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江府
他嘴上是这么说了,捧着书的手却一时半刻也没放下。
小洋子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也不敢再劝了,只能招手让旁边的小太监过来,让他将侍候的宫灯点得再亮堂一些。
宫里的戏园子自中秋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了,倒是马常在又跟着熹嫔去了九洲清晏殿几次。
熹嫔不像裕妃——自从宸贵妃娘娘有孕之后,宫务虽然仍然掌权,具体事务却是全落到了她的肩上,如此这般,便是到了皇上面前也不突兀。
熹嫔却只能寻些成太妃娘娘的事情来说,顺便就将马常在向皇上面前推,有意无意的提到了几次马常在有一把好嗓子,皇上若是批折子批的乏了,让她唱一段也好。
马常在瑟缩在熹嫔背后,几次看见皇帝面色淡淡的,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倒是谦嫔见了几次她巴着熹嫔,回去脸色就难看了起来,又拉了李贵人进自己院子里,两个人关上门,好一阵嘀咕。
……
九洲清晏殿里,胤禛修长的手指在棋盘上掠过。
对阵的是张廷玉。
两个人默然无言,殿中唯闻棋子落在棋盘之声。
半晌之后,胤禛哈哈笑了起来:“朕这一局大意了!”
张廷玉撩起衣摆,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看着棋盘上的棋局,笑着道:“臣这是险胜——皇上日理万机,便是黑白之间,也难免思量别的事,臣却是全力以赴。”
胤禛笑了笑,又说了些朝堂之事,尤其是多问了六阿哥弘昕平日课学,张廷玉都恭恭敬敬地一一回答了。
胤禛看着张廷玉出去,坐在御座之上沉吟了半晌,便叫了苏培盛来,嘱咐将内务府新制的紫檀木象牙四面镶牙子书格一架、节节双喜园玻璃窗合牌、紫檀木边座玻璃小插屏转板矮书桌都给张大人送去。
吩咐完了这些事,守在外面等着报贵妃脉案的两位太医便被苏培盛召了进来。
贵妃娘娘的产期大约在正月底,距离眼下已经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光景了。
太医们本来在宸贵妃有孕之后,已经分成了四批八人,轮流值守在御药房下所上夜值班,双人进出,每次给皇上报脉案也是双人。待得产期一日**近,“守喜”的太医也变成了每班三明,轮流值夜。
天地一家春里,精奇嬷嬷又送来了两名灯火嬷嬷、两名水妈。
此外,胤禛还下了旨意,只要宸贵妃心想,虽是都可让家中女眷一人,进内住在天地一家春,贴身照看。
第481章 亲诵
这是内廷的恩典,吉灵早已谢了恩,但是并没用上。
与此同时,各项为新生儿准备的物事,也一一被筹划妥当:各色春绸七丈五尺一寸,各色路绸八丈一尺三存,白漂布二匹,小挖单二十六个……等等。
这还只是个零头
满族语里称呼这为吗哪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待产包——将新生儿穿用的衣物,在产妇发动之前,先准备齐全。
此外,临产时起到保佑和镇邪作用的易产石和大楞蒸刀也都被内务府送到了宸贵妃面前以供过目。
清宫规矩,妃嫔娘娘们临产时,产房外面需要悬挂刀,用以镇邪。另外,还要放置易产石,借以助产。
尤其是易产石,为宫中珍稀之物,历来收于乾清宫,胤禛一朝则归于养心殿,平常任何人都不许擅自将它们拿出,只有在重要的嫔妃临产之时,经皇帝许可后方可请出,分娩之后要立即送回原处,违者治以重罪。
宸贵妃娘娘的起居饮食,有关差使、守喜人员的安排准备情况,则全被记录在案。
腊月二十七日,又有钦天监博士被苏培盛带来,奉旨来到天地一家春观察方位,认为后殿明间东边门南大吉,就让人在选定的日子和时辰刨一个喜坑。
所谓喜坑,就是用来专门掩埋胎盘和脐带的小土坑。
光是掩埋了还不够,分娩之后,还要引姥姥二名至喜坑前,边念喜歌,边把红绸、金银、八宝等安放在喜坑之内,保证孩子平安顺遂,快快长大。
吉灵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肚子,低下头都看不到脚面。
胤禛怕她害怕,越是临近生产,越是往天地一家春里来的频繁。
他本来之前来的次数就不少,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下朝就往天地一家春来,连九州清晏殿都不怎么回去了,又命人将不少平时要用之物直接搬了过来。
这天晚上,他先是耐心听三公主说了一会儿话,待得三公主心满意足走开之后,暖阁里吉灵已经被伺候洗漱歇下了。
这么大一个肚子,跟个中年的发福男人一样,吉灵自个儿难免觉得难看,面对四爷的时候忍不住总是背过身去,想藏住身体起伏的曲线。
结果几下里一折腾,她睡不着了。
翻来覆去折腾了半天,结果胤禛起身,让人进来点灯,又让苏培盛回九州清晏殿抱了好几捧书回来。
他神神秘秘地说要给吉灵念念书。
吉灵微微有一种不太妙的的预感。
果然,胤禛靠在床头,宫灯晕黄的光芒洒了他半身,他一手握住吉灵的手,一手就从书筐里抽出了几本:吉灵一眼扫过去封皮,辨认出来书名是《……魔辨异录》、《……经》、之类。
虽然她早就知道,雍正皇帝差不多是整个清代,最为崇信佛道两教的一位皇帝,早在皇子争夺储位的时候,他就很喜欢阅读道家和佛家典籍,还与僧侣道士多有交往,比如紫禁城外宫之中,据说还供着娄近垣、贾士芳、张太虚等当时的高道。
细细往回想起来,似乎是从那一年,那场春瘟之后,胤禛便忽然开始对道教狂热起来,。
雍正十年的时候,还特别诏令和宠幸龙虎山驻京道士娄近垣,并封他为四品龙虎山提点,并加封为“妙正真人”。
吉灵曾经一度担心过,担心他就像书本上说的那样,求仙访道、寻求长生之术,让道士在宫内为他炼丹,过量服用以致损伤身体。
但是这其中,很有一段时间,不知是因为什么缘故,胤禛对此事的热度稍减。
如今这是又……卷土重来了?
胤禛一本本看过去,最后挑了一本《御制语录》。
这就是今年才刚刚编写的,是他挤出时间,在批阅奏折的空档,亲自选编了十二位禅师的重要语录,及其他五百多位禅僧、居士的禅语,同时还收录了自己著述的禅语。
得,总之他就在佛道两家之间来回切换。
胤禛打开书页,看了一眼吉灵,神色庄重地给她读了起来。
他读起书来,总是沉心静气,丝毫不急——先从最打头的一页就开始了:“朕少年喜读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惠广慈……”
吉灵:…………
一刻钟后,她只觉得眼皮越来越沉。
胤禛却是越往下读,越觉得沉浸其中,兴致盎然,居然时而沉吟,时而喟然长叹,完全沉浸在他的世界里。
他越读越精神。
不知翻过了多少页,胤禛不经意地一抬头,就看见吉灵脑袋一点一点的,往下打着瞌睡。
胤禛:……
他赶紧扶住了她的肩膀,正好吉灵脑袋向下一掉,胤禛伸手接着,就将她小小巧巧的下巴抵在了手掌心里。
吉灵一震,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眨巴了一下眼睛,第一个反应是:四爷这么兴致勃勃地给我念诵,我却睡着了,他一定很扫兴吧!
但是这书听着真的好催眠啊o(╥﹏╥)o
吉灵自觉还是应该和四爷保持节奏一致,于是努力睁大了眼睛,窝进他怀里。
胤禛瞧着她,语音里极温柔,却是隐隐含了愧疚:“睡吧,是朕疏忽了——有孕之人,本就嗜睡,是朕读得高兴,一时忘情了。”
他把书放下,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轻轻叹息了一声。
吉灵迷迷糊糊靠在他怀里,忽然就听胤禛一边捏着她耳朵,一边嗓音又低又柔地问道:“灵灵,真的不用你母家人进来陪同生产?”
吉灵没法跟他解释自己是穿越者的事实,于是含糊地摇了摇头,道:“我怕额娘看着心里难受,不如我自己生就好了,嬷嬷也说了,前面都生过两个了,这一个孩子,总是要轻松一些的。”
胤禛嗯了一声,轻轻拍着她的背,又低头在她额头上吻了一吻,似乎是有些舍不得和她结束对话,又柔声道:“朕最近一直想着给咱们的孩子起名字,若是个小阿哥,便叫他弘曕如何?”
第482章 傲娇
暖阁里的地龙烧的暖洋洋,胤禛身上萦绕着极好闻的沉水香,吉灵本来都快睡着了,听见这个名字,忽然浑身一震,抬起头来。
“不。”
她脱口而出。
胤禛瞧着她。
吉灵随即意识到自己反应有些过了,便清了清嗓子,尴尬地笑了笑道:“这字瞧着……没什么眼缘,皇上,咱们再换个名字罢?”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人称圆明园阿哥,在雍正死后,乾隆即位,弘瞻年纪还很小。
也正是因为年纪小,所以乾隆对这个幼弟很是宠溺,以至于一路顺风顺水长大的弘曕,举止失度,在一次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跪在了本来应该乾隆才能跪坐的位置上。
这件事算作“仪节借妄”,大大惹恼了乾隆。于是乾隆把他降为了贝勒,罢黜所有的官职。
弘曕从小被人捧在掌心上,用现代人说,就是养成了很傲娇的性子,结果一下跌落云端,心理落差太大,面子上又过不去,居然一病不起,就这么撒手人寰了。
死的时候还很年轻。
不不不,不能叫这个名字。
吉灵很认真地捉住胤禛袖子,跟他求别叫这名字。
胤禛倒是乐了,搂住她,两个人靠着一处,他问她:“这名字有什么不好?曕是‘晒’的意思,弘昕的‘昕’是‘太阳将要升起’的意思——太阳升起来,晒在人身上,哥哥罩着弟弟,多好的兄弟名字!”
吉灵跟他又没法说——她总不能一张口把乾隆年间的事儿都说出来吧?
虽然说穿越到这个时空,有些事情和历史上的走向并不一样,但毕竟弘历还是活蹦乱跳的就在身边,熹嫔钮祜禄氏也是真实存在的人,将来到底有没有乾隆年间,还很难说。
她趴在他身上就跟他软语央求,还没摇晃几下,胤禛已经败下阵来,点头好脾气地笑道:“依你便是。”
他拥着她,轻声道:“再说了,若是个公主,起名字倒不急于一时。”
……
夜里四点多钟,胤禛就已经起来准备去上朝了。
吉灵睡得不沉,一听见动静就揉了揉眼睛,醒了过来。
她从被窝里探出头看出去,
暖阁里点着一盏小小的宫灯,珠宝流苏晃动不休,怕扰了她睡觉——灯火的光亮也是极暗的。
宫人跪在地上伺候着胤禛穿戴。
吉灵用手挡了眼睛,从窗格子里看出去。
外面一片昏黑,还有雨声打在屋檐上淅淅沥沥的声音。
这么冷的天,估计多半要雨夹雪了。
吉灵这么想着,打了个哈欠,动作很笨拙地重新躺下,缩进了热乎乎的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