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1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路晁收起脸上的表情,拔腿就走,许然一脸无奈追了上去。

  舒雨回去正好拦下送信的程燕,告诉她人家全听了去,不用费这个事。程燕拍拍胸口,“怎么这么吓人呢,不过也好,他们有没有说什么?”

  他们那个样子,明摆着根本不在乎,舒雨摇摇头,“我说完就走了,没敢问。”

  “也是,你胆子那么小。”程燕接了一句,弄得舒雨哭笑不得。

  接下来一堂课,舒雨仍然在回忆,前世的这个时间,正好是他们姐妹去省城向舒家要说法,然后外公出了车祸。紧接着他们姐妹请了两个月的大假,轮流去医院值夜,外公出院后,又去乡下陪外公住了一段时间。

  等她们回到学校,便是紧张的补课,参加期末考试,考完试转头就是年假。说起来,当时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真是一点也不知道,不仅不知道也没去关心过。

  舒雨前世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这两个人。那么,到底是前世这两个人在期末之前便被开除或是转学,还是压根没有出现过呢,她完全摸不着头绪。

  按理来说,这件事跟她没什么关系,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她认不认识这两个人,都无所谓。

  但直觉就是告诉她,事情并非她想的那么简单,这件事很重要,她得弄清楚。

  一晃几天过去,打群架的事,始终没有结论,那两个全校人眼里的英雄,也还在学校里晃荡着。程燕也打听不到新的消息,毕竟她消息再灵通,也只是针对已经发生或是大家并不保密的事情。

  人人都知道这事没完,只是暗流涌动,最后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周六很快到了,姐妹俩写完作业的同时等到了金明天过来接他们回家。

  家里对他们最热情的要数表弟金阳,一个一个的抱过来,最后腻在舒雨怀里,手里抱着舒雨买给他的奶油饼干,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这个时候的饼干也很有特色,一块小巧的五角星形饼干胚子上,点上一小揪奶油,奶油还分了挺多颜色,又是粉红又是粉绿,很受孩子们喜欢。

  “别每次都给他买吃的,把他的嘴都给养叼了。”常红心像模像样的嗔怪着,却是一脸的笑意。

  丈夫转了正,一家子转为城市户口,她现在回娘家,腰杆子都挺的比以前直。这段日子,她走到哪儿都是被追捧的对象,一路火花带闪电前所未有的风光。连带着,性子也大方讨喜多了。

  “家里就这么一个小的,我们不宠谁宠。”舒雨在阳阳的脸蛋上使劲亲了一口。

  这话常红心爱听,笑眯眯的去厨房烧菜,原本青椒斩蛋是一个鸡蛋配青椒,今天她又多摸出一个来。

  金明天把儿子从舒雨怀里扒拉下来,“有没有点男孩的样子,明年送去读小学。”

  镇上就有小学,本来想今年就送,但去学校一看,入学年纪一水七八岁往上走,怕他太小去了吃亏,又给带回来了,准备明年再送去。

  金阳知道父亲在,自己腻歪不起来,抱着饼干扭头去找隔壁的小伙伴玩。舒雨总觉得这一幕很熟悉,想想就想到了外公家的大黄,也不知道是哪个随了哪个。

  金明天告诉他们,“舒家大伯没往咱们家里来说抚恤金的事,大概是没这个脸。”

  舒家人能去厂子里闹,说起来明正言顺,放到外头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但来金家闹就不行了,长辈欺负失了父母的孤女,这事放到哪儿都得被人嚼舌根子。舒传社是公家人,必须得要这面子。

  “你们外公按小雨的主意办了,这事也就此打住,没听舒家大伯再去县里闹。”金明天感慨了一句,“小雨这么聪明,要是能考上大学就好了。”

  不过是说一句罢了,小县城一年才有几个考上大学的,跟几百年前中举的效果差不多,最多背着人想一想,压根不敢当真。

  “外公的村支书保住了?”舒雅后知后觉的发现,妹妹真厉害啊。

  “其实保不住也没什么,外公过来跟我们一块住,也挺好的,还能有个照应。只不过,外公自己不想干可以,被别人闹到不能干,就不行。”

  舒雅伸出大拇指,点到妹妹额头上,“你牛。”

  舒雨摸摸额头,抿着嘴儿笑,其实她出的主意无非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舒传社不是去县里投诉,说外公没有及时回函吗?那行啊,你们林业局就没干过这种事?随便打听几个事例,咱们也找人投诉去。

  够不着省里的林业局,还够不着县里的林业局吗?县里的人又不傻,一看动静就知道是针对舒传社的,一个报告打上去,你们管不管吧。

  其实舒传社是没意识到,他的身份不适合闹事,不管有理没理,公家人的身份都特别容易被人反制。

  更何况,县里未必就会因为这点小事罚人,形成了定例,那是不是吴县不管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回函慢一点就得被罚,真那样还了得。只不过,舒雨不愿意坐等,而是选择了先发制人。

  别人都打上门来了,不能没点回应不是吗?

  好在舒传社不傻,原以为能仗着身份欺负一下金外公,结果对方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最后闹下来,谁损失大,还不一定呢。一见事不可为,倒知道立刻收手。

  一家人吃过饭,热热闹闹排着队洗漱,金阳非要跟舒雨一块睡,被常红心按到床上,狠拍了几下,终于老实了。

  舒雨回屋,柜子里已经堆好了常红心在家裁出来的牛仔布,她踩了几下缝纫机,一个双肩牛仔包就出现在面前。

  舒雅试背了一下,一会儿装了书进去,一会儿装了衣服进去,怎么背都觉得合适。

  “小号当书包或是休闲,大号旅游出差。”舒雨决定做两个型号,试试销路。

  “先做两个我们自己背吧。”现在大家背的都是斜挎的红军包,不过等不了多久,南方的书包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各种水粉亮蓝,什么动画片红就印什么在上头。但那些是给学生用的,牛仔包的定位是全年龄阶层。

  “等卖的时候,留几个家里用,现在背出去,要是有人仿着做,我们就卖不上价了。”

  舒雅一想也是,“没想到做生意,原来有这么多花头啊。”

  “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兜里,你说,世上还有比这更难的事吗?”

  还真是,舒雅只能点头,“都说除却生死无大事,除却生死之外,就只有钱最大。”

  遇不着生死大事的时候,可不就是钱最大。就算真的遇着了,为了省钱不进医院的,为了省钱放弃给家人治病的,这种事又少了吗?

  “你刚才说什么?”舒雨忽然一惊,心里某个角落,一点点陈年旧事,被她揪住了尾巴。可惜拽的只是一个线头,还不知道能不能把旧事给拖出来,她得生拽着,万不可断了。

  “除却生死无大事……”

  “就是这个,除却生死无大事。”舒雨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姐,太晚了,踩缝纫机费眼,晚上早点睡,明天我们早些起来。”

  “行,那咱们都早点睡。”舒雅没有多想,转着身帮妹妹带上门。

第17章 模糊的记忆

  舒雨关掉灯上/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房间上头的房梁,月光透过窗帘让室内并不幽暗,等双眼适应之后,舒雨甚至能看到房梁上悬挂的一根钩子。

  老式的房屋,顶上都是木制的横梁,舒雨记得她换牙的时候,老想吃糖。父亲不让,又怕她哭,就把糖放到篮子里,挂到她房间的顶上,让她时时看得见。

  也不知道她当时是个什么心理,看自己的糖还在,没有给别人吃,也就不哭了,安心等着换牙。

  篮子和糖都不在了,这只钩子却一直都在。

  舒雨以前都刻意不去看这只钩子,不想勾起关于篮子和糖的回忆,如今,她已经开始学着换一种方式去面对。

  环顾四周,渐渐平静下来的舒雨,一点点将自己的思绪放回到前世纷乱的过往中,姐姐那句除却生死无大事,就像阴影中露出的一丝线头,被她牢牢拽在手中,一点点往回拽,看看能拽出什么来。

  前世的这个时候,舒雨不认识马小虎,不认识许然和路晁,不知道打群架,更不知道学校是怎么处理的。

  她记得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新年,全家人没有一丝笑脸的困守在下溪村,舅舅一家去常家拜年,舅妈是哭着回来的。他们姐妹守在外公的床前,陪外公说话,给他翻身。

  新的村支书上门看他,当时外公说,村子里闹哄哄的,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舒雨很奇怪,她一点也没发现外头有什么反常,没想到躺在床上的外公竟然知道。

  新的村支书就笑,说什么都瞒不过他,说二张蹿逃到吴县,还在镇上犯下大事,外头铺天盖地的发动群众,让大家提供线索。

  没过几天,就听说二张拒捕被当场击毙。这件事对当时的吴县,影响是巨大的,走到哪儿都有人在议论,哪怕是舒雨这样足不出户的人,也被动听到了很多详情。

  只是她当时心思重,所以这些消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击/毙二张的事发生在一九八三年初,这一年从年头到年尾,整个吴县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吴县只有一条主干道,隔几天便会有一辆大卡车驰过,卡车后头押解着人犯送往刑场。

  当时的舒雨不太明白这些社会现象,等回过头来,才知道这就是八三年的严打。

  于是记忆里,这些没留下多少印象的东西,慢慢被舒雨拽出来,浮出水面落入眼里。

  “二张?”直觉告诉她,她的方向是对的,一定还有什么被她忽略的地方,可她无论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更多的事。

  但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像马小虎这样不安份的人,为什么可以躲过八三年的严打。提前得到消息,这绝不可能。有人包庇更不可能,八三年的严打无论力度和级别都不是马小虎他爹一个小小的科长能左右的。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忽然变老实了,猫在家里不出门,什么也不干,当然就不会变成打击对象。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习惯了在外头惹事生非的小混混,肯老实呆在家?舒雨本能的觉得,这里头有问题。

  带着无数的谜团,舒雨沉沉睡去,也不知道梦里有没有找到答案。

  第二天一大早,姐妹俩爬起来,一个踩缝纫机,一个守在旁边帮忙。

  金阳过来好几趟,发现姐姐们很忙,只好失望的继续拿饼干去馋隔壁的小伙伴。

  “早上我出去买油饺的时候,遇着银行的周姨了,她说现在存折可以加密码,让我们想加就带户口本去加。”舒雅检查牛仔包的质量,再一个个压平放好。

  “那就加一个。”舒雨随口应道。

  长尾镇只有一家银行,叫作人民银行,一直到八五年才从人民银行里分出工商银行。

  然后工商银行接手了所有的业务工作,人民银行转为监管部门,华丽变身央行,不再参与对外的业务。但业务也是有的,主要是处理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头寸。

  而这个时候的存折,即没有联网也没有通存通兑。你在哪家储蓄所开的存折,就只能在这家储蓄所存取。甚至最初的时候,连密码都没有,其实没有很正常,这个时候都没有电子台帐,全是手工台帐。

  但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没有密码就会产生大量的偷窃盗取,所以银行也追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现在的密码,也就是在手工台帐上加一笔,取钱时核对一遍。但总是多了一层保障,至少不会再有盗取的问题。

  银行就在他们家的斜对面,不管站在哪家的门口,都能看到对方的大门。中午吃完饭,姐妹俩溜着弯就去了银行柜台,小周见着他们热情的站起来招手。

  现在没有服务的说法,能让周姨这么热情,并非因为他们是客户。只是因为她和舒母认识,小地方都这样,有熟人才好办事。不是熟人,你不去咨询谁也不会主动告诉你存折可以加密码。

  加密码的时候,舒雅和柜台里的周姨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转过头去找妹妹。只见妹妹盯着大厅墙壁上的几张工作照,看得出神。

  “小雨,给周姨打个招呼,咱们走了。”舒雅一拍妹妹的肩膀说道。

  “周姨再见。”舒雨收回愣怔的表情,跟着舒雅一块回家,一路都处于恍惚之中。一根线头没拽完,另一根线头又被她给拽了出来。

  墙上的三张工作大头照,摆在正中间的就是周姨的照片,而这张照片她曾经在另一个地方见过。

  前世姐姐带她去给一个长辈上香,灵堂里摆着的就是这张照片。当时外公还躺在医院里,他们姐妹匆匆去,匆匆回,舒雨更是全程被姐姐带着,几乎没有跟任何人交流。

  周姨与他们家的关系就是父母的熟人和普通朋友,他们当晚辈的除了见着人喊一句周姨,便没有别的来往。舒雨与周姨更是生疏,若不是那张黑白照片她可能都想不起记忆里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回到家,舒雅催妹妹去午休,“踩了一上午,你休息一下再继续,我中午拿废布头练练手,明明我也会的,总不能指着你一个人受累。”

  舒雅嘀咕着,她确实会,但就是一般初学者的水平,想达到舒雨那样,她还有得练。

  舒雨也没推辞,让姐姐在自己房里踩缝纫机,她则去了姐姐房里午睡。

  周姨那张黑白照片再一次出现在灵堂里,她被姐姐牵着手带去,鞠躬上香,去看望周姨的亲人。

  一点点的回忆起已经忘却的记忆,周姨的父母都健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哭得泪人一般。周姨的儿子只有八岁,已经知晓生死离别,抱着外婆的腿,哭着叫妈妈,看得一众旁人心都碎了。

  舒雨也被这孩子勾起伤心事,跟着掉下眼泪。

  陪在他们旁边的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张着嘴,在说着什么,舒雨很想听清楚,却又实在听不清。

  又来了一个大领导,周姨的丈夫亲自陪着,领导一脸沉痛,周姨的丈夫露出感激的神色,指着自己的儿子,不时和领导说着什么。

  舒雨再次竖起耳朵,可惜还是一个字都听不到。

  这些都是她前世见过的画面,可惜她当时来去匆忙,没有刻意去听,这会儿自然怎么回忆也不可能回忆出她没有听到的话。

  她跟着姐姐离开,穿过一群前来奠拜的人群,里头有一个哭得特别大声,舒雨此时认出来了,是墙上三张工作照排在第一的人。

  这个人,不仅哭得大声,还一直重复一句话,“我不该换班的,那天晚上明明应该是我值夜班,明明是我……”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