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贵女 第31章

作者:弗夏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嬛示意师氏茗将她扶起,道:“此事不怪你。你若真知错,日后,机灵些便是。”

  寺人堇见王姬如此宽宏大量,再度跪下来道:“谢王姬不罚之恩,小人日后定不再多舌。”

  嬛嗯了一声,道:“那你现在去把她叫来一趟。”

  王姬嬛说的她是谁,寺人堇自然是知晓的,“诺。”了一声,快速起身,倒退着出了殿。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寺人堇便折了回来禀道:“回王姬,周姬一个时辰前被太子贬为工隶,打发去做苦役了。”

  “哦?”嬛到挺意外,秦玙这处理到挺快,“何由头?”

  “欺君背主。”

  “也不算辱她所为,均她自找的。”嬛说完后便止了这个话题,不欲再谈。

  菏与嬛本就无多少姊妹之情,她若安分,嬛自会照应着她。可她背后给自己使绊子,嬛也不是圣人,自也不会去为她求情。

  嬛白日里睡了大半日,入了夜,一丝睡意均无。

  正百般聊赖之际,殿外寺人来禀,寺人汩求见太子妇。

  这般时候天都黑透了,寺人汩过来做甚?嬛纳闷,頷了颔首允他入室。

  不过片刻,便见寺人汩手捧着一方鎏金髹漆木匣躬身走了进来,跪在嬛跟前,将手中木匣高举,道:“小人请太子妇安。小人受太子之命,给太子妇送来还礼。”

  还礼?

  寺人茗上前接过木匣子,呈给嬛。嬛好奇的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躺着一把短剑,剑身长不过两掌。

  嬛信手拈起,轻轻拔开剑鞘,青铜的剑身上镌刻着精雕细琢的菱形暗格花纹,锋刃锐利,刀柄镶金嵌玉,却已有不少磨损,不过仍旧不掩其锋芒,乃上成精工铸剑。可较之自己今早上缴的陨铁匕首而言,这把短剑仍就显得普通了些。

  嬛心下一晒,面上却不显,微笑着谢过太子的赏赐,正欲让寺人茗将短剑收好之际,听闻殿外传来请安之声。

  须臾间,只见秦玙除去了白日里穿的御者窄衣,换回一袭黻衣绣裳,信步入了内寝。

  寺人们躬身请安,秦玙罢了罢手,走到嬛跟前,一把按住欲起身的嬛,道:“莫动,嬛足上有伤。”

  嬛愣了愣,“我足上无伤。”

  秦玙干咳了一声,面上浮起一层赧色,不自在的道:“昨夜……流血了。”纠结了半天,道歉的话还是说不出口。

  嬛了然,淡淡说道:“就破了点皮,不算受伤。”

  “怎是就破了点皮,血都流到地上了。”说完,秦玙自袖笼里摸出一只做工精细的鎏金铜盒,道:“这是西域上贡的灵药,有生肤养肌,津肤润颜之效。”

  嬛垂眸看了眼镏金镌花,做工繁复的铜盒,很想说那点小伤,便是不用这般好的膏药,也不留疤。

  这种大煞风景的话,嬛自是不会说出口。

  嬛接过铜盒,莞尔:“玙犹是上心,嬛谢过玙。”

  “我替嬛上药可好?”秦玙问。

  嬛望了一眼鱼贯退下的寺人,頷了颔首。

  秦玙跽坐在嬛跟前,一手盈盈握着尚未及自己手掌大的玉足,垂眸看着白嫩如云的足弓之上,一抹豆菽大小的褐色结痂尤其明显。

  秦玙心头掠过一丝自责,沉默着将冰凉的药膏替嬛仔细涂好,说道:“那柄匕首乃世间罕有之物,我知晓嬛必然珍爱其,然,嬛既然将它给了我,我便不会再还给嬛。”

  ……

  “方才寺人汩送来给嬛的这柄短剑是我幼时习武所用,乃我祖父所赐。此剑来自楚国,相传乃干将镆铘所铸,可断金而刃不卷,十数年不锉磨仍平整光亮,乃我最爱之物。”

  “我知此剑较之北狄王送给嬛的匕首,不足为奇。可我仍想将此剑送予嬛。”

  语落,秦玙抬首,黝黑的瞳孔若静水深流,深深的凝视着嬛。

  嬛与他对视了一眼,道:“嬛会如玙这般亦将其视若珍宝的。”

  秦玙闻言,一抹欣喜自黑瞳中散开,肩背松懈下来,起身道:“庶务冗杂,我仍需回前殿处理,嬛早些安寝。”

  嬛跟着起身,问道:“陇西之事很棘手?”

  秦玙犹豫了一息,方才点了点头:“嗯,这几日,我都会很忙,许不能常回后寝。”

  嗯,嬛颔首。

  秦玙垂首在嬛额间颊上印上一吻,遂即转身大步离去。

  他真的很忙呵!嬛注视着他远去的背影。这般忙碌,却还要专程赶来对自己解释这柄剑的来历。

  思及此,嬛不免心头一酥,原谅了他昨夜的暴躁。

  作者有话要说:  嬛:“一把磨损严重的破剑就换走了我精致的陨铁匕首,这笔买卖亏大了!”

  =====

  谢谢小王姬“悦家小妞”,灌溉的10瓶水~嗨森~

第三十六章

  是夜, 成片的乌云蔽去了银月,雨丝潇潇而下,鄹而云腾风啸, 雨丝变雨柱, 刷刷击打在青砖红瓦上,汇成雨瀑沿着屋檐急流而下打在青砖上, 声隆如鼙鼓。今岁仲夏, 雨水是太多了些。

  嬛躺在阔榻上,听着窗外刷刷的暴雨声,无一丝睡意。

  她和秦玙经过今日算是合好了吧?他不再主动提及叱奴,不知是真相信了她, 还是将心头这颗刺暂时压了下去。

  外头的雨下的嬛心烦气躁,眉头突突的跳个不停,嬛总觉得有何大事要发生, 却由摸不着头绪,如此辗转反侧至夜深方才囫囵睡去。

  翌日醒来时,天依旧是阴沉沉的,虽停了雨, 可依旧是铅云布天。

  这一日嬛头都钝钝的, 提不起半分精神, 去往妫太后宫中, 陪了太后用了大食后,便回宫悻悻恹恹的躺在榻上, 总觉有甚事要发生。

  时至未时, 季叔公蓦然来访,嬛甚感纳闷,提起精神见了他。

  原来季叔公是奉国君之命来请嬛入公宫商议大事的。

  妇人不得干政, 国君当为表率,却破例来请自己前去公宫,可见事态颇有些急迫。

  嬛让季叔公稍等,入了内寝,在师氏茗和寺人堇的侍候下很快便换好祎衣,乌发高盘,随即快步随着季叔公坐上了去往公宫的轺车。

  出于避嫌,季叔公并未上车,而是在车前与御者坐在一处,隔着帷帘对嬛简单禀告:“今岁夏初陇西大洪,羌人亦大面积受灾,多有流民逃难越境。国君及太子仁厚,想着都是黎庶苍生,便未驱逐。

  陇西大乱,羌人难民与陇西郡民混在一处向内境逼来,恐事态阔大,虎臣秦粱将流民控制在积石邑邑内,不让流民往雍都涌入。

  怎知羌人中有人携疫病而来,一朝蔓延,竟大肆在积石邑中肆虐蔓开,几日之内积石邑中竟家家挂起了缟素,死亡甚众。

  国君、太子连夜召见诸朝臣公卿,商议一夜一晨未眠。国君已是无法,想到太子妇通识歧黄之术,便让老奴来请太子妇过公宫一趟。”

  嬛听完,应了季叔公一声,便沉默思考起来。

  看来积石邑是遭了时疫了,还正逢炎夏,尸体易腐,一旦失控,后果不可估量。

  嬛问:“往年赢国可曾有过时疫?”

  “十数年前有过。”季叔公答。

  “如何应对?”

  “焚烧,整村焚烧。”

  “整村焚烧?不论染疾与否?”嬛大惊,如此惨无人道。

  “然也,未免疏漏,一旦有一地发生时疫,均封地焚烧。十数年前那场时疫,是在黑山凹村子里蔓延,扩散十分迅速,数十名巫觋围村禳祭,杀了上百头牛献祭,都无济于事,甚至有几名巫觋亦受到感染,未免事态失控,国君无奈,只得下命焚村。

  此事于国君影响甚大。

  太子妇与国君也接触过一段时日,当知晓国君乃胸有沟壑,心怀苍生之贤君。当时国君尚且年轻,意气风发,却仍旧只能无奈下令焚村,一日之间数百人丧生,国君痛心疾首不已,为身体埋下祸根。

  此番时疫,蔓延范围更广,牵扯人数多达数万。

  国君不忍焚城,故只得请太子妇前去相商,看可有办法。”

  “吾知晓了,谢过季叔公相告。”嬛了然。

  “还有一事,太子不欲太子妇操心前朝之事,颇是抗拒让老奴前来相请太子妇。后亦是因为考虑到国君躯体抱恙,太子不欲忤逆国君,方才允了国君之意。”

  “嗯,吾会劝解太子的。”

  “太子妇大明。”

  =====

  这是嬛第一次步入赢国公宫,长长的石阶上,一座巍峨宏大的宫殿赫然屹立,青砖红瓦,金釭砥柱,殿顶双庑重檐上铺就着的红色筒瓦簇新锃亮。嬛不禁乍舌,赢国果真财大气粗,公宫修建得比大周朝豪壮霸气得多。

  得了太宦的提前传唱,嬛入公宫时,争辩了一夜一晨,已疲惫不堪的朝臣公卿已重整衣冠,整齐列队,恭迎太子妇入朝。

  宫堂中丹楹刻桷,金釭衔壁,丹墀之上,国君面色虚白,却仍强撑着精神端坐在大案之后,太子玙立于一侧,面色不虞。

  “拜见君上。”嬛对着丹墀之上叩拜行礼。

  “吾子免礼。”国君和气缓慢的说道:“给太子妇上座。”

  “儿妇敬谢不敏。”嬛余光留意到朝野之上,除了几名公叔老臣因年迈得以賜座,他人均已笔直站了数个时辰。

  嬛入座后。

  国君撑着精神微笑着坦然开口:“寡人请太子妇入朝堂前来之意,想必季叔公已向吾子明言。寡人想知晓,吾子可有治疫之策?”

  嬛端身正坐着答道:“回君上,嬛的确有治疫之法。”

  嬛一语既出,满庭哗然。

  国君大喜,“吾子果真?”

  “然也。”嬛颔首,“不过,嬛需前往积石邑视察疫情,才能依症下方。”

  嬛一言犹如重锤强击鼙鼓,震撼整堂,朝野臣工均不可思议的望向太子妇。这时候的积石邑犹如冥冥深渊,人人避之不及,太子妇一介妇孺竟大胆自晴前往。

  “嬛不可前去积石邑。”嬛语音方落,太子玙便疾言拒绝。

  国君侧首瞪了太子玙一眼,方才肃穆望向嬛道:“吾子可知晓积石邑现下何状?”

  “正因为嬛知晓,嬛才需前去。扁鹊治疾,需望闻问切方才能对症下药。嬛非圣者,若不能亲查疫情,随意下方,一乃欺君罔上,二乃罔顾人命。故,积石邑嬛不可不去。”

  “吾子可知晓,虎臣秦粱为使,率军在积石邑维·稳,不曾直接接触患疫之人,却莫名染上了时疫,如今卧床不起,命不久矣。吾子不怕?”国君问。

  “怕,嬛亦惧疫怕死。然,嬛身正坦荡,不曾施恶于人,不曾伤天害理。嬛相信上天必不会天殛于嬛。”

  “吾子信上天?”

  嬛慎重頷了颔首。她本也不信,可她睡了一觉就穿来这几千年前,她不得不信。

  “吾子不愧为天子之女,才情胆识均过人。赢国得吾子为未来国母,乃赢国黎庶苍生之幸。寡人允了,寡人命将军祁震帅君师,以国君仪仗护送吾子去往积石邑治疫。只吾子得多加小心,若能不身入疫区,便不要去,一切当以吾子安健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