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 第10章

作者:清涴 标签: 穿越重生

  李河立即闭嘴,脸涨得通红,正要反驳,李青山又开口了:“我看你们就是被惯坏了,要是觉得日子太闲,那就自个儿下地多干活去!”

  真以为沈钰年纪小就能任凭你们摆布呢?李青山觉得李河夫妻简直是作死,就凭上回沈钰干脆利落地威胁自己的表现,陈氏和李河要是再敢动歪心思,怕是得被沈钰收拾得渣都不剩。

  既然都知道沈钰以后有大出息,现在得罪他干嘛?猪都比他们聪明!

  李青山自觉是个好兄长,带不动蠢弟弟也不想让他上赶着送死,只能把他们拘在家干活不给他们瞎琢磨馊主意的时间。

  至于偏心的亲娘……李青山抿了抿唇:“娘,您也别怨我,分家后,该给您的粮食我绝对不会少了您的。您年纪也大了,舒舒服服过几天安生日子不好吗?”

  刘香桂仰头要倒,李青山态度却很坚决,分家,必须分家,谁晕过去都没用!

  沈钰还在琢磨着给陈氏搞点事情,却惊讶地发现,陈氏现在忙着干活根本没功夫撺掇刘香桂闹幺蛾子了。

  嗯,因为刘香桂对大儿子很不满,决定跟着小儿子过。于是,原本大儿媳许氏的活就都落到了陈氏身上。陈氏现在每天都忙着做饭洗衣喂鸡养猪,整个人累得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还要被刘香桂嫌弃干活不利索,婆媳俩互相伤害,也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

  得知了消息后的沈钰长长松了口气,觉得他这个大舅舅真是个人才。借着自己这事儿当机立断地分家,得了好名声不说,还把难伺候的亲娘也交给二房了。都说远香近臭,到时候刘香桂心里还得念他的好。

  面子里子全都有了,这手段不赖啊!当初谁说他是个净会吃亏的老实人来着?

  沈钰对这发展很满意,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陈氏不会再想打他的主意了。

  苍蝇虽然不咬人,飞来飞去也挺恶心人。李青山出手把苍蝇们全抓住了,沈钰表示他得感谢他大舅一回。

  于是,李青山就收到了沈钰的怪异信息,说是开春后抓了小猪崽送去沈家村一趟,有好事等着他。

  李青山对好事不好事根本不感兴趣,分家后他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没了李河一家拖后腿,眼瞅着许氏和孩子都胖了一圈,李青山觉得自己真是做了个明智的决定。

  快到进学日子时,沈钰终于磨着沈二川松了口,带他去镇上买四书。

  与此同时,心急的族长也叫来族老们说了劁猪一事。族老们一拍大腿:赶紧把小猪崽买回来试试!

  沈钰正将自己裹成个球准备跟着沈二川去镇上,听到族里要买猪的消息后,默默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沈钰: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微笑脸)

  李青山:跟着外甥有肉吃!

第16章 买书

  这是沈钰第二次来镇上。

  莲池镇并不是学风兴盛之地,不然也不至于近百年来只出过两手之数的秀才。这样的情况下,镇上的书肆委实不怎么气派,人也不多。

  沈钰这回就是特地来买书的,过了个年,留给他备考的时间又少了一年。剩下的还都是难啃的大部头,《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书,沈钰上辈子也就背了本《论语》,其他三本都没怎么看过,想在八年内学完这四书再加《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五经,怎么看都是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别看书不多,实际上理解起来简直要命了。沈钰上辈子再厉害,用的也是现代汉语体系,文言文和现代文语法句式天差地别,要是没有这半年的蒙学打底,沈钰怕是连书里某些句子的断句都断不准。

  没办法,谁让这会儿还没标点符号呢。所有的字儿全都方方正正印在书上,看着就让人眼晕。

  沈钰手里拿着一本《论语》翻了翻,就被满版的方块字戳了眼。摸着良心说,这本书的做工真是不咋滴。纸质粗糙不说,还飘着一股较为难闻的墨味儿,就一点好处,便宜。

  据书肆伙计说,若是讲究点的书,价钱怕是还得翻番。沈二川听得直咋舌:“不都是一样的字儿,咋还贵那么多呢?”

  伙计眼一翻:“这你可就说错了,府城的好书,用的纸可极为不凡,那颜色,就跟雪似的,白得晃眼。用的墨,那也是上等的好墨。大书肆更有一绝技,能在书上印出彩图,上头的人啊屋子啊,都跟活的一样。那样的书,就算卖十两银子,也有的是人买哩!”

  沈二川觉得自己是个俗人,完全理会不了高贵的读书人的想法,花十两银子买一本书,还是画了彩图听着就不大正经的书,莫不是嫌钱太多烧得慌?

  沈钰倒是有点明白,这书就是给大户人家刷逼格的。就相当于后世的精装绝版古籍,逼格格外高,买回来收藏格外有面儿。

  不过,沈钰的思想境界还没到那份儿上,他一向是个实在人,观念特朴素,都是一样的内容,当然买最便宜的那本,反正他现在买书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为了装逼的,能学到知识才是硬道理。

  这么想着,沈钰也不理会伙计的吹嘘,见伙计鼻孔朝天一副看乡巴佬的架势,沈钰微微一笑:“书籍之贵,不在表象,而在圣人之言,君子之礼。我等读书人,岂会着相于外物?”

  话音刚落,沈钰便听见后头传来一声夸赞:“说得好。”

  回头一看,这人还有点面善。沈钰仔细一想,眼角不由微微一抽,要是没记错,这位大人貌似就是上回那几个让沈钰三观碎了一地的收粮官其中之一。沈钰记性素来不错,还记得这人当初迅捷又矫健的身姿。

  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

  沈二川显然更熟悉这位,立即弯了身子,恭敬道:“刘大人。”

  “我不过是一个小吏,当不起你一声大人。”刘瑛摆手,脸上的笑容很是和气,毫无半点架子,而后看向沈钰,温声问,“你这般年纪,不买三百千这些蒙学书籍,买四书干什么?”

  沈钰低头一笑,故作不好意思:“回大人的话,夫子说,小民已经可以学四书了。”

  刘瑛惊讶:“你倒是天资过人。”

  一听刘瑛夸沈钰,沈二川登时忘记了敬畏之心,傻乐道:“可不是,夫子也这么说,这娃以后肯定有出息。”

  刘瑛失笑,随口考了沈钰两句,见他不卑不亢答了上来,倒是起了几分爱才之心,特地提点沈钰:“让伙计再给你寻一本《阳川居士注集》,这可是本朝陆太傅所著,陆太傅乃帝师,门生遍天下,他所撰写的注集,地位自然极高。这几年来,科举考试中,大有将太傅所注之言奉为圭臬之势。你买一本回去仔细研读,定然有大好处。”

  沈钰秒懂,这位陆大佬的注集就相当于参考答案,这会儿的圣人之言,一句可以有不同解读,万一倒霉碰上个脑回路不在同一频道的考官,那基本就凉了。买回这么一本参考答案,好歹能摸清大概的答题范围,不会偏得太远。

  这可真是顶大用了!沈钰长长一揖,郑重谢过刘瑛。

  刘瑛淡然一笑,他不过就是顺嘴提点了一句罢了,并不是什么大事。就算他不提,想来这孩子的夫子也会告知他。

  这还真是个误会。

  陈秀才中秀才都十多年了,那会儿今上还未登基,陆太傅的名气虽大,也没到如今这个地步。再加上陈秀才的学生又只是学点简单的识字算数,并未参加县试,窝在乡下养老的陈秀才还真没发现世道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沈钰二话不说,谢过刘瑛后便直接看向书肆伙计。伙计也不含糊,翻了一本《阳川居士注集》递给他,口中还奉承道:“还是大人见多识广,这书才印好送过来不久,早就卖光了大半,如今也就只剩下两三本了。”

  沈钰想了想,接着道:“再多拿一本。”

  陈恪貌似还没有这本书来着,顺道帮他买一本回去吧。

  刘瑛早就转身出了门,沈钰拿着书等他爹付账时,恰巧看到刚出门的刘瑛斥退了两个地痞流氓,扶着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慢慢消失在人群中。

  这个世界,果然还是让人暖心的事情多。

  沈钰收回眼神,小心地抱着刚买的书,默默地想,要是自己能中进士,日后当个像刘瑛一样给百姓带来温暖的官也不错。

  当然,踢粮食啥的,绝对不能有!

  父子二人在书肆耽误了不少时间,等到回去时,太阳的半边脸已经被远山遮了个严实,钱翠花正在同沈铁柱唠嗑:“族长今天让人买回来八头猪崽子,你说,他是不是想起了祖宗上回说的事,打算阉几头猪崽子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沈钰:大柱叔,考验你技术的时候到了!

  ps.本章有重要人物登场

第17章 回忆

  阉猪崽子这种暴力行为肯定不会让沈钰这个七岁的小朋友旁观,倒是沈大柱知晓是沈钰替他在族长面前说了好话,特地上门谢了沈钰一回。

  沈钰虽没亲眼看见沈大柱操刀劁猪的模样,却也知道这事儿干得挺顺利。族里买的八头猪,只有第一头没撑过去。沈钰也理解,劁猪这活计本就考验手上功夫和心理素质,只废了一头猪,沈大柱委实不赖,合该吃这碗饭。

  沈大柱等人对沈钰一直都有种迷之自信,这位打生下来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这几年得了祖宗庇佑,愈发不一般,神童之名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哪怕劁猪这事儿以前都没人干过,但沈钰说这事儿能成,那就能成。

  族里人有了上回做豆腐的经验,生怕自己今年会吃亏,比旁人家的猪少几十斤肉,一个个儿地都往沈大柱家跑,就等着他上门给自家刚出生的小猪崽来上一刀。

  沈大柱也是聪明人,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好处?这一回登门拜谢,还带了厚礼,鱼肉鸡蛋样样都有,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谢意有多真诚。

  沈钰嘴上极为客气:“叔这几年没少关照我,您对我好,我自然不能忘了您。更何况,这回是祖宗所托,我哪敢当您这声谢?”

  “你们读书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不得劲。”沈大柱摆摆手,将谢礼往桌上一放,无赖道,“行啦,你别客气了啦。要是今年咱们村里的猪都长壮实了,来年我还能缺了生意不成?有了这份活计,日后子孙不争气也不会缺口吃的。比起这事,这点谢礼算什么?你要是不肯收,我就当你是嫌少了啊!”

  那当然不是嫌少。

  沈钰这才收了谢礼,又托沈大柱帮忙把李青山家的猪也劁了。一时皆大欢喜。

  就连近来让娘家闹得没脸的李巧儿,听了沈钰这话也舒展了眉头,嘴角一翘,露了个笑脸来。

  沈钰又给他娘洗了回脑:“外祖家是您的娘家,将您养大嫁了阿爹,才有了我。这等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若不是他们实在做的太过分,我又何苦去当这个恶人惹您伤心?大舅靠得住,咱们有能耐多帮他一把也不是什么事,日后奉养外祖,同样也有大舅一份,您不必再为外祖担心。”

  李巧儿这才去了一桩心病,搂着沈钰狠狠点头。

  沈钰也理解李巧儿,说到底娘家也没坏到顶,好生将她养大了,哪能真狠下心不管亲娘?哪怕是思想开放的后世,甘愿被吸血的傻姑娘也一大把,这会儿孝字当头,李巧儿能扛住不犯蠢就行。

  对于真心爱自己的亲人,沈钰格外宽容。

  那头李青山得了好处,将被劁的两头猪领回家一天三顿供着。他也没瞒着李河一家,奈何对方不领情,还记着分家的仇骂李青山蠢,猪崽子可是要养了吃肉的,这么胡搞瞎搞养不活可别找他们打秋风!

  李青山:……

  算了,跟俩蠢货说不清楚,自个儿还是好好种地养猪多收点粮食,以后亲娘跟着老二过不下去了,好歹自己还能供养得起。

  沈钰还怕陈氏不死心,又来给他娘吹风提亲事,再次向他娘强调:“夫子曾说过,世间女子,教养全看母亲。平日里外祖母也向您哭诉过二舅母的泼辣无礼,您若是松了口,是想要这样一个儿媳妇吗?”

  李巧儿接连被丈夫和儿子敲打,本就把这事儿画了把大叉,再听沈钰这鞭尸的话,想到她二弟媳平日里的奸猾无赖做派,竟是身子一抖,再也不敢胡乱点头。

  沈钰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去陈秀才那儿上学去了。

  翻了年,私塾里少了好几个熟面孔。沈瑾见怪不怪,这场景他见多了,见沈钰眼神中似有疑惑,沈瑾便解释了一番。原来那几位师兄也过了十岁,身量也壮实了不少,被家里拉去帮忙干活了。

  沈钰一默,十岁,放后世还是小学生的年纪,那几位师兄就已经成了失学儿童跑去干农活了,这世道,穷苦人家的日子委实不大好过。

  也更坚定了沈钰想要中秀才中举的决心。不是他看不起农民,而是有了一条平坦大道,谁都不甘心走另一条苦日子看不到头的荆棘路。

  陈秀才便发现,他这个得意门生,过完年后,更稳重了不少。

  以往他还会同沈瑾等人玩闹一番松快松快,如今却一门心思扑在功课上,真真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颇有先贤悬梁刺股之韧劲。

  沈钰很有自知之明,先前的蒙学能学得那么快,是因为他自己开了挂。现如今功课升级,换了四书五经,沈钰自然不敢托大。

  这些知识可是历经几千年依旧不朽,闪烁着先贤的智慧之光。搁后世,往里头拎出一句话就能写篇论文,这等瑰宝,沈钰还没开始学,内心已经多了几分敬畏。

  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不仅在智商上,更多的体现在行动力上,懒癌晚期是绝对当不了学霸的。沈钰智商高出常人一截,毅力同样远超大多数人。意识到他未来的学习之路不会再像开蒙时那么轻松后,沈钰将给陈恪买的那本《阳川居士注集》交给陈恪后,转头就给自己做了份作息时间表。

  这份时间表参照了后世高三的作息时间,从早到晚就没个轻松的时候。只是结合小孩子的身体特点,沈钰也没把自己逼太狠,只安排了两刻钟的晚自习时间,免得睡眠不够长不高。鉴于这年头的医学水平不发达,沈钰还给抽出时间让自己上体育课。

  说是体育课,实际上沈钰也就记得大学老师教过的一套太极拳了。这套拳深受后世老头儿老太太的喜爱,走到哪儿都能看到他们打上一套,沈钰记性不错,动作基本还记得。再加上他每天上学来回都是走路,还要上山割猪草捡柴火,对小孩子来说,这运动量足够了。

  这份时间表非常有效果,不过三天,沈钰便将《论语》一字不差背了下来,还附带自己的理解。

  陈秀才目瞪口呆,陈恪羞愧掩面,似乎看到了自己被小师弟全方位吊打的悲惨未来。

  沈钰却很是淡定,《论语》字数本就不多,上辈子教材里也选了不少句子要求背诵并默写,自己这三天就光顾着背这一本书了,从早背到晚,每句至少读二十遍,背十遍,反复背诵查漏补缺。要是还背不下来,自己干脆去灶房拿块豆腐撞死得了。

  陈秀才就觉得,他这个学生身上,有种一往无前的狠劲儿。别看他身量不高,矮墩墩一团,人也和气,面上经常带笑。在陈秀才看来,这孩子若是碰上了拦路石,怕是能面不改色地劈碎踩裂这石头,继续坚定往前走。碰上这样一个人,你绝对会不知不觉地选择相信他。

  沈钰则彻底找到了当年埋头苦学大杀四方的感觉,恍惚记起来山里那座独木桥,那是村里孩子去学校的必经之路,桥身是一块圆木桩子,下头是湍急的河水,一不留神踩空了就没了性命。

  沈钰曾经亲眼看到一个隔壁村一个女童在雨天脚底打滑,转眼间就被翻滚的洪水吞噬,连尸体都找不到。

  那时候,年纪尚小的沈钰突然就想起了沈爷爷曾经说过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他不想被挤下去淹死,就只能拼命往前走,每一步都必须走稳当了。

  当年他成功了,这辈子从头再来,也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