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25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陈敬试探的说:“郎君可要去王家下聘?”

  郑玄道:“不急。”还是小姑娘,下什么聘?郑玄心中也挺无奈,若不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他又何至找这么一个小姑娘?他先前对老爷子说找不到就自己养一个,果然现在真要养起来了吗?

  要说郑玄对王珞一见钟情是笑话,即使王珞长得再漂亮,在郑玄眼里也只是个小姑娘,他想要美人,早妻妾满堂了,哪里还轮的上王珞?只是郑玄身份敏感,身边又敌手众多,偶尔也就能在禁龙司有片刻放松的时候,别的地方都需绷紧精神。

  这样的生活旁人或许受不住,但郑玄乐在其中,唯一的遗憾,大约就是他迄今尚未娶妻。也不是郑玄不想娶妻,而是他死去的未婚妻和两妾证明,他未来的妻子可以不聪明,但必须足够的听话,不然他恐怕又要经历一次丧妻。他若再次丧妻,克妻的名声恐怕就彻底落实了。

  郑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也不想老是丧妻,他这身份地位,总不能一直无妻。庶出的长子不成器,郑玄也希望有个嫡子。王珞是郑玄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妻子人选。王家虽没落了,可琅琊王氏的名声还在,王珞王氏嫡支嫡女的身份足够为自己正妻。人虽不大聪明,但也不笨,听话又不会自作聪明,她若成了自己妻子,大约不会死了吧。

第58章 伴读(六)

  王珞送走郑玄,紧绷的身体才彻底放松, 即使郑玄对自己算得上和颜悦色, 王珞还是不敢放松。经过今天这事,她终于确定自己不是自作多情,郑玄肯定是对自己有意思, 不然他不会对自己如此。操心自己皇宫里的衣食住行不说, 还为自己安排授课先生, 甚至亲自教自己如何练字,估计除了郑玄幼时的蒙师, 没人能看到郑玄这么一笔一划的写字了。

  但要说他对自己有男女之情也不像, 他看着自己的目光有笑意有戏谑,但没有男女之情, 王珞也不认为自己能魅力大到让郑玄一见钟情, 成年人的世界哪来这么多一见钟情?她少女期都没这么多少女心,更别说像郑玄这种任何优质稀缺资源都唾手可得的人,拥有的资源太多,对大部分东西也就不在意了。

  王珞猜自己可能是某方面正巧符合了郑玄择妻的条件,才会让他对自己如此特殊。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方面入了这位大爷的眼?她改还不成吗?王珞不过度自信,但也不会妄自菲薄, 以郑玄的身份想纳妾, 只需要跟成国公说一声, 沈夫人当夜就能把自己洗干净送到禁龙司,没必要对自己如此大费周章。

  可即便如此,这种不经过自己同意, 就把自己将来完全安排好的举动,还是让王珞觉得很不舒服。她的所有计划,都因为这桩意外,而重新开始。王珞眉头微蹙,她知道自己迟早要嫁人,也做好了跟人共事一夫的准备,可郑玄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符合自己的条件。

  平心而论,郑玄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还长得帅、教养良好,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算得上洁身自好,即使骨子里印上了上位者印记,也算是金龟婿了,但他绝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夫婿人选。

  他太不容易掌控了,王珞完全没法想象,自己哪天嫁了他,跟他谈婚前约定的情景,他肯定会觉得自己得失心疯了。他身份也是个大麻烦,她甚至都看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不是真喜欢他?如果真喜欢他,为什么要他担任禁龙司指挥使?明明让他从底层做起,一步步往上爬,等将来新帝登基,由新帝提拔他为国之重臣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现在这样,实权甚至比皇子还大。

  皇帝现在在位还好,万一他将来驾崩,新帝登基,除非郑玄造反,否则注定没有好下场。王珞对郑玄这名字没记忆,她只记得大夏末期有个叫郑太师的大奸臣,可那人是个老头子,跟郑玄年纪不符。王珞不清楚夏末卫初诸多历史人物的确切年纪,但她知道卫高祖和萧长之年纪相近,萧长之今年十七岁,找不到卫高祖应该也差不多这年纪。

  郑玄年纪比两人大一些,但今年才二十二岁,而郑太师是个老头子。王珞听历史讲座里的那为专家说过,当卫高祖尚在龙潜之时,郑太师已权倾天下,掌控整个大夏,要不是他后来死了,大夏也不会诸侯纷争、群雄四起,卫高祖也上不了位。官场本就按资历排辈,郑太师要不是大卫高祖这么多岁,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权势。

  她看的电视剧里,郑太师的形象也都以中老年人出现,这人显然不是郑玄,都姓郑,难道郑太师是郑玄的父亲?镇国公的确手握大权,一旦圣人驾崩,他很有可能独揽朝纲,成为太师。只是日后郑家失势,郑玄又这么引人瞩目,他们父子能有什么好下场?郑玄应该是早死了吧?不然以他的本事,何至于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当了他妻子,她还能带着家人安全渡过乱世吗?王珞想到将来一系列问题就头疼,她现在只能指望自己身份太低,让皇帝和镇国公反对郑玄娶自己,这样自己就能不嫁郑玄了。也不是王珞无能,把期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王珞真不敢在郑玄眼皮底下,做些小动作,来古代这么多年,王珞太清楚什么是身份等级之别,她一点都不想见识在温和表象下面的真正禁龙司指挥使……

  王珞很后悔,早知道自己当初不应该因为那老教授注水,讲卫高祖某个宠妃是否是前朝王妃讲了二十多集就愤而弃坑,她应该踏踏实实把那六百集都听完!这样她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当然反过来想,嫁给郑玄处境也没那么糟糕,他起点高,借助他的身份,自己的生意肯定能更进一步,她就有更大把握渡过乱世。她可以提前做准备,等郑家有失势的迹象,她就赶紧带着阿娘和王小四跑路,想来到那时候,郑玄也没精力找自己算账。只是就这么屈服,到底有些意难平……

  就在王珞胡思乱想时,王德顺走了进来行礼,“姑娘。”

  王珞回神:“什么事?”

  王德顺说:“我们抓了一个细作,姑娘您看怎么处置?”

  “细作?”王珞一怔,只见陈忠压着一名略显眼熟的年轻宫女进来,芳池见到那名宫女便吃了一惊,但她闭紧了嘴不说话,王珞想了一会,才想起这宫女的身份,“你不是伺候裴九的侍女吗?是裴九让你跟着我的?”

  宫女奉了裴九的命令,偷偷尾随王珞来到佛堂,她本想只远远看上一眼就离开,但没想到自己只在佛堂外转了一圈,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人抓了起来。后来又见郑指挥使进了佛堂,她见到郑玄那一刻,就恨不得挖了自己眼睛!她猜到王珞身后有人,可她万万没想到八娘子身后的人是指挥使,早知如此,她就算被裴九毒打,她都不会尾随在王珞身上。

  她身体簇簇发抖,待陈忠禁锢她的手松开,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拼命的对王珞磕头:“姑娘饶命!姑娘饶命!奴再也不敢偷窥姑娘了!这些都是裴姑娘让奴做的!裴姑娘还跟萧姑娘商量,要把姑娘的外号传出去,让姑娘难堪!”宫女为了活命,把裴九和萧七卖了个一干二净。

  王珞饶有兴致的问:“她们给我取了什么外号?王八?”一般来说,外号总跟自身有关,她跟裴九、萧七认识不过几天,她的一切私事她们都不了解,想来想去,也只有自己在家族排行能让人笑话了。

  王珞话音一落,宫女吓得浑身一抖,芳池先是一怔,随即怒上心头,这些人怎么可以给姑娘取这种外号!王德顺眉角抽了抽,他倒不是觉得这外号好笑,而是惊讶于王珞的态度,寻常小娘子听到这种外号,早羞愧的哭了,而姑娘居然还能拿着这事打趣?如此大气,真不愧是郎君看上的人。

  王珞见宫女呐呐的不敢说话,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她好笑的摇头,裴九和萧七好歹是大宅门走出来的姑娘,勾心斗角的手段要不要这么幼稚?她们就只想过给自己取外号吗?王珞突然心中一动,话说这两人也不是没用……她偏头对王德顺说:“这人不是你抓的吗?怎么来问我如何处置?”

  王德顺满脸堆笑的说:“小人只是姑娘的奴婢,替姑娘抓细作是为主子分忧,但哪有下人替主子做主的道理?”人精也不止陈敬一人,光看郑玄对王珞的种种所作所为,王德顺也不认为指挥使只想纳王姑娘为妾,他是把王珞当半个主母尊敬的。

  王珞说:“看着也怪可怜的,放了她吧。”

  王德顺连声应了,他也猜到王珞会这么说,不过放归放了,该有的敲打还是要的,免得她回去乱说。

  宫女逃过一场死劫,来不及松一口气,就流着泪、对王珞指天发誓:“今天这事奴绝不对外说一句,不然就让奴烂肚而死。”

  王珞微微一笑:“也不用如此,以后别这么做即可。”

  宫女见王珞笑容可掬、神态温柔,泪水流得更急了,心里越发确定王姑娘在指挥使处身份不凡,不然为何王德顺对她如此恭敬?她迟疑片刻,终究挡不住心中诱惑:“姑娘救了奴一命,奴日后就是姑娘的人,只听姑娘一人差遣。”

  王珞只微笑,却不接她的话,她起身对芳池说:“我们回去吧。”她出来够久了,该回去了。王贵妃应该知道自己跟郑玄的事了,所以自己在宫里才过的这么顺,贵妃给自己面子,自己也不能太放肆,伴读该做的事,她一定要做好,这样才不会得罪人,她终究不是靠自己实力在宫里如鱼得水的。

  芳池忙给王珞披上外衫,陈忠给王珞收拾笔墨纸砚,两人一前一后的护送王珞会庆春宫,王德顺对一直跪着的宫女说:“洗把脸,早点回去,回去后知道该怎么说吧?”

  “奴知道。”宫女连忙点头,她怎么能不知道,不知道就死了!

  王德顺满意的点头,暗忖着这件事要不要把姑娘被人取外号的事告诉郎君?郎君日理万机,这种小事他会管吗?

第59章 出宫(一)

  不止王德顺想着王珞外号的事,便是芳池也对王珞的外号耿耿于怀, 在回去的路上, 她忧心忡忡的问:“姑娘,万一裴姑娘和萧姑娘真把您的外号流传开来怎么办?”

  王珞不是很在意的说:“那就由它流传。”她又不是小孩子,哪会在意这种小事?当王八不好吗?千万王八万年龟, 乌龟是四灵之一, 多吉祥如意?她就想在乱世活得长长久久的。

  就这样任外号流传?芳池和前面领路的陈忠同时瞪大了眼睛。王珞看不见陈忠的表情, 但看到芳池不可置信的模样,她轻笑的说:“不然你说怎么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谁也阻拦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想法, 除非——”

  芳池下意识的追问:“除非什么?”

  “除非能厉害到让所有人都害怕,害怕得不敢当着你的面说你任何坏话, 就是私底下说都要掂量清楚的地步。”王珞道, 这大约就是圣人在官员中的地位吧?可圣人这份权威也仅限于京城了,出了京城就天高皇帝远了,可见想防人背地里不说自己坏话有多难。

  即便是身为禁龙司指挥使的郑玄,都防不了别人的腹诽。想到郑玄,王珞再一次意识到郑玄的现在的地位有多危险,而自己现在这个身份, 真跟他牵扯在一起, 她能活到嫁给郑玄的一天吗?因最近接触郑玄的次数有些多, 王珞从家中长辈只言片语中听出,郑玄未婚妻和两妾的死,跟他脱不开关系, 可王珞不觉得郑玄是无故杀妻的人。

  他若厌她们到想杀了她们的地步,完完全可以不跟未婚妻定亲,也可以不让妾室生子,可是他没有,这就代表郑玄一开始是不反感她们的,甚至应该对她们不错,毕竟他现在对自己就很好,可为什么后来她们都死了呢?王珞想到郑玄敏感的身份地位,心中微沉,看来自己以后行事要更小心谨慎了,她好容易重活一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再次投胎。谁知道自己下一世能不能再有宿慧了。

  王珞出神的想着自己的心思,芳池和陈忠也不敢开口说话,怕打断了王珞的思路,两人想着王珞说的话,能厉害到让人不敢背后说坏话这程度,不就是圣人和指挥使嘛,或者还有大皇子、二皇子?难怪姑娘说只能任谣言传播了,幸好姑娘对这种谣言也不在意。

  王珞回到庆春宫时,七皇女已经午睡起来了,宫里正在准备贵人的哺食,王贵妃没有让七皇女睡太久,生怕她中午睡多了,晚上睡不着。王珞回屋换了衣服,又洗手净面后,便去找七皇女了,七皇女刚睡醒,精神还是恹恹的,何大娘和顾三娘正围着她说话,三人见王珞回来了,顾三娘微微笑问:“八娘你去哪里了?”

  王珞说:“我去佛堂抄经文了。”

  何大娘惊讶的问:“这里还有佛堂?”

  七皇女想了想说:“是离庆春宫不远的那座小佛堂吗?你能在里面抄经文?我还当它已经废弃了。”

  王珞说:“没有废弃,我跟丫鬟把里面布置了下,好方便我随时过去抄经文。”王珞为了方便去佛堂看书,干脆给自己塑造出一个虔诚信徒的形象,不过她这也不算骗人,她礼佛的确还算虔诚,每次佛堂时也都有抄经。祭祀宗教跟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入宫,崔氏几乎每月都会带儿女去佛堂道观参拜。

  王珞前世对宗教就秉着不可不敬的观点,这世自己又带着记忆转世,不管让她穿越的是什么愿意,她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更浓了,她参拜时也更诚心了。遇到困难,她会自救,不会只拜神佛,但参拜时她不会做一面参拜、一面腹诽古人迷信的事,这世界上未解之谜太多了,现代科技也没能把所有谜团解开,要对事物都保持敬畏之心。

  七皇女、何大娘和顾三娘到底年纪还小,对参拜礼佛没有成年人那般兴趣,三人随口问了王珞一句,就换了一个话题,七皇女对三人说:“你们说,我们明天下课后出宫玩如何?”

  “出宫玩?”何大娘、顾三娘、王珞同时一愣,毕竟她们在家都不怎么出门玩耍,王珞是懒得出门,何大娘、顾三娘是被母亲拘束着不能出门。

  “对,我们去西市听曲儿。”七皇女兴致勃勃的说,“也不知道怜奴儿最近有没有想出新曲子。”七皇女的话让王珞三人面面相觑,怜奴儿是谁?七皇女见三人一脸懵懂,怜惜的说:“你们都没去过西市吧?明天我带你们去好好见识一番!”七皇女知道世家大族对女儿要求严格,那些世家贵女出嫁前都被家里拘束着不得外出,哪有她们公主来的自由?

  何大娘、顾三娘双目亮晶晶的问:“真可以出宫吗?”两人也不是没出过门,但同长辈兄长出门时,都只去靠近皇城的东市,东市围绕达官贵族的府邸而建造,里面的店铺大多为豪门大户所开,属高档消费场所,对少男少女的吸引力远没有西市那么高。

  七皇女见两人崇拜的盯着自己,心情大好,“当然可以!我从不骗人!”她带着三人去贵妃寝殿,寝殿里下人已经布置好哺食,贵妃正想让人去喊女儿,没想七皇女已经来了,她见女儿还带着王珞三人,不由微笑,看来她们相处的还不错。

  “阿娘,大娘、三娘和八娘都没去过西市,我明天想带她们去见识见识好不好?”七皇女用王珞三人为借口,说着明天想出宫的想法。

  王贵妃斜了女儿一眼,她这是想出门玩,还是想去找人?七皇女笑嘻嘻的抱着阿娘的手撒娇:“阿娘,你就答应我吧。”

  王贵妃点点她额头:“出门不许把侍卫宫女甩开。”

  七皇女连忙保证:“我一定不把他们甩开!”七皇女这点分寸还是有的,她上回把尾巴甩开,是像单独跟萧郎在一起,这次带了这么多人,要把侍卫甩来,害了王珞三人怎么办?

  王贵妃这才点头允许。

  七皇女、何大娘和顾三娘见贵妃答应了,顿时满脸笑容,连王珞都忍不住对明天出宫期待起来,她已经很久没跟同龄女孩子一起出门逛街了。她每次逛街都要带着一个小拖油瓶,总有一种提早当妈的感觉,想着王珞就觉得不寒而栗,而她心里不愿意嫁给郑玄的主要原因,也有郑玄已有庶子的缘故。

  王珞能接受自己未来夫婿婚前有通房,但无法接受他婚前有庶子女,王珞本就不是母爱多丰沛的人,王小四是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生出来就是自己带大的,她有时候都嫌他烦,她不觉得自己会有耐心对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她有这耐心,不会陪自己孩子吗?

  与其后面被人说自己是恶毒嫡母,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当。尤其郑大郎这种熊孩子,王珞更是敬敏不谢。说来大部分世家子婚前也不会有庶子女,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存在像郑玄那般大龄未婚,不得已只能让侍妾生子的情况。

  想着明天能出宫玩耍,七皇女哺食都多用了点,看七皇女用膳是一件很赏心悦目的事,她胃口好,吃什么都津津有味,举止又不粗鲁,何大娘和顾三娘都被七皇女带得多吃了半碗饭,等吃完才发现撑得不行。王贵妃对这情况早见惯不惯,笑着吩咐四人去花园散步消食。

  等四人离开后,女官对王贵妃说:“娘娘,八娘子用膳可真节制。”她很少见如此克制自己的小女郎,尤其是跟着七皇女一起用膳的情况下,就是娘娘和陛下,都时常会被七皇女带着多用半碗饭。

  王贵妃闻言若有所思,女子为了爱惜身材节食是常有的事,但像王珞年纪这么小就如此节制的,王贵妃还真没见过,她感觉王珞不像是为了身材而少吃,反而像是天生食量小,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像王珞这么大的年纪,哪有吃不下饭的时候?不见何大娘和顾三娘都吃的不少吗?

  王贵妃吩咐女官说:“你找个机会回王家问问,阿石是不是身体不好。”不然为何吃这么少?她那食量有点不对劲。可别是身体不好。郑玄未来的妻子,可以身份差一些,但不能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就代表无法孕育健康的子嗣,这是圣人无法允许的。

  不止王贵妃注意到了王珞的食量,七皇女也注意到了,她因从小能吃的关系,人一直有些过于丰腴,她特别羡慕纤细又能少吃的人,“阿石,你吃饭少真好,我就每次控制不住自己的口腹之欲。”

  王珞摇头:“贵主这样才好,我不好。”

  七皇女反驳道:“你都这么瘦,还有什么不好?”

  王珞说:“我吃得少,是因为我从小身体不好,想吃也吃不下去,古语都说能吃是福,贵主这样才是有福气的,我最羡慕身体好的人。”

  王珞语气诚恳,让七皇女不由自主的关切她的身体:“你身体不好吗?”何大娘和顾三娘也关切的望着王珞。

  “现在比小时候好,就是胃口还不大,需要慢慢养。”王珞说,穿越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一切重来,她前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厌食症在穿越后能渐渐改善,就算没法恢复到正常人的程度,可好歹能吃得下东西,不会一闻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每次吃饭的目的只为了活着。

  王珞双目微垂,所以她永远都不会原谅祖母,连她死都没去见她最后一面,之后更从没去祭拜过她。多少人都说她不孝,说祖母好歹是养大她的人,她不该这么狠心。逼她上进还不是为她好?可王珞还是无法原谅。她恨祖母!比起她前世祖母,这辈子沈夫人都不那么可恶。

  七皇女三人看着王珞弱不禁风的样子,心里都对她起了几分怜惜,难怪这么瘦,原来从小就身体不好。

  王珞看着三人表情有些心虚,她身体不好是上辈子的事了,这辈子她身体很好,但想到自己的计划,她决定将“弱不禁风”这一人设走到底。郑玄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没有嫡子,就算他不急,他家长辈也会着急,她身体太弱,在郑家长辈看来没法承担开枝散叶的重责,又身份不高,他们肯定不会答应郑玄娶自己的。

第60章 出宫(二)

  有了下午可以出宫玩耍、跟情人幽会的指望在,七皇女第二天上课精神都振奋了许多, 给她们上课依然昨天那位老先生, 但老先生今天授课的内容明显给昨天的敷衍不同,他授课的速度倒是不快,依然讲述的是昨天讲的那首诗, 但增加了许多衍生的内容, 从当时人文风俗讲到《春秋》, 除了王珞依然听得津津有味外,就连何大娘和顾三娘都没法跟上老先生的速度。

  老先生见王珞居然能跟着上自己教学速度, 心中颇为诧异, 他这速度就是自小开蒙的皇子,都不一定能完全听懂, 这王家小八娘居然能跟得上自己速度, 难怪能让指挥使另眼相看。老先生看着乖巧认真听课的王珞,心中不禁有些惋惜,多好的小女郎,怎么偏去招惹那个煞星?

  七皇女的一堂课,半堂课都是在跟瞌睡作斗争,好容易等下课了, 她立刻精神焕发, 欢呼的对还在记笔记的王珞三人说:“你们动作快点!再晚过去, 西市都要关门了!”

  三人应了一声,笔下如飞,飞快的把剩余的笔记记完。郑玄看不上王珞的字, 觉得她字迹有形无神,但跟同龄人比起来,王珞的字要比大部分人都好看,至少何大娘和顾三娘皆羡慕的看着笔记上如行云流水的行草,顾三娘羡慕的问:“八娘,你临得是谁的字帖?你这字写得真好看。”

  “我以前是随便乱写的,最近新淘了一本字帖,在跟着字帖慢慢练。”王珞大方的将郑玄给自己写的千字文拿了出来,郑玄的字应该没几人见过吧?再说他批阅公文时候,也不一定会用这种字迹。

  郑玄特地为王珞写的字迹雍容精致但又筋骨饱满,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只是何大娘和顾三娘皆教养良好,做不出夺人所爱的事,王珞见状说:“以后我们一起临帖好了。”

  两人欢喜的点头,七皇女听得无聊,但还是耐心的等三人说完话,阿娘说过,她这三个伴读都是爱读书的人,她可以不跟她们一起读书,但不能拦着她们上进,七皇女向来是听话的好孩子。王贵妃私心是希望王珞三人能把七皇女带的上进些。

  三人写完笔记,就起身随七皇女离开弘文馆,众人笔记等物自有丫鬟来收拾,不用她们费心。王珞抬头看了看高悬的日头,吩咐丫鬟把羃离取来,她去西市时要戴上。七皇女、何大娘和顾三娘皆一愣,大夏对女子拘束并不算太严,如果出门骑马,大部分女郎会戴羃离防风沙,可这种天气为什么要戴羃离?

  王珞对三人说:“我是为了挡风遮阳。”

  太阳?三人同时抬头望天,这时节还用遮阳?

  王珞道:“太阳晒多了,皮肤就容易黑,风一吹脸就红了,这样多不好看?”

  十几岁的小女郎正是爱漂亮的年纪,听王珞这么一说,七皇女、何大娘和顾三娘也吩咐丫鬟们回寝室拿羃离,四人欢欢喜喜的往宫外走去。但没走几步,四人就被八皇女喊住:“阿姐,你能带我一起出宫吗?”并不是所有公主都能随时出宫的,至少八皇女就不行。

  七皇女无所谓道:“我要去西市,你不是最不喜欢逛西市吗?”

  八皇女咬了咬下唇说:“我只是觉得西市有点脏,不是不喜欢西市。”她真不懂西市那么脏的地方,到处都是贱民,阿姊怎么喜欢去这种地方?在东市逛逛不好吗?

  七皇女性子爽朗,最不喜欢八皇女这种吞吞吐吐、楚楚可怜的样子,她小时候因为八皇女这模样,吃过不少暗亏,王贵妃都睁眼闭眼的任女儿吃亏,她就是想借八皇女的手磨砺女儿,让女儿知道人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