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第32章

作者:夜纤雪 标签: 穿越重生

  十九日韦丽娘及笄,主宾请了晏大太太这位大舅母,有司和赞者是韦丽娘的好友。晏萩随南平郡主去观礼,送给韦丽娘的生日礼物是一套赤金孔雀纹头面。

  二十日荣王世子妃姜氏三十二岁生辰、晏同秀九岁生辰、二十五日晏同丰三岁生辰、二十八日晏三太太三十四岁生辰、郁芳菲十岁生辰……

  几乎每天都有人过生日,甚至有时候一天内有三四个人同时生日。虽然待字闺中的小姐们是不常出门作客,更何况年纪尚小的晏萩,可是收到了请柬,人不去,礼却要送。更何况,还有些府里的小姐们,举办什么赏花会、寻春会,眼看着一件件东西被送出去,晏萩心疼极了,跑到南平郡主面前,可怜兮兮地道:“娘,潇潇的库房都要搬空了!”

  南平郡主撇撇嘴,笑道:“你这小财迷攒了那么多东西,能被搬空?我才不信。”

  “是真的啦,你看、你看我真诚的小眼神。”晏萩眨着眼睛道。

  南平郡主看她搞怪的模样,噗哧一笑,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你这小坏丫头,就知道搜刮娘的东西。”

  “娘啊娘,最好最好的娘,我最喜欢你了。”晏萩钻进她怀里,拱来拱去。

  “你昨儿不是还说最喜欢你爹嘛?”南平郡主逗她道。

  晏萩眼珠一转,狡黠地道:“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呀。”

  “小滑头。”南平郡主轻捏了下她的脸颊,“好了好了,别钻了,难不成想钻进娘肚子里去,让娘再生你一次呀。乖啦,快起来,娘让翡翠拿钥匙给你开库房。”

  “谢谢娘。”晏萩亲了南平郡主一口,从榻上溜下来,叫上翡翠,就要往库房跑。

  南平郡主在后面扬声道:“只准挑五件啊!”

  “娘呀,六六大顺,让我挑六件吧。”晏萩扶着门槛回头道。

  “四季发财,你挑四件。”南平郡主忍笑和她讨价还价。

  晏萩一呆,“那……还是五件吧。”

  南平郡主莞尔。

  晏萩不是第一次进南平郡主的库房,可仍然看得眼花缭乱,有四季吉祥檀木八扇大屏风、半人高的珊彩石盆景、白玉花尊、如意双狮大铜熏炉、青玉雕岁寒三友笔筒、墨玉四足鼎、万年青笔洗、玛瑙碗数个、松绿拱金九芝如意盒、青花海棠式对瓶、亭台楼阁如意尊一对……

  “都好好看哇。”晏萩两眼放光。

  翡翠笑着提醒她,“小姐,只能挑五件哟。”

  “翡翠姐姐,我知道的,你不用一再提醒我好吗?”晏萩噘了噘嘴,认认真真挑了五件喜欢的,但并不是很贵重的物件。

第66章 曾氏

  不出门作客,晏萩也没闲着,三月初一,她被南平郡主送去闺学读书了。闺学的课程排的非常宽松,上午辰时正开始上课,午时初放学,而且上九天学,可以休息一天;教小姐们识字的一个是族里的功名无望的老秀才,一个是廊上七房的定三奶奶杜氏。依照辈分,晏萩叫老秀才堂叔祖;叫杜氏定三伯母。

  午休后,未时正回闺学,可在琴棋画中任意选择喜欢的学习一个时辰,教琴的是董娘子、教棋的是黄娘子、教画的京中有名的才女苏慧。

  老秀才教年纪大一点的小姐们,晏萩归杜氏教,杜氏将晏萩带进了学堂,指着第二排的左侧的空位,温和笑道:“小十二,你就坐那儿吧。”

  晏萩提着小书袋,乖乖地去位置上坐下;早两年来闺学读书的晏苔也在这个房间,郁芳菲虽然年纪到了,但她去年才入学,因而被留在了这个房间,没有随晏芗她们去大房间,还有韦家的韦妙娘和韦姗娘,其中韦姗娘和晏萩一样是头一天来读书。

  杜氏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坐下,“上次我们教到‘外受傅训,放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谁来解释一下这句的意思?”

  郁芳菲主动站了起来,“先生,弟子愿意解释。”

  杜氏笑着颔首,郁芳菲朗声道:“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不错,解释的很对,坐下吧。”杜氏笑赞了句,“今天我们就接着识后面的字,‘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申时正,晏萩从闺学回来,还要跟着曾姑姑学半个时辰的礼仪规矩。曾姑姑性格温和,又非常有耐心,虽在宫里多年,却并不古板严肃,在教导时,还不时说些有趣的小故事给晏萩听,告诉晏萩,“外人首先注意的就是女儿家的仪态和身姿,所以潇潇一定要好好学,哪怕私底下行为无状,但是在人前,一定要让大家都觉得你是个仪态优雅的名门贵女!”

  晏萩一下就领会到曾姑姑的意思,那就是要会装,还要装得别人都看不出来,装淑女,她拿手,笑着道:“潇潇在外面一向守规矩。”

  曾姑姑也笑了,点着她的小鼻子道:“姑姑知道潇潇是最机灵的。”

  学礼仪规矩,晏萩从不喊累、发脾气,也没有迟到过,非常的用心,严格依照曾姑姑所教的做。晏萩的认真态度,让曾姑姑倍感欣慰,教起她愈发的细心有耐心。因而两人相处的非常融洽,曾姑姑越来越喜欢看似娇憨懵懂实则内有乾坤的晏萩;而晏萩也十分尊重曾姑姑,并不把她当成奴仆对待,知道曾姑姑爱喝茗眉,就让婢女每天为曾姑姑泡一壶。

  这天曾姑姑去春晖堂给晏老夫人请安,晏老夫人让她在身边坐下,笑问道:“怎么样,我家潇潇是不是很乖?”

  “潇潇是个有心的好孩子。”曾姑姑笑道。

  晏老夫人笑道:“你能来教潇潇,我真得很开心。”

  “宫里出来能教潇潇的姑姑有许多,闵姨,我知道,您之所以让我来教,不过是为了让潇潇供养我终老。”曾姑姑眼中含泪道。

  晏老夫人笑容微敛,轻叹道:“你呀,是个固执又长情的孩子,你母亲临终前,最不放心的人就是你了。”

  曾姑姑垂首,将泪水强忍了下去,“我不孝,让母亲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心。”十六岁那年,未婚夫急病去世,她不肯听从家里安排另嫁他人,执意进宫去当女官;在宫里消磨了二十多年的时光,而今双亲已故,两个庶弟在乡下种田为生,她不愿去依附他们。

  晏老夫人抬手摸摸她的头,“现在你来到了我身边,我会代替你母亲好好照顾你的。”原本她是想认曾思悠做干女儿,可是曾思悠固执的不肯答应;晏老夫人为了让她能来晏家,只能以请她教晏萩规矩为由。

  下午,晏二爷的信送到了府上,他又为二老添了个庶出的孙女,半个月前晏府十四小姐出生了,取名晏菁。得知又多了一个妹妹,晏萩这个当堂姐的,把玩具箱搬了出来,“把这些,还有这些,都送去给小妹妹玩。”

  “哎哟,我们潇潇就是大方。”晏老夫人笑赞道。

  “我是姐姐嘛。”晏萩眉眼弯弯地笑道。

  多了个庶孙女,晏老夫人其实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到了傍晚,晏太傅回来,晏老夫人冲他道:“你写封信给老二,说说他,他都是要当祖父的人了,这么大的岁数了,还不知道保养身子。有个风流的名声,很好听吗?”

  晏府五位爷,三爷、五爷是庶出,老实本份;晏大爷是标准的士大夫,听从父母之命娶妻生子,婚后由妻子安排通房、小妾,他没有主动提出过纳妾;尊重妻子,恪守规矩,每月初一、十五必然留宿晏大太太房里,并依照妻子的安排的日子去睡通房和小妾。随着年岁渐长,他去妾室的房里的时间,愈发的少了,颇有守着老妻过日子的架式。

  晏四爷是兄弟五人中,最具才华,相貌也是最佳的,看似风流,实际专情,身边只有正妻南平郡主,再无旁人,从少年时,就洁身自好。

  晏二爷也不知道象谁,最为贪花好色,没离京之前,身边就有两个妾和三个通房,到了江宁,离了父母的身,方氏又管不住他,也不知道这几年纳了几个妾,又添了几个通房。

  “明儿我就写信说他。”晏太傅也觉得老二这事做的不好,很容易被政敌攻讦。

  “要是可以,等冬月他回京述职,就让他留京吧,省得他在外面胡来。”晏老夫人蹙眉道。

  “他的政绩还是不错的。”晏太傅笑道,晏二爷风流归风流,但没有耽误政事,这一点还是挺令晏太傅感到欣慰的。

  晏老夫人斜了晏太傅一眼,气闷地不想说话了。她感到庆幸的就是二房的几个孙子,洁身自好,不象老二那样。

  这天半夜,方侧妃也开始阵痛,一个半时辰后,生了一个血糊糊的婴孩,力竭的方侧妃昏厥了过去;一刻钟后,楚王府的侧门开了,一个提着食盒的婆子鬼鬼崇崇地出来了。

第67章 大寿

  婆子快步走到停在暗处的马车前,敲了敲车门;车门拉开了些许,从里面伸出一只手来,将食盒接了进去。婆子转身返回了楚王府,马车亦离开楚王府,驶上护城河。

  车内亮起了昏黄的油灯,车内坐着个马脸男子,他打开食盒的盖子,里食盒没有吃食,只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男子盯着婴孩,目带凶光,“小子,希望你下次投胎,擦亮眼睛。”

  言罢,男子从怀里掏出一块帕子,捂住了婴孩的口鼻;小小的婴孩微微抽搐了几下,就没了声息。男子下车,捡了块大石头放进食盒里,将食盒的盖子又盖上,将装着石头和婴孩尸体的食盒抛进了护城河里,不多时,那个食盒就沉了下去。

  黑暗中,马车渐渐远去,没有人知道一条小生命就这样没了。天亮后,楚王府的管事前去晏府报喜。楚王得知方侧妃生的是个女儿,很失望,连名字都没取。方侧妃傻眼了,大夫明明说是儿子,怎么就成女儿了?

  唐衸在院子里练剑,一个小厮进来了,等他收式,走过去,低声禀报道:“世子,事情办妥了,没有任何后患。”

  “好。”唐衸勾唇一笑,父王有他这一个儿子就够了。

  接到喜讯的晏老夫人不屑地冷哼,她这算是又添了一个庶出的外孙女儿,虽然不喜,但还是让晏大太太收拾了一份中规中矩的贺礼,送去楚王府,以全礼数。

  三月初七唐礼十五岁生辰、初九唐江十三岁生辰、初十晏蔚及笄……十六日是晏老夫人五十九岁大寿。俗话曰:女过九,男过十。晏老夫人又是有诰命的夫人,圣上早就口谕礼部送贺礼,而皇后娘娘亦有赏赐。

  因是过大寿,晏府要大办,来拜寿的人多,分成几天宴客,十四日这天来得是皇亲国戚和各大勋贵。澄阳大长公主带着儿媳安国公世子夫人韩氏一起过来道贺,澄阳大长公主和晏老夫人是旧年不错的好友,年轻时,还曾想联姻,只是因各种原因,最后没联成;这些年两人年纪大了,都不爱出门赴宴,好在小辈们互相走动的还是蛮勤的,两家并没有疏远。

  今日澄阳大长公主能来,晏老夫人自是喜出望外,“再没想到,你会来。”

  “你过大寿,我能不来吗?”澄阳大长公主笑道。

  晏老夫人与她携手往宴客的厅里去,澄阳大长公主边走,边四处看,语带怀念地道:“府上还是跟从前一样儿,都没变。”

  “那边新挖了个小池塘,里面种了菱角,只是不应季,不能挖菱角儿出来给你尝鲜。”晏老夫人笑道。

  澄阳大长公主笑道:“等六七月菱角熟了,难道你就不能让人送点去给我尝尝?”

  “能,怎么不能,我让潇潇送去给你。”晏老夫人笑道。

  “那敢情好,说到潇潇,怎么没看到人呢?”澄阳大长公主这时才发现晏家的小姐一个也没在陪晏老夫人身边。

  “不知道和她姐妹们在做什么,我已让人去唤她了。”晏老夫人笑道。

  “还能做什么,肯定是在为你这个祖母准备寿礼呀。你呀,好福气,有这么多心肝宝贝。”澄阳大长公主十分羡慕晏老夫人有这么多孙女儿承欢膝下。

  说话间,到了厅里。落了座,丫鬟们殷勤的上来端茶送水。

  过了一会,晏家的小姐们就来了,先给晏老夫人请安,再给众宾客见礼。澄阳大长公主把晏萩叫到身边,“天气都暖和了,怎么还躲在家里不出门呢?”

  “潇潇如今要去闺学读书,还要跟姑姑学规矩,娘还请了琴师教潇潇抚琴。”晏萩表示她年纪虽小,可是整天有很多事要做,没有闲着。

  “这个南平,太心急了,我们潇潇还小呢。”澄阳大长公主嗔怪地道。

  晏老夫人笑道:“也不算小了,吃七岁饭的人了,再不学可就晚了。”

  “我们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孩子,难道还要靠那些个才艺搏名不成?”澄阳大长公主傲然道。

  “没让她钻研,就学点皮毛,当个乐子解闷罢了。”晏老夫人笑着解释道。

  澄阳大长主笑道:“这还差不多,可不许累着我们潇潇了。”

  韩氏笑着插嘴道:“学累了,就去伯母那儿松缓松缓,伯母让她们做香香的糕点给你吃。”

  “谢谢伯母。”晏萩眉眼弯弯地笑道。见晏萩这么得澄阳大长公主和韩氏喜爱,晏芗面露出不解,前世,晏萩得皇后和太子妃的喜爱,是因为才学仪容,可今生,晏萩病秧秧的,怎么也能如此讨人喜爱?

  这天的寿宴上,晏家小姐们或抚琴、或吹箫、或拨琵琶、或弹筝,为晏老夫人献一份特殊的寿礼;晏萩才学了几天乐器,晏荭还没有学乐器,她们捧着晏芪做的寿桃,送给晏老夫人。

  楚王妃是仪嘉郡主的继母,礼法上,晏老夫人就是仪嘉郡主的外祖母,但仪嘉郡主并没有出宫来为晏老夫人贺寿。唐祄送了一尊白玉观音像给晏老夫人,高城县主和香城县主一人送了一幅画。

第68章 心意

  澄阳大长公主可还记恨着周贤妃在皇后寿宴上,拿自家孙子做伐子的事,特意进了趟宫去见余皇后,“皇嫂,小晏氏再不贤良,也是楚王名正言顺的继室嫡妻,是仪嘉的继母呀,晏老夫人是她的外祖母,外祖母过大寿,她都可以不去,这是不孝。仪嘉让周贤妃这么教养下去,怕是日后只能送去庵里,侍奉佛祖了。”

  余皇后和她做了几十年姑嫂了,那还不知道小姑子还是为了寿宴上那件事在生气,笑道:“我送两个嬷嬷去教仪嘉规矩,不会让周贤妃把她给教坏的,你放心吧。”

  “她是好是坏,与我没什么关系,我不过是不想她丢了皇家的脸面。”澄阳大长公主撇嘴道。

  姑嫂俩又说了一会子闲话,澄阳大长公主就出宫回府了。她刚走没多久,圣上就来了,“澄阳进宫来有什么事?”

  “为了仪嘉不敬她外祖母的事。”余皇后轻描淡写地道。

  “怎么了?”圣上问道。

  余皇后就把澄阳大长公主说的事说了,圣上皱眉道:“这孩子被贤妃教得太不懂事,你安排两个嬷嬷好好教教她规矩。”

  “我明儿就安排。”余皇后笑,有了圣上的话,她安排起来就更名正言顺了。

  圣上接过杯子,抿了口参茶,道:“朕还以为澄阳是想让你给无咎赐婚呢,仪嘉和无咎的年纪到是相当。”

  余皇后横了他一眼,“你不想让无咎进宫来揪你的胡子,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上一篇:白月光

下一篇:我靠阿飘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