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 第158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时候,北方和西域的局面,又发生了改变。

  迎人的队伍,是在月初出发的。

  月末,端王收到了来自河西的一个消息。

  秦王并未踏上归京之路。

  他再次出关西行了。

  在那里,还有最后一场大战,正在等着他。

  ……

  北方的一个深夜,在东狄汗的大帐之中,肃霜汗收到了沈旸的死讯,又获悉东都也被破,再也无法成眠。

  一年多前,李朝姜氏去世,新帝平庸,朝中更无能臣。

  他以为李朝运衰,一切都已准备好了,于是发动了这一场规模巨大的南下之战。

  在他的设想里,铁蹄之下,李朝将遭遇河西陷落、北方沦陷的双重失败。而在他们的心腹之地,沈旸也会为他们插上一把锋利的透心之刀。

  内外同战,李朝不可能安然无恙。即便让他们最后侥幸逃过覆没的之运,河西和北方那大片他渴望已久的土地,也必将属于他们。

  他没有想到,李朝国运,依然未绝。

  因为李玄度一人,他不得不吞下这战败的苦果。

  他不甘心,然而,即便他现在还可以再组织兵马卷土重来一次,他也没有信心再继续打下去了。

  游牧政权天性慕强,这令他们拥有了最为悍勇的战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便是权力的松散。不像中原皇朝,有着相对稳固的组织和官员体系,在这里,除非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极具威信的领袖人物,否则,一旦遭遇大的战败,在联盟基础上被推举而出的汗王,便会遭到来自下面各部的质疑,甚至是反叛和取代。

  几百年来,从无例外。

  他自己便是如此上位的。

  他更有自知之明。

  河西和北疆相继的大败,令他丧失了威信,他已无法再自如调动各部人马了,若再勉强打下去,万一不能扭转败局,必将招致自己的覆灭。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先稳固地位。所以先前,考虑再三过后,拒绝了东都送来的希望他再次发兵以缓解压力的要求。

  从实质而言,他和沈旸这个曾义结金兰的兄弟,也只是协作和各取其利的关系罢了。在他早先的计划里,倘若南下顺利,他迟早将会和对方翻脸,再次一战。

  他相信沈旸亦抱如此的打算。一旦灭了李朝皇族取而代之,他必也不会对自己退让半步。

  然而此刻,当听到他已身死的消息,肃霜汗走出大帐,立在外,眺望着眼前夜幕之下那望不到边的一顶顶帐篷和远处随风隐隐传来的战马嘶鸣之声,心中还是生出了一种兔死狐悲般的悲凉之感。

  “他为何不愿来我这里,以图东山再起?”

  交往多年,知他出身卑下,野心勃勃,但汉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却始终还是看不明白。

  他叹息了一声,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唤来身边的已经亲信,命明早发令,完全撤兵,退回王庭。

  他的人仿佛迟疑了下,问:“大汗当真发如此命令?”

  肃霜汗道:“国运不来,为之奈何?前次机会既错过,再打下去,恐也讨不了好,不如先行回兵,以图将来。”

  他话音方落,身后传来一道冷笑之声:“何谓国运?分明是你无能,打不过一个李玄度,不配做这汗王罢了!”

  肃霜汗一惊,倏然回头,见四面火把熊熊,王帐周围迅速涌来了许多人,火光映照出一张张的脸,皆为各部贵族和将领。

  那发话之人,却是靡力,从前便号称狄国第一勇士,狄人分裂为东西两部之时,他随族西迁,几年前,在西狄夺位失败,又逃回到了这边,借妻家势力和他的战力,这两年,地位扶摇而上。

  此次南下出兵,肃霜汗对战局判断乐观,私心也是怀了几分戒备,故出战之前,便就不曾打算重用他,恰好也是他自己送上来,临战之前,和一名贵族起冲突,伤了对方,他便将靡力扣下。这回不敢再贸然出兵,便是怕靡力在背后生事。

  他本计划回王庭后,伺机先行铲除靡力的势力。不料他此刻竟会现身在了这里。

  “是你?!”

  肃霜汗吃惊,待反应了过来,心知不妙,厉声呼亲信救助。

  远处传来一阵厮杀之声,应是他的亲兵正遭屠戮,而四周的诸人,皆冷眼观望,竟无一人反应。

  靡力狞笑着上前,拔刀,一刀将肃霜王杀了,割下人头后,高高挑于刀头,朝着四面之人展示。

  王帐的周围,随了他的这个动作,发出阵阵喊杀之声。

  前任汗王断颈中的血,滴落在他的头脸之上。他的双目在火把的映照之下,闪烁着近乎野兽般的亢奋光芒。

  攻下西狄,夺回西域,杀入河西,最后踏平中原。

  这就是他的目标。

  当然,在这些目标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边是杀死当日曾将他赶出西狄的李玄度,一雪前耻!

第143章

  靡力上位之后, 立刻便召齐东狄三十二部之王,举行祭天典礼。

  典礼之上,被狄人视为神物图腾的白狼狼王出现在了西方。巫占卜, 西方大吉。各部为之沸腾, 斗志再起, 认定此为上天之兆:吞并西狄,国运便可再次昌隆。

  一切都在按照靡力的设想走。

  他嗜战, 却并非全然鲁莽之辈。虽然在杀肃霜汗的那一夜, 当众讥嘲对方无能, 其实心里清楚,即便自己再打一场那样的战事, 结果, 也不一定会比肃霜汗好多少。

  但他初登汗位, 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地位。而获取战利,弥补上次战败的损失, 这也是三十二部支持他上位的条件和期待。

  他必须要打一场。

  他将目标对准了西狄。

  从几年前他仓皇逃离银月城的那一夜开始, 打回来,便就成了他日夜不忘的最大梦想。

  攻打银月城,吞并已被金熹大长公主彻底掌控的西狄, 不但能一雪前耻,此战,也是他如今最有把握的一场战事。

  西狄一方,主力刚结束对河西之战的驰援, 远道而归,是支疲军。

  而他这一方, 除了拥有三十二部再次整合出来的十万大军,还有乌离和康居的助战。这两国和西狄近邻, 且有宿怨,对于此战,两国不但答应发动全部能够出动的兵马,乌离王还将亲自领兵,以助声威。

  他也分析李朝可能会有的应对。

  西狄遭到如此的围攻,李玄度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李朝才打完那场旷日持久的内外大战,将士疲乏,国库空虚,这个时候,再支持大军出动,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穿过西域来到西狄援战,并不现实。

  短期之内,李玄度最大的可能,就是以有限的西域兵马为主力,对西狄进行援战。

  所以这一战,只要能够速战速决,己方优势便就很大。

  何况,他还有杀手锏在手。

  为了这场复仇亦是立威的战事,他暗中准备许久,如今已是迫不及待了。

  祭天一结束,靡力立刻便指挥人马掉头往西,直奔西狄。

  李玄度获悉消息,第一时间和姜毅汇合,果断发兵援战。

  但这一战,考虑诸多因素,确如靡力之前预判的那样,参与的人马,除了一部分河西将士,剩下的主力,是西域诸国联军。

  军队一路往西急行,这一日,当接近西狄之时,收到的战报,局面已是十分不利。

  康居在西,乌离在东,东狄兵马在北,合计共十余万兵马,自三个方向,同时对西狄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善央所领的西狄军队方归国,尚未整休完,便就遭到如此规模空前的攻击,局势立刻紧张起来,金熹急召左贤王桑乾等部勤王,此前迁回故地的阙人武士也加入战团共同迎战,但双方实力依然悬殊,三面被围,战场在不断地收缩,银月城岌岌可危。

  援军在抵达的时候,被阻在了距离银月城还有几百里的地方。

  北面是东狄大军的营地,也是一条最远的道,不可取。前方则是乌离国境。

  要想以最快的速度援城,如今只有两条途径。

  一是攻入乌离,从乌离直接穿境而过,二是南绕,抵达银月城的西面。

  李玄度和姜毅很快便定下了作战方案。兵分两路,一路由姜毅带领,绕袭康居兵。一路由李玄度率领,取道乌离。议定之后,双方当即各自行动。

  李玄度带着军队,进入乌离。刚开始的两天,每日以六七十里的速度快速推进,朝着银月城行军而去。两天之后,乌离国的军队倾巢而动,沿途狙击,得知消息的靡力立刻也从北路调集大量的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和乌离军队汇合。

  十天之后,双方经过几次是试探性的局部作战之后,会师在了乌离和西狄的边境附近,涿阴山下的一片原野之上。

  李玄度将帅帐设在山麓的一块坡地之上,立起一杆醒目大纛,自己坐镇,指挥原野上的全局作战。

  战事陆陆续续,持续了三天。对面指挥作战的,是靡力的妻兄夫渠王和乌离王。靡力本人一直没有现身。

  到了第四天,双方再次正面交战之时,叶霄率一支骑兵,张石山和一名宝勒国将军率另一支骑兵,两支骑兵从左右两翼插入阵地,一阵冲击,将东狄和乌离的联军分割开来,随后包围,各自歼灭。

  已胶着了数日的战事,终于出现变局。

  正当战局渐渐向好,东狄和乌离军队陷入包围圈,渐露败相之时,忽然,对面山麓的方向,发出了一阵异声。

  那声如一道闷雷,滚过地面,又仿佛正走来一个夸父般的巨人,脚步之声,令大地亦为之微微震颤。

  原野里,本在厮杀的作战双方不自觉地慢慢停住,循声望去。

  一支人数至少三千的重甲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宛如一道涌动的黑色海潮,从地平线上出现,朝着这边移动而来。

  重甲骑兵不算罕见,但是这一支,却是在场的所有士兵都前所未见的。不但马背上的骑兵,从头往下,全身穿着铁甲,就连马匹,亦从头脸开始,披挂整齐,覆盖一层铁锁甲。

  头顶阳光刺目,这一支浩浩荡荡的重骑兵,宛如一面巨大的移动铁盾,又犹如一头张着布满獠牙巨口的铁兽,向着对面阵地上的敌人行去。

  纵然将士们身经百战,但这一刻,在这支重骑兵出现之后,几乎瞬间,众人的瞳孔便就不自觉地缩小,脸上也露出了迟疑的表情。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本正陷入苦战的东狄和乌离士兵。

  他们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近乎疯狂似的吼叫之声,高声呼喊大汗之名。

  前些天一直没有露面的靡力,就在这支重骑兵的中间,宛如众星拱月,骑在马背之上,直驱而来。

  距离最近的张石山和宝勒国将军部,总计两千混杂骑兵,三千余步卒,仿佛溪流遭遇巨水,很快,前面的先锋将近千人,就被这支铁甲军队吞噬,继而无情绞杀。

  这就是靡力的杀手锏。

  一支他耗费数年心血,倾尽财力,打造出来的重甲骑兵。

  无坚不摧!恐怖无比!

  这种仿佛能够吞噬一切的气势,才是战场之上,最可怕的威力。

  张石山是这支分队的统领。

  他看到了士兵脸上的惊恐,知军心已被撼动,再强行顶着,恐怕也只是白送性命。

  他立刻扭头,转向远处那面大纛的方向,果然,看见旗令,立刻命人鸣金。

  骑兵和步卒迅速撤退。

  在他之后,阵中的叶霄紧接着派出了弓箭兵和弩兵,希冀能够以箭阵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