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娇艳媚人 第54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甜文 宫廷侯爵 清穿 穿越重生

  在外头的交涉,姜照皊已经听到了,她扬声道:“进来吧。”

  宜嫔也是常来的,日常相处也舒适,深宫寂寥,有个人说话解闷也是极好的。

  “嫔妾这就来。”应了一声,牵着四公主的手往里走。

  刚转过屏风,就见姜妃头上带着白貂昭君套,外头围着红宝石流苏攒珠围子,身上穿的倒单薄,白绫袄上头绣着暗纹,下头是丁香紫的貂皮裙,素雅柔软,衬着她如画眉目,一点也不见往日跋扈,只斜着眼睛看过来的时候,神采飞扬,将那点子张狂又带出来了。

  “今儿可安好?”宜嫔随口问了一句,就听白苏将雪见的事说了,一边不高兴道:“也是门子在混酒吃不成,竟放了进来。”

  说这话也是有目的的,那看门的小太监,认了宜嫔跟前大太监当哥,这七弯八绕的,还得给她个脸面。

  宜嫔抿了抿嘴,方才还说白苏好了,如今瞧来,这嘴皮子依旧不饶人。

  只她也知道,姜妃待白蒲情深义重,白蒲没了,她很是消沉了一阵,如今这罪算不到门子身上,可对方玩忽职守也是在的。

  区区一个门子,攀扯不到东偏殿,就拜了她的庙门,姜妃默许了,也是想着她能支应,如今办错了差事,她连忙起身告罪。

  姜照皊不答,只叫了保平上前来,问今儿吃的可香甜,睡的可安稳,这样续了一会儿话,见宜嫔还福身,便轻声道:“原跟你没什么关系,倒不必如此。”

  只是敲打一下,让她知道,吃着她的粮,就是得好生的给她办事。

  要不然她何苦养着她,又不是手里银钱多的要扔。

  宜嫔自知理亏,是她有些疏忽,打量着姜妃性子软不爱计较,行事就没有那么严密了。

  如今瞧来,姜妃不过是心机变深沉了,愈加会掩饰了,再加上有皇上日日疼宠,将其他都看不到眼里罢了。

  她转瞬就想明白的事,再去看姜妃清凌凌的眼神,心

  里就不由得一个激灵。

  姜照皊却没有管那么多,搂着保平讲故事,这姑娘乖的很,刚开始还会因为张贵人而不愿意搭理她,在面前晃悠久了,也就没想那么多,不过一个说话还不利索的稚子,没什么可较劲的。

  “话说这狗熊捂着耳朵,便当手中的铃不响了,蹑手蹑脚的拿着就要走,被主人家拿下了,还纳闷的问‘铃又没响,你们如何得知?’”姜照皊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笑:“可在众人看来,这铃响的震破天了,也就狗熊捂着耳朵自己骗自己呢。”

  她讲个了高兴。

  “可是姜娘娘,为什么狗熊会说话呢?”保平细声细气的问。

  姜照皊一噎,捏了捏她头上的小揪揪,笑着回:“因为这是故事呀,是假的。”

  “这故事是假的啊?”保平有些失落,长长的羽睫垂下,落寞道:“狗熊不会偷铃铛啊?”

  一串带着问号的啊从面前飘过,姜照皊登时耐不住了,这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攻击力太大,她有些扛不住。

  好在宜嫔看眼色,将人拉到自己身边,细细给她解释。

  “你如今倒好性。”姜照皊笑道。

  宜嫔含笑摇头,都是磨出来的,你但凡板着脸露出一丁点不耐烦,小东西就敏感的要哭,她现在已经练成了功夫,纵然心里急的要烧起来,面上仍旧能不动声色,都是被这小东西逼的。

  又说了会儿话,宜嫔在东偏殿还能端着,回去抱厦就有些不高兴,她让人把四公主抱下去,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这才叫人传膳。

  也是素日里姜妃待她和善,从不曾立过规矩,她以为她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谁知道并没有什么区别,一颗心就七上八下猫抓似得难受。

  姜照皊那边也传膳了,她现下吃的少,只叫人翻着花样的做,她好挑拣着吃几口。

  现在肚子越发大了,倒能显出双胎来,刚开始的时候,胎动比较微弱,她感觉不到,现在你一拳我一脚的,她这个做老母亲岂能一无所觉。

  她细细算着日子,现下已经十一月了,那离乌雅常在生产就没几天了,约莫就是这月底的功夫,想想以乌雅常在的运道,她是怀有龙子的,想必生的也是阿哥。

  而在原文中,江贵

  人生的是龙凤胎,端的叫人羡慕,只她这也是双胎,就不知道能不能跟江贵人一样好运,生出双女或者龙凤胎都是极好的,就是不能生双子出来,于皇家是不祥,她不想挑战康熙的传统性。

  这人都是经不得念叨的,在一个下着雪的晌午,姜照皊正捧着书来读,就听小太监禀报,说是乌雅常在发动了,如今稳婆、太医都去了,就等着生呢,皇贵妃、贵妃也带着人去了,问她要不要去。

  “告假吧,就说本宫身子不爽利,就不去了。”

  姜照皊随口道。

  这外头下着雪,最是路滑不过,她闲疯了才要跑一趟,没得湿了鞋,不小心跌了又该如何是好。

  小太监应下就出去了,姜照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倒是在心里头猜,乌雅常在生的这孩子,到底是不是未来的金大腿胤禛。

  她这里稳得住,其他人就不成了,一窝蜂的跑到永和宫去。

  也是早先太皇太后话里话外在说,这孩子养在高位妃嫔膝下,怎么也得是个嫔才成。

  如今乌雅氏不过是个常在,她的孩子一圈人都在盯着,皇贵妃倒是不想要,她想要坐上后位,除了自己的孩子,旁人的孩子都不能要。

  可佟贵妃就不这么想了,她膝下空虚,现今又不怎么得宠,未来是个什么章程也不知道,就想先搂个孩子搂到自己怀里,引得皇上多来看几眼也是好的。

  原本还拿捏着跟皇上不一样的情分,想着总是有几分厚待,这两年过去了,皇上什么心思她摸不透,但是自己不得皇上心,只是给个脸面,她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因此乌雅常在发动,她头一个就往这里来。

  看着底下坐着的七嫔,她慢悠悠磕了磕茶盅,只要姜妃不来跟她抢,她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若说她不得宠,这底下坐着的,没有一个比她强,大家菜鸡互啄,她地位高,跟康熙之间的亲密关系,又提供便利了。

  再者这荣嫔、惠嫔、宜嫔膝下都有孩子,剩下的也都是老人了,只等着新人进来,就没众人什么事了。

  产房闷无声息,众人都耐心的等着,皇贵妃是必须坐镇,这皇上不来,她必须来,而佟贵妃就是心中有想法,不管乌雅常在生的是公主还是阿

  哥,这孩子她都要抱走。

  原本想着抱养江贵人的,她母家比乌雅氏地位高,到时候她自己生了孩子,岂不是被压了一头,故而选了好拿捏的乌雅氏。

  她们候在这里,乌雅氏知道,她纵然有千样谋算、万般隐忍,在这刀劈斧凿的时刻,却无可奈何,这会儿疼的五脏六腑都揪在一起。

  除了疼,一时间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天一夜的哀嚎,这才生下来一个皱巴巴的小阿哥,乌雅氏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就被奶母洗干净抱出去了,一听是阿哥,一群人的面色都变了。

  佟贵妃瞧了一眼,漫不经心道:“仔细裹严实了,抱走吧。”

  想想还是回头:“赏乌雅常在些燕窝、阿胶等贵重物,许她养好身子,也算是情分一场。”

  她处理的简单利索,跟皇贵妃说孩子经不得冷,便直接抱着走了。

  留下皇贵妃善后处理,忙活了很久才回去。

  回到暖烘烘的承乾宫,这才将裹的严实的襁褓掀开一个角,先给佟贵妃看了:“小阿哥长的很精神呢,将来必然是个有出息的。”

  佟贵妃随意瞟了一眼,又红又皱,脸上才带着胎脂血丝,她嫌脏污,赶紧叫抱了下去。

  奶母脸一白,到底不敢说什么,躬身退下。

  这前头刚生完孩子,后头满后宫都知道了,姜照皊听到消息,暗自思忖,这位四阿哥生下来,再添上女主的龙凤胎,这往后的日子就热闹了。

  小太监先去了乾清宫报喜,领了赏出来,倒是没领到话头,等到寿康宫的时候,才算是听到交代:“叫佟贵妃好生养着,也算是母子一场。”

  这话跟佟贵妃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太监连忙传了,最后才回到永和宫,问了乌雅常在还睡着,便跟她跟前的大宫女秀娟禀明了,这才下去洒扫去了。

  姜照皊按例赏了永和宫乌雅常在,又派人去承乾宫添箱,好一通忙活下来,天色已经擦黑了。

  等到康熙来,她正在用膳,诧异道:“怎的不提前说一声?”

  看着她吃的香甜,康熙就道:“留了佟国纲用膳,现下已经吃过。”他来就是瞧瞧,担心姜妃听到旁人生阿哥,她自己心里不高兴。

  “知道了。”随口应一声,姜照皊接着

  吃自己的饭。

  心里一边盘算,如今宫里头也算有六个阿哥了,惠嫔跟前养着大阿哥胤褆,再就是太子胤礽,后面跟着荣嫔膝下的三阿哥长生和五阿哥胤祉,这两个中间夹着戴佳贵人生的四阿哥万黼,如今乌雅常在又添了六阿哥。

  也算是子嗣兴旺了,皇上还年轻着,却已经有六个阿哥了。

  另外有荣嫔养着的三公主和如今被宜嫔养着的四公主。

  她在心里这么一盘算,才显出荣嫔的不显山不露水来,瞧瞧宫里头满打满算八个孩子,她怀里就有三个。

  着实厉害。

  她心里想着事,捏着筷子的手就有些犹豫,康熙瞧见了就笑:“吃饭都不积极,可是撒娇要朕喂呢?”

  “嗯。”没注意他说的什么,姜照皊随口应下。

  康熙笑:“越发娇气了。”

  话是这么说,人却诚实的拿起筷子,夹了她素日里爱吃的,一边劝:“你如今太瘦了,多吃些吧。”

  除了鼓囊囊的肚子,四肢依旧纤细,光看肩膀以上,跟她往常没什么区别。

  “吃饱了就吃,何苦硬塞。”她现在听不得旁人跟她说,你是双身子的人,多吃些,不为自己也为孩子之类的话。

  什么你不吃,孩子也要吃的之类。

  好像她就是个行走的子宫,除了给胎儿供给营养,旁的毫无价值。

  康熙知道她狗脾气又上来了,也不恼,只笑着劝:“都听你的都听你的,把这口吃了来,啊~”

  他喂的像模像样,姜照皊被他哄着,倒真多吃了小半碗,看的白苏高兴,一个劲的夸:“今儿有皇上陪着,娘娘心情好,多吃了小半碗。”

  倒也不是。

  姜照皊在心里想,后来又觉得,并不是丝毫没有这样的,他来了,她有人陪,确实会高兴些。

  “那朕有空就来给你喂饭。”康熙随口道。

  可这话听着叫人不舒服,什么叫空闲了就来喂,听着跟对猪说,你只管吃了睡睡了吃,我知道你吃的多,有空就来喂你。

  被自己的脑补震了一下,姜照皊敛身,不再想这个,转而关心一下康熙。

  “眼下愈发冷了,您护手套子可做足了?”她这么问,自然是前儿给他做了一个的缘故,这东西好做,皮子裁好镶边,直接圈一

  个圆封起来,想想觉得太素了,她又绣了些竹叶贴在边角,瞧着倒好看不少。

  康熙一听,心里暖烘烘的:“足……”觑了一眼姜照皊,他心里有想头,这话头就也变了:“足什么啊,不够。”

  姜照皊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见康熙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才柔声道:“前些给您做了一个,您瞧瞧合不合心意。”

  说着示意白苏呈上来,一边谦道:“臣妾针线拙笨,您见谅。”

  什么见谅不见谅的,歪歪扭扭的荷包他戴的不少,每每听着旁人找话奉承,他也挺难的。

  这么想着,瞧着见护手的时候,又忍不住笑了:“你如今进益了。”

  学会了缝这个可不容易,上头还别出心裁的贴了竹叶,他摸了摸,笑着问:“皮子上头怎么绣花?”

  这绣花针极细,压根穿透不了皮子。

  “绣好缝上去的,是不是还挺有意思?”姜照皊笑。

  时下也有这么做的,大多都是打补丁,哪里烂了,又不好把衣裳全扔了,补一补,就用这东西补。

  康熙哪里能见补过的东西,因此一概不知,摸着光滑的皮子,高兴的跟什么似得。

  “好好好,这物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