个父亲,你娘是我的王妃,给本王生儿育女,在正常不过吧?”

  当初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只想找个女管家。可看见别人一家其乐融融,他心里难受。

  闻晏握着茶杯,抬眸看向九王爷,勾唇轻笑一声道:“看王爷的本事,我没任何意见。”

  娘亲还不到四十岁,以后的人生还很长,若能找个情投意合的人,下半辈子也不孤单,最好不过。

  “这么说你答应了?”九王爷并无意外,唇角带着笑意,起身走了,走到门口,回头看向闻晏:“听说年纪大的人生孩子不易,你是不是应该给王妃补补。”

  闻晏起身跟上九王爷,斜他一眼,冷冷道:“想要东西直接说,何必拐弯抹角。您先回吧,我得了空给母亲把脉,定能让王爷如愿的。”

  母亲年纪大了,生孩子有危险,好好调理一番应该没问题。

  九王爷得到满意的答案,兴冲冲离开。

  闻晏目送就往离开,抬步去了桃仙阁,掀开帘子进去,见梧桐在做荷包,走到梧桐对面坐下,道:“这些东西让下人们做就行了,何必费神?”

  梧桐放下手中的针线,道:“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时间而已。前面的事情都忙完了?”她也听说九王爷来了,不知道九王爷有何事?

  “他刚走。”闻晏将九王爷的想法说了。

  梧桐高兴地看着闻晏:“这可是真的?”

  九王爷对婆婆心动了,果然英雄难过没人关,冯氏虽快四十了,事事顺遂,心无旁事,一心一意养孩子。镇国公隔三差五送些东西过去,都是空间里的好东西。

  冯氏如今看着像三十出头的模样,一点不显老,风韵更比从前,也不怪九王爷动心。天天守着一个美人,不动心才不是男人呢。

  喜鹊进来,奉上一盏茶。

  闻晏接过捧在手中,挑眉看向梧桐道:“你看着很高兴?”

  梧桐点头,脸上缀满笑意:“我能不高兴吗?母亲有王爷疼爱,后半生定开开心心的,这女人就像花朵一样,需要男人滋润。你也知道,那地方的东西是好东西,能延年益寿,母亲定能长命百岁,若是没有一个人陪着,岂不是孤独?”

  闻晏抿一口茶,放下茶杯,笑了笑:“王爷这次来,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梧桐愣神,抬眸怔怔地看着闻晏,不会是自己想的那样吧?

  “有些人又闲了,想给咱们找麻烦呢。”

  闻晏话落。梧桐道了句:“果然。”

  这些人为何盯着她的肚子,她愿意生孩子就生,不愿意生孩子,谁能逼迫她?她们越这样,她越不生,还不让闻晏哥哥纳妾,时不时秀秀恩爱,气死她们。

第127章 九王妃有孕了。

  梧桐这样想也这样做了。

  临近过年, 走亲访友, 各种聚会, 多不胜数。

  平常的时候,梧桐最不耐烦这些宴会,今年却一改往常, 每场宴会都不落下,不仅如此, 闻晏也参加了。宴会上, 两人肩并肩手拉手, 恩爱异常,羡煞多少闺中少女。

  有些心思重的人, 想偶遇闻晏,苦恼没有机会。更有些大胆的,直接往闻晏身上撞,闻晏眼疾手快, 抱着梧桐转了一个圈, 那些个贵女直接倒在地上。

  闻晏对此视而不见, 拉着梧桐嘘寒问暖, 还指责对方走路不长眼睛,那么宽的路, 非要撞人身上, 故意的吧?

  一时间,京城爆笑不断。有人甚至到九王府告状,直接说梧桐善妒, 不能生孩子,就应该给丈夫纳妾。

  九王爷和九王妃正培养感情,哪里管得了这些,关系好点儿的随口敷衍几句,关系不好的,直接闭门谢客。

  翻过年,宴会少了。

  闻晏忙碌起来。梧桐也懒得理会那些人,她若是不能生,身体有毛病,闻晏哥哥是神医,他们会调理,那需要那些人说三道四的。

  太子找到了夏丞相留下的财富,国库充盈,良种是朝廷免费发放的,等收了粮食,一并还给朝廷。方案制定了,谁去执行。太子是最好的人选,可太子妃突然有孕,太子着实不放心,不能亲自监督。

  霜儿和萧括新婚正浓,自然舍不得分开。

  闻晏更不用说了,要看着梧桐,不能被人欺负了去。选来选去,只有五皇子最合适,未婚,单身狗,无牵无挂。太子,萧括和闻晏一直推荐五皇子荣王去发放良种,顺便巡视百姓的生活。

  萧景蓉没意见,爽快答应,趁机流出京城也好,避免静月公主的纠缠,他巴不得呢。离开太子府,回到荣王府,收拾好东西,带上随从即刻出发。

  他刚走到门口,被静月公主拦住。

  静月公主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冷冷看着萧景蓉,道:“怎么,想逃婚?”

  她本在驿馆休息,听到下人来报,说萧景蓉要出京城,她想也不想,提着鞭子就赶来了。

  这几个月,萧景蓉处处躲着她,明显不愿意和她成婚。一年过去了,皇上似乎忘了这件事。每次进宫拜访皇后,向她提起此事时,皇后不是说皇上身子不好,就说皇上忙。

  皇上忙?这借口太敷衍。太子监国,皇上在后宫多清闲,哪里忙了。分明不愿意和北戎联姻。

  上次任务未完成,皇叔留下的财富,被太子和闻晏找到,父王听闻大发雷霆。听说大圣朝有高产粮食。王兄下达命令,让她一定弄到良种。

  有了高产的粮食,北戎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北戎屡屡进犯大圣朝,还不是没吃没喝饿肚子的原因?

  萧景蓉懒得理会静月公主,更知道静月公主嫁到大圣朝的目的,越过静月公主就要走。

  静月公主挥起手中的鞭子,缠住萧景蓉的手臂:“本公主是你的未婚妻,你就是这么对待未婚妻的,还是说,这就是大圣朝的规矩?”

  萧景蓉先看一眼手臂上的鞭子,又回头看一眼静月公主,轻声冷嘲:“你也知道你是我的未婚妻,出嫁随夫,你既然嫁到我们大圣朝,就该守我大圣朝的规矩,公主先反省一下自己做了什么吧。”甩开手中的鞭子,大步流星离开,连一个施舍的眼神都没给静月公主。

  静月公主站在原地,看着萧景蓉的背影愣神。大圣朝的人处处提防她、监视她。她怎么弄到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