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13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女儿这句话让崔氏眉目都舒展了,她眉开眼笑的说:“我自己有钱,不用你孝顺,以后我来养你跟女婿!”

  王珞莞尔:“我夫婿不用您养,你只要养我跟外孙就好了。”

  崔氏拍着胸脯口答应:“没问题!”

  王珞笑盈盈望着崔氏,她前世没结婚,但她身边有不少女同事都是备受父母疼爱的独生女,结婚生娃以后连孩子带自己都由父母照顾,她们不像是自己生娃,倒像爸妈给自己生了个小弟弟小妹妹。王珞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但不妨碍她羡慕这些女孩子。说不定自己这辈子也能圆了前世的梦?

  眉绿安抚完乳母,听到女君和姑娘唱和,心暗笑,女君现在手头的钱都是姑娘赚来的,姑娘这不是用自己的钱养自己吗?

  心事了,崔氏浑身轻松,她想起女儿马上要入宫,连忙对女儿说:“对了,我们要收拾你入宫的行李!”

  王珞道:“我已经收拾好了。”

  崔氏摆手说:“我不是说衣服。”女儿从小就能把自己打点的很好,崔氏不担心女儿入宫会少带什么随身物品,她拉着女儿走入内室,从妆匣里翻出叠飞钱,“这些钱你带上。”

  王珞发现这些飞钱有两张是五十贯的,五张二十贯的,余下都是贯的小额飞钱,起码也有五六十张。崔氏吩咐女儿道:“大额的钱是给你防身用的,小额的飞钱是让你赏人用的,宫里不比家里,就是家里你想点个菜,都要往厨房送几百个大钱。”

  王珞拿着手的飞钱,只觉手上沉甸甸的,阿娘手里也多少钱,王珞大致有数,这点钱几乎把她私房清空了七成,她低声说:“这点钱你自己留着吧。”她攒点私房也不容易。

  崔氏得意的说:“你放心,我手里还有钱,我那铺子收益很不错。”女儿给自己找的生意都是好的。

  王珞闻言笑,将钱收了起来,留着也好,免得被林氏哄走,落在自己手里她总不会让阿娘吃亏,落在林氏手里就拿不回来了。

  崔氏又想到沈夫人吃瘪的样子,她乐不可支的说:“阿石,我嫁到王家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你大母气成那样!”说完又吃吃笑了,今天的是对她来说刺激大了,她从来没想自己能这么轻松的过关,崔氏快乐的感觉能上天了。

  王珞莞尔,她也没见沈夫人气成这样,可见她父亲的口无遮拦不止针对阿娘人。

  母女两人正亲昵的说着私房话时,眉绿掀帘进来,“姑娘,郎君让你过去。”

  听王朗让王珞过去,崔氏立刻像只炸毛的母鸡,翅膀张开、脖子高高仰起,恨不得马上啄王朗口:“他找阿石做什么?”

  王珞安抚母亲说:“阿娘你放心,阿耶不会骂我的。”

  “他敢骂你!”崔氏柳眉倒竖,儿女是她心头肉,王朗骂自己,崔氏都习惯了,但是他要是敢骂儿女,崔氏非跟他拼命!她越想越不放心,想要跟女儿起去,“不行,我跟你起去!看他怎么骂你!”

  王珞说:“阿耶不会骂我的。”她怎么能让阿娘跟着?阿娘去了,她都不能跟父亲好好说话了。王珞跟父亲不亲近,但也不仇视,正常情况下,她还是很愿意跟父亲聊天的。

  王珞让眉绿抱来终极大杀器——王小四,王小四睡了晚,早忘了昨晚发生的切事,他乐颠颠的滚到了王珞怀里,要王珞陪他玩,王珞将王小四放在崔氏怀里,崔氏抱着大胖儿子,没好气的对女儿翻了个白眼,“去吧!不识好人心!”

  王珞忍着笑去父亲书房,她以为父亲是问自己关于刘氏母子的问题,没想王朗见她的句话就是:“阿石,你以后不能再这样了。”王珞怔,王朗看着女儿满脸茫然,语重心长的对王珞说:“阿石,阿耶知道你很聪明,这是好事,女孩子在这个世间立身不易,聪明的孩子总能过的比别人好。但聪明不代表你可以使小聪明。你今天对着大母耍小聪明,她心疼你,所以纵容了你。可你日后入宫,宫里贵人不会心疼你,他们不会纵容你的,你对他们耍小聪明,就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的。”

  王朗不傻,他甚至比王家大部分人都通透,自他看到跪在母亲面前哭泣的女儿时,他就猜到了女儿的心思。他说这些话不是怪女儿,要怪也只有怪自己,若不是他不尊重崔氏,女儿也不会作出这种事来,她是想保护自己亲娘,思及此,王朗对女儿的语气越发温柔,“阿石,阿耶对你说这些话,不是骂你,只是想起你曾祖父曾对我说过,‘抱朴守拙,福气自来’,我没有做到他的教诲,你比我聪明,我希望你能做到。”

  王珞没想父亲居然会跟自己说这种话,她不是真正的小女孩子,也知道自己这次是耍小聪明,如果这次对象不是王夫人,而是宫里的那些上位者,王珞肯定是忍下这口气,毕竟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纸老虎,贸然用这种玩弄人心的手段,只会激怒他们,对自己不利,唯有蛰伏不动,将来才有报仇的机会。

  可那些是对仇人的手段,沈夫人是自己仇人吗?难道就因为她是自己亲人,所以她就只能任王家人欺负?她的确仗着自己是王家的孙女,父亲会给自己兜底才这么做,但王家不也是仗着自己是王家孙女、阿娘是王家媳妇,只能依靠着王家,才如此肆无忌惮吗?要换了外人对他们用这种冷暴力,王珞早用热暴力解决了。

  不过王珞也不反感父亲对自己的教导,父亲是关心自己,才愿意教导她,换成别人就算不看自己笑话,也会冷眼旁观,谁有这个耐心教导自己?从本心来说,王珞很赞同“抱朴守拙,福气自来”的观点,她奶奶也是跟自己这么说的,王珞低下头顺从说:“阿耶,我错了。”

  王朗轻叹声:“不,是我错了。我总觉得你把自己和小四照顾的很好,对你疏于教导,忘了你还是孩子。”这话王朗自己说着都亏心,他不是无意忽略女儿,而是有意忽略女儿,阿石跟阿宝是自己唯二的嫡女,他若对阿石太过宠爱,阿宝会不安心的,在长女和三女之间,王朗理所当然选长女。

  他也没想到阿石在不知不觉间,居然开始玩弄人心了,幸好这孩子本性纯善、他又发现的早,不然再晚几年,也不知道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王朗心有余悸,人可以不聪明,但品性不能坏,品性坏了,就没法子治了,“这次你三弟能逃过劫,也多亏有你。”

  提起三郎,王珞笑容淡,她仰头问王朗:“三郎是我阿弟,我自会护着。但阿娘不是您妻子吗?您为何要这么说阿娘?”

  王珞的问话语气不重,只能算种小女儿的质问,可这质问比沈夫人的训斥更让王朗无地自容,这件事他确实做错了,把事情搞得团糟,他沉默了好会,轻轻叹气说:“都是阿耶不好,阿石不要怪阿耶,阿耶会去跟你阿娘道歉的。”都是自己太冲动,才闹出这些事。

  王珞神色微缓,不提父亲对王琼的过分偏爱,但以教导者角度来说,王朗比大部分古代男人做的都很好,他对孩子的教育出乎意料的开明,不会因为孩子小就随便糊弄孩子,以家长权威压制孩子,错了就是错了,他会坦然跟孩子道歉,这点即使很多现代父母都做不到。

第31章 书阁(上)

  “阿耶, 三郎已经不在京城了。”王珞对王朗说, “我把三郎送去通安县的洞明书院了。”人都已经在路上了,阿耶也把事情担下来了, 就可以告诉父亲三郎的去向了, 三郎日后读书生活主要还是由父亲负责。

  王朗先是一怔, 随即惊喜的问女儿:“你怎么知道洞明书院的?”王朗曾想过送三郎去洞明书院读书,但因书院环境实在有些清苦, 三郎年纪有点小,王朗舍不得, 才暂时作罢, 他没想女儿能跟自己不谋而合。

  王珞说:“我派千树去打听的, 等小四大一点, 我也会送他去书院,让他跟三郎一起读书。”她顿了顿又说:“只是我人手不够, 千树也不可能常年在哪里守着, 您还要派几个人过去。”

  王朗见女儿满脸戒备,生怕自己抢走千树的模样,他摸了摸鼻子:“我知道了, 我会派人过去的。”他不就是做了一次而已吗?干嘛这么防备自己?

  王珞撇嘴:“您还想过让千树当大郎伴读。”

  王朗轻咳一声:“我这不是惜才吗?跟着大郎一起读书,将来也有个好前程。”

  王珞冷笑:“所以您是觉得千树跟着我没前程?”大郎是王朗的长子, 虽是庶出,但因是第一个孩子,又是王朗夫妻期盼已久的孩子,所以备受王朗夫妻疼爱, 即使后来王琼郎出生,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地位。大崔氏逝去后,王朗虽一心看顾长女,但长子他也是花心力培养的。但天赋就是天赋,大郎读书不能说不用功,可就是读不进去,一本史书,王朗给三郎讲一遍,三郎就能记住,而大郎反复讲上四五遍,都不得甚解。

  王朗对长子是说不出的憋屈,训斥他不用心吧?也不对,这孩子为了看书,都把自己头发悬在梁上了,可花了这么多时间,都比不上自己才七岁的三弟,王朗后来也就不逼着儿子读书了,让他老老实实的学记账经营。他只是幼子,国公府的爵位轮不上他,父母留下的遗产也分不了多少,他能留给孩子的也不多,大郎多学经商理财,好歹将来不愁吃喝。

  千树聪明能干,生意经也是一套一套的,王朗私心想让千树去当大郎的掌柜,哪怕将来大郎不会经营,有千树在也能吃喝不愁。可是他没想到千树居然死心塌地的跟着阿石,他轻轻一笑,这孩子从小就会御下,这也是天赋。王朗惋惜的看着女儿,“阿石,你要是儿子就好了。”如果阿石是儿子,他早回京城了,给她找最好的老师、上最好的书院。

  王珞板着小脸淡淡道:“没有如果,我挺喜欢自己是女孩子的。”这些人只会跟自己说什么,你要是儿子就好了,她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女人就比男人差。

  王朗低声下气的给女儿道歉:“是阿耶错了,阿石别生气,你最能干了。”

  王珞瞄了王朗一眼,王朗忙从博物架上取下一只竹匣,里面躺着一只青铜酒觯,“阿石你看,你不是常说想要一只青铜小杯吗?我给你寻来了。”竹匣里垫了一层细布,布上放了一只形似小瓶的青铜小杯。

  王珞眼睛一亮,用手帕包起小杯细看,圆腹、侈口、圈足,王珞问王朗:“这是酒觯?”古代青铜酒器名称太多,王珞跟王朗学过点,但王朗也没什么空教女儿,所以王珞也不大确定。

  王朗点头说:“是酒觯,你不是喜欢插花吗?这个正好做个花瓶,以后我再给你找个酒爵,给你当笔洗。”

  王珞这才露了笑脸,“回头我插了梅花,送来给阿耶看。”王朗笑着点头,正要说话,王珞目光扫过王朗放在书案上的一碗姜汤:“阿耶你病了?”

  王朗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有点受寒,你大母不放心,非要让我喝一碗姜汤。”

  王珞手指碰了碰茶碗,“您的姜汤都冷了。”

  王朗不上心的说:“我一会让人去热热。”王珞狐疑的望着父亲,王朗淡定的看着女儿,半晌后,王珞扑哧一笑:“阿耶,我给你煮奶茶驱寒吧。”

  王朗好奇的问:“什么奶茶?”

  “我给阿娘新弄的饮品。”王珞下人将茶具取来,又让眉绿去拿红茶和牛乳,她先倒了水煮开,等眉绿将茶叶、牛乳取来,她再开始煮奶茶。

  王朗见状笑道:“你们姐妹还真心有灵犀。”

  “什么?”王珞抬头看着父亲,她跟谁心有灵犀了?

  “前几日阿宝也给我泡这种茶水。”王朗拈起一些茶末尝了尝,“你用的这些茶叶比阿宝的好,你从哪里买的?”

  “我自己制的。”王珞面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暗暗疑惑,奶茶用红茶煮最好喝,红茶是半发酵茶,要到很后期才发面出来,这时的茶叶都以茶粉、茶饼为主,王琼怎么可能会有红茶?难道院里有口风不紧的下人?王珞没从别的方面怀疑,是因为时下是有奶茶的,只不过是室韦人的咸奶茶,跟王珞的奶茶不同。

  “你们这是最近说好要一起制茶?”王朗高兴的问,因小崔氏的缘故,阿宝和阿石的感情不太好,王朗一直很惋惜,但又不知怎么让姐妹两人关系好起来。阿宝和小崔氏水火不容,阿石又依赖小崔氏,王朗既不能让长女忍耐小崔氏,又无法逼着三女不亲近生母,所以只能顺其自然,没想姐妹两人居然也有共同制茶的一天。

  王珞私下很少跟王琼说话,她也不会在这时扫兴,“阿耶觉得好喝吗?”

  王朗夸奖道:“你们做的都好喝。”

  王珞笑着说:“您要觉得好喝,就多喝点,也能驱驱寒。”

  王朗感慨道:“这种天气,若能有一杯酒就好了。”

  王珞说:“您不是身体不好吗?别喝酒了。”她给王朗倒了一杯茶水:“您是不是有事吩咐?”

  王朗没想女儿这点都看出来了,他讪讪一笑,有点不知该怎么开口。

  王珞心中诧异,阿耶这是怎么了?难道要她做什么为难的事?

  王朗其实是想找女儿去劝小崔氏替大郎说亲的,他给大郎看中的人家虽是寒门女,家风甚好,女郎据说幼时也随兄弟一起读书认字的。她父亲跟王朗为翰林院同僚,同僚家境优越,家中只有一名老妻,膝下三子二女皆为嫡出,王朗羡慕同僚夫妻恩爱,也见过他妻子几次,觉得她甚至贤惠体贴,才给长子求娶其长女。

  大郎是长子,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就算他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长子长媳也必然是家中受委屈最多的人,他的妻子必须要贤惠得体大方,他必定不会给长子找娇养的幼女,只有随母长大的长女才适合成为家中长媳。当然他也跟同僚许诺,只要夫妻两人膝下有子,他一定不会允许儿子纳妾。

  王朗这一承诺可谓诚意十足,再说王家在勋贵中不起眼,可门第的确极为高贵,琅琊王氏,那是自前朝就承传下来的大世族。不然为何成国公和沈夫人心心念念的就是维持家族荣耀?跟琅琊王氏结亲这等好事,是一般寒门做梦都求不来的,同僚当时一口便答应了。王朗本来想让阿娘去给大郎提亲,没想阿娘根本看不上寒门女,他最近又惹怒了阿娘,他也只要来求女儿帮着自己劝妻子了。

  王珞听说事关长兄婚事,也不推辞,一口答应了。她跟大郎、二郎不亲近,但两人都是敦厚的性子,对下面弟妹也比较友爱,每次见到弟妹都会给他们带礼物,王珞对他们印象不错,她笑盈盈的说:“恭喜阿耶,等大兄成了亲,您就可以升级当祖母,我也可以当姑姑了。”

  王朗一想到自己马上能有孙子了,心里也很是欢喜,他大方的说:“阿石还想要什么,阿耶都给你买。”

  王珞脱口道:“我想看书。”

  王朗问:“什么书?”

  “史书。”王珞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穿越前没好好读史书,不过没关系,这辈子也不晚,她可以从头开始。

  王朗诧异的问:“你看得懂史书吗?”也不是王朗看轻女儿,而是史书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且王朗虽在隆平府时请了先生给家中孩子启蒙,但先生的精力大部分在郎君身上,姑娘们只要能认几个字就够了。女儿读书练字都用心,但他不觉得女儿能看的懂史书。

  王珞默然,她是不怎么读史书,可她好歹也是受过高考洗礼,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说她看不懂史书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朗说完就自觉失言,连忙补救说:“我书房里没史书,我明天让人给你送来,你回去慢慢看,有不懂得来问我。”史书这种珍贵又大部头的书籍,王家自然不可能人手一份,王家的史书都是珍藏在家中书阁里的,只有成国公和王朗几个人可以随意借阅,别人连碰都不许碰的。

  王珞趁机央求:“要不您现在带我去书阁看看?”她对家里的书阁好奇已久,可是一直找不到机会靠近。

  王朗想了想说:“也好。”家里的书阁有专人看惯,一般人不得随意靠近,但要说多严谨也不至于,他就带大郎、二郎和三郎去过几次,家里姑娘没去过倒也不是家规不许,而是没有小姑娘会对书阁感兴趣。

  王珞闻言喜上眉梢,她一面让眉绿给自己穿斗篷,一面对王朗说:“阿耶,你今晚来修身院用膳吧,我给你做好吃的。”

  王朗调侃女儿道:“我要不带你去书阁,是不是就没这顿饭了?”

  王珞微微一笑,暗忖父亲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她也不是小气,只是她觉得父母在一起用饭,很容易大家消化不良。

第32章 书阁(下)

  王家的书阁是一栋少见的三层阁楼,是王家最显赫的时期建造的, 书楼里的书架和地板都夹杂了檀香木, 即使离书阁建造已经过去了百余年时间, 王珞踏进书阁时依然可以闻到一阵淡淡的檀香味。书阁很小,里面藏书也不多,不说前世的图书馆, 就是王珞自家的藏书都比这里多点, 但对这个时代而言,王家的私人藏书已属当世顶尖范畴, 就连大夏国家图书馆之一崇文馆学士都曾夸过王家书阁。

  光凭王家这套史书,就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了,毕竟整个大夏贵族阶层家里能有一套史书的人家寥寥无几。这书阁也是成国公府最大的骄傲, 平时有十来名下人专门负责书阁的整理、卫生,书阁四周都有防火带,即使在最冷的冬天,这里附近都不许出现明火,这时也是书阁最冷清的时候, 整栋楼就跟雪洞子一样, 亏得王朗提醒过女儿, 王珞身上裹了厚厚的貂裘斗篷,能感觉这里温度明显比外面低,但不会让她觉得很冷。

  王朗带着女儿来安放史书的地方,“你看你想选哪朝的?”王家的史书有竹简,也有纸质的是书卷, 竹简是前朝流传的古物,上面的文字是更繁复的小篆,目前是被王家当古董收藏。大家翻阅史书都是用家里后来请人抄写的纸质书卷。

  手抄本的书卷,字不会太小,一本书也不会很厚,所以一朝的史书起码都有几十卷,这么多书一次拿走是不可能的,就是王朗都不行,王朗见女儿看看这本、瞅瞅那本,好像一本都舍不得放手的模样,不由失笑,阿石早慧懂事,这般任性的小女儿态他还是第一见,他抬手又揉揉女儿的小脑袋,“不用这么舍不得,先选上几本,等看完了再来换。”

  王珞道:“您能一直过来替我换?”

  王朗笑着点头:“你看完了,我肯定替你换。”史书艰涩难懂,王朗相信女儿的恒心,但不觉得女儿能看的很快,她一年能看完两本很不错了。

  王珞这才满意的说:“好,那我先拿十本行吗?”

  王珞拿的有点多,但王朗也没出言反对,小孩子正在兴头上,贪心想多拿几本书也正常。等她真正开始看了,就知道十本书要看完需要多久了。他见女儿目光仍依依不舍的落在书柜上,他好笑的说:“你喜欢的话,可以再拿几本,不过史书就别拿了。”

  王珞又拿了几本游记,给了眉绿一半,她扭头对王朗笑道:“阿耶,我回去就给你烤肉吃,你今天有口福了,我让人拿了不少好东西过来,还有新鲜的菘菜、小青菜、如意菜,还有你上次吃了说好吃的五花肉,我给您烤了用菘菜包着肉吃……”她没骗王朗,她今天为了哄阿娘开心,特地让农庄的人一早送了不少好东西,不止有新鲜的蔬菜,还有送了不少猪肉、羊肉和鸡肉过来,修身院里的小厨房一大早就忙开了。

  王朗是知道女儿好手艺的,在听到女儿开出的菜单后,他第一时间觉得自己饿了,说来他已经很久没跟小崔氏和阿石一起用膳了,不提小崔氏的为人,她院子里的庖厨手艺是真的好,他下意识的问:“还有锅子吗?”烤肉好吃,锅子也不错,特别适合冬天吃。

  在王珞还没未对王朗彻底死心前,她也曾希望挽回过父母感情,所谓想抓住男人就要抓住他的胃,王珞在王小四出生前曾有一段时间,卯足了劲讨王朗喜欢,这也是小四能顺利出生的主要原因。可惜后来小四一出生,王琼就又开始作妖,后来王珞也厌烦了,对父亲的态度从讨好转成无事夏迎春、有事钟无艳。

  “都有。”王珞眉眼弯弯的说,家里人多有个最大好处就是,吃火锅的种类也多,不怕浪费。

  王朗看了看天色,一本正经的说:“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用膳吧。”

  眉绿:“……”现在不是才刚到申时吗?这点用晚膳会不会太早了?

  王珞倒是挺赞同现在用膳的,不然她挺担心父母吃完这顿饭又要走不动路了,早点吃,饭后还能散步消食。王珞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她虽然爱钻研美食,但对吃没太多执念,再好吃的食物,她也顶多吃七分饱,她准备等自己年纪再大一些,就开始恢复以前三天轻断食一天的习惯,现在生理年纪还小,身体更重要。

  “咳——”父女两人说话间,突然听到一声轻咳声,两人寻声望去,却见成国公和一名高大的玄衣男子站在廊下,咳嗽的正是成国公,而那玄衣男子正微笑的望着他们,面如冠玉、形容俊雅,赫然正是王珞前几天才在宫里见过的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