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极品爸妈 第107章

作者:西子胡 标签: 年代文 时代奇缘 甜文 穿越重生

  刘艳常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太太才会常待在屋子里不出门。

  又听老太太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妈回来了没?”

  “今天上午回来的,我妈工作走不开,没有回来,只我爸带了我们兄妹三人回来。”刘艳回过神来,忙回道。

  “好久没见到你妈了,我还想着和你妈说说话。”

  刘艳一听这话,心里更加吃惊了,她可不觉得,她妈和老太太有什么共同语言,只好尴笑道:“以后会有机会的。”

  “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等会儿吃完午饭就走。”

  “这么快!”洪老太太明显有些讶异,“难得回来一趟,怎么不多待几天?”

  刘艳只好解释道:“我爸明天还要上班,过一周学校就要开学了,我和哥哥要上学,没时间在乡下多待。”再说了,真留下来,还不招胡老太嫌弃。

  “上学好呀,你们在市里哪所学校念书呀?”

  “我和二哥在师大附小,大哥在附中……”

  “你们在说什么?”洪顺突然走过来。打断了刘艳的话,又看了眼洪老太太,“奶奶,您怎么从屋子里出来了?”

  “怎么?我不能出来?”洪老太太笑问道,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家孙子。

  洪顺抿了抿嘴否认,“不是,孙儿没有这个意思。”

  刘艳抬头望向后头跟过来的大哥刘军,很显然,刚才洪顺是临时急忙跑出来的,而且祖孙俩人的对话,有些不对劲,今天不仅洪老太太奇怪,就连洪顺也有些奇怪,仿佛在防备他奶奶似的。

  “军子,艳儿,你们俩还没吃午饭,我就不留你们多待了,你们先回去吧,别错过了家里的午饭才好。”洪顺说这话时,很不自在,眼睛都没敢看刘军和刘艳兄妹俩人,大约是头一回做赶客的活。

  刘艳见大哥刘军似乎猜到了什么,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哎,好,我下次有时间回来,再来看你。”又朝洪奶奶道了句,“洪奶奶,我们先走了。”说完,拉起妹妹刘艳的手,往外走。

  刚走到院门口,身后传来洪顺的一声等等。

  俩人回转身,只见洪顺走过来说道:“我给你们摘两个西瓜,你们带回去吃吧。”

  “不用,你忘了,我们家后院也种了。”

  话音一落,刘艳见洪顺的脸色陡然一变,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今年我家种得多,我和奶奶俩人也吃不完,你们别讲客气了,嗯……还有,之前,我好像隐隐听说,你奶拔掉了西瓜藤做猪草。”

  所以,他们家后院,很可能没有西瓜了。

  洪顺说完又觉得不妥,这话似乎有挑拨的嫌疑,自来疏不间亲,于是急忙描补,“不过,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没有亲眼见,或许听错了也不一定。”

  刘艳和大哥刘军俩人相视一眼,他们不相信洪顺听错了,十有**是真的,毕竟,拔西瓜藤做猪草,才像胡老太的作风。

  刘艳一想到,她后院一地的大个西瓜全飞了,之前有多欢喜,现在就有多难过,刘老头很勤快,但她却忘了,还有个很抠门的胡老太,自留地不用来种菜,用来种西瓜,估计在胡老太眼里,就是浪费地。

  刘军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说道:“那我拿一个回去。”拿回去给他奶吃,让他奶去后悔,他们种的西瓜种,不是他们这一带平常种的小西瓜种,长不大。

  “你家人多,一个哪里够,另外,婶子今天没回来,你也得带一个回城里,让婶子尝尝鲜,拿两个,我挑个大的,再挑个小的,多了你们也拿不动,太重了。”洪顺说完,转身去了右边的西瓜地。

  刘艳觉得不能白拿,况且,拿两个回去,依照胡老太不拔毛的性格,不可能让他们带一个走,“就带一个回去,另外一个,我吃完饭,走的时候,再来拿。”她想好了,到时候她过来后,借口西瓜重,拿不动,让洪顺用竹篓送她去村口,到时候,送给他一只野兔子。

  今天打的六只野兔子,大不了,不拿去食品站换肉票了。

  洪顺挑的那只大西瓜足有近二十斤,刘军两手抱起,抱了个满怀,兄妹俩连吃带拿地出了门,没让洪顺再送了,走出一段距离后,刘艳才问道:“他家怎么了?他和洪奶奶,刚才都有点奇怪。”

  “你看出来了,”刘军看了眼妹妹,弯腰把西瓜放在地上,换了下手,似想到什么,眉头皱了皱,“他没说,我也没问,但我觉得,肯定是有事。”

  这不等于白说。

  刘艳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还以为大哥知道点什么,毕竟俩人在屋子里说了好一会儿话。

  因为西瓜很重,一路上,大哥刘军换了好几次手,俩人都不想太早回去,于是路上歇了好几回,又在门口的那株梧桐树底下坐了许久,随着最开始那几大拨来过,这会子,来老刘家的人,已经很少了。

  等刘春生和刘老头挑着两个大箩筐的粮从生产队出来,俩人才跟着他们一起回去。

  “哪来的这么大个的西瓜?”刘春生放下箩筐,问大儿子刘军,他记得,现在他们这边的种的西瓜种,长不出这么大个的西瓜。

  “洪顺给的。”刘军回道,赶开涌过来围观的堂哥堂弟,特意把西瓜抱到厨房他奶面前,“奶,我把这个大西瓜放到水桶里,凉一会儿,等会儿吃完中饭,正好可以吃。”

  “军子,你没搞错,这真的是西瓜?怎么长得像长冬瓜?”胡老太一脸的怀疑。

  “这是良种西瓜,不是我们这儿的种,所以长这么大个,对了,奶,我家后院,之前种的西瓜,就是这个品种,奶你还没去摘吗?不应该呀,听洪顺说,早半个月前就开始瓜熟了,可以吃了,可别烂在地里。”

  胡老太听了有点心虚,声音不由拔高了些,“早没了,西瓜藤我早拔了做猪草,那块地我补种了两排南瓜,种这个又不顶饿,浪费地,还不如种南瓜。”

  “那太可惜了,奶,你不知道,洪顺家的那片西瓜地,一根藤上,长四五个,都这么大个儿,刚才我在他家吃过,可好吃了,特别甜,跟喝糖水似的,上次我在市里看到过卖西瓜的,每斤要三分钱,这么大一个算起来值五毛钱。”

  胡老太一听值五毛钱,直觉不信,又见孙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不像是扯谎,又一阵肉痛,她看过别人种西瓜,个头都不大,当时拔藤,她不知道西瓜能长这么大个呀,老四媳妇走的时候,也没和她说呀,这个败家娘们,一时间,又恼又悔,喝斥道:“胡咧咧什么,西瓜吃饱了,不用吃饭了。”

  转身喊孙女夏花拿碗筷,摆桌子端菜吃饭。

  刘艳看胡老太去忙了,舀水给大哥刘军洗西瓜,又寻了个空桶给他装西瓜,然后从水缸里舀水浸泡,见周围没人,小声问道:“大哥,我怎么不知道西瓜卖三分钱一斤呀?”她就没看到卖西瓜的。

  “我随口说的。”

  刘艳鼓圆了眼望着大哥刘军,舀水的手抖了下,差点把水倒在地上,刘军忙伸手接过葫芦瓢。

  “小叔一回来,不就是穿帮了。”

  “谁让她拔了我的西瓜藤,那就先让她难过一阵子。”刘军愤愤道,当时种西瓜的时候,他妈没管,那块地都是他和二弟刘华一起锄的。

  刘艳听了,很不厚道地笑了笑,朝大哥竖了竖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她怎么就忘了,大哥一向是有仇必报,过时不候。

  今天的午饭很丰盛,饭是红薯饭,但有一半米饭,菜色有鱼有腊肉,还有豆腐,野兔肉也煮了一只,用地里现摘的辣椒炒的,特别好吃,刘艳看着两桌的菜,他们小桌上,虽然份量小,但也齐全。

  刘艳猜测,刘春生应该是已经把孝敬的钱,给了胡老太,胡老太才会这么大方一回,兔子都舍得煮一只,而不是半只。

  只是吃饭的时候,看到胡老太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明显还在想着西瓜的账。

  后面,开了那个大西瓜吃,胡老太懊恼的神情更明显,只吃了一小块,就气得再也没有碰了。

  因为要赶着回市里,刘艳一家没多耽搁,吃完饭,刘春生在堂屋和大家说了会子话,吃完西瓜后,就准备动身出发。

  刘艳让二哥刘华向刘老头借了只大背篓,先一步出村去,把藏在村外的野兔子和蘑菇先装好,村里的人送的蔬菜,还有自家后院种的香瓜,摘了十个熟透的,收起来,差不多有小半背篓,大哥刘军能背得动。

  回头,只见刘春生和刘老头还有大伯二伯,在不停地拉扯。

  她们家上半年的工分,分了三百斤的粮,刘春生觉得他一个人挑得起,因为他只告诉刘老头,他开了车回来,车停在公社,所以大伯刘初生以为要挑到县城才能搭车,一直说下午请假送他们,帮他们挑一担,二伯刘来生也说要帮忙,却让二伯娘朱红英给拉住。

  二伯娘朱红英一边觉得让自家男人帮忙送到县城去太远了,一边又不想放过拉近两家关系的机会,几方一直在扯。

  刘艳估计他们还要扯上一会子,于是和大哥刘军说一声,先出门去洪顺家拿西瓜了,既然打算送洪顺一只野兔子,那么得提前去村口,要不然,等他爸出门,一大堆人跟着,就不好送了。

  洪家的院门半开半掩,刘艳刚伸手敲了下门,就听洪顺气咻咻的声音传来,“您去说吧,反正您说了,我也不会去的。”

  感觉好像是在吵架。

  此刻,刘艳觉得有点进退维谷,要是没敲一下门,为了避嫌,她可以扭身就走,不像现在这样,进不是,走也不是,踌躇间,大约洪顺听到了敲门声,很快一路跑了出来,“你来了。”

  刘艳笑着嗯了声,“我刚刚到。”表示她什么都没听到。

  可是一说完,怎么听都像是此事无银三百两。

  “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西瓜。”

  刘艳看着洪顺目光闪烁,脸上的笑,有点刻意,又整个人堵在大门口,好像不愿意让她进门,于是点了点,“好,我在这儿等你。”

  洪顺转身时,伸手掩了下门。

  这下,刘艳更确定自己的猜测了,喊了声洪顺。

  “怎么了?”洪顺顿住脚步,回过头来。

  刘艳当作没看到洪顺的满身戒备,只笑道:“西瓜有点重,我担心我拿不动,你能不能用背篓装起来,帮我送到村口,我二哥在那等。”

  “好,你等着。”洪顺听了,心头一松,满口答应。

  刘艳自觉,没再踏进院门,而洪顺的动作很快,给她一种想尽快逃离的错觉,仿佛后面有人在追赶似的,他出门的时候,还特意伸手拉了下门。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开始复更,么么哒~~·

第167章 偏心眼儿

  三百斤粮用麻袋装好, 每袋五十斤, 一共六袋,分两担用箩筐挑, 大伯刘初生向生产队请了半天假, 送他们一程,回程的时候, 正好可以把两担空箩筐带回来。

  考虑到要送空箩筐回来, 最后, 刘春生才没有拒绝。

  俩人刘春生挑两百斤的担, 他大哥刘初生挑一百斤的担,刘春生没让大哥和他争了。

  刘军身上背了小半背篓的瓜果蔬菜, 刘艳把洪顺给的那个大西瓜, 放到刘春生挑担的箩筐里,“这是洪顺刚送过来,让我们带去城里吃的。”

  刘春生看到西瓜,一点没觉得意外, 反而抬头四处张望, 却没看见洪顺,连二儿子刘华都不见人影,“你二哥呢?他去哪了?”

  “我让他先走了。”

  刘艳回道, 刚才给了洪顺一只野兔子, 她就让二哥刘华背着剩下五只野兔子和半背篓松蘑先走了,为的就是防这个时候来送行的人多,二哥刘华背着个大背篓太惹眼了。

  刘春生也想到了这一层, “那我们也走吧。”几个孩子鬼精似的,倒不用他操心,扭头喊了声大哥,又朝送出来的刘老头和二哥刘来生说:“就到这儿,你们别送了,都回去吧。”另有几个近支的亲戚族人,都打过招呼后,才挑起担子往外走。

  刘艳走在前面去追二哥刘华。

  一行人,只她是空着双手走路,眼下正值大中午,头顶上空的太阳是一天当中最炙热的时候,加上山路难走,上山下山的路十分陡峭,没一会儿功夫,一个个都累得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头上戴着斗笠,头发全让汗水给弄湿了。

  唯一庆幸的是道路两旁山坡上葱郁高大的树木,延伸出茂盛的枝条和树叶还可以遮荫,偶尔林间南风徐徐吹来,带来一缕清凉,稍稍解去一丝暑热。

  一路上歇了几回,速度慢了许多,赶到公社时,比平时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刘艳经过供销社看到门口放着个大冰柜,把大哥刘军叫上,过去买了五瓶冰水,水一到手里,她就忍不住拿冰水瓶往脸上滚,实在是太热了,感觉脸都要晒脱皮了。

  大马路上除了他们,连一个行人的影子都没有,走到公社门口,刘春生把一挑担放在车后面,然后转过身,扶着大哥刘初生肩上的挑担放下来,“到了,就在这儿。”来的路上,他已经和大哥刘初生提过,他这次是开了局里的小车回来的,车停在公社,送他们到公社就可以了,不用送去县城。

  刘初生是个老实的,听了,倒没有多问。

  刘艳和大哥刘军把冰水递过去,刘春生接了,大伯刘初生连忙摆手推辞,“不用,你们喝,我不喝。”在他印象中,这种冰水都是小孩子爱喝的,他一个大人,怎么好喝小孩子的东西,再说了,公社到村里的这条路,他特别熟,要是渴了,等会儿回去的路上,喝几口山泉水就能解渴。

  “孩子都买了,你就拿着。”刘春生发话道:“刚才这一路辛苦你了,就一瓶水,你别和我客气了。”

  刘初生听了这话才应了声哎,接过去拿在手里,却没有喝,打算拿回去留给儿子刘兵喝。

  旁边的刘华拧开瓶盖,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了大半瓶,抬头,见大伯没喝,催促道:“大伯你赶紧喝了,五个空瓶子又可以换一瓶冰水,我们这正好有五个空瓶,喝完了把空瓶给我,我要拿去换。”

  说着,又特意伸手数了一遍,生怕数错了。

  刘初生霎时间满脸窘迫,侄子要这个空瓶子去换水,他就没法带回去了,“好,我马上喝。”在侄子的注视下,拧开瓶盖,一口气喝干了,然后把瓶子递给刘华。

  刘华高兴得小跑过去,一手接过,他自己的那瓶,也让他三下五除二喝完了,然后就开始盯着大哥和妹妹还有他爸手里的瓶子。

  “我要喝慢一点。”刘艳在二哥望过来时,急忙声明,大夏天喝冰水很爽,但让她像他们那样一口气灌完,她可受不了。

  “行吧,我等你。”刘华顿时有些怏怏的,直到接过他爸递过来的一个空瓶,又重新恢复了活力,见他爸打开小车的后备箱,开始往里面搬粮袋,连忙放下手里的三个空瓶子,走过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