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43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郑玄不屑道:“当我跟你一样没规矩?”也是自己脾气好,要换了别人,岂能容许妻子如此失礼?

  王珞心里呵呵笑了两声,也不再劝他,她等着他将来说真香,人类的本性就是懒惰。

  郑玄处理公文,王珞就在一旁看书,也不知看了多久,她觉得有点累了,抬头就见郑玄还在处理公务。他的仪态是没话说的,跪坐了这么久,身姿依然提拔无比,他神情冷峻,目光专注的看着公文。

  王珞看着郑玄有些发愣,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而郑玄本来就帅,现在更是帅上加帅,王珞歪着头欣赏着郑玄,极品的大帅哥谁不喜欢?王珞看着郑玄,有点理解前世小女生看男神的感觉了,郑玄要放在现代也妥妥是个男神啊。

  郑玄早察觉王珞的分心,他也没在意,王珞会专注这么久他都已经有些诧异,他已经做好她在书房打扰自己的准备,他放下公文,抬目看着王珞:“累了?”

  书房中的郑玄,气势跟平时温柔的他相差有点大,但王珞习惯了他的纵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她坐在郑玄身边,看他对堆积如山的公文,想到自己刚刚看了这么久游记,莫名有点愧疚,她问郑玄:“郎君,要不要我帮忙?”

  郑玄好笑道:“你能帮什么忙?”

  王珞长长的睫毛扇了扇,试探得问:“我替你磨墨?”

  郑玄抬手,王珞很熟练的靠在了他怀里,郑玄拿起案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卷,“会算账吗?”

  王珞点头:“会。”

  “替我整理账册吧。”郑玄也实在想不出能让王珞做什么事,哪怕自己信任王珞,让她替自己整理公文,她也做不来。

  王珞接过账册翻了翻,“这是郎君从益州带来的账册?”

  郑玄反问:“你怎么知道是益州的账册?”

  王珞低头看了看,“这不是抄家流水吗?寻常账册哪来那么大的金额?”也只有郑玄抄家才能抄出这么多财物。

  郑玄微微颔首:“这些账册你替我整理一遍,我不急着要,你可以慢慢整理。”

  王珞估计这事真不急,不然郑玄也不会让她来干了,她觉得账册记录的实在太不清晰了,一条一条的完全是流水账,她翻出了几本新的书页,一条条开始重新整理。

  等陈敬进来请示两人是否要用膳时,王珞才发现原来天都快黑了,而书房里烛光闪耀,亮若白昼,怪不得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也不知那些丫鬟是怎么无声无息进来点灯的,王珞想到郑玄说自己连当他丫鬟的资格都没有,要按照这种素质,一般人好像是当不了他丫鬟,有这么一个要求严格的上司,也太让人头秃了,她还是当他妻子吧。

第102章 婚后(三)

  郑玄真对王珞有些刮目相看, 账册整理是十分枯燥的事, 她居然能坚持这么久, 而且今天还是两人成亲后第一天, 郑玄仔细的翻着王珞整理的账册,他发现王珞记录整理的样式比原有的账册清晰多了, 且数字也清晰明了, 他不由抬手轻顺王珞的鬓发,“今天辛苦你了。”

  王珞摇头:“不辛苦。”她挺喜欢工作的,不然前世也不会成为工作狂了, 这辈子她是没这个机会。她在娘家经商,只是小打小闹罢了,等她跟郑玄定亲后,生意越来越好做,王珞反而行事更谨慎了。

  她不缺钱,就没必要做些落人话柄的事。以后跟郑玄关系亲近了,她倒是想做些独门生意,但现在还太早了。她想到自己刚才归结整理的那几本账册,问郑玄道:“郎君, 这些账册可以给别人看吗?”

  “你要给谁看?”这几本账册是皇帝私库的账册,郑玄本来想让手下人整理的, 只不过因为成亲事忙耽搁了, 正好王珞说要帮自己,他就随手给她找了件事做,没想她给自己一个惊喜。

  他发现小丫头真是小宝藏, 时常都会给自己惊喜。她这整理归纳的本事也不是是谁教出来的,闺阁贵女或许都会管家算账,但王珞这手绝对不是单纯的管家内务能练出来的,要是归纳整理有这么容易,圣人还要户部官员做什么?

  王珞说:“我一个人弄太慢了,如果有眉绿、荷风几个帮忙我一起整理,我们几天就能理完。”

  郑玄若有所思的问:“你丫鬟都认字?”

  王珞说:“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字,只有几个跟我一起长大认字。这又不是多复杂的账册,就是有点繁琐而已,多几个人一起算,也不容易出错。”大家能相互校对。

  郑玄颔首说:“等我上朝后,你跟她们一起弄。”他的书房不许外人进来,王珞已经是特例了,她是自己的妻子。

  王珞暗暗撇嘴,郑玄把自己书房看得重,她还不大想再来他书房,他书房太冷硬了,待着一点都不舒服,还是自己书房舒服,但她又不敢跟郑玄说。

  郑玄见小姑娘低着头不说话,思绪一转就猜她嫌自己书房不舒服,他也懒得跟她争辩,书房本就是办公读书的地方,布置的太舒服还要读什么书?干脆享受得了,他对王珞说:“明天我带你去骑马。”今天把她关了一天,明天带她出门散散心。

  王珞兴奋的问:“带上流朱吗?”

  郑玄说:“可以。”

  王珞心满意足,她已经很久没有带流朱出去玩过了,流朱还不能载人,每次带流朱出门玩都要马术好手。马术的好手哪有这么容易培养?这时代养匹马的开销,跟后世养辆超跑也不差了。

  也只有郑家这种高门大户才有这么多马术高手,王家是不可能有的,所以王珞很久没带流朱一起玩了,王珞心情一好,话也多了起来,“郎君,这么多财物,都只放在圣人私库吗?”

  郑玄见王珞面露惋惜,不由好奇的问:“不放在私库还能放在什么地方?”他倒不觉得王珞贪这些东西,他只觉得小姑娘一本正经跟自己讨论陛下私库挺有意思的。

  王珞理所当然道:“当然是用出去,不然财物放在私库除了一天天贬值,还有什么用?”从古迄今,货币总是在不停贬值的,黄金可以跑赢通货膨胀但不升值,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钱留着就留着了,毕竟也没有合适投资手段,可一个大帝皇的君主,得了财物就拢到自己私库里,是不是有点浪费?

  郑玄饶有兴致的问:“你说怎么用出去?跟你一样,去倒卖丝绵吗?”

  王珞知道郑玄是在逗自己,她摇了摇头:“我要是小打小闹,赚钱小钱罢了,哪能用在朝堂上。”一个国家机器运作起来,能量有多大?光是靠倒卖丝绵赚钱也可笑了。

  郑玄没想王珞居然会这么说,他态度认真了些,“我要没记错的话,你那次赚近十二万贯吧,不算小钱了。”事实上郑玄在得知王珞赚钱具体始末后,心里还十分惊讶,他不是惊讶王珞的经商技巧,王珞的经商技巧并不高超,但她胆子大的出奇。

  她不止敢搭上军队,让军队替自己买卖丝绵,甚至还敢从隆平府富豪手中借钱囤积丝绵。她当年才几岁?十二岁?她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一旦失败会有什么后果?郑玄以前是觉得她无知者无畏,现在看来她似乎很清楚自己做这件事的后果。

  王珞不以为然:“十二万贯对寻常人家来说是巨款,可对朝堂又算什么?它够发官员一个月俸禄吗?”再说她那次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又加了十倍杠杆,才赚了这么多钱,这也是王珞迄今都对王家很宽容的主要缘故。

  王家是不管她、王朗对自己也没有尽到父亲责任,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尽责的,王家、王朗给了她无忧无虑的童年,还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当了自己的无形资产。她要不是成国公府的女郎,要不是良国公的外孙女,隆平府那些大户又怎么会借钱给自己?军队那些人又怎么会替她做事?

  没有王家和崔家,她大约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养着蚕,靠买点丝绸、丝绵赚钱,谁都知道做小生意能赚钱,但想发财暴富是不可能的,从古迄今,做生意大成者的道路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他们往往都是跟权利挂钩的。王家是没落了,王珞也不敢多加杠杆,不然她还能赚的更多。

  当初阿娘是光着身子嫁到王家的,即使王珞经营有术,短短几年时间又能赚多少钱?她要是不加十倍杠杆,又怎么可能一次就赚十二万?这也是王家心心念念要保持士族地位的主要缘故,士族再没落,他们的底蕴也不是寻常寒门可以比拟的。她要是寻常农户女,脑子里有再多赚钱手段,都赚不了这个钱。

  王珞是视巨款若等闲的态度,让郑玄兴趣愈浓,“那你说朝堂适合做什么生意?”

  “跟海外通商啊。”王珞努力的回想这时候西方是什么时候,等等!大夏现在是公元多少纪年?她只知道大夏维持了两百多年,这期间欧洲大多数地区正在基督教化,罗马沦陷,中亚地界穆斯林崛起。

  但是大夏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她不记得了……王珞对自己华夏古代历史常识绝望了,她简直丢了所有华夏穿越者的脸……她略过时间问题不提,“我们可以将国内的丝绸、茶叶运到海外去。”

  王珞不知道古代华夏历史,但知道西方历史在这个时间点,穆斯林正跟基督教打得热火朝天,双方相杀,可之间贸易没停,穆斯林将华夏、印度的棉布、丝绸、瓷器专给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在转给欧洲人。

  在欧洲丝绸卖的非常贵,跟黄金是同等重要的,王珞觉得与其让穆斯林来赚这个钱,还不如由他们来赚这个钱,直接让威尼斯人当个二道贩子不是挺好?当然威尼斯发家也不仅仅在于欧亚贸易,他们还放高利贷、做奴隶生意。

  威尼斯人雇佣维京人四处抓斯拉夫和黑人为奴,在转手卖给穆斯林,很多黑人奴隶又通过穆斯林转到转到大夏境内,这就是时下许多勋贵家庭昆仑奴的由来。就王珞看来昆仑奴也不仅仅是非洲黑人,还有不少应该是印尼、印度那边的黑人。

  威尼斯人就靠着这些交易赚的盆满钵满的,最后甚至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还投资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扩展殖民地。王珞不会建议让郑玄派兵抓奴隶,可是他们不是时常跟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打仗吗?打来的那些人完全可以当奴隶贩卖啊,用来累京观多可惜?

  “你是去西域经商?”郑玄摇摇头,“现在西域商道已经断了。”汉朝开通的西域商道开通的早断了近百年了。

  “断了就打通啊。”王珞理所当然道:“武帝能打通,为何我们大夏不能打通?”王珞记得上经济学课时,老师就跟自己说过,汉武帝征伐四方就是为了丝绸之路的商道,华夏从古迄今一直是生产输出大国!

  拜跟郑玄订亲所赐,王珞接触的上层也渐渐多了,她发现大夏财政真有问题,但大夏国力没问题,依然兵强马壮。这点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矛盾,但事实上很多大帝国衰落都是财政问题,国力往往是没问题的。

  哪怕是后世的大明,他们后面似乎一直挨打,可挨打原因大半还是穷,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穷,这就说来话长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该纳税的高层贵族不纳税,这就跟后世某个世界强国有钱人都不需要纳税一样。

  最该纳税的人不纳税,民间又不能乱收税,这就导致国家没钱。大夏目前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王珞身在局中,她又跟郑玄结婚了,大夏这条快覆灭的战船她都上了,她肯定无法置身事外。

  历朝历代想动贵族阶层的奶酪,都必然引起勋贵的反扑,在大夏没乱之前,王珞不会轻易让郑玄对这些人下手。既然国内没法赚钱,那就去国外赚钱好了。他们也正好借此练兵攒钱。

  王珞甚至觉得等将来郑家厉害了,完全可以去印度控制棉花生意,棉花一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棉花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崛起史,他们现在能抢先一步,将来就能领先一百步!

  王珞一直挺不理解三哥的,按理三哥那地形在冷兵器时代简直逆天了,三面环山,只有中间的开伯尔山口是进入印度唯一入口。要换在他们华夏,早建了世界级别的建筑工程把那个口子堵住了,就犹如现在北方的长城一样,可三哥居然千百年来都静等外人将他们轮了一遍又一遍,这等逆来顺受的特质也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郑玄是何等人,王珞这些话看似孩子气,可细想其中深意,就知道这件事如果办成,对郑家是非常有利的,郑玄思忖了一会,还是摇头说:“暂时不行。”

  王珞不解的问:“为何?”

  “没钱。”

  王珞道:“为何不借贷?”

  郑玄好笑的问:“你让圣人去借钱?他问谁借?”

  王珞歪着脑袋说:“圣人可以私下问人借啊。”王珞想说可以发行国债,但又觉得郑玄这人精明的跟鬼一样,要是自己说了国债,指不定他会想什么,太危险了,还是先低调点好。

  郑玄笑而不语,圣人没钱,谁敢有钱?谁又敢借钱给圣人?到底还是小姑娘,不过王珞说的那些话,到底给郑玄开了一条思路,当初武帝征伐四方,虽说穷兵黩武,可也奠定了大汉赫赫国威,在西域一代所向披靡,或许他真可以当这方面试试看?别的不提,至少能练兵。

第103章 婚后(四)

  郑玄虽说口头否决了王珞的提议, 但实际心里还是有了主意, 等两人用完晚膳, 郑玄又拉着王珞去书房, 问她对西域商道到底有多少了解。王珞哪里知道西域商道有什么?

  她倒是知道欧美资本发家史,但她总不能让郑玄对本国人民如此吧?她又不是英国那些傻缺, 把本国工人当消耗品, 王珞甚至觉得资本主义在起始阶段,很多资本家还比不上奴隶主有人性,至少奴隶主还把奴隶当成自己的财产, 资本家把工人当不用上油保养的机器。

  郑玄见王珞一问三不知,不由哭笑不得:“那你怎么想到要开通商道的?”

  王珞道:“我听一位胡商说过,我们的丝绸在西域卖的很贵,跟黄金等重。”

  郑玄若有所思:“胡商?”

  王珞看到他那个样子,就知道肯定有留在京城的胡商要倒霉了,王珞忍不住提醒郑玄说:“他们也不是完全没用处,您还是手下留情的好。”别把人吓破胆子了。

  郑玄逗她:“我怎么不手下留情了?我对你还不好?”她说不洞房就不洞房,也就他能纵着她了。

  王珞说:“您不是要找胡商吗?要是把他们吓坏,又有谁来给您带路?”王珞虽说会在郑玄面前做些小女儿娇态, 对他撒撒娇,但撒娇不代表傻白, 郑玄这样心高气傲的男人, 她要是在他面前表现太蠢,恐怕就会被他当宠物那般供起来。或许对大部分古代女人说,宠爱和敬爱没太大区别, 但王珞还是需要郑玄真正的重视,将来哪怕他另觅新欢,他们做不了恩爱夫妻,也能当弗兰克和克莱尔。

  郑玄点点她小鼻子,提醒她说:“今天的话别对外人说。”

  王珞道:“我知道。”她又不傻,也只有对郑玄才如此,他有足够的学识和眼界接受这种事,别人她题都不会吐。

  郑玄抱起她,“我们回去休息。”

  王珞发现郑玄很喜欢抱自己,王珞不矮,她因吃不多的关系,从小就很注意营养,加上她一直有适度锻炼,如果按照后世身高,她应该有一米六八左右,郑玄一米八出头点,两人身高差距还不到小鸟依人的程度,王珞比着两人的身高,希望自己还能再高点。

  郑玄不知王珞心中所想,将王珞抱在床上后,握住了王珞纤软的小手,轻轻笑道:“古籍说飞燕能掌中跳舞,我一直不信,可现在想想,或许真有人能在掌中跳舞。”这时他当初看到王珞在屋中跳舞时第一反应。

  王珞见郑玄笑的不怀好意,她谨慎的说:“我不会在掌心跳舞。”谁能在掌心跳舞,那都是后世夸张吧?要是人真被风吹走,那就只有一把骨头了。一把骨头又不好看,丑的跟骷髅一样!任谁见了都害怕!

  郑玄微笑,“我也不让你在掌心跳舞。”就她这身高,也不可能在自己掌心跳舞。郑玄坐在床榻上一副等着人伺候的模样,王珞怔了怔才反应过来,他是等着自己伺候,她暗暗磨牙,但还是上前伺候郑玄换衣服。

  幸好郑玄见好就收,没让王珞伺候自己洗漱,王珞也换了衣服去净房洗澡,等王珞湿着头发回来,他无奈道:“哪有天天洗头的?”他抓着王珞过来,给她按干头发,郑玄也是天天洗澡的人,但他不会天天洗头,至少这种时节不会,起码也要隔个两三天洗一次,不然容易着凉。

  王珞说:“不是今天出去见人了吗?”

  郑玄啼笑皆非道:“那你明天去骑马,是不是也要洗头?”

  王珞点头,郑玄无奈,只能让丫鬟取来吉贝布,给王珞擦头,吉贝布柔软吸水,比麻布、丝绸擦头都好。王珞靠在郑玄怀里说:“我听胡商说,天竺盛产吉贝布,这种布在欧洲买的也好。”

  郑玄道:“天竺这么穷,还有这等好东西?”郑玄是天朝上国思维,看不上大夏以外任何国家。

  王珞暗忖,人家也是文明古国好吗?只不过后来土著民都变成低种姓人了,“可是他们这种布比丝缎好,而且我看过没织成的棉絮,感觉跟丝絮差不多,似乎更能保暖。”温饱、温饱,先温再饱,自古取暖就是个大问题,贵族有毛皮、火坑、丝絮……各种保暖手段应有尽有,但是底层百姓取暖手段却十分匮乏。

  棉花好种,棉絮也比丝绵易得,王珞倒不是非要郑玄派兵去殖民印度,而是觉得他们肯定先跟印度做生意,把棉花种子弄来,在大夏实验性种植,等适应后再广泛性种植,起码把取暖问题解决了。棉花和粮食一样,对人口增长贡献很大,只要郑玄跟印度有了联系,他就会知道印度好处还不止这些。

  他们还有广泛的平原,直到后世他都是粮食出产大国。也不知道现在航海技术如何?海船能不能直接穿越马六甲海峡,不然只能沿着东南亚半岛国家海岸线西行,到马来半岛时再改成陆路行驶。

  这种方式的话,就只能运输棉布这种不易坏的商品,粮食是不能指望了。不过海运粮食似乎成本太高了,还不如大开发江南、广州,再不济海南岛也比从印度运粮食好一点,印度还是棉布更好。

  王珞不禁遥想大航海时代,还是能找美洲就好了,那里有好多粮食作物,土豆、红薯……这些都能大大丰富国内粮食品种,这些作物还能用来当饲料,改变饮食结构,如果能让大夏人早上起来就有蛋奶都是多好的盛世!大夏也能当一回日不落!

  郑玄摸着王珞滑嫩的,“你联系的那位胡商倒是挺博学的。”

  王珞说:“我不过是个小孩子,他自然能跟我随便聊,他对您哪敢多说半句话?”她知道郑玄怀疑自己那位胡商是否存在,可只要王珞咬死了有这个人,他还能真去找这个胡商不成?

  郑玄莞尔:“这倒是。”这些胡商来大夏后,也精明的跟鬼一样,少说少做,一心赚钱。

  王珞本以为郑玄会忍不住,但没想到两人说了好一会话,也不见郑玄有什么动作,她身体渐渐放松,把头埋在被子里小打了一个哈欠,翻了个身、靠墙睡了。郑玄看着她乖巧的睡姿,微微一笑,他知道小姑娘心里还没准备好,他也不是急色的人,没必要把她逼得太紧。

  第二天一早,郑玄当真信守承诺,带着王珞出门玩了一天,郑玄也第一次见识到王珞全副武装的模样,不止让丫鬟备上羃离,脸上还多戴了一层面罩,连手上都戴着羊皮手套。郑玄忍不住问王珞:“你现在还能穿着这样,等夏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