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为何如此优秀? 第27章

作者:花日绯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薛家三女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内华门外众人在讨论这件事:

  “那软轿中的是谁?大热天的,轿帘紧闭,也不怕闷热。”

  “镇国公府的小公爷都那么恭敬,必定是皇室中人吧。”

  “是了,定是大大王,据传大大王早年中了寒毒,异常畏冷,轿帘子紧闭就对了。”

  人们讨论讨论就依稀有了定论,薛娴珺远远看着那已经快要消失的轿子,口中呢喃:“大大王。不是听说他常年在外养病吗?”

  薛娴雅心思一动,笑道:“莫不是为了恭贺良妃娘娘生辰特地回来的?”

  薛娴珺恍然大悟:“哦,约莫是的。可见咱们小姑母在宫中十分受宠呢。”

  说完之后,三个姑娘就突然兴奋的抱在一起,欣喜得意,与有荣焉之色不予言表。

  “……”薛清欢实在不懂她们在那瞎高兴什么。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大大王长什么模样呢。”薛娴珺她们兴奋完了,恢复了冷静。

  薛娴淑指了指薛清欢:“欢姐儿刚才离得那么近,肯定看见了吧。”

  薛家三女一同看向薛清欢,就连站在他们前面的阮文霁都回过头来看她会怎么说,薛清欢眨巴两下眼睛,连磕绊都没打一个就说道:

  “哦,大大王他也就比阮小公爷好看一点。”

  说完之后,薛清欢还不忘对回头八卦的阮小公爷笑了笑,阮文霁心旌摇动,吓的回过头去,不再理这些小娘子间无聊的对话。

  正好有内侍从内华门出来请阮文霁,阮文霁便随内侍上前去了。

  见阮文霁走了,薛娴珺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抗议:“不可能。阮小公爷那般人物,大大王容貌能生的比他好?”

  薛娴雅和薛娴淑也小声附和:“我也觉得不可能。”

  薛清欢暗自冷笑,这些没见识的小丫头是没见过大大王解除寒毒之后的绝代风姿,大京第一美男子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叫的。那时候整个大京的未婚姑娘,哪个不把大大王赵肇当做是梦中情人?成了亲,有女儿的夫人娘子们,哪个不把大大王当做是极品佳婿?每天不知有多少媒婆在大大王府外转悠,提亲的门槛都踩平了一块又一块。

  不过这些,薛清欢可不打算跟她们细说,内侍来传唤她们去内华门,这话题就此终结。

  **

  良妃娘娘生辰,宫宴设在泰和宫。

  安乐侯府作为良妃娘娘的娘家人,有幸被请到内院小坐,不过也并不是一股脑儿的全部被传召进殿面见娘娘,而是娘娘挑几个想见面的亲人传召进去。

  侯爷和侯夫人自然在内,良妃后来又传召了世子夫妇入内参拜,然后是世子嫡子嫡女觐见,薛娴淑和薛清欢都不是嫡子之女,连二房庶子都未得召见,更别说薛冒和薛清欢这半路回家的了。

  宫里的繁文缛节比较多,光是等候娘娘觐见就花了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娘娘要准备前往泰和殿,侯爷和侯夫人等才率先出来,领着一大家子,跟在宫人后头,首先前往宫宴场地。

  行走间,薛康特地把薛倦和薛冒叫到身边,说道:

  “娘娘今日有些乏累,未召见你们,托我与你们说,你们的心意她是领受的,下回有机会定然召见一叙。”

  侯爷亲自开口传达娘娘的话,不管是真的,还是侯爷的安抚之言,薛倦和薛冒都只能当真的听,薛倦还颇为感动的掖了两下眼角,表达未曾见到娘娘的遗憾之情,薛冒看在眼中,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这等姿态的,只拱了拱手表示知晓。

  薛清欢来到薛冒身边抿唇发笑,笑侯府的人惯会做戏,被薛冒瞪了一眼才收敛笑容,乖乖随在后头。

  此时的泰和殿中已然热闹非凡,不少入宫贺寿的官眷们皆已入座,薛清欢和薛冒被排在安乐侯府这一片的最末席,父女俩对此都不在意。

  宾客们渐渐的都来的差不多了,最后一批进场的自然是皇家。

  平王来的最早,一来就到安乐侯府这边给薛康这个舅舅请安,接着是达王和哲王,两人联袂而来,众臣起身相迎,泰和宫中的气氛,因为三位王爷的到来而显得格外热烈。

  薛清欢听见隔壁桌的薛娴淑问前面的薛娴珺:“不是说大大王也来了嘛,怎么不见他?”

  原来她们还憋着见一见大大王呢。

  薛娴珺也不时将目光投向泰和宫的宫门口,把自己的衣裳袖子从薛娴淑的手中扯了回去,没好气的低声一句:

  “别问我,我怎么知道呀。”

  话音刚落,就听宫外传音内侍高唱一声:“大大王驾到。”

  也许是大大王三个字让人有些陌生,毕竟自从十一二岁之后,这位官家的长子就很少在众人视野中出现了,朝中有各种各样关于他的传闻,都未经证实。

  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会格外好奇,因此当传音内侍吟唱完后,整个泰和宫中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皆投向宫门。

第33章

  “咳咳。”

  人未到声先至。

  所有人都听见宫门口传来几声轻柔的咳嗽, 知道大大王就要出现了,有些人微微抬起坐姿, 有些人举着酒杯在唇边却忘记了喝, 还有些人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眼巴巴的盯着宫门出现的袍角。

  赵肇穿着一身月白色斜襟长衫,罩着一件浅底金线的厚绒氅衣,手里捧着一只冬日里才会有人用的鎏金小暖炉, 只见他面色略显苍白,更近玉色, 凤眼半磕,一看便是沾染病气没什么精神, 但脚下每走一步却又沉稳无比,脊背笔挺, 岩岩如孤松独立,萧肃清贵。

  泰和殿中的官员官眷们此起彼伏的起身行礼,赵肇一一点头致礼,来到安乐侯府这一片时, 赵肇稍加停留与薛康打招呼:

  “好些年未见侯爷, 侯爷看着健朗如初。”

  薛康没想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大王会特意跟他打招呼, 拱手回礼道:“托大王的福。”

  “近来听闻侯爷府中喜事连连, 想必人逢喜事精神爽了。”赵肇自带清冷之气,虽言语温和,却总让人有种疏离之感。

  薛康见他问起此事,也不敢遮掩, 对薛冒和薛清欢招了招手,待两人上前来后,薛康才对赵肇介绍:

  “这便是我那走失多年的第三子,那是他的女儿。快,见过大大王。”

  薛冒看了一眼薛清欢,虽然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突然被老父亲叫出来跟人打招呼有点尴尬,但还是必须要做的,刚一拱手欲弯腰作揖,便被一双苍白修长的手稳稳的托住了,薛冒意外抬头,只听赵肇笑道:

  “薛先生无需多礼。小娘子也无需多礼。请入座吧。”

  薛康没想到大大王对儿子这般客气,心中感激,对薛冒小声说了句:“回去坐吧。”

  薛冒父女给拎出来溜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他们后面的位置上,赵肇又与薛康简短说了两句,便颔首告辞,往他上首的座位去。

  赵肇虽是大大王,但官家四个儿子里,只有他未曾封王,因此他的座位被排在三王之后。他与三人点头致礼后便坐下,有专门的宫人抬了个裹着绒的银丝炭炉到他身后,赵肇指了指桌案上的酒,身旁伺候的宫人便赶忙跪地为他斟酒。

  比他先到的平王、达王和哲王互相看了两眼,以处世最为圆滑,素有贤王美名的达王率先起身来到赵肇案前举杯,平王和哲王紧随其后,三王主动向其问好:

  “长兄,好久不见,身子可好些了?”

  赵肇举杯与他们相碰,说道:“还是老样子,恕我不便起身与诸位贤弟见礼。”

  “有什么……”平王在其后刚要开口,就被前方的达王制止:“不可对长兄无礼。”

  平王觉得纵然赵肇是长子,可他至今未曾封王,不该对他们如此怠慢,更何况他们这些封了王的都能主动来与他问好,他起身回个礼很难吗?

  可他的话被达王制止了,只能咽回去。

  敬完酒之后,三王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官员和官眷们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那都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什么资格评价。

  倒是宫宴上的各家小娘子们暗流涌动,因为她们终于见着了一直活在传说中的大大王,发现竟然比她们想象中的要俊美太多了。也有不少小娘子暗叫可惜,若是这般模样的大大王不是身体不好的话该有多好啊。

  薛家三姐妹此时也全都闭了嘴,她们先前问薛清欢时,薛清欢说大大王比阮小公爷好看一点,她们还不信,此时看见本尊,便是她们再怎么挑剔也不得不承认薛清欢说的是对的,大大王的确好看,阮小公爷生的也挺好的,在大京世家子弟中绝对算得上是翘楚人物,前十的存在,但就五官与气质而言,阮小公爷若是前十,那大大王就绝对能挤进前三,若是他能脱了那一身病气的话,稳坐第一也不是没可能的。

  薛清欢将满宫小娘子们脸上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心道历史果然是轮回的,大王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他出现都会是人群中最闪耀的那一个,周身仿佛自带光环,神仙般的存在。

  看见大王如此受欢迎,薛清欢作为他的头号拥趸,感觉与有荣焉,听见别人夸大王,薛清欢比自己被人夸了还高兴。

  “你笑什么?”薛清欢正兀自高兴着,身旁薛冒突然问道。

  “呃?”薛清欢一愣,总不能跟爹爹说她在想大大王的事情吧,拿起一颗冰镇荔枝,说道:“我笑荔枝好吃啊。”

  “……”薛冒无语的同时,把自己面前那盘冰镇荔枝送到了薛清欢面前:“那多吃点,这荔枝可不是寻常能吃到的。”

  “嗯。谢谢爹。”薛清欢看着桌上的荔枝,脑中想着若是福远镖局能从岭南大量运输这荔枝回大京,只要把保鲜做好,运送时间能缩短到三天之内,荔枝运过来,在这寸土寸金的大京城中不愁没有销路,物以稀为贵,这可是赚钱的笔好买卖呢!

  就在薛清欢畅想未来事业的时候,传音内侍又一高声吟唱:

  “陛下驾到,皇后驾到,贵妃驾到,良妃驾到,贤妃驾到,于美人驾到……”

  吟唱一声接着一声,预告着当今官家带着他的后宫团到了,宫宴中所有人此时都赶忙起身,统一跪地,不一会儿便见穿着龙袍的宣成帝赵临出现在宫门前,宣成帝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带着所向披靡的气势,径直走过群臣拜服的路,直奔王座而去。

  “平身吧。”宣成帝入殿后便使人平身,不必再跪。

  “谢陛下。”群臣立起,恭谨肃立在坐席旁,等待宣成帝登上王座后,群臣才敢坐下。

  宣成帝走到上首,三王跪拜:“参见父皇,参见母后,众母妃们。”

  “免了。”

  宣成帝开口说道,三王刚要谢恩却发现刚才还站在他们面前的宣成帝忽然转了方向,往大大王赵肇案桌前走去,对欲起身行礼的大大王摆了摆手,让他坐下别动。

  三王这才明白,陛下那句‘免了’,根本不是对他们说的。

  大大王得了宣成帝的命令后,便心安理得的坐回席位上,宣成帝面无表情的伸手触了触赵肇案上的酒壶,眉心微蹙,却只浅淡的吩咐一句:

  “酒大伤身,少喝点。”

  赵肇仰头看着宣成帝,点了点头:“嗯。知道了。”

  说完之后,宣成帝便不再与他多言,转身登上帝座,对群臣朗声道:

  “都入座吧。今日算是家宴,不必多礼了。皇后,你也坐。”

  群臣称是后,皇后宁氏亦对宣成帝福身落座,目光却是落在正让宫人倒酒的大大王赵肇身上,唤来身边宫婢,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后,宫婢躬身退下,片刻后,那宫婢又回来了,而后就有宫人入殿来,大大王面前的案桌之上多了个温酒的容器。

  赵肇看着那容器,抬眼向皇后所坐的方向看了一眼,拱手致谢,皇后微笑回之。

  在宣成帝及众妃到场后,良妃的生辰宴这便正式开始,和乐署的音乐流淌而出,舞姬陆续而出,御膳房早就准备好的佳肴一一上桌。

  宴席开始之后,各路宾客便开始向陛下、皇后及今日的寿星良妃敬酒,泰和宫中一派欢腾热闹的景象。

  酒过半巡,便有臣子主动上前吟诗作对,群臣斗诗斗词,还有那斗茶的,俨然成了每回宫宴上的必有项目。

  今年乃是由礼部尚书孙茂良大人提出,与以往换了个花样,这回他们打算斗字!

  原因无他,因为今天宫宴之中来了几位字画界的泰斗,以书画闻名天下的双绝先生颜庭舟,他的字和画毋庸置疑乃当世第一,所绘画卷、所写字帖,一经印成便被各路字画爱好者买空,在士林中的名气极高,乃天下好字画的学子向往之楷模。

  而颜先生今日是受礼部尚书的邀请前来参加宫宴,早就在官家面前登记在册,因此由礼部尚书提出今日宴会节目为‘斗字’是合情合理的。

  得知双绝先生颜庭舟出席宫宴,不少官员都翘首以盼,要知道外面现在想求一幅颜先生的字极其困难,纵有千金也难求一二,今日能得见真容,又怎会叫人不好奇,不欣喜?

  所谓‘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争斗,而是两者,乃至多方友好的比拼,有彩头,彩头自然是归于宴会之主,像今日,斗字的彩头便是双绝先生的一幅《百家春燕图》,若是有人斗字赢了,那《百家春燕图》就会被送到寿星良妃娘娘的宫中珍藏。

  薛清欢对字什么的没兴趣,她六艺中,就是‘御’和‘书’最拿不出手,要说‘御’是没有机会多学的话,那‘书’她能学的机会就太多了,因为大王的字写的就很好,她只要说想临摹,大王书房里的字帖取之不尽,可薛清欢就是对写字没什么兴趣,所以尽管其他技能还都说得过去,唯独字写的相当难看,说狗爬都是抬举她。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又不要考状元,又不要写信笺,字难看就难看呗。

  正因为薛清欢对写字没兴趣,所以当听见什么双绝先生莅临宫宴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关注一个老头子,还不如关注一下御膳房的菜肴是怎么做的,将来若能精进些厨艺也是好的。

  不过,她这边很淡定,旁边的薛冒却不淡定了。

上一篇:被迫下嫁

下一篇:农门娘子别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