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第128章

作者:夜纤雪 标签: 穿越重生

  如其其格公主仍赐婚给唐克己,她的那两个媵妾也跟着进门。原本内宅争斗不休的信王府,这下就更热闹了。

  ------题外话------

  过年要回婆家几天,没有网络,偶尔还会停电,所以我得努力攒稿,不至于断更,这几天的字数不会更太多,请见谅。

第189章 长嫂进门

  圣上的强硬果断,让某些人的阴谋没有实现,朝堂上的事,晏萩没去多管,晏四爷和傅知行也不需要她多管。每天她就帮着南平郡主收拾院子,晏同烛十二月初九要娶妻,晏同亮正月初十要娶妻。

  腊八节,晏萩端着腊八粥,边吃边逗晏同亮,“二哥,大哥明天就成亲了,羡不羡慕呀?”

  “没什么可羡慕的,我下个月就成亲了,羡慕嫉妒的人是傅无咎,让他喜欢一个小丫头片子,都二十多了,还成不了亲,孤枕难眠。”晏同亮幸灾乐祸又洋洋得意地道。

  小丫头片子!

  孤枕难眠。

  晏萩哼哼两声,“二哥,你信不信,我说服二嫂,让她不陪你一起去边关?”

  晏同亮吓得把碗放下,“小妹,二哥错了,二哥错了。”凭他对乔怀慬的了解,她绝对做得出舍弃他陪晏萩的事来。

  晏萩傲矫地不吱声,低头吃腊八粥。晏同亮讨好地剥了个桔子,“小妹,吃桔子。”

  “刚吃了甜粥,吃桔子太酸,不吃。”晏萩扯着帕子按按嘴角。

  晏同亮放下桔子,端起西瓜子,“小妹,嗑瓜子。”

  晏萩抓了一把,嗑了几颗,才慢悠悠地道:“算了,我大度,不跟你计较。”

  取得妹妹的原谅,晏同亮轻吁了口气,抹了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

  次日清晨,晏萩一早就起来梳妆打扮,等着迎接大嫂进门。樱红色绣花圆领锦袍,深蓝色长裙,挽着垂挂髻,横卧一枝凤首衔珠簪,左右对称插着赤金镙丝花卉钗。

  婚礼即昏礼,婚礼正式开始是在傍晚。晏同烛申时正,去曾家接亲,在曾家如何被为难,晏萩不得而知。酉时初刻,晏同烛顺利把新娘子曾玉致接过来了,一双新人在走完吉礼,拜过天地父母之后,就送进新房了。

  看热闹和闹洞房的人也跟着进去了,晏萩做为亲小姑子,在晏同烛一会出来敬酒时,她要陪着新娘子的,表示婆家人对新娘的接纳;没有亲的姑子,就由堂姑子陪着,不过晏家几房都有儿有女,晏萩这还是第一次,十分新奇。

  “新郎挑盖头,称心如意阖家欢。”喜婆子递上了秤称给晏同烛。

  晏同烛用喜称挑开了曾玉致头上的大红盖头,不过盖头挑了,还看不到新娘子的脸;曾玉致手中还拿着一把鸳鸯团扇,把脸遮得严严实实。

  按习俗,新郎需要念却扇诗,新娘子才会把扇子放下来,晏同烛吟道:“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一首念完,新娘子手中的扇子往下移,露出了额头和眉毛。喜婆子笑道:“眉似远山黛,新娘好容貌;新郎官呀,要想看全貌,还须再吟诗。”

  “青春今夜正芳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晏同烛又吟一首。

  扇子再往下移,露双眼和鼻子,看热闹的人起哄道:“探花郎不会不行了吧?再来一首啊!”

  在起哄声中,晏同烛再念:“闺里红颜如舜花,朝来行雨降人家。自有云衣五色映,不须罗扇百重遮。”

  三请新娘却扇,全了礼数,曾玉致拿开手中的团扇,露出娇美的容貌。接下去就是喝交杯酒、结发等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喜婆子让晏同烛喂饺子给曾玉致,饺子是半生的,曾玉致咬了一小口。喜婆子就问道:“新娘子,生不生?”

  “生。”曾玉致答道。

  闹洞房的人起哄问道:“生几个呀?”

  曾玉致含笑垂首,晏萩嚷了起来,“生五个,我想要五个小侄儿。”

  满堂大笑,“新娘子听到没,小姑子发话了,要五个小侄儿哟。”

  曾玉致抿唇一笑,“听到了。”多子多福,她愿意多生几个。

  笑闹了一会儿,晏同烛就被拽出去敬酒了,晏萩就凑过去,娇娇地喊了声,“大嫂。”

  “妹妹。”曾玉致福身道。

  “大嫂饿了吧?我让她们送吃的进来。”晏萩笑着去门口,让婢女去把准备好的吃食送进来。

  曾玉致早上梳妆后,就喝了杯姐妹茶、吃了两块吉祥糕,这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晏萩让婢女帮曾玉致脱下喜服和凤冠,卸了妆,净了面,才坐在桌边吃东西。

  “大嫂,这是红糖小米粥。”晏萩舀了一小碗粥放在曾玉致面前。

  曾玉致看桌上的几样菜,都是她爱吃的,感动地道:“妹妹,谢谢你。”母亲曾说夫君好,不算好,婆婆姑子好,那才是真的好。

  “大嫂谢错人了,这些都是大哥吩咐的。”晏萩不居功。

  曾玉致抿唇一笑,不管晏萩说的是不是真的,她都承婆家这份爱护之情。

  晏萩陪着曾玉致吃完了饭,又闲聊了一会,才离开新房回她的清馥院。走到一个拐弯处,突然被人抓住了肩膀,刚要惊呼,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冷梅香。

  晏萩仰面一看,不是傅知行,还能是谁,捏着小拳头,捶他胸口,“讨厌,你吓死我了!”她还以为家里进贼了呢。

  “潇潇。”傅知行满目柔情地看着她,刚见晏同烛穿着喜袍,满脸笑容、意气风发,他不免想像他成亲时会是怎样一番场景。顿时相思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如是就依仗着未来姑爷的身份,进了内宅,在这里等着他的小姑娘。

  “你喝醉了?”晏萩闻到了酒味。

  “几杯而已,没醉。”傅知行低头抵着她的额头蹭了蹭。

  晏萩伸手勾住他的脖子,踮起脚,在他的嘴角上亲了亲。

  傅知行本就有些心猿意马,小姑娘还亲他,那里还忍得住,立刻堵上了她的嘴,吻了起来。麦雀赶忙又退开几步,四处张望,免得被人发现小姐和姑爷在亲嘴。

  吻罢,唇分,晏萩头埋在傅知行的怀里,轻轻地喘息着。良久,晏萩推了他一下,“你该出去了。”

  “我送你回院子,再出去。”傅知行柔声道。

  “嗯。”晏萩牵起他的手。

  傅知行把人送到院门口,晏萩拿过麦雀手中提着的防风灯,递给他,“照路用。”

  “风大,快进去。”傅知行接过防风灯。

  晏萩进了院子,傅知行提着灯,往外院去。喜厅里,大家还在灌新郎官的酒,没有人注意到某人溜出去偷香了。

第190章 新家新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次日天明,晏萩梳妆打扮完毕后,就去了萱恩堂,陪着父母和两个兄长说了一会子话,就听婢女通报道:“老爷,太太,大少爷和大少奶奶过来敬茶了。”

  话音刚落,就见穿着一身大红锦袍,神清气爽的晏同烛领着曾玉致进门了;曾玉致亦是一身大红的装扮,梳着如意髻,戴着流苏赤金五翅凤尾钗,明媚大方,眉宇间有着初为人妇后的风韵。

  “爹请喝茶,娘请喝茶。”曾玉致随晏同烛,跪在了晏四爷和南平郡主面前。

  “这杯儿媳妇茶呀,我眼睛都望穿了,可算是盼到了。”南平郡主开心不已,总算做婆婆了,可以享福了。

  喝了儿媳妇茶,给了一个大红包,起身时,晏同烛体贴地扶了曾玉致一把。晏四爷和南平郡主相视一笑,刚儿媳妇进来时,他们就看出她走路的姿势不太对,都是经过事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曾玉致羞红了脸,昨夜里,她可是被身边的男人折腾了好久,到现在腿还在发软。拜过公婆,接下来见弟妹,曾玉致给晏同亮的见面礼是一本兵书,晏同明的见面礼是一套手抄的策论集。都是兄弟俩用得上的东西,两人开心的道:“谢谢大嫂。”

  曾玉致送给晏萩的见面礼是一套赤金镶红宝石牡丹花头面,晏萩接过去,甜甜笑道:“谢谢大嫂。”

  一家人吃过早餐,就往晏家祖宅去,那边还一大堆人等着呢。到了祖宅,给晏太傅、晏老夫人敬茶,“孙儿(孙媳)给祖父祖母请安,祖父请喝茶,祖母请喝茶。”

  两老都给了一个厚厚的大红包,晏老夫人还将一双红玉的手镯戴在曾玉致手上,“祖母等着你和秉燋开枝散叶!”

  曾玉致面似火烧,娇羞不已,偏促狭的晏萩笑盈盈地道:“祖母,祖母,四嫂嫂答应我,要帮我生五个小侄儿。”

  “我们潇潇是福星小招娣,说的话一定准。”晏老夫人乐呵呵地道。

  曾玉致脸更红了,低低应了声是,恭谨地献上她亲手做的四色针线给二老。晏老夫人拿着软底绣花鞋,赞道:“小四家的针线不错。”

  曾玉致抿唇浅笑,见过诸位长辈后,与平辈相互见礼,送出见面礼,堂小姑子们全是各式首饰,堂小叔子是文房四宝,几个小侄儿都是玉吊坠。

  在祖宅吃了认亲宴,一家人才回到侍郎府。三日回门后,曾玉致就开始跟着南平郡主管家;南平郡主是小女儿,嫁到晏家又是四儿媳,不耐烦管这些庶务,现在有了儿媳,她就想当甩手掌柜,做老封君享清福。

  曾玉致哭笑不得,别家的婆婆恨不能抓着中馈不放手,婆媳俩为了争权,勾心斗角,可她家的婆婆却一点都不愿意管家。夫君温柔,婆婆和善,小姑子可爱,出嫁后的生活比她想像的还要好。

  转眼就到了小年夜,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曾玉致只是让人把祭品准备齐全,并不到场。等晏同烛祭祀完,回来敦厚院,曾玉致倚在床边睡着了。

  晏同烛小心翼翼地想将曾玉致挪到床上去,曾玉致醒了,“你回来了,什么时辰了?”

  “亥时正。”晏同烛抬手帮她把额间碎发别在耳后,“以后我晚回,你不用等我。”

  “我想等你一起。”曾玉致柔柔地道。

  晏同烛与她对视,见她眼中带着淡淡的祈求,微微笑道:“我是怕你辛苦。”

  “我不辛苦。”曾玉致弯唇笑道。

  “那以后我会尽量早些回来,不让你等得那么累。”晏同烛温柔地笑道。

  曾玉致点头,“夫君,我们洗漱吧。”

  两人唤婢女倒温水进来,洗漱后,上床安歇,新婚还不足月,还是热情似火的,不一会儿,就被浪翻滚,床吱吱吱的响了许久。

  就像过年时唱的歌谣,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扫房子。院子里的小丫头们开始扫尘,不过这新院子,才收拾没多久,也没多少积尘。扫尘也就是意思意思,应个景。

  二十五日,晏四爷在书房里写好春联,让人送去各院子。曾玉致拿到春联,就让婢女们往院门上贴。等晏同烛中午回院时,院子里红红火火,一派新年气象。

  晏同烛走进东暖阁,就见曾玉致盘腿坐在炕上,剪窗花,笑问道:“在剪什么?”

  “喜鹊登梅。”曾玉致展开窗花给他看,“我剪的不是太好。”

  “剪的挺好的。”晏同烛笑,从身后拿出一个剪纸递给她。

  曾玉致展开一看,是一个极为精致的富贵白头,“哪儿得来的?”

  “傅无咎送了一匣子窗花来给小妹,小妹就送了一个给我,说你一定喜欢。”晏同烛笑道。

  曾玉致笑道:“小妹太知道我了,这富贵白头我很喜欢,把它贴起来吧。”

  夫妻俩贴窗花,清馥院内,晏萩和傅知行在看窗花,那复杂的花样子,就是画都难画出来,就更别提剪了,“这么精致的窗花哪儿来的?”就算傅知行有巧手,他也没时间剪。更何况傅知行,不会剪窗花。

  “姑姑打发人送到府上去的,我就顺了一匣子来给你。”傅知行笑道。

  “那我们把它们贴上吧。”晏萩拿出窗花,和傅知行一起贴,“今年除夕,你不要过来了啊!”

  “为什么?”傅知行看着她,目光幽怨。

  “今年搬了家,大嫂又刚进门,我得陪着守岁,不好回院子里来,再说今天二十五,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三十日不见,也没什么呀。”晏萩解释道。

  傅知行闷闷地道:“潇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初二上午,我去买糖炒栗子,我们到时见面,我给你拜年好不好?”晏萩柔声哄他。

  “好。”傅知行只能同意,除夕见不着,初二能见上一面也不错。

  贴好了窗花,晏萩让茡荠做的糕点也出炉了,晏萩装在食盒里,“傅表哥,拿回去给姑祖母和伯母尝尝。”

上一篇:白月光

下一篇:我靠阿飘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