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瑾 第13章

作者:房顶上的兔子 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阿巧适时哭诉,“老爷您看能不能给我们姑娘些钱,每月一两银子的月银,真是不够花的。”

  十盒桃花酥就花光了好嘛!

  这个时候,陈氏进来了,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愣住。顾远宏道:“你来的正好,念儿的月钱只有一两?”

  陈氏看了看顾念,心道:自己一会儿不在,这人又出什么幺蛾子。

  当下便笑道:“是,家里本来也不是多富裕,悦儿也是一样每月一两。”

  顾念心头冷笑:明面上都是一样的没有错,可是顾悦有陈氏,难道还短了吃穿不成!恐怕那所谓的月钱,连顾悦的零花钱都不够。

  但是,她提起这个话头并不是要涨月钱的意思。所以,她道:“女儿明白咱们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这家里家外的,每个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氏看着她,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头卖的事什么药。

  却听顾念话锋一转,道:“干脆以后我就不领月钱了,把我母亲的嫁妆交还给我,岂不是省了公中一笔开支?”

  “如今我也及笄了,可以管理嫁妆了。”顾念又加了一句。

  陈氏心头一跳:原来在这儿等着她呢。怪道这丫头好端端地提这个做什么。

  顾念母亲姜氏嫁过来的时候可谓是十里红妆,原本这嫁妆应该完完整整地留给顾念。但是后来陈氏进门,就和顾远宏提了,顾念还小嫁妆怕她打理不好。

  于是,顾远宏便同意让陈氏代为打理。这么十几年下来,不说别的,就光是庄子上的出产,每年也得一两千两银子。

  更别说嫁妆里还有京城的三四个铺子。不说日进斗金吧,至少每月几百两一个铺子是有的。

  这可是一块大大的肥肉,陈氏怎么可能吐出来。

  于是笑着道:念儿不用着急,如今你还小,等你出嫁的时候,母亲自然会给你。”

  顾念就知道陈氏会这么说,当下双目微红,做出一副感动的样子来。

  “多谢母亲为女儿考虑。但是正因为如此,女儿才不能让母亲太过劳累。”

  陈氏:“你多虑了,母亲一点儿都不劳累。”相反,如果你把嫁妆拿回去,我才会劳累。到时候就得想着哪里去挣钱了。

  顾念并不想就此善罢甘休,“母亲,主要是若是别人知道您拿着我的嫁妆,恐怕名声不太好。”

  “当然了,”顾念解释道,“别人只是不体恤母亲对我的心意。”

  “但是毕竟人言可畏呀!”

  第14章

  且说顾念当着顾远宏的面问陈氏嫁妆的事儿,着实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在陈氏的印象中,自己这个继女是个没脑子的。这些年来被她刻意营造成了一种飞扬跋扈的性格,实际上却是个没有成算的。

  这些日子以来,陈氏虽然觉得顾念似乎是变了一些的,但是她却没有想到居然变了这么多,这就开始要嫁妆了。

  陈氏终于有些恼怒,“嫁妆肯定要你出嫁才能给,这事没什么可以商量的。”

  她大约是太着急了,倒是忘记这儿还坐着顾远宏呢。这么一拍板,倒是把顾远宏放在哪里呢!

  顾念瞅着机会看向顾远宏,哀哀戚戚喊了一声“父亲”。

  “女儿只是想有些钱财,以后也可以买茶叶孝敬父亲。”

  这话说的有些孩子气,顾远宏却十分受用。他点点头,道:“你倒是孝顺的。”

  转脸对陈氏道:“念儿也大了,是该学着打理事务了,不如就从她自己的嫁妆开始。”

  话说得平和,但神情却带了些恼意。陈氏和他夫妻多年,怎会不明白对方这是不高兴了。

  当下也就只好先答应下来,“好,妾身这些日子整理整理,把账目弄清楚了再交给念儿。”

  顾远宏没有异议。顾念也没有说什么,她本来也没想着能一举成功,如今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又说了几句话,顾念便告辞离开。

  顾远宏也说衙门有事,也离开了。

  当屋子里只剩下陈氏的时候,她终于可以放在端庄和婉的表情,狠狠地一掌拍在桌子上。

  “这个小贱人,打得好算盘!”

  陈氏身边的丫鬟忙劝慰,“咱们不交出去也就罢了,难道大姑娘还能明抢?”

  这也真是笑话了,明明是顾念的嫁妆,对方前来要走,她偏要用了“抢”字。

  大约是这个字说得巧妙,取悦了陈氏。后者的脸色稍稍和缓,喝了一口茶,慢慢地道:“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她终究是个祸害。”

  以往留着她不过是看在她性子愚蠢的份上,这样的人很是容易摆布。

  可是没想到,这丫头越来越超出掌控。既然如此,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到了晚间,顾念贞来了,顾老夫人让大家一去去慈心院用饭。

  顾念早早就到了,陪伴在顾老夫人身边,十分殷勤的模样。这些日子以来,她每日早晨都会前来请安,不知不觉地,倒是得了顾老夫人的青眼。

  顾悦见状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但回头看到程思,便又换上了一副笑模样。

  用罢了饭,顾念贞特意让几个孩子出去,对着陈氏笑道:“大嫂,两个孩子也不小了,咱们是不是把婚期定下来?”

  她说的是顾念和程思。两人自小定了娃娃亲,入机顾念及笄,程思也十八了。

  一直对小辈们的事情无所谓的顾老夫人破天荒地道:“是该打算打算了。”

  陈氏看着顾贞贤,心头一阵阵地冷笑:别以为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早日定下婚期,也不过是为了早日拿到嫁妆。

  程府早就亏空一片,恐怕就等着顾念的嫁妆银子吃饭呢。

  然而,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哪里还能再吐出来!

  陈氏笑眯眯地拉住顾贞贤的手臂,亲热地道:“这原是应该的,毕竟两个孩子也大了。但是这事,我还得同老爷商量商量,另外也得问问念儿的意思。”

  “你也知道,”陈氏似乎有些无奈,“念儿那孩子的脾气暴,若是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把婚事定下来,以后我也不好交代的。”

  她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把一个处境艰难的继母姿态摆了个十成十。顾贞贤也不说破,随意应了几声,道:“我等着大嫂的好消息。”

  她料定陈氏不过就是想拖些日子罢了,但是最后这婚事还是得定。毕竟是姜氏在世的时候就定下来的。

  陈氏虽然也是嫡妻,但是在原配牌位面前也得执妾礼。顾贞贤不相信她还敢退婚不成!

  当下两个人各怀心思,又陪着顾老夫人说了会儿话,这才各自散了。顾贞贤自然带着程思回了程府,而陈氏安顿完顾悦,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不知道到了几更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翻身之时发现顾远宏还没有回来。

  到了第二天早晨,顾远宏还没有出现,陈氏就有些担心了。连忙派人去找,最后在书房找到了晕倒的顾远宏。

  这事儿传到顾念耳朵里的时候,她还在梳洗呢。阿巧手里拿着帕子递给顾念,一面低声道:“姑娘您说大老爷好好地怎么会晕倒呢?”

  顾念:“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很快就会知道了。”

  果然,到了傍晚,替顾远宏诊断的大夫得出了结论:顾大老爷这是中了毒。

  当时,顾念也在,毕竟她对这个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感情,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就听见那大夫道:“顾大人中的是寒毒,这是一种□□,若是剂量小其实没有多大用处。”

  顾念道:“那我父亲又为何会晕倒呢?”

  “恐怕是长期服用所致。”大夫说罢,目光在在场众人脸上扫了一圈。斟酌着道:“不过,这种毒药一般都是用来对付女子。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生育。”

  顾念心头一动,不自觉地朝陈氏看去。就见后者的脸上突然变了一变,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她亲自向大夫道谢,让丫鬟跟着去抓药。

  回身对在场众人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所幸老爷身体没事,喝几副药也就好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顾悦突然道:“母亲,父亲好端端地怎么会中了毒。还是要彻查一番,以免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她一面说着,眼神还时不时瞟向顾念,那意思很明显:她认为顾念就是那个“有心之人”。

  顾念挑了挑眉头,并没有说话。

  “闭嘴!”陈氏沉声喝道,瞪向顾悦,“不知道的事情别乱说,现在赶快回房去!”

  顾悦又是委屈又是诧异,“母亲,你怎么还护着她!”

  难道是父亲晕倒,母亲太过担心所以神志不清?

  陈氏看向顾悦身边的丫鬟,“你们是死的吗?还不赶紧拉二姑娘回房!”竟然把一腔怒气发泄到了丫鬟身上。

  顾念在一旁看着有些好笑,但是面上却是一片茫然,仿佛和顾悦一样,对陈氏突然变色觉得迷惑不解。

  丫鬟们连拉带拽地把顾悦带走,元郎也被新来的嬷嬷抱走了。

  房里出来各自伺候的下人和昏迷的顾远宏,就只剩下了陈氏和顾念。

  陈氏看着顾念,目光中似乎有许多怀疑。她其实原本长得很温婉,可惜人心不正,所以这么多年面貌有了变化,尤其在不说不笑的时候,更显得有几分阴鸷。

  她道:“是你,对不对?”

  方才大夫所说的寒毒,她自然识得。是她下在茶叶里,又把那茶叶给了顾念。后者第一次送茶来给顾远宏的时候,陈氏就有些警觉,但是想着这寒毒只针对女子,料想对男子是无甚用处的,也就没有太放在心里。

  而且,她素来知道顾远宏对顾念的不待见,不信对方还真的能日日来送茶。

  然而,也不知道顾远宏最近是怎么了,居然就对顾念十分和颜悦色起来。后者也一个劲儿地套近乎,这茶水竟然是日日都送的。

  上回见到,顾念送了茶之后便提出要嫁妆。这些日子陈氏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倒是把茶叶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没想到,这就出了事。

  顾念仿佛听不懂她说的话一般,微微挑眉,“母亲在说什么?什么是我?”

  十五岁刚过的年纪,说实话还是个小姑娘。她一身淡绿衣裙,眉目清澈,好一副坦坦荡荡的神色。

  难道是自己多心,顾念根本不知道茶叶里头有寒毒?

  陈氏心思百转,最终挥了挥手让顾念走了。

  出了正院,阿巧就觉着自家姑娘情绪有些不对。但是她不敢在外头问,一直憋着到了自己院子,进了卧房,拴上门,阿巧才道:“姑娘怎么了?”

  顾念闭了闭眼睛,“那寒毒,原本是陈氏下给我的。”

  前世也应是这样,为的是让她一辈子生不出孩子,即便以后嫁到高门大户,也不会成为陈氏和顾悦的威胁。

  但是,最后她被抢入宁王府,还没有圆房就死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生孩子的机会。所以根本没有发现自己身上有寒毒。

  但今日提起这个,顾念才想到自己每月小日子来时,总会疼得死去活来。那时候以为不过是受了寒凉,但是无论她喝什么补药,用汤婆子捂肚子也都无济于事。

  原来,竟然是中了毒。

  陈氏的心可实在是太狠了!

  旁边阿巧已经惊得捂住了自己嘴巴,半晌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姑娘,陈氏居然如此待您,咱们告诉大老爷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