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福晋 第39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爽文 甜文 清穿 穿越重生

  可人家老十还挺理直气壮,他出身摆在那儿,外祖是遏必隆母妃是温僖贵妃,他要是上进点,哥哥们都不答应。那就不如敞开了玩,反正每年除了俸禄和贵妃留给他的家底,还有胤禟那的一份出息,他什么都不缺的,干嘛跟自己个儿较劲呢。

  反观四爷这边,比起倒腾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哥哥弟弟,真就是豁出半条命来当差。自从出了索额图的事之后,四爷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路子,康熙给差事他便好好干,没差事的时候就往圆明园里躲。

  性子硬也懒得改,康熙说过几次也就随他去了,反而还比之前更加看重几分。毕竟叫群臣忌惮的四爷,总好过左右逢源的雍亲王。

  老八守着内务府混得风生水起,哪怕没了老九老十,如今在朝堂上声望也不低。尤其直郡王现在□□乏术,也大概明白皇阿玛容不得保成就也容不得自己,便把好些人脉都转到八爷手底下,现在人人都都说八爷贤明,这风头也不知道打哪儿就这么吹起来了。

  只可惜再贤明府里还是一个儿子都没有,这两年郭络罗氏总算不再死攥着胤禩不放,后院添了不少没名没分的通房丫头,但也只得了个大格格。不过这些年老百姓们瞧八爷府的热闹也瞧够了,反正左不过也就那档子事儿。

  现在京城炙手可热的还是青年才俊的十三爷跟十四爷,十四好武,现在在京郊大营里的时间比在府里还多,外边都说十四颇有当年直郡王的风范。十三跟四爷走得近,这几年为人处世都眼看着越发老练成熟,如今四九城里谁不知道圣上最喜的还是十三,十四两位贝勒。

  倒是五爷和胤祐这两年主动退了一步,尤其胤祐除了手里的旗务,连工部都去得少了。如今工部那边胤祐把罗衍推了上去,虽说官职还不算高,但前年娶了工部老尚书的长房大小姐之后,如今工部上下也都瞧得明白是怎么回事。

  今儿就是到了罗衍进府来回差事的时候,胤祐可不就抓着这个由头赶紧溜了嘛。“主子,您还不往福晋那边去啊。”罗衍瞧着东院的小丫头在书房外边都转悠好几回,想来是福晋那边都等急了。

  罗衍跟了胤祐六七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的小孩儿,但心思细密这一点儿还是和以前一样,瞧着东院那边来人就主动把要说的事都精简了,就怕福晋那边有事儿找主子。

  “没事儿,你说你的。”胤祐哪会不知道外边什么情况,他这就是专门跑出来的。一到做衣裳挑首饰的时候,胤祐若是在府里就得想办法开溜,实在是架不住一下午都要坐在那儿替玉玳挑布料选样式。

  尤其以前随便挑两下也就得了,现在不行,人淳郡王福晋要求可高,俩花色挑了左边的还要问为什么右边的不好。这要是说不出来或者说错了,那就擎等着挨说吧。

  “罗先生,您就别让我阿玛回去了,阿玛就是带着我跟弘倬躲出来的。”前年弘曙开始启蒙,罗衍还教过他一段时间,如今尊称一声先生也是应该。就是这小子如今胆子越发大,连他阿玛的老底儿都敢掀,怕不是皮痒痒。

  胤祐眼皮听了这话眼皮都没抬,顺手拿起手边的小橘子就往弘曙那边扔过去,偏生弘曙学武比启蒙早,动作利索得很,一闪身就躲开了。弘倬手还不慢,他哥一躲,他就跟在后边伸手把橘子接住,三两下就吃到肚里去了,动作流畅得胤祐看得嘴角直抽抽。

  小孩儿都是鬼精鬼精的,知道自己阿玛没跟自己较真,又赶紧凑到胤祐跟前来卖萌耍赖,招得胤祐不轻不重一脚踹在他屁股上,瞧他摔了个屁墩儿才解气。

  都说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淳王爷踹完了大阿哥道理也是一样,踹完了出了气还是起身溜溜达达往东院那边去,只留弘曙揉着屁股从地方爬起来,“让罗先生看笑话了。”

  阿玛这两天兴致不高,弘曙再是小孩儿也觉出来了,就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只能自己先逗着阿玛高兴。罗衍不是外人,小孩想不明白的便问了出来。

  罗衍摇着扇子看着弘曙,“大阿哥还小,这事要跟阿哥掰扯得掰扯好久,要不大阿哥再等等,等您跟师傅多学两年,到时候再来找奴才。”

  最近万岁爷动得太频繁,下边这些王爷自然都提着口气儿,主子这几年已经够韬光养晦的了,可这回巡幸塞外,不知道万岁爷动了哪门心思,不光把王爷贝勒们带上大半,连十八爷十九爷这几个还小的都要带着,主子可不就该多想了吗。

  如今的万岁不比早年,尤其裕亲王去了之后那场大病,病好之后这性子越发的阴晴不定。群臣宗室如今都少了以前要干份大事的心,现在都只求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了。

  “还知道回来啊,我以为王爷打算搬家到前院去了呢。”胤祐心里是不怎么踏实,但回了东院之后脸上还是把三分愁绪给藏起来了。只可惜他这些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玉玳,“行了,笑不出就别笑,瞧瞧这难看劲儿,别吓着绣娘。”

  屋里绣娘带着几个徒弟等着,胤祐一进门给王爷磕过头便老老实实起身开始量身长肩宽,半句多话都没有。玉玳知道他心里有事,也没多说他什么,直到绣娘们活干完退下了,这才牵着脸拉得老长的人坐到榻上。

  “昨晚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孩子们那边也点头了,你怎么还不高兴。”康熙要把小儿子们都带到塞外去,胤祐想拦也拦不住。再说了宫里十八那边还高兴着呢,再是亲哥也不能在这会儿扫兴吧。

  “孩子们都不小了,你不还打算明年就找师傅给弘倬启蒙了吗。”三个孩子,尤其大格格虚岁都算八岁了,也没法再往成妃那儿送,“再说我们一走,我额娘就会带着齐儿过来住一阵子,府里又留了这么多人,还有伊尔根觉罗氏在,没问题的。”

  “爷知道孩子们都没问题,王府里这么多侍卫属人,爷养他们干嘛使的。”胤祐真不操心几个孩子,尤其还有令仪在,自家这大格格都快成京城一霸了,谁敢招惹她啊。

  “爷是操心出巡的事儿,你说老爷子这是要干嘛。十八他们才多大,带上做什么,爷这么小的时候可天天都跟上书房的师傅们死磕呢。如今倒好,一走几个月心都玩野了。”

  胤祐琢磨不透啊,往常没干过刚南巡回来就又要去塞外的事儿。现在这么拉着儿子们天南地北的跑,还把久不出门的太子也捎带上了,到底为的什么呢。

  虽说南北江山都要顾着,多走走多看看。但到底京城才是根基,当皇帝的天天不在紫禁城里坐着,就不怕下边这些儿子的心跟着散了吗。

  “行了,这事咱们再怎么想也是白想了。南巡的时候两个儿子都跟着出去了也没见着有什么事,如今就带一个胤衸也不出了岔子,你放心。你瞧瞧你,这才几年啊,眼角是不是都有皱纹了。”

  这几年正蓝旗一直没断过差事,西边一有大小乱事,就多是正蓝旗和正红旗的事儿。说是往后退了一步,其实根本没轻松到哪儿去,光正蓝旗里满蒙汉三旗事物,就够他操心的了。

  胤祐被玉玳抚着后背抚得舒服,干脆合衣倒在榻上,脑袋枕着玉玳大腿,“有就有呗,咱都这么多年了,你也没法再换个人不是。”侧躺在玉玳腿上的人活像个偷懒的猫儿,但哪怕都这会儿,他都还不忘小声嘀咕,老爷子如今可太难伺候了。

  但这事定了就是定了,谁嘀咕也没用。第二天玉玳专门进宫一趟到咸福宫把这事跟成妃说了说,成妃点点头直说什么都听胤祐的,这几年大儿子性子稳重不少,在外边事事都收着来,不就是想保住宫里宫外这些娘们孩子的周全。

  十八今儿没去上书房,作为生得晚的皇阿哥,十八从记事起,就没怎么见过康熙,更没经历过传说中皇阿玛还要时常校考功课的岁月。宫里有太子二哥,可人家不怎么出毓庆宫,也没尝过他七哥从小到大跟大神们一起成长的滋味。

  小孩儿在宫里有贵为一宫主位的额娘,宫外有手里握着正蓝旗有实权的亲哥哥,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这会儿见嫂子进宫来,就知道肯定是为了去塞外的事儿,“嫂子您放心,我又不是孩子了,把弘曙弘倬带着也成啊,我这个当叔叔的,肯定帮嫂子看着他们。”

  “哎哟,十八你少说两句吧啊,被弘曙听到了下回见面又得跟你掐。”说是叔侄,但实在是没法仔细论。从小两个孩子见面的时候不少,又只差了几个月,弘曙还大那么一丁点。人前倒是叔叔侄儿挺亲热,背地里回回都能争个够呛。

  “你别理这混账,现在我是管不住他了,这回跟着你们出去也好,让他哥好生管一管他。”成妃这话不假,要说胤衸还有没有怕的人,那就只有胤祐了。私底下说句大不敬的话,胤祐那就是当了兄长当阿玛,胤衸大小事情都归胤祐管。

  “别别别,儿子不说了还不成吗。”胤衸一听成妃提他哥就头大,“额娘,儿子还有功课没做完,就先下去了。嫂嫂您千万记得回去别在我哥跟前提我,一句都别提。”说完就溜了,只留玉玳和成妃哭笑不得。

  今日份碎碎念:咱们憨憨也长大了哈~~~~

  ☆、第八十六章

  要不说什么事都讲究个顺字呢,出发前胤祐就老不得劲, 在府里坐立不安的来回折腾。临出发前一天, 四爷叫兄弟几个出去喝酒,到了地方他也一直心不在焉的, 四爷好几次跟他说话他都恍神没听着。

  “老七,怎么回事啊, 有事啊。”胤祺跟胤祐关系最近,见他这样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咱兄弟都在呢, 有事你说, 爷给你办了。”

  “呿,少跟我这撑大个儿啊。”胤祐才不吃他这一套, 两人同年生的,从小就一起长大, 胤祺对着老九都不怎么摆哥哥谱, 就喜欢在这上边占自己便宜。“没什么, 就是总觉得哪儿不得劲, 具体的说不上来。”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的,胤祺半张着嘴听他说都听糊涂了, “哦,这意思就是没事呗。”胤祺大咧咧的觉得没事,倒是四爷把这话往心里去了。四爷这几年信佛,甭管真假吧反正是看了不少书,读了不少经。

  “世上的事总有缘由, 咱们这回出门小心点为上。”四爷这么说,几个弟弟也就这么听着呗。山海楼里的饭局,这几年都还是只有老人儿在,哪怕现在十三十四都大了,四爷也从不带人过来。所以哪怕说些没由头的,摸不着边的话,几人也能相互意会。

  不过胤祐还是觉得可能是四爷小题大做了,自己别扭说不定就是晚上没休息好。但这想法待到第二天要出发时,就一点都没了。圣驾出巡,那都是钦天监算好了时辰,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过宫门都是有规矩的。别的许是凑合,天气好不好总能准个□□不离十吧,要不这碗饭也就别吃了。

  可这回还真就出了岔子,昨儿还是个大晴天,今儿早上起来就成了灰蒙蒙。“这怎么回事啊,钦天监那群人越发没谱了。”这种要下雨的天胤祐最不喜,他腿上有毛病,一到这种阴沉沉的时候就不舒坦。

  “那我给你绑紧点儿,今儿你多忍忍,等过了今天就好了。”如今有了后边那些小的,前头这几个王爷们就很少伺候在康熙跟前了。康熙就是个好年轻的,妃子要年轻的儿子也要年轻的。

  “行,你看着来。”胤祐早就只习惯玉玳给他打点贴身的东西,有时候自己起得早,自己动手绑支架都总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行。

  收拾好一切玉玳把人送出门,才张罗几个孩子过来吃饭。前年弘曙启蒙那会儿,就搬到后边北院去了。弘倬虽还在东院,可小孩一个人没劲,十天里有七八天都赖在他哥那边。这会儿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又是两人一起从北院过来的。

  之前玉玳劝胤祐的时候,怎么说怎么有道理。这会儿轮到真要出门,自己又舍不得了,“你们俩在府里行不行啊,要是有什么事千万不许胡来,实在不行就去找舅舅,要不直接往宫里去也行。”

  “额娘,您别背着我阿玛就这样啊,前几天谁说阿玛磨磨唧唧来着。”弘曙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可可爱爱又有些憨的小红薯了,如今这小子鬼着呢。玉玳一唠叨总有办法来堵他额娘的嘴,这会儿三两下吃了手里的鸡蛋和饽饽便赶紧溜了,连还在慢吞吞吃红豆汤的弘倬都没来得及带上。

  “额娘您放心,大哥那儿儿子替额娘看着,要是大哥闯祸儿子就找大姐姐去。”弘倬是个越养越乖的孩子,自己这几年肚子没什么动静,也没再添个胤祐时时刻刻念着的格格,弘倬就成了自己的小棉袄。

  “乖,还是咱们弘倬听话。”如今府里养了教授武艺的师傅,早就不用伊尔根觉罗氏再亲自教。但是被伊尔根觉罗氏亲手教出来的令仪,在哥俩心中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而且这事不怪弟弟们没本事,实在是小姑娘太虎,如今各个府里谁不知道淳郡王府的大格格一身的好本事,王爷出城打猎都要带着大格格去,比起如今娇养的格格们,令仪倒像是早年间意气风发的满洲姑奶奶。

  等两个孩子都去前院了,玉玳看着阴沉沉的天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再到了自己要出门的时候,刚走到马车旁,一滴雨就已经滴落到自己脸上来了。玉玳坐在马车里估算时辰,这会儿圣驾应当还没出城,圣驾巡幸塞外,还没出京城就下雨了,还真不怎么吉利。

  不光玉玳这么觉得,跟在圣驾旁的兄弟们都这么觉得,可出都出来了还能怎么办。四爷拿马鞭子挥了挥自己前边的老三,“三哥,您出彩的时候到了,待会儿到了城门口您想两句词儿,把雨说好听点。”

  三爷前边就一个直郡王三爷也不敢惹,城门就在眼前这会儿功夫能想出什么好词儿啊?三爷心里把四爷骂了个遍,面上还不能显露半分。

  直到到了城门口,康熙从銮驾里出来点了香祭过天,三爷看着康熙不大好的脸色本想混过去得了,可后边弟弟们都看着,这怂不好认啊。“皇阿玛,今儿这雨下得好啊。”

  老三一张嘴,原本打算回马车的康熙都停下来了,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康熙清楚,但哪怕知道老三就是个绣花枕头,也不妨碍老爷子停下来瞧瞧,三爷到底能说出什么来。“那你说说,怎么个好法。”

  开弓没有回头箭,三爷这会儿脑子一片空白,平常自己作诗写词那都是多少人陪着,气氛烘托着,一下午也就那么一两句。现在几步路的功夫让自己现想?做什么白日梦呢。“皇阿玛,这雨啊下得凉快,路上咱也舒服不是。”

  老三磨磨唧唧半天,就说出个下雨凉快来。话还没说完呢,胤祐在后边直接就没忍住笑了出来,笑得肩膀都直哆嗦。这事都不笑倒还忍得住,只要有一个人带头,那就都忍不住。连四爷都憋得嘴角直抽抽,康熙更是拿手指着三爷半晌说不出话来。

  想训斥吧,三爷府的大阿哥都十多岁,再过两年就要说亲娶媳妇了,为了这事训儿子实在是没意思。可不说两句又瞧着不痛快,“浑蛋玩意儿,瞧瞧你那书都读哪儿去了。”康熙说完便进了马车,只留几个弟弟笑得直打跌,差点滚下马去。

  “三哥,您是这个。”四爷真心实意给三爷竖了个大拇指,谁能想到这位爷能熊成这样,这要是搁平时不被骂个臭死都不可能。四爷这么说胤祐他们也赶紧跟谁揶揄,气得三爷手都发抖还还不了嘴,今儿这话是说得太次,哪怕捡前人的诗词背两句也好呢。

  可惜万事难就难在早知道,三爷在圣驾前这一出,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队伍,半天时间不到,众人相互问候的话就都成了,今儿天不错,凉快。不过也算错有错着,这么一来的确就没人再多少天气不好,不吉利的事儿了。

  出了京城,一路往塞外去倒是挺平静,路上除了十七十八几个小孩儿闹腾些,要操心的地方真不多。尤其圣驾前边现在是十三和十四守着,胤祐早早的躲回马车里,更是少了一路的风尘。

  只不过到了地方之后,这几个王爷就被蒙古那些人给缠住了,天天的被请去喝酒说事,胤祐就没几天是自己个儿走回来的。每晚都被灌得醉醺醺的,真要了命了。

  “不能喝就别喝,让奴才们替了也行。你这是出门伴着皇阿玛巡塞外啊,还是喝酒来了?”玉玳接过踉踉跄跄还龇牙跟自己傻笑的人,连生气都气不动,接过桃子递过来的帕子给他擦手,他还躺在床上扭来扭去的不老实。

  “没事,就多了一点儿,就这么一点点儿。”胤祐边说还边拿手比划,那模样跟弘曙偷喝自己果酒被抓的时候一模一样。“舒舒,头疼~”

  蒙古这边喝酒太狠,胤祐实在有些招架不住。这会儿喝了醒酒茶半醒不醒的反而更难受,就一个劲儿的往玉玳怀里钻,还把脸紧紧贴在玉玳手心,酒气全洒在她身上。

  “睡吧,睡一觉就好了。”不过玉玳也不是真生气,去年晋封的王爷,今年跟着到塞外来,怎么可能少了交际,她也就是心疼他天天忙着没个休息的时候。这会儿他撒娇卖痴的也都随他,左不过就是依着他便是了。

  但这一趟出门注定了要出事,晚上刚睡到半夜,马云祥就从帐子外边进来,说是胤衸那边出事了。胤衸身边的太监连夜过来找人,让七爷赶紧过去。

  胤祐睡得迷迷糊糊,下床往外走的时候都走不成一条直线,好在玉玳胡乱披了衣服跟出来扶着他,才没让他摔个狗坑泥。当初安营的时候为了好照顾,胤衸的帐子离胤祐的不远,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怎么回事啊。”

  “七哥,晚上我和十八吃饭的时候还挺好的,睡到半夜就烧起来了,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回出来十七十八两个小的住一起,十七这会儿都慌了。

  “赶紧的,请太医去。”小孩子没经过事儿,到这会儿只会找胤祐,连大夫都没在。胤祐摸了摸胤衸额头,烧得还挺厉害。

  太医来得快,诊脉也不慢。说是瞧着像风寒,但也有可能是到了新地方水土不服。到底如何,还是要先吃两副药瞧瞧看。

  太医这么说,胤祐只能这么听着。开出了方子自然有奴才跟着去拿药煎药,“胤祐,要不你先回去睡,这儿我和桃子看着。”胤祐出来的慌乱,脚底的便鞋都趿拉着,这会儿整个人瞧着都狼狈。

  “没事,我守着。”胤祐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就这么守着。当年额娘胤衸的时候,自己都还跟个孩子一样,如今十八都这么大了,也是自己处处照看庇护长大的,此刻烧得小脸通红躺在床上,哪能不心疼啊。

  既是如此,玉玳也不再多说,干脆回去一趟把衣裳鞋袜都拿了过来,伺候人穿戴好之后,就也靠在他身边一起陪着。药煎好了喂下去之后,瞧着也没什么起色,一直到天亮之后,烧得红扑扑的小脸儿瞧着才算好了些。

  这事瞒不住康熙,胤祐一直等胤衸醒来,又守着他吃了点早饭才从帐子中出来,打算去老爷子那儿把这事回禀一二。昨晚的太医是当值的,不擅儿科,按胤祐的想法,还是该找个擅儿科的大夫来更好些。

  还没走到康熙的大帐前,就迎面碰上一清早便一身脂粉气酒气的太子打自己跟前过。昨晚闹了那么久,其实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胤祐就不信太子那儿一点风都没有。

  今日份碎碎念:今天只有一更短又小,等下要出门办事去了~~~

然后我觉得还是应该剧透&预警一下,小十八肯定是没事的,但是憨憨可能要吃一丢丢苦头,大概两更?大家高不高兴!期不期待!哈哈哈哈哈!

老规矩,本章评论红包随机掉落~

  ☆、第八十七章

  太子这般做派不光胤祐看着来气,其他人瞧着也不舒坦。十八不过还是个孩子, 病了一夜折腾得不轻, 他这个当储君当兄长的竟然能就在眼前都无动于衷不说,还照样酒色不离身, 连多问一句都没有,任凭谁瞧了, 都觉得心寒。如今便是这样,日后若真有他登基的一日, 下边这些弟弟就不要活了。

  “既是如此, 让太医盯紧了, 有什么事你是当哥哥的多看顾着些。”这几年康熙去咸福宫的时候不多,但是也没忘了十八这个儿子。早上其实胤祐还没来的时候, 这事李德全就已经跟他说了,一起说了的还有昨晚太子那边又收了蒙古王爷送来两个美人的事。

  不过现在不是跟太子计较掰扯这些的时候, 胤祐进了康熙的大帐把昨夜的事情回禀了之后, 就老实站在下边没动, 可等来等去也没等着老爷子说点要紧的。

  十八病着自己这个亲哥能不照看吗, 但生病这事不是自己看着就能看好的啊。跟着出来的太医不擅儿科,自己和身边奴才护卫都是随圣驾出来的, 也不能擅自离开寻大夫去,这当口卡着不是愁人吗。

  “行了,先下去吧,有什么事瞧两天再说。”原本还想在康熙跟前赖一赖,万一老爷子就改口了呢。但这话都说了, 胤祐也只能先垂头丧气的从大帐中出来。

  “怎么,没肯?”五爷接着消息大清早的已经去瞧过胤衸了,这会儿看着精神头还不错。但病来如山倒,这会儿好算不得什么,尤其十八还是孩子就更怕病气反复了。

  “没。再瞧瞧吧,实在不行我再去求皇阿玛。”胤祐这会儿心里还抱着侥幸,毕竟这会儿十八也不烧了,说不定就这么好了呢,也就别去触老爷子霉头了。

  “那行,有事你说一声,我这儿都备着人呢。要是皇阿玛点头,能出去找找大夫就更好了。”现在老爷子心思深疑心重,谁都不敢私底下偷偷派人出去,万一落个什么罪名,谁也担不起。

  胤祐这边出了大帐,李德全便奉了茶递到康熙手边。康熙案头上的折子是昨晚刚送来的,里边全是太子和凌普一路上收受I贿I赂I,恣意私下联络蒙古诸王,截留蒙古贡品的事儿。昨晚整整一夜这张折子被康熙来来回回的翻,恐怕里边每一个字康熙都嚼烂了。

  现如今十八阿哥的事儿,圣上这个态度,在李德全看来,就有些不对劲了。不过当奴才的不敢多说多问,这些年他没少收胤祐的好处,这会儿只盼着咸福宫福气能大一些,能护得住十八阿哥吧。

  想,总是往好了想,但世上之事,不如意的十之八九。白天十八瞧着除了有些恹恹的,别的都还好,到了夜里还没到要睡的时候,就又烧起来了。

  十七已经被挪到别处去了,这会儿帐子里除了奴才就是胤祐和玉玳守着。“嫂子,出来前还说弟弟大了,能帮嫂子看着弘曙弘倬,这下可好,您回去可别把这事跟弘曙说,要不非能念叨我好久。”

  孩子的心想得单纯,这会儿身上难受心里想的也还是孩子间的事儿,就怕自己这回病了被弘曙知道,招他笑话。“你放心,嫂子不跟他说,你这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把药喝了烧退了就好了。等回去之后,嫂子还记不记得这事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