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穿七零 第122章

作者:大河东流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种田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三天时间过去,俞青山坐上了回程的火车,在不经意的瞬间,他似乎看到了两个眼熟的人,定睛一看,确实眼熟,那不就是丁敏秀和赵巧娘,这对母女吗?

  她们来特区做什么?

  看到赵巧娘和丁敏秀,俞青山想起了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俞向居比俞明杰大一岁,他读书也比俞明杰要早一年,所以当他们参加高考的时候,俞向居会早一年,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一起考上了大学,为什么?

  因为他复读了。

  但是按照俞向居一贯以来的成绩,他不应该落榜的,但是他却落榜了,说起来原因,让人很无奈。

  他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吃了同学妈妈煮的状元粥,这就是取个好意头,其实就是八宝粥。

  结果呢,吃了这碗粥没多久。就上吐下泻。

  这次的高考的还没有正式开始,他就打了一个败仗,谁能想到这八宝粥居然会有这样的效果。

  他因为时间敏感,当时还特意拿了粥去检查,结果说上面没有被下药,但是这粥是材料变质了,吃到肚子里就引起了这个结果。

  俞向居勉强去考试,因为状态不佳,考出来的分数理所当然的落榜了,于是他就只能再复读了一年。

  说起来就很让人叹息,不过这件事情没有传开,因为是他同学是和他一起吃的,而且他同学吃的更多,上吐下泻的严重,直接就缺考了,之后好了一些一家人登门道歉,直接跪下了,诚意满的让人都要接受不了。

  这还能怎么追究?

  这又不是诚心的,对方孩子也中招了,他的成绩也挺好。

  他们只能继续复读,和俞明杰成为了同学,去年他们都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去首都,而是去了羊城。

  离家近,同样是出名的大学。

  方便回家。

  知道他考上大学以后,赵巧娘就登门的更加频繁了。。

  之前也不能说她不会上门来找小居,她偶尔会去学校表示一下她对俞向居的想念和关心,但是自从小居考上大学以后,她来的频率,突然之间就翻倍了,而且经常问一些大学的情况,确认他不仅不用花钱,还会有补贴,基本能够满足他的,在大学期间的需要,就带着丁敏秀和外孙一起来,提起他小时候的日子,这是想要用养恩来压他。

  这目的性也太强了。

  俞青山看这样不是办法,就让他回了老家,在红星大队度过这一段时间,等到了学校开学的时候再送他上火车,避免赵巧娘再去他面前说些有的没的,扰乱孩子的心神。

  赵巧娘还是不敢去红星大队的,她心虚。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居然还找到了小居的学校,以他妈妈的身份露面。

  还带着丁敏秀,把俞青山恶心的不行。

  也不知道她们是从哪里知道小居被哪个大学录取的,他明明没有公开。

  她们母女这样做就是要缠上他,俞青山怎么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不过他能解决得了一时,解决不了一世,最终还是要孩子自己立起来。

  现在又在这里看到了她们,她们来这里是要找谁?

  难不成是去找小安?

  可是按理来说她们应该不知道她在这里。

  因为惦记着这件事情,担心贷款的他被这件事情分散了不少心神,要是被俞向安知道了,估计还得要感谢她们。

  赵巧娘和丁敏秀确实不知道俞向安在特区,她们会去特区的原因很简单,她们在白石县找不到活干了,所以在听了不少传言,说可以在特区这边找到活干之后,她们母女两个就结伴前来这里找工作。

  丁敏秀的儿子不小了,丁敏秀也想他考上大学,他成绩一般,那就请老师补课加课,另外等高考完,就到了适婚的年龄,但是娶媳妇要花不少钱,现在人的要求高了,要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聘礼不够的,谈不上话。

  她们要早作准备。

  她们刚来到特区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对这里人生地不熟,幸运的是她们还有老乡可以投靠,她们一起去了一个服装厂,帮忙车领子,这种活简单,计件算钱,只要她们手脚快,一个月可以拿四五十,要是手脚慢,那就一个月二三十。

  丁敏秀的动作还是挺快的,赵巧娘的年纪大了一些,不过这种活动做惯的,手感还在,所以她们两个人都被留了下来。

  这么顺利,她们两个都很高兴,在这里做半年,过年的时候回去,外孙/儿子的学费补课费结婚就不用愁了。

  在她们挣钱的时候,俞向安也在努力,她的第三间餐馆装修好了,投入使用。

  新店开张,俞向安要多注意几分,她就从原先的店抽调人手过去。

  有老人带新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虽然实际上他们工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但对比纯正的新人来说,他们已经是有经验的熟手了。

  好巧不巧的,这第三间正好就在丁敏秀母女所在的服装厂附近,她们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之后,老乡说为表庆祝,一起出去吃顿饭,她就选中了这里。

  她们不知道这里是俞向安开的,看在这里的店面,有些担心,“这里的花销会不会很贵?”

  她们可不能花太多钱浪费在吃的上面,钱要存起来给孩子。

  老乡:“不会不会。”她开怀的笑着,“我知道我们大家都是节省的人,不过这件你看上去可能会比较贵,但实际上价格挺实惠的,分量也不少。”

  …我之前去过一次在别的地方开的店,这个是分店,是一样的。”

  “你们看店里面是不是很多人?要是做的不好吃,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

  “而且我跟你们说,这见面我也是朋友介绍给我去的,他是第一见面开业的时候抽奖,我那朋友他抽中了一支钢笔,你知道吗?一支钢笔!最起码也值几块钱的钢笔!他就花了两毛钱,得到了这么一支钢笔,可把我们给羡慕的,可惜我去了两次,都没有抽中什么,就只多送了一碗汤水。”

  老乡是个健谈的,打开话匣子没完没了。

  他脸上的表情很惋惜,“你们知道最大的奖是什么吗?”

  不等回答,“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价值一百多,而你只要花一毛钱就可以抽奖,要是运气好就可以把自行车带回家。”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噱头,是骗人的,最后真的被一个客人给拿走了,她现在就骑着那自行车上下班,别提过得有多美了。”

  丁敏秀和赵巧娘听得一惊一乍的,“还有这样的事,那老板是不是傻的?这样肯定会亏本。”

  老乡摇头:“谁知道?反正抽奖是真的,不过你看他现在都开分店了,应该也没亏本吧。”

  “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事就好了。”

  丁敏秀笑了笑,在心里附和:“我也很想有这样的美事。”

  老乡还在继续:“要是有的话,我肯定隔一段时间就来吃一次,抽一次奖,我就不信了,我抽到一个大奖。”

  “对啊,敏秀,我们运气不错的,要是我们去了,肯定也能抽中。”赵巧娘也有这个自信,她们的运气不差。

第七十八章

  赵巧娘和丁敏秀不知道这间餐馆的主人是俞向安, 在这里畅想着如果当初她们也在这里参加抽奖,指不定那辆自行车就是她们的了,想到这里她们不无惋惜, 不过惋惜归惋惜,已经过去了, 现在没有这样的好事, 她们只能老老实实干活挣钱。

  没办法, 如果有其他的选择,她们两个也不会选择来这里,不管怎么说, 这也是他乡。

  每次想到家里, 丁敏秀就会后悔。

  一个正式工的工作有多好,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临时工说解聘就解聘,正式工你解聘一个看看?

  本来, 她应该是有一个正式工的职位的,只是出了意外被提前发现了, 被俞向安抢走了, 她抢走了还不珍惜,考上大学这工作还卖了换钱。

  她们想找人也找不到了, 丁敏秀也不想找。

  自己的日子过得还行,但是跟俞向安比起来瞬间就不能看了, 她先是去了秦城,然后考上了大学, 之后分配了工作。

  谁说起来不说一个好字?

  在她考上大学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 就连周博扬都给她脸色看了。

  更别说婆婆了。

  在她看来,如果没有她,就是她的儿媳妇是个大学生了。

  婆婆对她从来都没有个好脸色, 她都习惯了,但是周博扬以前不会的。

  他是不是后悔了?

  丁敏秀只能更加低声下气,和妈一起多干活,免得他们挑拣。

  后来俞向居居然也考上了,还想着能不能到他那里借势,最后也被俞青山搅混了。

  现在他还是学生,没有工资,但是孩子的未来就在眼前。

  丁敏秀自己是考不上的,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上。

  但是儿子成绩不好,想要成绩好,那就需要补课,但是补课需要钱。

  为了钱,她们两个就南下了。

  如果被她们知道这间客似云来的店是俞向安来的,丁敏秀估计能气出内伤。

  怎么,她难道要一辈子都压在自己头上?

  ……

  俞青山回到去以后,上班的时候更认真了,女儿欠了那么多的债,他多多少少能帮一点,他能自己解决,那是最好,如果不能,他还能看着不管不成。

  他要是心情郁闷了,就去老丈人家,大儿子家,或者是回老家坐一坐。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越发的有盼头了。

  就连他这二舅子退了下来也做起了别的,这人忙惯了就闲不住,他也不怕别人指指点点,自己租了个房子,做起了小本生意,卖早餐,这生意规模看着不大,但是真能赚钱。

  还有盛松,他以前在回收站工作,谁也不看好,结果他自己寻摸出了一手维修拼接的好本事,现在他也开了个档口,帮别人修那些坏了的电器。

  现在有四大件的人家越来越多,所以他的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说来说去,都是做生意,他对做生意真没什么偏见,但是辞了那份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工作来做生意确实是比较冒险的,大舅子他是退休了,盛松的话,他在回收站那生意本身看着也是不大好的,如果换成他们是自己女儿那个职位,那就不一定会是现在这个选择了。

  而且女儿她还背着老大的债务,虽然说出来一个厂长光荣是光荣,但那就是面上光鲜,内里全是债务。

  秦强和杨翠珍退休的早,退休之后不用工作,子女都孝顺,在家里做做饭菜,带带孩子,日子过得顺心,这一过的顺心了,人就苍老得慢,这一对老人看着还有不少的年头可以过,红星大队那边张茶花的身板也不差,她一直以来身体就硬朗,她当初被看中,就是她的身板。

  她的娘家是真穷,当初她嫁进俞家,她一分钱的聘礼都没有收,拿了五斤红薯粉就算了。

  当初的日子那么难都过来了,现在眼看着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休息日,俞青山去买了几斤白面和两斤肉,坐上了回去红星大队的车。

  以前大米白面是多么金贵的好东西,不是逢年过节根本没得吃,现在家里常吃了,猪肉金贵,现在一个月也能去割一两回。

  现在家里养的猪鸡鸭鹅不受限制了,他们有那个人力,想养多少就能养多少。

  这鸡蛋就不用跟之前那么抠,张茶花现在就养着十来只鸡,每天靠家里的小孩子从外面挖野菜,抓小虫子,还有下小河小溪里面捞那些小鱼小虾来喂它们,现在他们天天都能吃到鸡蛋了,孩子也壮实了起来,有肉了,以前就跟皮包骨头似的。

  这样的好日子,当初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