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军嫂 第114章

作者:五叶昙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原先他说他可以像长辈一样爱她,她想要什么样的爱都可以给她,对他来说她就像个孩子,也事事都惯着她,娇宠着她......她隐约觉得有些不对,但热恋的时候只会觉得甜蜜,也不会多想,现在才知道这样可能会出问题。

  苏若想得有些远。

  两个人脑回路就不一样。

  韩则城只是担心她身体而已。

  他道:“什么菟丝花,有你这样想这么多的菟丝花吗?你不想休学就不休学,但也不要勉强自己,功课拉下的也可以等以后再补。”

  “我后面几个月不在军区,你留在学校也好,但宿舍我还是不太放心,就搬到芳园路这边来住吧,回头我跟何姨还有张妈说一声,我把楼下书房收拾出来,你就住到那间房,这样你也能每天给我打电话。”

  苏若对这个安排也没有意见。

  这样能让他安心。

  她自己也希望能经常给他打电话。

  她轻轻蹭了蹭他,道:“谢谢,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在部队不要分心。”

  他伸手摸了摸她头发,就转身发动了车子,道:“我们去中医院看看。”

  “去中医院干嘛?”

  苏若奇怪道。

  “找中医再检查一下你的身体,”

  韩则城道,“虽然张妈说你身体好些了,但张妈毕竟不是医生,我们去看看中医,让医生给你开一些食补的单子,拿回来以后就让张妈看着给你调养。”

  苏若“哦”了一声。

  虽然她觉得好像没有多大必要,但看他真的很慎重紧张的样子,她还是顺着他了......唉,她突然觉得其实他不是天天在自己身边也好,他这么紧张,都弄得她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这想法一冒出来,她就觉得自己实在太没良心了些......果然人都有劣根性,不能对人太好,否则就不珍惜了。

  唉,古人真的说的很对,一定要

  一日三省,不然不知不觉心性就可能移了还不自知,嗐。

  ******

  两人去了中医院。

  给苏若看病的是个老中医。

  老中医替苏若把了脉,道:“这滑脉还浅,想要开点安胎药吗?”

  苏若忙摇头。

  是药三分毒,她刚怀了孩子,可不敢随便乱吃药,万一这老中医一不小心开错了分量呢......

  韩则城道:“不用,医生,她身体不好,你帮我看看她的体质,能不能帮她开一个食补的单子,不用管什么食材,只要适合她的就行。”

  老中医看了一眼韩则城,也没多说什么就低头在单子上“刷刷刷”写了起来,没过几分钟就写完了,递给了韩则城。

  韩则城拿起来一看,就是很简单的白米饭啊,鱼啊,肉啊,蔬菜什么的,还有一些不能吃的东西。

  就是日常的一些宜忌。

  他想再说什么,老中医就道:“她体质是有一点虚寒,但不算什么,只要平时注意营养均衡,不亏着了就行,反而她太瘦,要是补得太过,孩子太大,将来生起来才困难。”

  韩则城听得心头一凛,也不嫌啰嗦,又问了他许多问题。

  老中医没嫌他,苏若却在旁边差点抠起了脚趾。

  等出了中医院,苏若就抱了他的胳膊,笑道:“唉,我觉得做中医真的不容易,像你这样的人都能因为我有孕了跑去反反复复地问医生这个那个,平时肯定有更多的人为着体质这种很虚无缥缈的问题不停纠缠医生。”

  “不用,”

  他扫了她一眼,道,“那些病人直接开几副药下去就行了。”

  好吧。

  苏若心道,你比较难缠。

  不过想到他这都是为了她,简直连形象都不顾了,心里又软软的。

  只是苏若觉得韩则城问医生那么多问题是太过紧张。

  问完了安安心也就算了。

  医生说了那么多哪里记得住。

  可是等她回家睡了一觉起来,他给了她几张密密麻麻的纸,上面一条条列明了宜忌,大概是把老中医的话都逻辑分明地列出来之后......

  苏若:好吧,他不是因为紧张才啰嗦地缠着老中医,他是真的很有逻辑的在问问题。

  是她太小看他了。

  ******

  韩则城这样带着苏若先去第四医院,再去中医院,一 直到了差不多傍晚才回来,不过回到的时候何宗熙和果果却还没回来。

  苏若回来之后张妈就让她回去屋子里躺一会儿。

  说是到了晚饭再叫她。

  苏若觉得自己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块豆腐。

  不过说实话她自己也觉得累,就不跟大家计较,跟着韩则城就去楼上睡觉去了。

  进了楼梯间,韩则城却道:“我背你上去。”

  苏若吓一跳。

  她仔细看了他好一会儿。

  然后心就软了下来。

  她让他背了自己。

  趴在他背上走了一会儿,她低声道:“喂,韩则城,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你放心好了。我想好了,等我大学毕业之后,可以做古文物或者古画修复的工作,嗯,著书编撰的工作也行,我就找我有兴趣的事情做,这样你们部队在哪里,我就也能跟着去哪里了......唉,谁叫我这么有天赋呢,做什么都能做好。”

  “不是古建筑修复吗?”

  他道。

  “嘿,那个我也喜欢。”

  她道,“但是最近书看多了,我突然发现我还有收藏癖,唉,我其实没有舒姨那样的耐力和耐性,和对那个专业的奉献精神,我只能往深入发掘自己的喜好和潜力,将来发挥自己的专长,我相信路肯定不是只有一条,我一定能找到能让自己热爱且投入的事业的,像你跟舒姨一样......唔,还有何宗熙那样。”

  说到这个她笑了起来,道,“你没发现,说起种棉花,何大哥的眼睛都在发光吗?但他又不是真的喜欢种棉花,不会像农大的教授那样那么深入的研究能么去提升种子的质量,棉花的产量......唉,种棉花,纺纱,织布,他都有兴趣......他是喜欢掌控这整个产业链吧。”

  “我觉得大概是一样的道理,我喜欢古建筑,喜欢书画,喜欢古文物,但不会像舒姨一样那样投入去深入研究怎么去修复一个古建筑,可以为一个这样的修复项目花费一年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的。”

  “你不过是第一次见何宗熙,倒是了解他。”

  韩则城突然打断了她的长篇大论。

  苏若一愣,随即抿唇笑了出来,伸手掐了掐他,道:“那是我聪明。”

  

第86章

  一九七八年七月初。

  七月初的时候,一个老妇人带着一对青年男女和一个孩子顶着炎日的天气,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青大。

  他们跑到了女生宿舍楼打听楼里有没有住着一个名叫苏若的学生,还是大着肚子的学生。

  这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苏若的婆婆吴桂枝。

  那青年男女和孩子就是吴桂枝的小儿子韩家林,小儿媳吴娇艳和孙子韩来宝。

  苏若怀了身子的事韩则城并没有特意送消息去韩家村。

  吴桂枝还是从隔壁村一个在省城读大学的知青那里辗转得知苏若有了身子,然后特地从韩家村一路奔波到了省城,再找来青大的。

  说起来自从去年韩则城带了苏若和果果离开韩家村,这些个月来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十块钱,韩则城就再没有跟吴桂枝有过别的联系,以前隔三差五的什么麦乳精水果糖,布票肉票各种票什么的自然也就没有往韩家村寄过。

  不得不说,没有了苏若的补贴,没有了韩则城寄回去的东西,韩家村老韩家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骤然下降。

  就算是有韩则城那十块钱......可以前可是二十五加十一共三十五块钱,一下子连荷包都瘪了下来,可以想见吴桂枝这段时间所受的煎熬......还有对苏若的迁怒和痛恨。

  因为她觉得如果不是儿子娶了苏若,不是苏若要考什么大学,那这所有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她有很多次都忍不住想要去壁阳军区找儿子韩则城。

  不过却被丈夫韩和平给劝住了,说是再等等看。

  后来有一次吴桂枝伤风,韩和平就让小儿子韩家林发了个电报给韩则城,说是吴桂枝“病重”,结果韩则城没回来,倒是部队那边特意派了个战士过来看望吴桂枝,送了些补品。

  吴桂枝这才知道自己儿子现在根本就不在壁阳军区,而是去了云南执行任务去了,儿媳妇则是带了孙子去了大学读书。

  吴桂枝忍不住就对着那个小战士好一顿哭诉,说儿子儿媳不来看她,她如何如何的艰难把儿子养大,现在那头却好像当没她这个娘似的。

  小战士如坐针毡,一直听着她哭诉,直到临走前才涨红着 脸,一脸严肃道:“吴大娘,您不是在韩副团长出生没多久就改嫁,一直到韩副团长快三岁,韩副团长的奶奶饿死之后才接了韩副团长过去吗?”

  “不过韩副团长的父亲也在韩副团长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回来,接了韩副团长离开,上小学的时候才又送了他来林子湖公社读了几年小学,但听说就是那几年韩副团长也是住校,所有的费用都是韩书记支出的,另外韩书记还给了您一大笔钱。”

  “韩副团长读中学就已经去了省城读书。但从读中学开始,韩副团长就给您寄钱,这么多年来从没间断......吴大娘,韩副团长是我们部队的重要将领,他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我们部队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所以还请吴大娘您以后不要在再这么抹黑我们韩副团长了。事实上我们部队将士家中弃子改嫁的母亲有很多,像韩副团长这样多年如一日还给您寄钱的却是绝无仅有的。”

  一番话说的吴桂枝又臊又恼差点背过气去。

  她还想争辩却被韩和平给一把给拖住了,然后好言好语的送走了小战士。

  送的时候他还特地跟小战士旁敲侧击的打听了,问那小战士刚刚说的那些事情都是从哪里听来的......就算部队里有记录,可也不可能人人都知道啊。

  问他是不是韩副团长说的。

  小战士表情很认真严肃。

  他道:“韩副团长正在执行重要任务呢,这些事情当然不可能是他跟我说的。是我们部队领导接到了吴大娘的电报,怕吴大娘有什么事,但这时候也不能影响韩副团长的工作,所以特地派我过来的......这些也是领导特意跟我说了,让我劝吴大娘的,还请她理解我们韩副团长的工作,不要再打扰他执行部队的任务。”

  当时韩和平的脸就白了。

  他不知道小战士说的韩则城不在部队的事情是真是假,是假,那那些话就是韩则城对他们的警告。

  是真,那就更严重,很明显就是部队里对他们的警告了。

  这么闹了一次,吴桂枝总算是又消停了几个月。

  但她在得知苏若有孕之后,终于觉得这是一个再找上儿子的好机会,所以就带着小儿子一家大小赶到省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