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太子是只猫 第116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穿越重生

第128章 诊脉疑云

  苏家的这封来信是苏映照亲笔写的, 文笔斐然措辞优雅,却看得人一股火气冒上来。

  苏家把所有事情都推脱为无意冒犯,在他们口中一切都是阴差阳错,哪怕是他们最后为了避祸杀害云姨娘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信中, 苏家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想要用无能为力的词汇给自己洗白, 试图干扰苏锦瑟的思路。他们依旧保持着侥幸,傲慢地认为一切皆在掌握中, 却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苏锦瑟早已一清二楚。

  至于那个给苏家告密的人,他们只字不提, 一笔带过。

  苏锦瑟沉默地坐着, 午时的光亮照亮富丽堂皇的大殿,艳丽的大红裙摆在日光下闪闪发光,金光耀眼, 却丝毫没有照亮太子妃阴沉的脸色。

  那双眉眼微微低垂, 在白皙的眼睑下落在浓重的阴影, 含住内心奔腾的情绪, 不露出半分情绪。

  “让张如九过来。”苏锦瑟手指搭在那张纸上,面无表情地说着。

  没多久,张如九就跟在如意身后入内, 两人低眉顺眼,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这半月苏家有何举动?”原来苏锦瑟之前派人送信的时候,就让人盯着苏家的一举一动。

  “说来奇怪, 娘娘那份信送去的时候,苏家似乎有事情发生,出动了不少人,当时鹤柏堂把两位夫人都召了过来, 之后娘娘信到的时候,苏老夫人便晕了过去,苏家内院乱了,说是良姨娘不见了。”

  “苏家乱成一团,三夫人只好让人把侯爷从花巷里接出来,只好老太太和侯爷就在鹤柏堂商议事情,两位夫人均没有参加。”

  “之后,苏家便宣布大门紧闭,没有允许不许外出,还把凤姨娘的梧桐苑给锁了,又把几位未嫁娘子禁足了,后来苏家一直平淡无奇,原本准备要给三娘子的议亲也耽搁了下来。”

  “之前是什么事情查到了吗?还有良姨娘为何要跑?”苏锦瑟挑眉。

  张如九跪伏在地砖上,低声请罪:“还请娘娘恕罪,这两事尚未查清,若是有了消息马上就会传回来。”

  苏锦瑟点点头,不再追究,毕竟老太太整治下人手段了得,鹤柏堂那边要藏点消息轻而易举。

  “为何要锁凤姨娘的梧桐苑?”

  “理由是五郎君苏叔同不敬长辈,流连声色,被老太太狠狠责备了一顿,说是凤娘子管教不严,亲自下令锁的院子。”

  苏锦瑟眉心一跳,嗤笑一声。

  苏映照共有四个儿子,除了九郎君苏季元年纪小,还未启蒙,看不出未来,其他三位也就大郎君苏伯然有出息,出淤泥而不染。四郎君苏仲年纨绔子弟,烂泥扶不上墙,五郎君苏叔同心比天高,半吊子水的学问,没一个拿得出手。

  偏偏一个是嫡次子,上有优秀兄长,背后又溺爱的大夫人。一个虽是庶子,却深得侯爷喜爱,自诩人中龙凤。

  但论起花天酒地,绝对是苏仲年更有可能,毕竟游手好闲,膏粱子弟,苏叔同好高骛远,爱惜名声,说沉迷绝对是不可能的。

  “让人看着梧桐苑,里面的人不能出事,在让人把凤姨娘的背景调查一下,还有盯着鹤柏堂和苏映照的动静。”苏锦瑟叮嘱着。

  老太太这事做得太明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可她了解这位祖母,论心思诡谲常人难及,所以不知道这事苏家故布疑阵还是慌不择路。

  张如九恭敬应下。

  “苏映照身边有一个侍卫叫言恩,武功高强,是邹明恩身边的人,另外有一人于言恩接头,不知底细,但心思狠毒,武功不弱,也要留意一点,最好查一下是谁,但不可打草惊蛇。”苏锦瑟对那个接头的人身份极为好奇。

  她第一次在天兰寺遇见两人时,虽见两人气氛怪异,但没有多想,以为都是邹明恩的人,可在寿阳的时候,那个接头人却背着言恩绑走苏映照最后交给辽军,言恩彻夜寻找,最后不得不找上她求助,然后被她套出话来。

  可见这两人关系并不融洽,甚至还有点各自为政的感觉。

  “你再派人去盯着刑部侍郎姜如平,还有苏家在汴京关系好的几乎官吏也都要仔细看着。”

  “下去吧。”

  苏锦瑟疲倦地挥了挥手,张如九火速退下,安排事项。

  “孟嬷嬷那边如何说。”苏锦瑟处理完苏家的事情,便把雾水招了进来。

  “明日贵妃娘娘确实办了插花宴,插花宴也不是偶然兴起,而是每年入夏的时候都会办一次,邀请的也都是宫中交好的各宫娘娘,今年还特意加了三位未出嫁的公主,说是要给娘娘看看。点翠已经出门,去了受邀的各宫再去打探一二,免得明日出错。”

  当今圣上子嗣颇受人诟病,能平安长大的竟然只有三子三女,其他的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幼年早夭。

  崇王殿下之后,宫中三千佳丽愣是没有一个皇子平安落地,只有三位公主奇迹般地一致生母难产而死,被养在另外三位稍有体面的娘娘膝下才活了下来。

  外面流言蜚语,宫中也是人心惶惶,可官家自己不在意,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浑然不觉,众人只能有口难开。

  如今太子大婚已有半年,舒王和崇王皆定下婚事,年内都要完婚。宫中只剩下三位公主还未出嫁。三位公主也是性格迥异,柔兰公主,爱月公主,安平公主。

  柔兰公主的养母是沐贵人,是杨贵妃身边出来的丫鬟,所以柔兰也是一心向着杨贵妃,加上牙尖嘴利,最难相处。爱乐公主的养母是温贵人,温贵人武将出生,性子豪爽,爱乐也是爽朗之人。安平公主的养母娴贵妃是不理世事的性子,安平便养成了温柔娴静的性格。

  “让王嬷嬷跟着名单准备,再多准备几分礼物,无功无过就行。”苏锦瑟吩咐着。

  雾水点头应下。

  雾水走了没多久,翠华拿着一本大红色折子也出现在门口。

  “娘娘,大宗正司把舒王殿下的聘礼准备好了,誊写了一封礼单送给娘娘过目。”翠华递上手中的折子。

  苏锦瑟结果厚厚的一本折子,惊疑道:“这么快?”

  “宗正司来的那个小黄门说亲王大婚的规格就在这里,且早已准备妥了,娘娘今早给他们传话,他们立马誊写一封送过来了。”翠华也是奇怪,特意多问了一句,神情无辜。

  她打开看了几页,眉心很快就皱了起来。

  “你可知崇王的礼单是什么?”她翻了几页,合上折子问道。

  翠华摇了摇头,复又八卦地说着:“但我之前听说足足有三百抬呢,宗正司的折子写了两本,贵妃娘娘自己又添了一本礼单,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而且礼单还在修改,没有出具体的章程。”

  崇王的聘礼一看便知道是逾制了。

  太子作为储君,聘太子妃也不过给了三百抬嫁妆,苏家回礼两百台,范老夫人格外喜欢她,聘礼一个都没要,甚至又自己多添了五十台,诸位贺礼的官员加起来也就五十台,所以当日从范府抬出的箱子足足有六百台,走了一天的时间才全部送到宫中。

  至于亲王的规格不过两百台,宗正司那边一开始就逾制了,但事关杨贵妃的事情,她不愿多言,而且这事只要露出一个苗头,只怕御史台就会先热闹起来,上折子或者哭谏,多得是办法磨人。

  “把这个给温嬷嬷看一下,让她跟着亲王的礼制,一点也不能错。”苏锦瑟把折子交还给翠华,冷淡吩咐着。

  舒王的礼单乍一看挺像一回事,若苏锦瑟刚入宫没多久肯定会糊弄过去,可她已经上手东宫的内务,这一看就看出问题了。

  都是以次充好的东西,原本乌木的家具全都用梨花木替代,给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瓷器,锦帛被褥更是拿了去年的款式来,这份礼单真要是拿出去,只怕要丢太子的脸。

  毕竟谁都知道,舒王的婚事是太子一手操办的。

  苏锦瑟有些恼,宗正司敢光明正大不给舒王面子,背后哪会没人撑腰,有恃无恐,丝毫不惧。

  “娘娘。”吉祥行礼,板着身形地出现在门口。

  “又有什么事啊?我难得早起,竟然这么忙。”苏锦瑟见又有人来了,头疼地捂住脑袋,不高兴地抱怨着。

  这可是她加入东宫以来第一次早起,没想到竟然忙到现在,连口茶都没得喝,体验感极差。

  “自然不是。”吉祥闻言,上前笑说着,“是快到午时了,殿下早上说不用送饭,娘娘自己先行用膳。”

  “午膳是娘娘早上点的酸辣小火锅,厨房备了十荤十素,八碟小菜四荤四素,还有娘娘爱吃的蛋挞和甜汤。”

  苏锦瑟咽了咽口水,一扫混沌的大脑,兴奋说道:“走,去吃饭。”

  等她敞开肚皮吃得浑身是汗,嘴角麻木,这才捧着肚子,满意地放下筷子。

  “娘娘,等会想请石御医还是太医院的院首。”吉祥扶着人在花园里,散步消化时笑问着。

  苏锦瑟脚步一顿,麻了麻爪,心底突然冒出一丝紧张:“那就石御医吧,威胁过好几次了,是个好脾气的。”她最后一句嘟喃着。

  捏柿子,自然要挑个软的下手。

  要是无事,只好当做例行检查了。

  她挺了挺腰,状若无事地安慰了自己一句。

  石御医战战兢兢被人请进来的时候,心底又慌又乱。他不是给各宫娘娘例行检查的太医,他是专治孩子和女子的,但因为庆延帝內宫的特殊,他很少出诊,在太医院是个边缘人物。

  不曾想今日竟然要给太子妃诊脉,还是太子妃亲自点的。

  他一见太子妃就觉得脑袋疼,之前因为苏家九郎君的问题还被人轮番威胁了几次,吓得他第二天告假在家,开始想着辞官的事情。

  “太医这边请。”吉祥把人引进殿内,细声说着,“听闻石御史擅长妇人之术,娘娘这几日胃口时好时不好,困顿乏力,而且月事已推迟半月有余了。”

  石太医一听,眼睛便是一转。

  “若是好事,自然皆大欢喜,若是无事,也请太医好生调养。”吉祥平静地说着,“只是我家娘娘不喜己事外知,若是有了流言,还请太医多多担待。”

  她说得冷静,可听的人心一慌。

  石太医不由弯腰,连连称是。

  吉祥把苏锦瑟的手从帷帐后拿了出来,放在药枕上,石太医明白今日来是做什么的事情后,战战兢兢地把着脉,又问了句月信的事情和这几日身体的状况。

  “如何?”帷幕后苏锦瑟的声音传出。

  石太医一脸喜色起身,跪伏在地上,复又谨慎着:“娘娘可能已有身孕,只是如今月份稍短,孕脉较轻,可等一月后再来确诊。”

  “可能?”

  苏锦瑟自己裹着脑袋探出来不高兴地问着。

  她等了半天给她来这个答案,好像有人就在她眼前吊了一块肉,跟她说半个月后才能吃,你说气不气人。

  石太医擦了擦汗,连忙补充道:“其实已有喜脉痕迹,只是月份较小,再等一月才能确定下来。”

  “为何?”她不甘心地问着。

  石太医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说着:“微臣观娘娘有体寒之兆,但也有调理过的痕迹,虽然现在身体健康但毕竟情况特殊,且娘娘还年轻,新婚燕尔,有时新妇心有所想,也会有些许症状,所以至少要等一月才能完全确定。”

  寝殿突然弥漫开沉默的气氛。

  苏锦瑟干巴巴地哦了一声,缩回脑袋,闷闷地说着:“知道了,吉祥送太医回去。”

  “其实,娘娘喜脉不弱,只要一月后,胎像稳了,那便是大喜之事了。”石太医鬼使神差又补了一句。

  大概是太子妃刚才的那一身哦,太像自加幼孙女沮丧时的腔调了,平白无故让人心软。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脉象纯属胡扯,百度发现都是各说各的,我就自己瞎琢磨了一下!

  三八快乐!!!么么哒!

第129章 深夜喜讯

  夜色深沉, 太子殿下依旧未归,欧阳太监递话说朝中有要事让太子妃先行休息。安朝殿早早上了晚膳,又早早放下竹帘避暑。

  往日里早已堆起的冰鼎今日难得没有搬出来,苏锦瑟躺在竹摇椅上, 吉祥拿着扇子给她扇风, 翠华捧着作业, 磕磕巴巴地背着书。

  “床前……明日光……地上……有个霜……”

  吉祥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你是不是最近一心就想着玩了,你这个功课做得比如意还差啊。”如意年纪小坐不住还能给自己读书差扯出一个遮羞布, 翠华可比苏锦瑟还要大两岁,书能读成这样也是令人咂舌。

上一篇:凤凰于飞

下一篇:我在七零修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