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53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王珞爱怜的揉揉阿弟的小脑袋,“怎么不吃饭?”

  王小四委委屈屈的说:“我想吃炒蛋,阿娘不许我吃。”

  王珞偏头问崔氏:“为什么不给吃?”

  崔氏理所当然道:“他病才好,当然要断食几天。”

  王珞完全没法理解阿娘的想法:“不吃饭怎么有力气?”白粥就是一碗糖水,没胃口吃一点还能饱腹,但是现在小四胃口都开了,干嘛只许他喝粥?没有蛋白质摄入,又怎么增加抵抗力?她不容崔氏反对的让人给阿弟弄了一碗炖蛋,炖蛋比炒蛋好消化。

  王小四得了炖蛋也心满意足,慢慢的吃完了炖蛋,又依恋的坐在了王珞身边,王珞爱怜的揉揉王小四的小脑袋,她拿出铅椠慢慢的画着东西,王小四就在王珞身边看着她画画。

  崔氏探头过来看了看,疑惑的问:“你画的是什么?”怎么怪模怪样的?

  “我画的是婴儿床。”王珞说,她爱怜的看着王小四,现在想想,阿娘生小四的时候,她手上的资源太匮乏了,她根本没法子教小四太多东西,因为古代很多玩意她自己都不懂,小四小时候跟比自己小时候完全不能比,她祖母再对自己冷暴力,在生活上都没有亏待过自己。

  她小时候光是绘本就有数千本,更别提后来刷的各语言的分级了,祖母还为此给自己在家,特地建了一个小型图书馆,让她自由自在的翻书看,这种在现代需要财力支持,而在古代——大约也就郑玄这级别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了,幸好自己嫁入了高门,要是自己孩子将来不遗传郑玄的毛病,王珞就完全满足了。

  王小四眨巴着眼睛说:“阿姊要生外甥了吗?”

  王珞笑着点头:“阿姊准备生,不是马上生,小四喜欢小宝宝吗?”

  “喜欢!我最喜欢外甥了!”王小四斩钉截铁的说,在王珞不在的时候,崔氏曾不止一次跟身边人诉苦,想女儿能一举得男,不要跟自己一样,第一胎是女儿。阿娘的话王小四似懂非懂,但他知道阿姊只有生了儿子才能更开心,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希望阿姊能早日生个外甥。王小四小心的把手搭在王珞的肚子上,“小外甥你快点来,阿舅陪你玩,给你读故事。”

  王珞看得心都化了,她搂着小四说:“就算阿姊有了小宝宝,也是一样疼爱小四的。”她现在的心态就跟生二胎差不多。

  王小四煞有其事道:“我都是大宝宝了,阿姊还是要多疼小外甥,我也会一起疼他的!”王小四顿了顿,有些羞怯的说:“不过要是等小外甥也大了,阿姊可以再多疼我一点。”

  王小四的话让崔氏和王珞忍俊不住,王珞在阿弟额头亲了亲,“好的,等你外甥大了,阿姊一定多疼你。”等你外甥大了,你都多大了?还有脸让我疼你?

  王珞放弃了暂时避孕的想法,就开始认认真真的备孕,每天的食谱都有严格的安排,连郑玄的食谱都改了,幸好郑玄对吃一直不怎么上心,王珞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娇娇轻松点就好,郑玄发现娇娇自那天晚上起,言行明显比之前焦虑许多,她这是担心自己没怀上?还是担心自己无法一举得男?郑玄觉得女人就是想太多,第一次怀不上不是有第二次?他又没逼她第一次就怀上。就算第一次生女儿又如何?她又不是不能生?慢慢来总能生出儿子来的。

  王珞哪里是担心自己怀不上、或者是生女儿?她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宫外孕,这年头又没产检,也没有外科手术,出了问题她大约除了等死,也没别的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想太多,王珞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布置婴儿房上,因为暂时还没确定自己怀孕,所以王珞只是画图纸,没有让人去做。但等过了一个月,王珞的月事还没有来,她才确定自己可能真的一次就中了。

  郑玄知道王珞小日子没来以后,也不急着召太医来诊脉,他是在宫里养大的,后宫妃子时常有孕,他知道在怀孕初期,太医是基本上诊断不出宫妃是否有孕的,基本都要等孩子满了三个月以后才能确定,所以他一边安抚妻子的情绪,一边考虑着,要是娇娇能一举得男,他是不是暂时别生那么多了?美人在怀,只能看不能碰的日子也太难熬了。

  王珞自第一次来月事后,例假就一直很准,加上自己和郑玄还年轻,所以第一次月事没来,不用医生诊断,她就基本确定自己是怀上了。她开始着手准备孩子出生的各项事宜,尤其是怀孕和生产这两大关卡,王珞想想就担心,那些能安全生下孩子,而且能生上好多个,最后还能寿终正寝的古代女人,各个都是天选之女吧?她是穿越者,穿越大神会不会在自己身上加点光环,让她平平安安生个健康的孩子?

  王珞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终于熬过了三个月,或许是年轻的关系,王珞并没有太大的妊娠反应,也从来没有感觉过腹痛或者是流血的情况,而郑玄从宫里请来的太医也很准确的确定了王珞已经有孕,王珞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她避免了怀孕初期最可怕的情况,但接下来的情况也不比初期简单,胎儿是否健康、她是否能安全生产……王珞有些担心等自己生产完,会不会抑郁症又要复发了。

第122章 怀孕(中)

  王珞有孕的消息让宫里和国公府皆欣喜若狂, 圣人当即想让贵妃准备各种赏赐给王珞, 却被郑玄阻止了, 娇娇已经够焦虑,要是宫里再什么赏赐, 郑玄都担心她晚上该睡不着了。圣人一想也是, 他对郑玄说:“你让十七娘安心,只要有孩子, 不管男女我都疼爱。”只要王珞能生, 头胎是男是女不重要,再不济也能借腹生子, 总要紧的是郑玄后院稳定, 这才是最重要的。

  郑玄笑道:“那是自然。”他顿了顿说:“等十七娘坐胎稳了,我让她来宫里给您请安。”

  圣人摆手道:“等生完了进来也不迟,我等着抱大孙子呢。”郑玄长得好看、十七娘也好看,他孙子将来一定好看!

  国公府里,临海、镇国公、世子、长乐和郑玄二哥听说王珞有孕,也十分欣喜, 十七耽搁太久了, 总算现在有个真正的家了。长乐赶紧从私库里翻了儿子以前的小衣服,选崭新没穿过的给王珞送去,让她压在枕头下面,保佑她能一举得男。

  长乐自己想要一个女儿,但十七娘这样的情况,第一胎还是得个儿子更安稳, 宜城公主也让人送来了儿子小时候的玩具。王珞细数了下国公府儿子的数量,发现郑家还真阳盛阴衰,儿子数量要远远超过女儿。王珞希望自己这次能生个儿子,这样她跟孩子都能轻松。但如果真生了女儿,王珞也会很开心,别人不喜欢没关系,她会加倍疼爱女儿的,把女儿缺失的那份爱全部补给她。

  长乐饶有兴致的看着王珞给自己布置的产房和婴儿房,她指着一张怪模怪样的木架子说:“这是什么?”

  “这是我给孩子准备的小床。”王珞说,在古代给孩子准备婴儿床真不容易,一切都要请工匠现做。

  长乐讶然道:“这么小,乳母怎么陪睡?”

  王珞说:“不用乳母陪睡。”她自己不敢陪孩子睡,别说是让乳母陪睡了,万一她睡得太沉,压到孩子了怎么办?

  长乐说:“你难道想自己带孩子?”

  王珞道:“孩子当然是我带。”王珞一直挺不理解古人把乳母当半母的情况,在她看来,乳母就是出售自己的母乳喂养孩子,她们付出了母乳,主家也出钱了,一切都是金钱交易,凭什么要让孩子日后把乳母当半母尊敬?

  当然那种母亲不养,把孩子全部交给乳母的情况例外,可王珞不会,她父母从小就没养过她,她不要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她要给孩子全部的爱。再说在现实她说不定还要工作,现在她又没工作,她为什么不能当个全职妈妈?

  长乐问:“你不请乳母?”

  “请。”王珞点头,她前世是奶粉养大的,这辈子是乳母喂大的,两个妈妈都没奶水,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有母乳,如果不是天生奶水多,母乳喂养也挺难坚持的,乳母是一定要的。

  长乐笑着说:“你跟我当年一样,孩子也是自己养的,只是我没给孩子准备小床,都是跟我一起睡的。”她几个孩子的乳母,在孩子满三岁后就被她打发走了,她的孩子只需要一个母亲,不需要有乳母。

  王珞道:“我怕我睡得太沉,压到孩子了。”母亲跟孩子睡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不能睡得太沉,不然压倒孩子就惨剧了,王珞觉得还是让孩子睡小床吧。她表姐生完娃可紧张了,尤其是知道SIDS后,她刚生那几天,基本两三小时就要看孩子一次。后来回家有了育婴嫂看着孩子才心态放平。王珞感觉她也要多找几个下人多看宝宝。

  长乐不以为然:“那些下人又不是摆设。”

  王珞闻言有些心动,其实她堂姐生孩子的时候,大夫也建议让新生儿趴在她身上睡,但前提是一定要有人看着,随时看着小婴儿动静,如果只留母子两人就比较危险,现在她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下人,完全可以让下人陪着。反正自从嫁人后,她房里就没断过人。

  长乐又看过王珞给孩子做的各种玩具,她看的啧啧称奇,她一直以为自己对孩子准备够精心了,但跟十七娘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长乐又忍不住动了再生一个的念头,这次她一定按照十七娘的准备,两人一起好好教孩子。

  王珞听了长乐的话,感觉世子又要对自己有意见了,她连忙转移话题:“长嫂,你怀孕时喝过什么补汤?”

  长乐打量着王珞:“你是太瘦了,应该补一补。”

  王珞微微点头,增肥是需要的,她是有点偏瘦,太瘦养孩子也没力气,但是自己年纪小,还是初胎,肯定也不能让孩子长的太大,不然生产时就困难了,孩子五六斤是最佳状态。而且母体胖不胖,跟孩子营养好不好是两回事,孕期吃的再胖,孩子吸收的营养也是母体本来就有的,不是现吃出来的,倒是哺乳期时饮食要更注意点。

  郑玄回家的时候,就见王珞和长乐肩并肩的坐在堂屋里说笑,郑玄上前行礼道:“阿姐。”

  长乐看看王珞,再看看郑玄,识趣笑道:“你们好好聊,我先走了。”

  郑玄和王珞送走长乐,郑玄就见王珞在画画,也不知她画的是什么,黑红的圈圈,一圈圈的,郑玄不由问:“这是什么?”

  “这是我给宝宝看的画。”王珞说,婴儿早期视力发育不完全,只能先从黑白红色开始。

  郑玄不是很理解妻子画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做什么,不过反正就是打发时间,随便她怎么样了。王珞仰头问郑玄:“郎君你有会画画的属下吗?”

  郑玄问:“你要画什么?”

  “我先线描图。”王珞翻着诗经说:“要是能给每首诗配上一副画就好了。”

  郑玄奇怪的问:“给诗经配画做什么?”

  “让宝宝从小看啊。”王珞理所当然的说:“等他满周岁,我就教他认字、念书,之后他就可以慢慢自己看书了。”她还给宝宝准备了不少数学逻辑训练书籍,这年头数学可以不重视,但是逻辑思维必须要有。

  郑玄眉头微扬:“你舍得?”

  王珞一怔:“什么舍得?”

  “我说你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开始读书认字?”就她对王小四的态度,就完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人。

  王珞说:“这有什么舍不得?”她听长辈说过,自己三岁就能认识两百个汉字,能背上十来首英语童谣,还把RAZ的AA级刷完了,她儿子总不会连她这点本事都没有吧,她小时候要刷多国语言,她儿子只要刷一种就好,多舒服。

  郑玄莞尔:“你对王小四倒是好。”

  王珞沉默了一会说:“我把小四当儿子养,可他到底不是我儿子,而且我那时候也没那么多精力啊。”她那时候急着赚钱、照顾阿娘,调和父母矛盾……那么多事,她怎么专心照顾小四?而且她要的这些都要财力人力支持的,她那时候也养不起啊。

  再说三岁看大,孩子有什么天赋,在三岁的时候已经能隐约有点苗头,鸡娃也要孩子耐鸡,而小四显然不是耐鸡的孩子。她要是教的过分一点,阿娘也舍不得,她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小四擅长什么方面,她只能慢慢来。现在有了三郎和郑赢做对比,王珞心态更佛系,小四只要健康快乐长大,做个中等成绩的人就好了,大部分普通人人包括她自己不都是这样的吗?

  郑玄又对王珞说:“娇娇,你愿意跟你长姐联系吗?”

  王珞了然道:“您想跟我姊夫聊聊?”在郑玄接任羽林大将军后,她就想郑玄什么时候联系孟继宗,毕竟孟继宗家里世代都是北衙禁军,虽说官职不大,但是家里在禁军中盘根错节,如果郑玄想要在禁军掌握实权,也不一定需要高阶军官,孟继宗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郑玄没实权,可他地位高,如果能提拔孟继宗,以孟家在禁军中的额人脉,应该发展不错。这也算两人双赢吧。

  郑玄说:“你要是跟你长姐关系不好,我就直接找你姊夫。”

  王珞无所谓道:“我跟我长姐也没什么仇,就是闺阁时有些小纷争罢了,现在都嫁人了,也没什么好计较。”良国公府跟军营也有些联系,只是没有孟继宗那么深而已。

  郑玄道:“你不喜欢就跟你二姐多说说话。”她们都是生过孩子的妇人,应该能比较聊得来。

  王珞微微点头,她也的确需要问问她们,接生婆和乳母的问题,如果有可能,王珞比较希望能现在就选两个乳母来家里跟她一起吃饭调养。

  王琼接到王珞下的帖子时,百味杂陈,窗外孩子吵杂的哭声此起彼伏,这里里面有她的孩子,还有孟继宗的庶子,甚至还有他兄弟的孩子,孟家人觉得自己是公府贵女,读书认字,就应该照顾这些孩子,教他们读书认字。王琼心里烦躁的不行,她自己儿子她当然会教,别人的孩子凭什么要她费心?

  王琼心头一阵阵的烦躁,她心里好像憋了一口气,她想大声发泄出来,但又深深的忍住了,她要是今天稍稍骂一些这些孩子,明天整个广安坊都会传自己凶了孩子的事,会说公侯贵女也会跟泼妇一样……

  王琼真是受够了这个地方,自己嫁给孟继宗后,顶多一个月换一身衣服,孟继宗都没说什么,隔壁那些邻居就像见了什么似地,用惊奇而嫌恶的口吻说自己如何娇气。这几天天热,她就是多洗了几次澡,就说自己如何浪费柴禾。但凡她吃穿度用,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人翻出来,大肆指点批评……

  王琼自幼养在高门大户,何曾见过如此市井小民?要不是想着孟继宗日后的荣华富贵,王琼根本不想忍下去了!王琼看着王珞递来的帖子,她很想把这张帖子撕了,但她硬生生的忍住了,她不能让王珞知道自己的落魄,她现在过得好又如何?等郑玄将来一死,她孤儿寡母的,将来也不知道沦落到什么地方!

第123章 怀孕(下)

  二娘接到王珞的帖子, 她偏头看着春喜说:“你陪我一块去吧。”

  春喜说:“那福儿怎么办?”

  二娘说:“带着一起出门, 他也该去看看他三姨了。”她又对春喜说:“你把我上次的求子符拿来, 我正好这次一起送去。”她前段时间就给阿石去道观里求求子符了,正准备给阿石送去, 没想阿石已经怀上了, 二娘又惊又喜,当然求子符还是要送得, 希望阿石能一举得男。

  王夫人接了王珞下的帖子, 便带着二娘去郑家赴宴,因为崔氏也在, 所以王珞很给面子的给王夫人也下了帖子,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不成器的外孙女,让人先去广安坊接王琼,让她跟她们一起走。王琼穿着新作的衣服,登上国公府的马车,当车辆缓缓驶在广安坊里面时, 又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众人都对孟家指指点点。

  王琼已经很习惯了,但每次看到这些人大惊小怪的样子就厌烦,她忍不住想王珞当年是不是也是如此?她又怎么适应这一切的?王琼觉得王珞这人从小行事就矫情,出门就要洗澡,夏天更是天天洗澡,她来孟家也不知道是怎么适应的?

  王夫人让二娘和春喜坐一辆马车, 她跟王琼坐一起,她对王琼谆谆教导道:“你这次去郑家不可以再口无遮拦了,郑指挥使如今又兼职羽林大将军,正好管姑爷,你交好王珞,日后也能让姑爷更进一步。”

  王琼默默的应了,她也知道孟郎这会在蛰伏期,需要郑玄的扶持,可让她去求王珞,她也做不到,前世她就从来没求过王珞。

  王夫人轻叹一声:“你总不能一辈子都住在广安坊吧?等姑爷升职后,你就可以搬离那个地方了。”孙女总说广安坊不好,可是她也不想想她嫁的就是一个寒门武夫,能有这么一栋院子已经很好了,哪能强求更多?

  王琼恹恹道:“阿婆,你说他们寒门怎么这么多事?”孟继宗几乎天天都会带朋友回家喝酒,他倒是不会喝醉,但是他那些朋友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非要连舌头都撸不直说话,才愿意走。等他们走了之后,家里一地狼藉,仆妇们收拾的怨声载道,王琼也觉得难受。

  她最近怀孕、那农妇也怀孕,孟继宗虽天天都回家,但他情愿睡在下人的倒座房,也不愿来陪自己,让王琼更糟心不已,她就不信他当年是那么对王珞的。王珞生的那个太子,一看就病恹恹的,看着就阴测测的吓人,也不知道王珞是怎么养出来的?她儿子不好吗?各个聪慧健康,不止比那个太子好多少倍!

  王夫人叹气道:“谁说这些事只有寒门有?你外翁当年也喜欢呼朋唤友,总要鬼混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只是家里大一点,外院的事就吵不到内院了。”而且家里下人也多,收拾起来也不费劲,就是多花些钱而已,她关切的问王琼:“你的钱还够用?”

  王琼的嫁妆不少,即使她将生母的嫁妆变卖了大半,但因王珞发现的早,她损失的大半嫁妆都追回来了,后来王朗又出私房,将王琼变卖的那些嫁妆大部分都赎回来了,王夫人也舍不得外孙女受苦,又补贴了几间铺子,才让王琼出嫁后继续过富裕的生活。

  “我还有钱。”王琼说,她嫁给孟继宗后,为了显示自己贤惠,曾主动要将嫁妆交给孟继宗打理,孟继宗没收,但还是问自己借了一笔钱,还写了借条。今年年初,孟继宗将这笔钱连本带利还给了自己,现在家里大半开销都是孟继宗出,王琼偶尔也就给自己做几身衣服、打几套头面而已。思及即将到来的蝗灾,王琼心中微动,“阿婆,你身上还有钱吗?我现在有个好生意。”

  王夫人问:“什么好生意?”

  王琼压低声音问:“我听说并州附近可能会有蝗灾。”前世蝗灾就是从匈奴那边传来,然后传遍了整个太原郡,据说当时太原郡饿殍遍地,灾民大量往京城涌来,京城好像还有一场内乱,不过良国公府有府兵,家里过的还算太平。

  倒是王家过得不太平,还是孟郎带兵来救了大家,所以后来祖母再反对,父亲坚持,祖父也忍着气把王珞发嫁了,好歹没让她担上私奔的名声。不然当初立后,那么多世家想送女儿入后宫,哪里轮的上王珞一个只生了病秧子的世家女为后?

  也就是孟郎心里只有王珞,才对别的女人不屑一顾。王琼神色微黯,她没有王珞那么得宠,她也只能努力多生了,她要是能生上五个儿子,就算将来孟继宗对她继续冷淡,她也不怕自己地位不稳,她对孟继宗的人品还是有信心的,他或许不像疼爱王珞那般疼爱自己,但绝对不会丢下妻儿不管的。

  王夫人吓了一跳:“你从那里听来的消息?”

  王琼说:“您别管我从哪里听来的,我就是听说了,你赶紧趁着现在粮食低多囤点,等价高的时候直接卖了。”

  王夫人眉头皱了皱,她倒是没有王珞那种道德底线,但是粮食向来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崔家也算是大族,但肯定比不上郑家、萧家、裴家这种顶级大世家,遇到灾年,往往都是这些家族私庇人口的好年景。崔家能有多少钱?多少粮?怎么敢蹚这种浑水?

  王夫人知道外孙女自成亲后,就心心念念想着赚钱,她语重心长的对王琼说:“阿宝,这种事我们就别掺和了,我们家业太小,也赚不到多少钱,反而容易被人当替罪羊顶罪。”

  王琼不服气的说:“我们偷偷摸摸的赚钱,为什么不行?”王珞几年前那次丝绵不就大赚了一笔?等日后她还利用黑石(煤炭)把突厥都掏空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结果那些文官还大肆宣扬王皇后慈善仁爱,乃天下至善之人。

  王夫人知道不跟孙女说清这其中的道理,孙女可能会做傻事,她轻叹一声:“你说我们家能有多少钱?又能囤多少粮食?且光囤了粮食就有用吗?还要有人守护,万一真乱起来,家里哪还有什么心思护着粮食?护着人还来不及,所以我们不蹚这浑水了。”

  王夫人自知自家手段,让她安安分分赚钱可以,要让她冒险赚大钱,她是不敢的。王夫人暗自腹诽,怎么阿宝和阿石一样,都胆子大得出奇?王珞之前赚丝绵的时,只跟良国公说,王夫人并不知道,直到前段时间王珞又找良国公合作,说是要开书铺,良国公手上没钱来问王夫人要,王夫人才知道这丫头之前胆子有多大。

  借了钱庄的钱去卖丝绵,王夫人听着就头晕,万一要是亏了,这丫头想怎么办?倾家荡产还吗?所以听说开书铺,王夫人下意识的就想否决,偏偏良国公对这外孙女莫名信任,应是从她手里扣了五万贯,又自己添了十万贯,偷偷的送到了外孙女城外的庄子上。

  祖孙两人还煞有其事的写了一份契约,说好了要分多少股给老头子,什么五年之内不分红,五年之后按照比例分红之类的。王夫人真觉得老头子是鬼迷心窍了,卖书能卖多少钱?可是老头子被那丫头迷了心窍,她想着王珞带来的资源,也就睁眼闭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