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 第79章

作者:清涴 标签: 穿越重生

  夏濯心口又是一堵,再想想他惦记了许久的珊瑚树和屏风,觉得自己怕是中了沈钰的奸计,这小子肯定是故意来气自己,想把自己气死的,自己绝对不能上他的当!可是心里还是好气,夏濯默默顺了顺气,强忍住发飙揍沈钰的冲动,一甩袖子,气呼呼地走了。

  沈钰则一脸无奈,更加反衬出夏濯气量狭小。论起年纪来,夏濯给沈钰当爹还绰绰有余,竟然这么输不起,简直太没风度。

  于是,夏濯原本就不大好的名声,又悄悄添了一抹黑色。

  回京待了大半个月,除去人情往来赴宴顺便怼人外,沈钰也算是过了一个舒服的带薪假期。直到过完端午,沈钰才带着妻儿与家丁护卫和大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青州而去。

  和沈钰上回孤身上任不同,这一路上因为有两个孩子,车程便慢上不少,沈钰趁机同孩子们讲一讲一路上的风土人情。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别说两个孩子受益匪浅,就连陆芜都进益不少,虽然一路颠簸,倒也过得温馨和乐。

  一家人到青州时,已经是六月下旬。沈钰立即忙了起来,不说积压了两个多月的公文有多让人头秃,即将到来的秋收就让沈钰提心不已。

  农耕社会,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沈钰听到的情况却不大好,说是最近会下大雨,若是连续降雨,就算不发展成洪涝之灾,田里熟了大半的庄稼也受不住这个折腾。

  老天爷的事儿,沈钰真没办法了。不过沈钰又不是双手一摊把责任都扔给老天爷的人,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沈钰总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首先一点,就得确认青州粮仓中还有多少余粮。真要发展成最坏的那一步,能否有赈灾之力。得出的结果还算让沈钰满意,沈钰还不放心,又写信告知了傅卿珩和张清这一情况,恳求他们到时候迅速赈灾。

  巡视完粮仓后,沈钰绷着的心暂且落了几分。而后,沈钰也没闲着,回家带上俩儿子,身后跟着几个护卫和衙役,下乡巡查去了。

  小豆包在老家待了一年,对乡下也不陌生。倒是小黏包那会儿还不记事,这会儿瞅啥都稀奇,一双眼就没歇息过,瞧着村子里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更是高兴,眼中多出几分亮光。

  沈钰见状,让小豆包牵着小黏包过去玩一玩,身后的护卫早已跟在二人身后,确保他们的安全。

  村里那帮孩子本是来看热闹,对小豆包兄弟二人有着天然的畏惧。不过小黏包不怕生,小豆包也和气,跟他们去镇上碰到的贵人都不一样。小孩子到底没有大人那些害怕恐惧,几句话说下来就跟小豆包二人玩到一块儿去了,还拉着他们去抓知了。

  沈钰也不阻止,孩子嘛,就该多交点朋友。眼见着保护小豆包他们的护卫们跟了上去,沈钰也没再管,正想跟村民们聊聊,没想到却被人给打断了。

  沈钰这次下乡,根本没向村民们透露自己的身份。村民们正在猜测他是哪里来的贵人时,就听见村口传来一声大喊:“县太爷来了!”

  众人心里一惊,赶忙起身,就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男子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见了沈钰便弯下腰,口中呼道:“不知大人前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沈钰见他衣领都湿了部分,心知他该是一路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上前将人扶起来,温声笑道:“我就是过来走走,你们真要一帮人赶过来远迎,我还不自在。”

  感受到沈钰温和的态度,县令略微松了口气,这才从袖中掏出手帕擦了擦汗,干笑道:“那下官就厚颜同大人一同走走吧。”

  说话间,衙役给县令递了碗水,县令仰头咕噜咕噜喝了下去,见端水出来的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也就客气地说了一声:“谢过老丈。”

  瞧着也是个亲民的,沈钰对他的评价略微高了一分。

  送水的老丈微微点头,并无一般村民见到县令的忐忑。沈钰不由好奇,上前笑道:“老丈好,这日头挺晒,我们去你家庭院纳个凉,一起说说话,如何?”

  里正赶忙从人群里挤出来,暗暗用眼神给这位老丈示意,嘴上还对着沈钰殷勤道:“大人请。”

  沈钰则看向老丈,见对方点了头,这才进了院门。

  倒是里正急得一头汗,生怕沈钰怪罪,赶紧小声解释:“大人莫怪,李三木也是个可怜人,两儿一女一个都没留住,前两年他婆娘也走了,他也就越来越不爱搭理人了。”

  沈钰点点头,抬脚踏进了院子,李三木已经闷不做声地搬出好几张凳子。沈钰略微一扫,见院内收拾得整齐妥当,还摆放着不少木料和尚未完成的柜子,便知这李三木还有门木匠的手艺,便指着一个编好的背篓笑道:“老丈这背篓编得好,比我小时候背的那个好。”

  李三木微微诧异:“大人小时候也背过背篓?”

  “是啊。”沈钰点头笑道,“小时候家里光景不大好,我那时也跟刚刚那几个孩子似的,得了空就背着背篓上山捡点柴火笋壳,还会喂鸡。”

  村民们本来还觉得沈钰气度不凡又是县太爷都要拜的大官,生怕哪里惹了这位官老爷不高兴,所以哪怕站了一院子人,出了喘气儿都没人敢出声。听到沈钰这番话后,村民们瞬间就觉得亲近了,哎哟,原来这位大官小时候也跟咱们干同样的活啊!

  气氛瞬间就轻松了起来。

  沈钰便顺势询问了一番村里的情况,又亲切地和他们唠家常,问问粮食够不够吃啦,家里儿子娶媳妇儿了没有。有像李三木这样情况的老人,沈钰还特地每家都去走访慰问了一遍,顺带送了些米面,都是他出发时让人带的。

  这一通操作下来,淳朴的村民们看着沈钰的目光就跟看亲人似的。一旁的县令对沈钰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管这位大人是不是装模作样图个好名声,好歹他真的暖了老百姓的心窝子。

  接下来的时间,沈钰接连走访了各个靠近府城的县,继续给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送温暖,和他们握手吃饭唠家常都没有半点不耐。老百姓们哪里见过这样亲民的大官,对沈钰的好感值瞬间到达顶点。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县的县太爷姓什么,但他们一定知道,青州府的刺史大人,姓沈,是个大好人!

  这可差点逼死了青州府的其他官员,人家刺史大人都无惧酷暑到处关心百姓,他们这些小喽啰还能闲着吗?

  一时间,各县都开展了官员下乡的集体活动,让百姓们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温暖。

  当然,其他官员内心如何激情辱骂沈钰,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刷了一波声望值和百姓好感度的沈钰也没多高兴,好的不灵坏的灵,暴风雨,来了。

第139章 赈灾

  秋收马上就要来了, 连日的滂沱大雨却一直没停过。这一次的汛情十分严重,整个青州都被乌云和暴雨笼罩着。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农夫们看着地里被暴风雨摧残的粮食, 整颗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他们这一年的口粮和税收啊!即便暴风雨过了,他们怕也是没活路了。

  有些年长者想起往年灾年之时饿死病死卖儿卖女的惨样, 忍不住嚎啕大哭,这都造的什么孽啊, 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 竟然还要遭这样一出锥心之痛。

  百姓们惶惶不安,沈钰这个青州刺史就更加着急上火。第一时间向朝廷递了申请和免赋税的折子,又亲自奔赴在第一线, 组织周边郡县的百姓一同救灾。有房屋被暴风雨毁坏者,沈钰亲自将他们安排好居住的地方,并且承诺一定会帮他们重建家园。

  沈钰在百姓中威望极高, 先前那两个月,他下乡的同时也为百姓处理了不少麻烦事。沈钰处事公道, 不偏不倚,还时不时给人灌一口心灵鸡汤,百姓中还真有不少人拿他当心灵导师。

  是以沈钰亲自出面稳定人心, 百姓们居然觉着没那么害怕了。就跟沈钰说的一样, 陛下爱民如子, 官员心系天下,朝廷绝对不会不管他们,赈灾的粮食都在路上了。百姓们一想,家里还有些余粮, 朝廷真要免了赋税,等暴风雨过后再抓紧时间种点地,加上朝廷给的赈灾的粮食,紧紧裤腰带也能过下去,悬着的心也就落了一半。

  安抚好民心后,沈钰又亲自接见了青州府城中最大的三家商号当家人。

  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使得商人们碰上当官的,甭管对方品阶多低,都得装孙子。当然,靠山特别大的也可以让人反过来给他当孙子。这三家商铺在青州的势力也不小,各有各的来头。然而他们身后的靠山往沈钰面前一站,那就有点不够看了。是以即便猜到了沈钰见他们的目的,这三位当家也只能相视苦笑,琢磨着该怎么联手向沈钰卖一波惨,免得沈钰拿他们当肥羊。

  沈钰早在京城之时就同商人们打过交道,还是整个大楚朝最顶尖的那拨商人,对待商人自然有一套。之所以特地见这三家商号的掌柜,也是因为这三家商号实力最强,几乎包揽了整个青州的粮食铺子。稳住了他们,不让他们趁机给粮食加价,民心自然而然就稳了。

  商人重利,哪怕已经猜出来沈钰的打算,这三位掌柜也含含糊糊,就是不肯给句准话。

  沈钰也能理解,大好机会能挣一大笔,搁谁都不愿意放弃,只是跟他们分析:“灾难是一时的,口碑是一世的,这点利益对于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泽而言,完全不值一提。更何况朝廷对此事也极为重视,不久后赈灾粮食就会运过来,加上州府粮库中本就有的存粮,想控制住粮食的价格,也并非难事。你们仔细想想,和官府打擂台,你们能打的过吗?倒不如不涨价甚至主动降点价,好歹能挣个好名声。”

  三位掌柜互相看了看,神色已经松动了几分。

  沈钰见状,又接着开口道:“想必几位也有所耳闻,当年负责茶酒丝绸等拍卖的人就是我。那些个徽商闽商,个个儿都富得流油,拿出的银子也让人侧目,当初多少人觉得这数目太贵,难道他们就不心疼?再看看现在,他们拍下了贸易线,个个儿都赚得盆满钵满,没拍中的还都在后悔当初没尽全力拍。我给几位讲这些陈年往事,并非是在几位面前炫耀我有多厉害,而是想让你们知道,只要诚心跟我合作,我就不会让你们吃亏。”

  三人动摇的更厉害,忍不住问沈钰:“不知大人有何打算?”

  沈钰也没卖关子,直接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我看你们的买卖都不小,也知道你们也不甘心一直在青州内转悠,却总缺一个闯出去的机会。这个机会,本官能给。”

  “大人有何高见?”

  沈钰见他们三人明显激动了不少,声音都提高了几分,同样爽快地给了答案:“本官早年主持拍卖会,同各大商号的掌柜也有几分交情,我从中牵回线,给你们一个见面的机会。当然,成不成我可不能保证,要看你们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打动他们。”

  要是沈钰一口保证绝对让他们上了大商号这条船,,三位掌柜还要迟疑一番是不是沈钰借助自身的权势逼对方不得不同意,这还有被人阴了的风险。毕竟商场波云诡谲,被坑了也没处说理,沈钰总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让他们挣钱。现如今沈钰只说给他们一个露脸的机会,可信度反而更高。三位掌柜一琢磨,这买卖划算,兴冲冲地便应了此事。回去后,三位掌柜兴奋之下不仅没有涨价,反而还把米价降了两钱银子。这事儿一出,百姓们竞相雀跃,纷纷夸赞三家商铺之人是大好人。

  也有人猜到降价的事情是沈钰的手笔,想要趁机搞点事情,特地派人去挑拨离间,想要得到沈钰以势逼人的证据。

  结果这三家掌柜就跟中了邪似的,张嘴闭嘴都是沈大人多么爱民如子仁义善良,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词汇全往沈钰身上砸。仔细观察,他们还真都是发自肺腑的感激沈钰。

  想搞事的人:……这几个家伙是不是傻?哪有人被逼着亏了钱还对对方感激涕零的?怕不是都被沈钰下了蛊!

  下蛊自然是不可能的,虽然有沈钰穿越时空这个极不科学的事,但是这个世界还是很平和的,并没有蛊毒这种玄幻的东西。想搞事的人没找到给沈钰泼脏水,反而等到了沈钰给三位掌柜送的礼物——一副沈钰亲自写的匾额,上书四个字,积善之家。

  这可把其他商号给嫉妒坏了,要知道,沈钰的书法也是一绝,不缺有重金求他笔墨的人,只不过沈钰一直都没理会,结果现在竟然来了个大派送?再说了,一州刺史亲自赐字,多长脸啊,哪怕日后再换了刺史,这三家商号都能凭借这个匾额在新刺史有几分面子。

  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个字,眼瞅着卖粮食的同行得了好处,其他商铺也坐不住了,纷纷响应朝廷号召开始降价。

  一时间,青州物价竟然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位置,不得不让人称奇。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青州已经的局势彻底稳定了下来,尽在沈钰的掌控之中。暴风雨肆虐了这么久,也有了要停歇的迹象,众人更加兴奋,有了这次互帮互助共度涝灾的经历,青州百姓们都觉得彼此间的感情都重了不少。

  沈钰则再接再厉,顺势提出了“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计划。

  这会儿正是百姓凝聚力最高的时候,沈钰这个提议一出,还等着他帮忙牵线搭桥的三大商号掌柜率先响应,一家捐了十万两。有了他们带头,其他商人这些日子没少被百姓们花式吹彩虹屁,也慷慨解囊。沈钰还请了几个说书的,在各大茶楼酒楼大肆宣传受灾的百姓有多惨,房屋都被大风吹塌了,连个落脚地都没有,一家人过得惨兮兮。他们吃的就是嘴上功夫这碗饭,说起故事来感染力极强,听得人眼泪直流,转身就去和家里人商量,多多少少也捐点。

  沈钰这时候又提出,不止捐银钱,灾后重建,物资也紧缺。有意向捐米粮油面和布匹木材的,官府也欢迎。另外,家里若是有废弃不穿的旧衣裳旧鞋袜,也可以捐给需要的人。既解决了占地方的东西,又能帮助别人,一举两得。

  并且,每个捐了款和物资的人,不管捐款数额多少,官府都一笔一笔记录在册,赈灾结束后立功德碑,把每个捐款人的名字都刻上,供子孙后代景仰,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宗面对灾难时,是如何团结一心,重新打造出一个更好的家园的!

  这个消息一出,极大刺激了众人捐款捐物的积极性。家境富裕的捐钱捐物资,家境一般的收拾收拾好旧衣物,也能在功德碑上留个名。

  沈钰自己也带头捐了十万两,官员女眷那边由陆芜带头,零零总总也凑了不少。

  最后一统计,这一次所捐的财物总值,总和竟然近百万!

  这真是个让人震撼的数字。就连提出这个建议的沈钰都没想到效果竟然会这么好。手里有钱自然就好办事,沈钰亲自审核了每一笔款项,为受灾人群规划好具体的赈灾计划,给失去家园的百姓建房子,统一规划,建出来的效果有点像后世的新农村建设,看起来整齐划一,有种别样的美感。除此之外,灾民们都得到了救济粮和银子,还有衣裳米面等物资。

  这大概是百姓们过得最好的一个灾年了。

  赈灾款项每一笔的去向沈钰都记得清清楚楚,上辈子沈钰自主创业,多多少少会点会计技能,账目记得清清楚楚,定期更新,让整个青州的百姓都知道,他们捐的东西到底用在了哪里。

  到最后,竟然还剩下二十四万余两银子,沈钰也贴了告示,说是也会用于日后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等人的帮扶活动中,同样,每用一笔银子,都贴告示告知大家它的用处,坚决杜绝贪腐现象!

  捐款者自然高兴,这还是第一次有官员这么清楚地告诉他们捐款动向了。这样一来,他们的银子绝对都用在了最需要的人身上,而不是养了蛀虫,真是心情舒畅!

  百姓们的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极强,灾情过后,百姓们便开始歌颂官府和带头捐款那些大善人的功德,还有戏班子特地排了戏,将所有出钱出力的群众都夸了一遍。听戏的人也美滋滋,这夸的人中也有自己一份呢,气氛很是和谐。

  京城,接到赈灾后续的官员们在朝堂上来了一出百脸懵逼,赈灾还能这么玩?哪怕是看沈钰最不顺眼的夏濯都不得不承认,沈钰这一手确实漂亮。至于张清,已经决定让各地刺史学习沈钰这个优秀案例,免得他们只会伸手向朝廷要钱。看看人家沈钰,赈个灾都能让官府挣一笔,还能投身慈善事业,你们都给我好好学!

  作者有话要说:  各地刺史: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沈钰:太优秀没办法,摊手.jpg

第140章 悔

  远在青州的沈钰并不知道张清又给他拉了一大波仇恨, 并且,因为这事, 傅卿珩一派和夏濯又吵了许多天。

  张清觉得沈钰救灾有功,必须重赏, 这般有能耐的人才,必须提拔到京城来才好。

  然而夏濯一方好不容易才把沈钰挤兑出京城, 哪能这么轻易又让他回来, 他们不要面子的?

  于是双方又掐了个天昏地暗,倒是新帝,这次的屁股总算没那么歪, 疲倦地打了个圆场:“官员三年一任期,沈钰在青州已经待了将近两年,也没必要特地把他擢升进京, 等他三年任期期满,以他的功绩, 进京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吗?”

  张清一喜,皇帝这是松了口,准备让沈钰进京了?张清也算是看着沈钰成长起来的, 因着沈钰人品端方雅正, 又三番五次为户部搂银子, 张清对沈钰的感情十分浓厚,早先沈钰自请去青州,张清还怪自责的,要不是他们这帮老家伙没本事护不住人, 哪能让敌方把孩子给逼到青州那个凶险之地去?这会儿见皇帝的态度终于动摇,张清哪有不高兴之理?

  张清嘚瑟了,夏濯自然就高兴不到哪儿去。散朝后,夏濯便对新帝进言道:“陛下,沈钰若是进京,傅首辅又得一助力,陛下想要掌控朝堂,就更难了啊!”

  新帝眉间透出一抹倦意,挥手叹道:“朕累了。”

  听出新帝话中的妥协之意,夏濯不由急了:“陛下!您好不容易登上皇位,难不成就甘心这么受人掣肘吗?”

  “不然呢?”新帝平静地看着夏濯,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冷厉,“即便撤了傅卿珩,不是还有你吗?”

  夏濯瞬间冒出一身冷汗,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赶紧求饶,痛哭流涕:“陛下,臣一片忠心,苍天可鉴……”

  新帝却不愿再听他的推脱之词,招术用多了,自然也就不管用了,新帝只觉得可笑:“当初你说你对朕忠心耿耿,却巧舌如簧哄骗朕,说你的长子无辜,是那秀才之女贪慕虚荣故意勾引你儿子,又说这是傅首辅一系的阴谋。朕信了,结果呢?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你真觉得能瞒朕一辈子吗?”

  夏濯双股战战,不由瘫软在地。新帝却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他这一辈子,做过的最有决断的事,就是当初听了齐王的提议,联合齐王用不光彩的方式夺了皇位。这事儿还基本是齐王出力,他就捡了个漏。然而不是坐在皇位上就能当好这个皇帝的,朝中多数官员对他也只是表面恭敬,之所以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并非为他卖命,而是为天下百姓解忧。

  齐王当初找上新帝,是因为他这性子好控制,一个夏濯就能将他忽悠过去。可是相对应的,新帝对夏濯念及旧情,同样也会对沈钰他们念旧情。加上双方能力和人品的差距,久而久之,新帝自然也有所偏向。

  这对于夏濯而言,是个不详的信号。夏濯抿了抿唇,垂下眼掩去眼中的狠厉,正要开口,新帝已经轻声道:“行了,朕乏了,你退下吧。”

  夏濯离去之时,连背影都透着几分暮气。新帝也只是苦笑一声,偏偏后宫又传来一个扎心的消息,来报信的小太监惨白着一张脸,抖着嗓子道:“禀陛下,玉安宫传来消息,武妃娘娘这一胎,没能保住。”

  新帝的神情已经麻木,从他登基到现在,后宫没有一个孩子能成功降生。甚至,连之前在王府时出生的孩子也夭折了两个。如今整个后宫,竟然只有两个皇子,其中一个还莫名其妙病重了。

  想着这堆糟心事,新帝心中杀意升腾,拍桌子吼道:“让大理寺给朕仔细查!皇后到底在干什么,后宫成天乌烟瘴气,连个孩子都保不住!”说完,新帝又瞪着因愤怒而发红的眼睛,将案几上的镇纸奏折全都扫落在地,暴怒道,“都给朕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