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第159章

作者:夜纤雪 标签: 穿越重生

  九月三十日,天还没亮,晏萩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只是她不知道,她一动,傅知行就醒了,不过他躺着没动,他想知道昨儿他娘说的惊喜是什么?

  晏萩昨天下午练了手,今天做起来,就挺快的,不多时,面团揉好,饧好,肉酱也炒好,四碟配菜备齐;晏萩和茡荠提着两个大食盒进了房。傅知行已经起来了,抱着不知为何也早起的儿子在玩,见晏萩进来,微微一笑,“我闻到了香味,是什么?”

  “面面。”卓儿抢答,还记得昨天的美味。

  “没错就是面面,长寿面,是我亲手擀的,夫君,你要全部吃完。”晏萩把食盒放在桌上。

  茡荠把面、配菜、肉酱一一从食盒里端出来摆好,晏萩拌好了肉酱,放在傅知行面前,“这碗是你的,尝尝味道可好?”

  “辛苦了。”傅知行在她的注视下,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嚼,“面筋道耐嚼,肉酱里带着鸡蛋和蒜泥的香辣,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晏萩开心地笑问道:“这个生辰礼物,你满不满意?喜不喜欢?”

  “满意,喜欢。”傅知行笑,“多谢夫人。”

  “我生辰那天,世子有想好送什么生辰礼物给我了吗?”晏萩双手托腮,朝他眨眼睛卖萌。

  “惊喜。”傅知行凝视着她,温柔浅笑。

  晏萩娇笑道:“我好期待哟。”

  “吃吃吃。”傅时卓小朋友饿了,着急地伸手要去抓碗,可惜够不着,急地直嚷嚷,这才打断含情脉脉对视的父母。

  晏萩让傅知行吃面,她则喂儿子。傅知行吃完面,就去了衙门,晏萩抱着儿子去正德堂找韩氏。

  日出日落,转眼就到了十月初九,晏萩的生辰,韩氏原本想为她摆宴席,晏萩拒了。她如今是国公府世子夫人,请人不能只请好友,可她想过一个轻松的生辰,不想应酬人。

  清晨,晏萩还没起,傅知行就出门了,傍晚,暮合四野,这人还不见回来;用过晚膳,韩氏跟晏萩道:“今儿就让卓儿跟着我吧。”

  “好。”晏萩猜到这是傅知行的意思,回院子耐心的等待。

  戌时初,傅知行从外面走了进来,“潇潇,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

  “出府吗?”晏萩看了下时辰钟,“快要宵禁了。”上元、中元、七夕、中秋、下元等有限的几日,可以通宵达旦。

  “地方很近,不远。”傅知行拿过披风,为晏萩披上,牵起她的手往外走。

  地方的确很近,就在隔壁的公主府;初九的月,虽不圆,却很明亮。皎皎月光如水流淌,人间万物似乎都披上了朦胧的纱衣,如梦似幻。

  站在了砚池院外,这是一处临水的院落,傅知行拿出了一条丝巾,蒙住了晏萩的眼睛,牵着她的手,带她走了进去;晏萩很信任傅知行,那怕看不见,她也不怕摔倒,在傅知行的牵引下,一步一步稳稳地往前行。

  傅知行取下了蒙着晏萩的丝巾,“潇潇,睁开眼睛。”

  晏萩看到了一幅美景,树上挂着一盏盏精致的星星式样的彩灯,它们散发着淡黄色的光芒,组成了:“祝潇潇芳辰永继。”几个字。

  傅知行拍了拍巴掌,也不知道是怎么操控的,那几个字变幻成另外几个字:“愿作鸳鸯不羡仙。”

  除了灯笼,傅知行还准备了烟花,数枚一齐放上天空,一朵一朵的烟花,把黑夜点染成五光十色的花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金黄、鲜红、银白、翠绿、淡紫、浅蓝……看得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当这些烟花散起,夜空中出现了一颗红心,傅知行低头看着晏萩,“心中唯有你。”

  晏萩看着他的眸,那里仿佛盛满星光,踮起脚,亲亲他的唇,“万物想你不及我心念你,万物喜你不及我心悦你。”

  “潇潇。”傅知行将晏萩搂入怀中,晏萩是蜻蜓点水,他是铺天盖地。

  暗处操控灯笼,燃放烟花的人,悄声退走了,任由一对有情相拥在一起。

  天空的红心慢慢散去,傅知行抱起晏萩往院中的厢房去,晏萩知他情动,而她亦是。这一夜自是夫妻恩爱,鸳衾谩展,浪翻红绉。

  十一日,东宫设满月宴,外殿内宫各开了一百席。

  圣上赏下长命金锁,并为孙儿孙女分别取名唐峦和唐娇,太上皇、圣上、皇后等人的赏赐也一并送到了东宫。

  峦:山小而锐,又泛指山。

  娇:姿也,美好可爱。

  两个孩子满月了,容貌也渐渐长开。

  小峦儿,秀气好看。

  小娇儿,没能承袭太子和太子妃的好容貌,不过肤色白皙,虽称不上美,但也不算丑,普普通通。

  内宫里全是女眷,等两个孩子被乳母抱出来,大家围着小峦儿夸,这个说:“峦哥儿生的好生俊俏!”

  那个道:“和太子殿下一般模样,日后,必然聪慧过人。”

  抱着小娇儿的晏萩撇嘴,这瞎话说的,小峦儿明明长得像太子妃。

  夸完整体,把五官拆开来夸,“峦哥儿这眉毛清而长,有头有尾,长寿相。”

  “峦哥儿的眼睛,黑白分明好灵动哟。”

  “山根隆起,鼻梁……”

  一堆贵妇围着小峦儿夸奖,只有晏萩等少数几人在小娇儿身边。太子妃感激地看了晏萩等人一眼,她是看重儿子,可不表示她就不疼爱女儿。

  说话间到了正午,大家入席,郭宝婵告诉晏萩,“野猴子要出京去边关。”

  “什么时候的事?”晏萩惊讶地问道,景国诸王不会就藩,都留在京都,无皇命不得随意出京。

  “昨儿母后告诉我的,是父皇的意思,他到好了,可以在外面逍遥快活,我却得留在京里,奕儿太小,不易长途跋涉。”郭宝婵噘嘴道。

  晏萩眸光微闪,“等奕儿大些,就可以了呀。”

  肃王可以去边关了,而齐王也终于找到机会接近郑小姐了。

  这一日耦园的戏园上新戏,郑小姐和几个闺友想看,却没有订包厢,她们不愿坐大堂的散坐,齐王及时出现,“小王的包厢位置极好,又宽敞,几位小姐不如一起。”

  齐王的目光落在郑小姐身上,郑小姐与他对视片刻,垂首,脸颊泛红,“这不是太好吧。”

  “是小王冒昧了。”齐王声音低沉了下去,郑小姐的拒绝仿佛让他很失望。

  “晚霞,王爷一番好意,怎么能拒绝呢?”郑小姐的闺友中有两个是戏痴,在她们的劝说下,郑小姐半推半就地进了齐王的包厢。

第250章 情挑贵女

  进了包厢,齐王召来伙计点茶水糕点,云片糕、雪茶酥、冰蓼花饼都是郑晚霞爱吃的。郑晚霞的闺友,轻轻扯扯郑晚霞的衣袖,凑到她耳边,“晚霞,没想到王爷的喜好和你一样呢。”

  郑晚霞脸更红了,“别瞎说,戏园里不就这么几样糕点,不点这些,还能点什么。”

  “我记得元宝酥、芝麻酥,才是戏园的招牌糕点吧。”闺友促狭地笑道。

  “王爷就是随便点几样糕点,大家一起吃,又不是……你不要说了啦。”郑晚霞娇羞地道。

  闺友掩嘴,“好好好,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说话间,伙计送茶水点心进来,齐王示意他把点心放在郑晚霞面前,“这几个点心的味道还不错。”

  闺友冲郑晚霞挤眉弄眼,郑晚霞佯装未见,轻声细语地道:“那我尝尝。”

  郑晚霞拿起一块雪茶酥,咬了一小口,吃法优雅而斯文,齐王静静地注视着她,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到了齐王眼中的情愫。等郑晚霞吃完雪茶酥,齐王亲自提壶为她倒了杯茶,“喝口茶。”

  “谢王爷。”郑晚霞抬眸,飞快地看了齐王一眼,又垂下眼睑。情窦初开的少女,对身份尊贵、相貌俊秀的男人本就没多少抵抗力,更何况这男人还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又对她有情意的样子。郑晚霞的心,如小鹿般乱撞。

  这时戏台上,戏子唱道:“……我与你饮酒赏花且逍遥。”

  齐王端起茶杯,跟着哼唱道:“我与你饮酒赏花且逍遥。”

  郑晚霞抿唇一笑,她觉得齐王就是在唱他和她。可齐王已有王妃,让她屈居侧妃之位,她又有些不甘。论家世,郑家要比邱家要好,她祖父是少师,伯父、父亲、舅舅、兄长都在朝为官,她做王妃,邱氏做侧妃,还差不多。

  戏台上戏子还在唱,郑晚霞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她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戏唱完,散场,齐王礼让,郑晚霞上马车之前,屈膝行礼,“今日多谢王爷。”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小姐一起看戏。”齐王深情款款地道。

  郑晚霞不应声,踩着木杌上马车,回头对齐王娇羞一笑。齐王目送马车离开,勾起了唇角,这女人逃不出他的掌心了。

  十月二十日,吉日良辰,宜嫁娶,晏家五房张灯结彩,送晏荭出嫁。十月二十五日,肃王府设周岁宴,唐奕小朋友满周岁。

  “青青,潇潇,怎么办?我忘记提前教他抓东西了。”郭宝婵把余青青和晏萩拉到旁边,愁眉苦脸地道。

  “我没教过卓儿。”晏萩笑,“抓周不过是图个热闹罢了,当不得真。”

  “潇潇说的没错,我也没教过掌珠,随她自己抓的。”余青青也不信抓周能试出什么贪廉智愚。

  郭宝婵一挥手,“那就让他自己抓,抓到什么是什么。”

  唐奕左手虎符,右手……花。

  肃王善武,郭宝婵又出身将门,肖父又似母,大家笑赞:“奕哥儿这是想领兵当大将军呢。”

  至于花,谁说大将军就不能多情了?

  再强悍的男人,也有温柔的一面,抓花抓的好呀。其实不管唐奕抓的是什么,贵妇们嘴里都会有各种好话来恭维。

  三十日,晏同明娶亲,谭家没有因为晏同明科举失利而取消婚约。小儿子也成亲了,南平郡主乐呵呵地道:“现在我可以万事不操心,当老封君喽。”

  十一月初,朝中连续冒出两件大事,一件是西靼以为如其其格公主复仇之名,再立战旗,突袭德什城,致使边民百余人伤亡。另一件则是运往江南的灾区的粮食,被人以次换好,霉米致使众多百姓腹泻而亡。

  西靼之举,圣上早已料到,命范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赶赴边关,“镇压西靼,要让他们永不敢再犯。”

  粮食的问题,圣上勃然大怒,立刻指派齐王和晏四爷前往江南,彻查此事。派晏四爷去,众朝臣不觉得奇怪,晏四爷一直都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可派齐王去,就令人费解了,毕竟先前都觉得圣上会派出太子去。

  “圣上只怕并不信任太子。”有人猜测道。圣上做太子时,对长子挺倚重的,现在却……

  天子之心不测。

  不是每一个太子,都能顺利登基称帝的,有些立场原本就不坚定的人,就开始动摇,比如晏二爷,就起了别样的心思,只可惜的是肃王和恭王皆不在京,四皇子又还小,想找人投诚都找不到。

  太子似乎没有受影响,一如既往的处理着公务。傅知行等人,仍然与太子来往甚密。

  十一月十五,冬至,圣上祭天于南郊,“政教之始,莫重乎郊祀,郊祀之先,莫重乎昊天,是以前王垂之于……”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腊八节这天,鲁王府康侧妃早产生下一个男婴。然而有人去鲁王府探望,却觉得那孩子不像是未足月生下的。市井上,就有传言,康侧妃在进鲁王府之前,就跟鲁王暗渡陈仓了,鲁王的庶长子应为奸生子。

  鲁王为了遮掩此事,也为了让人相信他的庶长子的确是早产,特意带着康侧妃去侍郎府,向南平郡主讨教如何养好一个病弱的早产儿。南平郡主是不喜欢妾室之流的,但念及康侧妃月子里就为了孩子这样奔波,想起当年的事,就心就软。

  南平郡主没去鲁王府看那个孩子,被两人的话迷惑,信以为真,“照顾早产儿比照顾足月儿要更精心,要让他多睡,不要摇晃他……”

  只是那孩子并不是早产,鲁王和康侧妃听得并不专心,南平郡主说着说着,就觉察到了,脸色微沉,“你们注意这些就行了,说了这么多,我也累了,就不招呼你们了。”

  南平郡主端茶送客,鲁王刻意地道:“我们改日再来向郡主讨教。”

  “太医比我知道的更多,你们还是去问太医吧,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南平郡主懒得应酬这一对虚情假意的人,让婢女将两人送了出去。

  ------题外话------

  注:圣上念的祭祀文借用唐萧颖士《至日圆丘祀吴天上帝赋》。

  我知道我水平有限,写得不好,不喜欢的朋友可以弃文,请不要人身攻击,我只是做了脑部手术,不是脑残啊!

上一篇:白月光

下一篇:我靠阿飘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