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福晋 第31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爽文 甜文 清穿 穿越重生

  前边锣鼓梆子敲得热闹,胤禟这边几个裤腰带受到质疑的兄弟搬了躺椅在凉亭里靠着,还挺惬意。“七哥,您这几天没露头,知道的是养身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您也坐月子去了。”

  胤禟是个嘴里非要撩闲的主儿,这话说来几个兄弟也不跟他较真儿,“嗯,这月子坐得舒服,要不你也试试。”今儿的酒是总督府送过来的,的确是好东西。只不过为什么偏偏把女儿红送到老九这儿,就很耐人寻味了。

  “算了吧啊,弟弟没那福气。”跟着皇阿玛出去一趟,回来老四老七就蔫了,今儿老七好歹还来了,老四据说还在屋里养着呢。“这酒喝就喝了,反正过两天就要出发继续往南去,爱咋咋地。”

  老九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总督府送酒来是为了什么,可自己好女色是一回事,被人盯上要硬塞又是另一回事了。不是要送女儿吗,胤禟就敢跟他来个混不吝,酒反正哥几个都喝了,到时候女儿往哪儿送,谁家都不能认。

  这种事兄弟们没经历过的也看得多了,每次南巡出来,总有这些人。只可惜他们脑子都不大好使,老话说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上赶着送来的那不是美人,那是买卖。

  买卖能不能做成谁都不好说,但等到下半晌散了戏回来,玉玳说悄悄话一样把在前边遇上的事儿跟胤祐说了,惹得胤祐抱着人差点没笑弯了腰。“舒舒这是担心了?”

  “那倒也不是,人总督府的千金多金贵啊,我这小庙怕是供不起。”玉玳再是心里有底,可人都到跟前了,要说一点不担心也是假的。再说万一人康熙硬塞呢。

  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谈资,之前闹得那般沸沸扬扬的蒙古格格,如今不也早就没人提了吗。再过些日子,恐怕大家就都不记得七贝勒还为了自己干过那么出格的事儿呢。

  “放心,这事跟爷没关系。舒舒就是爷的金不换,谁来都不换。”胤祐拍拍玉玳的手,这次跟着老爷子在外几天别的不说,倒是听见些风声,再过些日子皇阿玛恐怕就要把旗务分下来,自己应当能领正蓝旗。

  到时候法喀说不得还能更进一步,这么紧密的关系,这么得力的外家,李家疯了才把女儿送到自己跟前来。自己疯了也不能扔下纳喇家不要,去图一个还没影儿的要进京的总督?

  “真的?”玉玳坐在胤祐腿上被他哄得有了笑模样,胤祐瞧着她的样子赶紧把下午得的串珠子套进玉玳手里,“老九得了串好南红,颜色特正,爷觉着就我家舒舒配得上,就给要来了。”

  胤祐好这些珠儿串的,甭管是下边的奴才还是兄弟便都时常给他留意着,今儿这串珠子原本胤祐打算拆了另串到别的上边去,哪知突然出了个李大姑娘叫人不痛快,胤祐可不就把东西拿出来哄人了。

  玉玳白,衬得起这串南红,带在手里瞧了又瞧的确好看,才总算把刚刚还憋着一半的笑给笑全了。

  戏唱完了,直隶也待够了。这几天有老十和十三盯着,各县的粮食都分发得差不多,康熙一下令,整个圣驾龙船总算又重新开拔,往南走了。这一走,便又是大半个月没停,越往南边天气越好,待到入了苏杭地界儿,玉玳就彻底换了春装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上辈子本就是南边的人,这辈子自家额娘王氏也是出身苏杭望族,玉玳一下船,安顿好了心思就活络起来了。“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我在杭州还有个宅子,就在西湖边上,我额娘给的,咱们不去瞧瞧?”

  胤祐是第一次来杭州,上次南巡去的山东,跟这边到底不一样,胤祐看着身边叽叽喳喳又鲜活漂亮的人儿,简直有些看迷了眼。也不管刚到地方要不要休整,傻呆呆的便点头应下了。

  这一应下不要紧,当初两人还在京城瞎胡闹说的话,玉玳都是当了真的,等外边天色暗下来,玉玳躲在里间折腾挺久,直到胤祐等不及了才开了门出来。

  “嚯!”胤祐看着屋里边走出来的小公子,差点没吓一跟头。“这怎么说的,怎么还真扮上了。”

  “不你说的吗,男装出门方便,还说我这模样,穿什么都好看,是不是你说的,是不是。”是胤祐说的,可那都是床上的胡话,谁能想她还当真了。

  可要不说玉玳模样就是好呢,梳了辫子穿上长袍还真像那么回事。只是之前自己最离不了的那对儿白兔儿,怎么还变小了。胤祐毛着胆子凑近了一摸,得,竟然还给裹紧了。

  “不,不疼啊。”平常自己大力些都能惹得怀里的人嗷嗷直叫,现在突然小了几圈,胤祐真不大习惯,心里还有点空落落的。

  “能不能正经点。”玉玳被他傻兮兮的样子都逗笑了,“行不行吧,行咱就走,再不走真天黑了,晚上来不及回来。”

  “行行行,福晋说什么都行。”胤祐看着她这模样也来了兴致,这一路过来不是在船上就是在园子里,说好了要玩的事都没影儿。

  两个主子这么胡闹,又有罗衍和秦岭陪着,大嬷嬷就是想拦也拦不住,只能眼瞧着胤祐把玉玳塞进马车,把人给偷运出去。

  今日份碎碎念:本章算是二合一了哈哈哈哈!

  ☆、第七十一章

  马车出了园子,一路往西湖边去, 车轮压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声音都跟在京城的不一样。到地方之后, 玉玳跳下马车拿着从胤祐那儿寻来的折扇,装模作样挡在身前有一搭没一搭的摇着, 那招摇劲儿可别提有多惹人眼。

  胤祐跟在她后边看着她那兴奋劲儿,就知道她这主意打了不止一两天了。连衣裳都是特地做的, 比起平日里或艳丽或素净的衣裙,这身长衫反而另有风情, 略收紧的腰身只微微勾勒出她的体态。可就是这般若有似无柔柔的摆动, 愣是勾得胤祐跟在她身后都不觉口干舌燥起来。

  “这是做什么, 外边人可多,贝勒爷不怕旁人误会?”胤祐想什么就得要什么, 玉玳瞧着从后边赶上来搂住自己的人,赶紧啪一声就把他搭在自己腰上的手给拍下去。“贝勒爷就不怕明儿传出来, 说七贝勒爷好男风?”

  “啧, 就说不该穿这身出来吧, 多麻烦。”能看不能吃, 这也太磨人了。玉玳这回出来一点脂粉都没擦,这会儿两人走得近, 胤祐连她脸颊细细的绒毛都瞧得一清二楚,“子安长得像你,你说往后他能这么俊俏吗。”

  这样的傻话一说出口胤祐自己都后悔,就更别提被逗得笑到直不起腰来的玉玳。“爷,这是您新学会哄我的招数吗。”不管是不是哄, 这话听着倒是叫人高兴。

  两人前后都有奴才跟着,又一瞧就是金贵人儿,这会儿玉玳笑得放肆,惹得过路的人都难免往两人这边多看一眼。一看是两个俊俏的儿郎,有几个姑娘竟还羞红了脸。“爷往那边瞧,您这出门还挺招人的。”

  在京城不认识这些皇子的人不多,不认识他们身后黄辫子的就更少了。既是认得就不敢招惹,但到了这西湖边儿,到底不在皇城根,许多人没那意识,只觉得是哪家的贵公子出门了,要说是贝勒爷?不好意思,都没见过不是。

  “哼,爷看到底是被谁勾了魂儿还不好说。”胤祐可是瞧见了,好几个往这边飞眼儿的大胆姑娘,那都是冲着玉玳去的,也不知道她们什么眼神,是男是女都分不清,就这样还想勾搭爷们?

  “怎么还醋上了,我都没说什么,咱七爷可不能小气。”玉玳见他还当真了,也不怕谁误会不误会,赶紧拉着人就往前走,上了早就备好的船。

  此时天刚擦黑,游船的人还不多,小船是玉玳昨儿就安排好的,里边已经有弹曲儿的姑娘在等着了。这要是不是知道内情的,还真像结伴出门喝花酒的公子。

  “不许瞪眼啊,别吓着人家姑娘。”玉玳凑近了小声跟胤祐说,“人家正经唱曲儿的姑娘,我就是叫过来见识见识,今儿不许扫兴。”

  得,她这么一说胤祐就是想说几句都不行了。胤祐看着身边兴致挺好的人到底捏着鼻子应下来,陪着福晋在花船里边游西湖听小曲儿,还真是头一遭。往后哪怕跟兄弟们说,恐怕都没人信。

  人家姑娘应该是早被嘱咐过,就老老实实唱着自己的曲儿,一点出格的动作眼神都没有,也不管船上两个公子哥儿打情骂俏一般到底要做什么。这么些年混迹风月场,俩男的有那档子事也不算出奇。

  好在这话也就在肚子里滚一滚,这要是被胤祐知道了非要掀桌子不可。床上的晚饭是船家备的,菜色没什么新花样就是好在新鲜,尤其刚摘的叶子青菜,只烫一烫再垫上鸡汤的底儿都又鲜又甜。两人就着酒听着曲儿,不知不觉就吃了大半。

  “没想到咱舒舒还这么会玩儿,都从哪儿学来的。”晚上的酒大半都进了胤祐肚子,这会儿喝得微醺的人靠在玉玳背上,粘人得紧。“看来往后爷得把人看紧点,要不溜了都找不着。”

  “未嫁之前家里额娘就跟我说,说往后若是嫁了人,家里男人出去耍,只要不过分就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才过得顺遂。”玉玳倚在栏杆上瞧着岸边湖心的景儿,听见他这么问,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王氏跟自己说的话。

  “那时候我就想,怎么就非得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手里又不是没银子,也能不就是喝酒听曲儿吗,我也会啊。”玉玳没醉,还能把握住说话的分寸,“谁知道一道圣旨下来我就指给你七贝勒了呢,别说听曲儿,干什么都多少双眼睛盯着。此刻这时光简直就像是偷来的。”

  “都统府养出来的姑奶奶怎么心这么野呢。”胤祐靠在她背后耳边的吴侬软语也比不上她身上的幽香,“爷是你家男人啊。”两句话前后都不挨着,但胤祐就喜欢从他嘴里说出来自己是她家男人这说法,听着好像两人融在一起,分都分不开了一样。

  身后的人黏糊得紧,玉玳也懒得回头看他。岸边这会儿已经热闹起来,远处传来的喧嚣俗世才真的醉人,让玉玳只愿长醉不愿醒。船慢慢往前开,直到停在一个不大的渡口,才算真到了地方。

  别庄是王氏没嫁人的时候家里给的,这么多年王氏也就回来过一趟,后来玉玳要嫁人,便把庄子的地契房契都当做压箱底儿,传给自己的宝贝女儿。

  别庄里的仆人都是王家的老人儿,知道这回姑奶奶要带着姑爷回来,早就上上下下准备好些日子了。所以今儿哪怕主子们到得突然,管家也一点都不慌乱。

  就是没想到会这般打扮的姑奶奶和姑爷,打眼一瞧还是有些意外的。尤其跟在自家姑奶奶身后乖觉得很的姑爷,这贝勒爷瞧着也不怎么地嘛,还是自家姑奶奶更钟灵毓秀些。

  王家家族里大部分人都留在苏杭一带,为官经商都有,但这些年都不算显赫。但胜在底子厚,从这精巧绝伦的别庄就能看出几分。“怪不得咱家福晋嫁妆那般丰厚,到底是百年望族出来的姑娘。”

  这些年康熙推广汉学,儿子们不管是不是真心也都跟着喜欢。胤祐虽比不得老三那酸秀才,但有玉玳在身边耳融目染着,倒是也算对这些汉家建筑习俗多有青睐。尤其这个别庄,比起京城现建没多少年仿南边制式的,到底多了些底蕴韵味。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个中奥妙。

  胤祐嘴里说的话虽正经,手上的动作却不怎么能瞧,两人跟着奴仆往主院儿走,原本是想留人在别庄里住一宿,话还没说出口管家就已经被胤祐拦在花园外边。

  “舒舒,咱尝回新鲜的吧。”花园里有个凉亭,这时节了倒是不冷,但玉玳被他抱着坐在凉亭的石桌上,还是只觉得背后和屁股底下直冒凉风。

  “你干什么!这都敞着呢!”玉玳羞得想逃,又被他拦住了去路。胤祐把手伸到被裹得紧紧的白兔那处,三两下就把她裹好的绸缎给扯了,原本裹了这么久也不怎么舒服的人,这下松下来又上边下边都被人握在手里I揉,再张嘴想训斥却都成了有些发I腻的喘I息。

  这声喘I息简直就是最好的鼓舞,胤祐把人压在石桌上颠鸾倒凤的卖力气,被关在花园外边的奴才恨不得自己没长耳朵,别庄的管家更是早就被马云祥拉着走远了。主子办事顾前不顾腚,奴才们总得乖乖跟在后边擦屁股。

  原本真就想出门走一圈,再去自己那没去过的别庄上瞧瞧,谁能想到这混人还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第一回去别庄的姑奶奶就在庄子里来了场野的,说出去羞都羞死人。再说了玉玳也没带多余的衣裳出门啊,当下干脆破罐子破摔,拿手捂着脸不瞧还黏在自己身上不肯下去的混账。

  “别怕,万事有爷在呢。”犯过浑再醒过味儿来的胤祐知道自己这回是真闯祸了,干脆把自己外袍脱下来裹住了人,抱起来就往外走。门口有马车候着,这一路便再没停下来,一直进了园子到了自家院门口,才下马车把人抱回屋里。

  “哟,这是怎么了,在外边摔着了?”好好的人出去,怎么是被抱着回来的。大嬷嬷着急跟在后边问,还是玉玳没脸让人瞧自己现在的狼狈样儿,才躲在胤祐臂弯里瓮声瓮气的说,“嬷嬷,没事儿,你下去吧。”

  是没什么事儿,除了衣裳被扯的稀烂不能瞧的之外能有什么事儿啊。进了里间关上房门,门口有桃子和荔枝守着,玉玳这才把不能瞧的长袍脱下来摔到胤祐脸上,“七贝勒爷,今儿过了啊。”

  “是是是,都是我的不是。”胤祐知道玉玳是真不高兴了,这会儿也半句反口都不敢说,就一个劲儿的伏低做小。“真是一时没搂住,再没下回了,你别气坏了身子是不是,为了我这么个混账不值当。”

  “你还知道你混账啊,我刚刚说不要了,你干嘛不听。”今儿胤祐活像个愣头青,到最后自己都快撑不住腿都软了他还要给没完,真是气都要气死了。

  胤祐也知道今儿自己过分了,可他实在没脸说,自己瞧着她穿着长衫又美得晃人眼的样子就忍不住。比起平日里的模样,这般带着三分英气的样子,更让他爱不释手。

  “你今儿太……”胤祐一时想不到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自己的心思,“爷恨不得天天揣口袋里随身带着,就怕你飞了,跑了。”今晚的玉玳看上去不仅仅是美,甚至还会发光。是不需要依赖自己的神采飞扬,胤祐莫名的心里发慌。

  “飞,飞哪儿去啊,瞧瞧你这样子,是不是又给我装可怜呢。”玉玳气儿没消,但又见不得他患得患失的样子,两人一时间竟然还僵住了。好在这会儿大嬷嬷在外边敲门,说是京城有家信到了,问主子们要不要看一看。

  一路过来这是第二封信,信里边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仔细描述了一番子安在咸福宫怎么怎么好,长胖了又长高了,都已经会爬了。看得当阿玛额娘的两人心里还有点点不是滋味,孩子离了自己哪哪儿都挺好,虽然高兴,但也难免有点点失落。

  “得,您儿子这眼看着也用不着额娘了,等哪天我干脆真飞了得了。”玉玳把信纸拍到他手心酸不溜丢的说,儿子还是个没心肝的年纪,这位又是个混不吝的,日子过得可真够精彩的。

  “别介啊,你飞了贝勒府就我跟子安两爷们,日子没法过儿啊。”胤祐见哄不好人,干脆就耍赖,玉玳在屋里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连洗漱都要跟着。直到躺在床上了,玉玳觉着身上酸酸的没劲儿,他才老实下来。

  “别折腾了,今儿还不够丢人的呢,我没劲儿还不是您的功劳啊,睡吧睡吧。”玉玳说不舒服胤祐就想起身找太医。可今儿实在没脸再见桃子那几个丫头,玉玳赶忙伸手拦住了。

  但不舒服就是不舒服,这会儿忍住了半夜玉玳总觉得喘不上气儿,坐起来又觉得头晕。忍了又忍实在没法子了,还是把身边睡得特香的人摇起来,“胤祐,我难受。”

  胤祐梦里还想着今晚这一出,睡得口水都要下来了。这下突然被摇醒根本分不清今夕是何夕,还是看着玉玳惨白的脸色才惊醒过来。

  半夜请太医肯定不是什么小事,随行的太医也来得很快,胤祐急得不行,光脚守在床边寸步不离。这要真因为自己闹出个不好来,那就真他娘的悔死得了。“太医,到底怎么个说法,您倒是说句话啊。”

  胤祐急得直跳脚,太医倒是依旧稳稳当当,见他发问才慢条斯理站起来一撩衣袍跪下,“恭喜七爷,福晋应当是有了,脉象来看还早,不过想来错不了的。”

  有了?有了!这时候有了!胤祐到了嗓子眼的赏字愣是没说出来,“那,那这没什么大碍吧。”今晚闹得这么凶,要是肚子里孩子不好怎么办。“今儿福晋,晚上吃多了有些岔气儿,不影响孩子吧。”

  这借口找得要多烂有多烂,太医打眼一瞧就知道是怎么档子事儿,胤祐这般不过是掩耳盗铃。“无碍,只不过往后烦请七爷悠着些,臣开两副安胎药,吃了就没事了。”

  太医说的话把两人臊得不轻,太医那边自有桃子和马云祥跟着去拿方子煎药。屋里玉玳看着高兴得来回转悠的人,“这下好了,肚里又多了一个,想飞都飞不动了。”

  “好,多一个好啊。爷就说嘛,要旺也是先旺爷,哪里轮得到别个。”胤祐笑得跟个二傻子一样坐到玉玳身边,玉玳伸手捏着他手臂一点点皮肉掐住不松,胤祐疼得龇牙咧嘴也不躲,还非说掐得好,只要舒舒高兴怎么都好。

  第二天玉玳又怀上的消息自然是很快传了出去,有高兴的乌拉那拉氏和董鄂氏她们早早的就过来道喜。有失望的如太子妃不住的叹气,到底没沾上那份运气。有再一次愿望落空的郭络罗氏,强压住心里的失望和妒忌,把刚供在菩萨跟前的符水捏着鼻子吞下去了。

  还有早就知道昨晚儿子儿媳干了什么,就等着今天要找儿子麻烦的康熙,还没让李德全把人找来,李德全便笑开了脸把喜事给说了。“万岁爷,这可是好事儿,七爷有福气呢。”

  是,嫡子越多府里才越安稳,康熙心里一时复杂得很,儿子闹归闹好歹正经事儿也没落下。“这事先给朕记下,下回再闹出格的再一起算。”

  ☆、第七十二章

  自己又怀上了这件事,身边的人都高兴, 哪怕有那不对付的阴阳怪气, 说到底也只是因为妒忌。好像数来数去,就只有玉玳自己还没回过神来一般, 已经有了子安也并没有做好再来一个的准备。

  “桃子,是不是太快了啊。”这两天玉玳没出门就在屋里养着, 如今屋里这些丫鬟活像捧祖宗一样捧着自己,最好什么哪儿都别去, 什么都别干。看着早上出门前胤祐笑得那得意样子, 自己总算体会到前些天他被拘在屋里是什么滋味。

  “主子, 不早啦,以后小阿哥要用的东西多着呢, 贴身的东西还是奴才自个儿来才放心。”桃子正坐在绣墩上给还没影儿的小主子缝肚兜,弘曙出生前几个丫鬟都没经验, 再是有大嬷嬷何嬷嬷在一旁叮嘱, 也总有遗漏的时候。现在有经验了, 作为七福晋贴身大丫鬟的桃子, 自然是要做到尽善尽美才是。

  “不是说这个,谁问你这个了。”玉玳摆摆手打断她还想继续展望往后小阿哥还需要什么东西的话, “我是说这孩子,是不是来得太快了,弘曙才多大啊,我这又怀上了。”

  “福晋,不早了, 别家太太福晋要有您这样的福气怕是做梦都能笑醒呢。”京城这些高门大院里的福晋们一个比一个尊贵,可就是孩子不多。哪怕四福晋那也是养了好几年才怀上这第二个,像自家主子这般好福气的真是独一份儿。

  玉玳看着笑得高兴的桃子,就知道自己的理儿跟她说不通,“就这么肯定是个小阿哥啊,要是是个小格格呢,咱们桃子姑娘怎么办。”

  “格格好啊,格格是主子的小棉袄,长大了肯定跟福晋贴心。再说真要是个格格,您可不就儿女双全正好凑个好字吗。”桃子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福晋这么一说倒是提醒奴才了,往后奴才挑花色得仔细些,别往后小格格嫌太素净不喜欢。”

  玉玳这么说桃子以为是她压力大,赶紧就顺着她的话改了口,其实心里还是觉着再生个阿哥好,再生个阿哥府里两个嫡子连着,福晋就稳当了。

  “行,这事你看着办吧。”玉玳没再多说什么,桃子却还是把这事记到心里去了。等到下午胤祐从前边回来,一进屋便搂着人问,是不是怀上孩子谁说什么话让她不高兴。

  “没有啊,就是觉着隔得太近了,老觉着生子安都是眼巴前的事儿,怎么转眼又来一个。”玉玳知道肯定是桃子偷摸告诉他了,不过自己也没想瞒着他,“我老觉得的自己都还不大呢,怎么就两个孩子的额娘了。”

  “爷还以为怎么了呢,隔得近是好事啊,难不成你还想隔远些,像爷跟十八一样,等十八大了爷都快老了,站一起差辈儿。”胤祐这话说得没错,如今他早过了当初最拧巴的时候,但实在是兄弟俩岁数差太远。

  你说真当儿子养吧,老爷子这阿玛还在呢,也不合适,当弟弟处吧,十八比子安还小,实在是有些难。搞得现在就僵这儿了,偶尔去咸福宫想跟十八亲近亲近也没找着法子。

  “再说了,谁说你大了,在爷这儿舒舒还是个娇娇儿呢。这一胎最好也是个像舒舒一样漂亮的格格,到时候爷大的小的一起养着。”胤祐今儿一进屋状态就好,嘴上更是跟抹了蜜一样,玉玳仔细打量他好几眼,“说吧,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

  “要不说还是你眼尖,最是爷的知心人呢。原本说要早些去江宁,这不今儿杭州驻军递了折子上来请阅嘛,皇阿玛就说多留些日子,到时候回程路过江宁就行了。”如今玉玳月份浅,之前又被自己那般闹过,胤祐就想让她多休养些日子,别还没养好就又要登船颠簸。

  “那是好事啊,杭州这地方我是觉着正好,怪不得每次王仁领着商队来南边都要久待些日子,这边的山山水水都特别养人。”玉玳这话没错,尤其如今开春了,天儿特别好,哪怕有时候下雨也多是蒙蒙细雨,一场雨过后院里花草都长得更润些。要不是如此,康熙哪能这么一趟又一趟的下江南啊。

  “对了,说到孩子的事儿,你前阵子忙我就自作主张定了件事儿,现在你闲下来了,大格格的名字你可得好生想想。”出发前玉玳以为南巡真就是出门游山玩水,出门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胤祐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所以当时答应伊尔根觉罗氏的事儿就一直没提,家信传回去也是告诉她说胤祐要好生想想,等回去了再摆个席面给大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